作者:
(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法)葛塞尔记录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傅雷
出版年: 2020-3-1
页数: 256
定价: 59.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4781077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傅雷
出版年: 2020-3-1
页数: 256
定价: 59.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4781077
内容简介 · · · · · ·
《罗丹艺术论》是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口述,他的学生葛赛尔记录,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一本关于艺术见解的经典著作。这是罗丹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他个人艺术经验的高度概括,其中有对前人的崇敬,有对许多名作的卓见,有劳动的喜悦、对艺术之路的沉思和自省。既对前人学术有所发展,又启悟来者,开示艺术法门。
作者简介 · · · · · ·
奥古斯特· 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19 世纪享誉世界的雕塑巨匠。他既是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又是□0 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开创者。罗丹一生作品众多,代表作有《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加莱市民》《雨果》《巴尔扎克》《思想者》《吻》等。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文笔传神。他的翻译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目录 · · · · · ·
嘱 词
序
□□章 艺术之写实
第二章 在艺人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第三章 论模塑
第四章 艺术中之动作
第五章 素描与色彩
第六章 女性美
第七章 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
第八章 艺术之思想
第九章 艺术中之神秘
第十章 菲狄亚斯与米开朗琪罗
第十一章 艺术家之效用
· · · · · · (收起)
序
□□章 艺术之写实
第二章 在艺人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第三章 论模塑
第四章 艺术中之动作
第五章 素描与色彩
第六章 女性美
第七章 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
第八章 艺术之思想
第九章 艺术中之神秘
第十章 菲狄亚斯与米开朗琪罗
第十一章 艺术家之效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艺术就是默想。洞察自然,而触到自然运行的精神;瞩视宇宙,而在方寸之中别创出自己的天地:真是心灵的莫大愉快。艺术是人类最崇高、最卓越的使命,既然它是磨练思想去了解宇宙万物,并使宇宙万物为众生所了解的工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因为艺术所认为美的,只是有特征的事物。” “特征是任何自然景色中之最强烈的‘真实性';美的或丑的,也即所谓’两重真‘。因为外表的真,传达内心的真。人类的面容脸色,举止动作,及天空的色调,与天际的线条,都是表现心灵、情绪及思想的。” “可是在艺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露着特性,因为在他中正坦白的视察之下,一切隐秘,无从逃遁。” “且在自然中被认为丑的事物,较之被认为美的事物,呈露着更多的特性。一个病态的紧张的面容,一个罪人的局促情态,或是破相,或是蒙垢的脸上,比着正则而健全的形象更容易显露它内在的真。” “既然只有性格的力量能成就艺术之美,故我们常见愈是在自然中丑的东西,在艺术上愈是美。” “艺术所认为丑的,只是绝无品格的事物,就是既无外表真,更无内心真的东西。” “还有于艺术认为丑的:假的,造作的,不求表情、止吐悦目的,强作轻佻,充为贵侈,作欢容而无中心之喜悦,装腔作势、故意眩人,或胁肩谄笑,或高视阔步,却无真情,徒具外表。总之,一切欺诳,都是丑恶。” “一个艺术家有意装点自然,想使它更美的时候,春天则加点绿色,曙光则加写紫色,口唇则染些殷红,那么,其结果一定是丑恶的作品,因为他在作假。” “他想把痛苦的情调稍减,想把老年的颓废隐藏,为取悦庸众计,想安排自然,使它变相,使它柔和,那么,他一定创造出丑来,因为他惧怕真。” “在一个名副其实的艺人面前,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眼睛能接受所有的外表的真,并能如在一本开展的画卷中,读到它所有的内在的真。” “他只要一望人的脸孔,便可看到一个灵魂,没有一种神情可以蒙蔽他,矫伪或真诚,他都看得一样明白。蹙额、皱眉、凝神、怅惘,立刻使他觉察到整个心灵的秘密。” “他探到动物的隐秘的心灵,他触到各种情感的萌动,幽默的智慧,与柔情的滋长,他在兽类的瞩视与动作中,体验到它们微贱的生命。” “他对于自然界也是同样的亲切,花草树木可如知友一般和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罗丹艺术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观美Cleveland艺术馆藏品展·罗丹作品手札
相关图片链接 http://poetshen.shineblog.com/user1/19523/archives/2006/563473.shtml Rodin(罗丹) 作品: 《青铜时代》1875-1876年 青铜 182.24 x 66.36 x 47.00 厘米(含底座) 《思想者》约1880年 青铜 70.80 x 34.93 x 59.69 厘米 《威廉·欧内斯特·亨里肖像》18...
(展开)

《罗丹艺术论》:做真实的猎人和生命的侦查者
英剧《神秘博士》中有一集,讲的是印象派先锋梵高穿越到了现代。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这位生前始终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亲眼见到自己的作品摆满整个展厅,人们纷纷驻足、流连。当他听到有人说“在所有的时代中,梵高都是最受欢迎、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所有人的至爱”时,不禁热泪盈...
(展开)

没有比幻梦与默想更幸福的事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丹艺术论》ART ENTRETIENS,ENTRETIENS为法语单词,意思为谈话录、访谈录。本书总共分为十一章,“艺术之写实”、“在艺人的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论模塑”、“艺术中之动作”、“素描与色彩”、“女性美”、“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艺术之思想”、“艺术中... (展开)
世界上究竟有几件《地狱之门》?
加上罗丹的石膏模型遗作,一共8件。 1880年,法国美术总局(Directorate of Fine Arts)委托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为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制作迎宾前门,由罗丹自由选定主题。罗丹想到吉贝尔蒂为佛罗伦萨洗礼堂所做的青铜浮雕大门《天堂之门》,便决定以但丁《神曲》<...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7分 395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8.7分 829人读过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9.2分 42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8.8分 2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罗丹艺术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Yanj 2021-12-04 10:43:29
艺术家首先是真诚,能触及到本质之中的真,这是最重要的,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至于像拉斐尔的优雅,提香的色彩,伦勃朗的刻画的衰老,都是十分打动人的内心;讨论米开兰基罗的雕塑造型,对米氏有了新的理解,不过对于米氏而言的至理若放到别的雕塑家的雕塑上面就成了妄言。这样能看到的是隐藏在石头之下差别;可见罗丹的研究深刻,见解独到。
0 有用 momo 2021-11-17 00:22:31
美的哲学 追求本真的美
0 有用 笨肉 2023-09-22 20:29:18 上海
因为我们在此世界只能感到事物的最细微的,为我们的知觉和灵魂所能感受的一部分,其余的都沉浸入无垠的黑暗中
0 有用 一一 啦 2022-06-28 15:08:38
Rodin的洞见:“我们的时代,是工程家、实业家的时代,绝非艺术家的了。”“现代生活所需求的,只是‘实用’,人们唯想用物质来改善生活:科学天天在发明新的营养、衣饰、交通的利器;用经济的方法大量制造粗滥的货品,固然它对于人类的需求的确改进不少,然而精神、思想、幻梦,却无立足之地。艺术是死亡了。”“幸而艺术不算入有用之物之内,即不是如食粮、衣着、居住,满足我们肉体的需求的东西。反之,艺术品是把我们从日... Rodin的洞见:“我们的时代,是工程家、实业家的时代,绝非艺术家的了。”“现代生活所需求的,只是‘实用’,人们唯想用物质来改善生活:科学天天在发明新的营养、衣饰、交通的利器;用经济的方法大量制造粗滥的货品,固然它对于人类的需求的确改进不少,然而精神、思想、幻梦,却无立足之地。艺术是死亡了。”“幸而艺术不算入有用之物之内,即不是如食粮、衣着、居住,满足我们肉体的需求的东西。反之,艺术品是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羁囚中解放出来...”“但今日,人们把财产、富贵,也都称为有用之物,而不知它们只能助长我们的虚荣,刺激我们的欲望,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展开)
0 有用 Ben 2021-06-06 19:03:16
插图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