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书评 (22)

R. 2020-04-28 20:49:00

追寻死者的时间:纪实小说,或另一种记忆术

一张郊区墓园的黑白照片,接着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塞巴尔德的小说《移民》开头。从第一句话开始,小说的叙述声音就被赋予了新闻报道般的庄重感,几乎接近于哀悼。人只要生活在时间里,就必然熟悉这种声音:客体的曾经在场,主体的脆弱记忆,以及当它们一起消逝...  (展开)
TT 2020-06-03 16:33:38

一首背井离乡者的安魂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移民》是德国著名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成名作。曾经获得过柏林文学奖。这本书是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之前一直听说却无缘看到,这次可算如愿了。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1944年生于德国, 2001年因车祸去世。塞巴尔德的作品不多,但每一本都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被誉...  (展开)
默扉 2020-05-28 03:52:13

给那些被历史留下伤痕的人,以关切目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移民》的字里行间,满目哀伤沉重,渗透进每一个故事之中,那是一群被迫“在路上”的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失去故土,失去信仰,只守着一段唯恐被提起却又无法揭过去的历史。 比身体上的漂泊更让人不安的,是心灵的流浪。那不是诗与远方的浪漫,而是纠葛着这些“流浪者...  (展开)
小藤 2020-07-12 11:27:38

直把他乡作故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豆瓣新书榜看到推荐后很是心动,就趁着618第一波买了这本《移民》。《移民》是德国著名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成名作,由四个故事构成。 《亨利·塞尔温大夫》讲述了塞尔温大夫的一生,他七岁跟随家人离开故乡,本来想去美国却意外流落到英国,娶了个富有的妻子,却因犹太...  (展开)
红皇后 2020-07-25 14:43:09

异乡人

雨果说过: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未来,又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历史往往代表了一种个人化的记忆,而在《移民》中,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用一支笔呼唤出了个人关于历史与人的记...  (展开)
侧耳倾听 2021-12-18 18:39:02

34岁的”濒死之眼“

总觉得34岁是一个特别的年纪,似乎还没有进入”快四十岁“了的中年魔咒,但是又的确距离二十岁的时代过于遥远了,遥远到连贴上”三十出头“的标签都有点勉强的地步。生活中的主题词也已与往昔大不相同:房贷、学区、育儿、婚姻问题、职业转型……每一个字眼背后都充满了巨大的...  (展开)
莫茉 2020-06-04 15:32:22

所谓故乡,就是回不去的远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离开家去别处谋生,曾经从不会想家,也从不会思乡的我,在异地,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当地人都在说他们的家乡话而我却融不进去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想家。 某天和同事朋友闲聊,说起自己各地奔波的生活,还会自嘲说自己是异地“移民”――移动...  (展开)
topazz 2020-06-03 00:42:27

虚幻的记忆与真实的伤痛

“我总觉得回忆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回忆使人头沉重而晕眩,好像人不是在时间的逃避中往回看,而是从顶点消失在云端的塔楼的极高处落到大地上。” 浪子之所以被称为浪子,是因为他们有家。家已分崩离析而无处可归的人,成为了移民。于是故乡化为了,在无数日夜里,记忆不自主想去...  (展开)
翼犀稀 2020-05-28 21:43:03

历史与虚构的加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移民》让我接触到了塞巴尔德,而在之前虽听说过《奥斯特里茨》却一直没有入手。1944年出生于德国,1966年移民英国,他的文字中包含着移民作家所拥有的特色,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回忆的重视,都是其重要内容。用杰弗逊的话来评价便是“钟声般的庄严”——他的文字里透露着乡...  (展开)
a new soul 2022-05-04 18:50:05

移民的眩晕症

本来以为从《眩晕》和《土星之环》已经熟悉了塞巴尔德,但是过了好久再读他还是让人头晕目眩,不管是故事讲述还是流动的情绪。但是《移民》的不同之处在于并非着眼于眩晕那种弱情节和记忆的眩晕症,而是强化了叙述的时空与时序,写犹太人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移民故事。 大多...  (展开)
浮白 2021-08-04 10:37:58

被连根拔起的人

《移民》是塞巴尔德四部曲中的第二部(《眩晕》、《移民》、《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 《移民》由四个看似独立又在深层次彼此呼应的篇目组成。主人公分别是医生亨利·塞尔温、老师保罗·贝雷耶特、管家安布罗斯·阿德尔瓦尔特和艺术家马克思·费尔贝尔。抛开迥异的职业...  (展开)
不要我只要你 2020-08-03 14:12:22

德国式的幻灭也是全世界的幻灭

我读这本书在一半时,忽然找出《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一起边读边翻阅。如果说德国文学是我印象里的那两个人:歌德、黑塞,那么这位以自己是德国人而感难受与复杂的温弗里德 赛巴尔德则用调查的方式,温和干净的语言扩充了我的狭小视野。在《语言与沉默》里,作者认为语言已死...  (展开)
苏豆芽 2020-07-26 14:09:50

假如阅读一本小说需要点契机

最初知道W.G.塞巴尔德是在伍德的《私货》里,开篇致敬摇滚鼓手基斯•穆恩的短文后即跟着评述《奥斯特利茨》。那时我还没读过这本书,为了将伍德的文章读下去,只好先草草了解塞巴尔德,不想印象太过深刻,“与回忆纠缠的人”,后来即便放下了相关的资料,仍然不时在脑海中反...  (展开)
谜默 2022-01-28 22:32:26

读书总结

作者在书中对于现代社会做了具象的观察,从各个角度体现出了几位主人公文化身份的丧失与重建。作者对故事环境细致入微的描写完全重现了视觉记忆,懵懂的叙述语气则体现了对于创伤记忆的艰难重述,展示了记忆的选择机制。太过悲伤的记忆无法被回忆起,人类的回忆机制太神奇了。...  (展开)
骑龙人 2020-06-18 11:50:18

移民:此世无根

塞巴尔德写法奇葩,在大量环境描写中穿插故事的叙述,使得人物若隐若现,甚为渺小,正如移民的处境。作为移民,漂泊不定,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移民与故事世界格格不入,疏离,包括与最亲的配偶。分居,各行其事。作为移民,他们非常努力奋斗。从事业成就来看,其...  (展开)
聆尔 2022-12-13 14:50:4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读塞巴尔德《移民》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作品《移民》一共分为4个故事。我是先读了他的《眩晕》,这是我阅读该作者的第二本书。我更喜欢《眩晕》。 ①亨利·塞尔温大夫 ◆“在过了七十多年后,他们不时地从冰里出来,被发现躺在冰碛边,剩下一堆被磨光的骨头和一双钉鞋。” 一个人就这么平凡而又绚...  (展开)
D_宗师 2021-05-04 17:12:47

代入感太弱了

《移民》豆瓣8.8。初看这个封面我就觉得熟悉,后来事实证明人的大脑有很多潜在的功能没有被我们好好开发过,我就莫名其妙的找到了另一本《奥斯特里茨》,结果果不其然,这是一个作家写的。之所以对这本《奥斯特里茨》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它写的有多好,尽管豆瓣9.0。这个德国...  (展开)
💗贴贴娜娜明💗 2020-12-20 22:27:34

少数群体的悲歌

这是围绕着四个因为犹太血统背井离乡的主人公生发出的四个故事。在刚放下这本书时,我是这样想的。但我在写下这些文字时突然后知后觉:《移民》不仅属于犹太族群,更是属于所有处于类似境遇的不幸的少数群体共同的一曲悲歌。 本书从“我”身边熟悉的人切入,将他们自身、乃至家...  (展开)
treasure💍 2020-07-02 06:41:07

移民:寂静如此不可思议

1944年生于德国的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最后的大师”,1992年发表的《移民》是他的成名作。塞巴尔德《移民》通过四个不同故事,描写从历史的暴力事件中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除了肉体背井离乡,精神上经受的苦难、残忍与恐怖的摧残,痛失心灵家园的悲...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移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