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山东蓬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而罗马作为西欧文明的中心,通过丝绸之路与东方紧密相联,是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文化之路的西方象征。作家高洪雷选择这两个地点作为路上丝绸之路的终端,在大量史料考证和吸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兼顾可读性,以唐代快马的旅程时间结构全书,以沿途13座城市为结点,细数丝绸之路在城市兴衰、贸易沟通、思想沟通、文明交往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历史作用。全书凡15章,每章附有示意地图。本书是高洪雷继《另一半中国史》《大写西域》《另一种文明》《楼兰啊,楼兰》等口碑力作之后,在民族史、西域史和丝绸之路历史方面的最新探索发现。
作者简介 · · · · · ·
高洪雷:1964年生,山东新泰人,作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散文、随笔、专著,长期致力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史、人类学、地质学研究,擅长历史类大众科普、纪实文学创作,作品有《大写西域》《另一种文明》《楼兰啊,楼兰》《中华民族的故事》《名人故事》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国史》已被译成维吾尔文、蒙古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韩文等7种文字出版,《大写西域》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华民族的故事》被出版商务周报与中国出版协会评为年度桂冠童书。
目录 · · · · · ·
引 子
第1 天 蓬莱
第15天 洛阳
第21天 长安
第45天 敦煌
第62天 高昌
第92天 碎叶镇
第97天 怛逻斯
第117天 撒马尔罕
第125天 大夏
第127天 木鹿
第155天 泰西村
第156天 巴格达
第170天 安条克
第185天 君士坦丁堡
第210天 罗马
我与丝路(代后记)
附件一: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附件二: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 · · · · · (收起)
第1 天 蓬莱
第15天 洛阳
第21天 长安
第45天 敦煌
第62天 高昌
第92天 碎叶镇
第97天 怛逻斯
第117天 撒马尔罕
第125天 大夏
第127天 木鹿
第155天 泰西村
第156天 巴格达
第170天 安条克
第185天 君士坦丁堡
第210天 罗马
我与丝路(代后记)
附件一: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附件二: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人也喜欢 · · · · · ·
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近读远观两相宜的平衡之作 | 慢科学评《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
读高洪雷先生的《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另外一本书,正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既学术又通俗的历史读物,常年占据着历史类书籍的畅销榜。我至今依然记得翻开第一章,那些琐碎幽微的叙事给我带来的“代入感”。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
(展开)

千年丝绸路,多少未知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丝绸之路这个词,我们已相当熟稔。历史课本中、新闻联播里,它都算得上明星词汇。 中国的孩子们老早便知道,自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始,一条伴随着沙漠与驼铃的西去道路就已然存在,也都清楚,那条沟通中国内地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道路上,存在过许许多多或豪气或悲壮或浪漫... (展开)
《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重拾丝路上的灿烂明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商业贸易通道,从公元前几个世纪一直到元明时期的近两千年间,将东方的丝绸、茶叶、造纸术以及汉文化传向西方,又将西方的香料、玻璃以及各种发源于西方的宗教引进中国。这是一条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人类文明...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人文2020 (Misssssquirrel)
- 书单|主题阅读:丝绸之路 敦煌 (暮禽)
- 书单|没放进kindle的书 (恐龙时代)
- 飞库文学网 (ethanwoo)
- 公众号“月鹿山”推荐的电子书 (Lbpcsu)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ruoqiu18 2021-05-10 15:11:02
结构较散,时空线索混乱,加入太多作者有感而发的喟叹和伤春悲秋的感悟,显得小家子气,影响了史类著作该有的严谨与客观,当作历史玩味类随笔看看即可。
0 有用 西题 2021-07-04 23:19:50
这本书的硬伤是把海上丝绸之路的一角—蓬莱,与陆上丝绸之路生硬的拼凑在一起,看似观点独树一帜,实际上完全经不住推敲。整本书都是在狭义丝绸之路地图上堆砌各种相关史料,感觉是百度百科资料汇总表,特此中评
0 有用 AngelKissLee 2021-11-20 22:54:50
人名和地名也太难了可能是我不行……然后这个组织结构也很累赘
0 有用 绿茶生活 2021-06-09 20:56:01
好奇怪的一条线索线
2 有用 方塘 2020-02-24 12:48:09
纵横两万里,丝路三千年,四位旅人接力走过十五座丝路名城。
0 有用 张弓子 2021-12-15 20:02:38
和最近看的几本相关历史不一样,这本不像论文或者专著,更通俗,玄奘为主,还扯了一阵蓬莱,差点以为作者是蓬莱的。夹杂了比较多的中亚史和中东史,也来了点东罗马史,通俗读物还是挺有意思
0 有用 Nidhogg 2021-11-22 20:13:33
作者希望通过历史人物的经历来写丝绸之路,但越写越乱,反而不如用时间轴的方式。可能是特社作家的通病,最后都要讴歌点什么东西。(拜老戴所赐,阿倍仲麻吕成为猜人游戏终结命题)。
0 有用 AngelKissLee 2021-11-20 22:54:50
人名和地名也太难了可能是我不行……然后这个组织结构也很累赘
0 有用 蓝雯轩 2021-11-19 09:29:40
感觉像喝了一口放霉了的茶。
0 有用 gslzym 2021-08-25 23:01:20
叙述有点乱,应景之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