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 黎戈 2020-04-22 06:12:15

    这本书好在哪里呢?我以为,是文体的同步性。这本书,说是游记,但是这个叫游记的容器里,随性塞进巴黎的城市历史讨论、少时读过的法语书籍、云南往事回忆、风景素描各种内容物,而这种混沌、兼容、养百种人的斑驳底色,正是巴黎这座不肯从新的城市的性格,作者用文体再造了纸上巴黎。在他笔下,巴黎不是一本簇新割手的新书,而是沾染了雨渍的泛黄的诗集。

  • 11 大步 2020-02-11 18:33:28

    巴黎记:两个巴黎 在诗人眼中巴黎是文学的脚注,而我们却说巴黎首先是法国首都。 在浪漫主义渐渐消逝的当下,诗人于坚固执地向巴黎投出诗意的注视,他写道:“巴黎即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写作。” 在本书中巴黎不是被建造的,是被诗人创造的。 把它当诗去读吧,阅读就是属于你的创造。

  • 8 楚尘文化 2020-02-19 11:35:38

    这本书有两种语言——汉语和摄影,两者融为一体,带给读者无限的刺激和想象。《巴黎记》是于坚写作的一个高峰,他把随笔或散文的写作可能性带到一个新的维度。很难把他的写作界定成一种单一的文体,怎么说都不太合适。事实上,他已经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于坚体。

  • 6 鱼的九思 2020-03-14 20:13:55

    那么多人写巴黎,这一本显然不是最好的,非常私人化且琐碎的记述,不如作者的建水记、昆明记那么自然。巴黎太大了,太西方了,一个东方人很难不被它压倒。

  • 2 山鹿仮の庵 2020-05-26 21:29:29

    文学家携带着文青时代阅读记忆,云南记忆的巴黎记,也掺杂奥斯曼和本雅明,伏尔泰。里面提到的女翻译家见过两位。文字密度很大,长句也多,太扎实了。或许我现在不耐长篇,细微派的菲利普德莱姆或者阿城的威尼斯日记式的精短或许更合时代节拍?

  • 6 Junkeene 2020-04-13 01:14:58

    排比、排比、排比,大概作者是诗人,文章里层出不穷的排比。引用、引用、引用,或许正像诗人自己说的,巴黎太浮光掠影,他就只好借用别人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描述。文笔是不错,照片就没什么意思了。这里的新巴黎就看到了蓬皮杜,还有一些剧院,以及剧院里的先锋的剧。巴黎实在很能让人借她发挥一番。读完之后倒是让我很想读诗人不厌其烦提到的巴尔扎克作品《邦斯舅舅》,那里才是巴黎的细节,或者重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6 索多玛党组书记 2020-06-13 00:42:43

    照片不错,文字确实能一下就感觉出来是出自诗人之手,不过看着看着就疲劳了,大量的排比和堆砌,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本雅明、福柯、雨果......同时,庄子、李白,好玩的穿插,当然还有巴黎和昆明的相遇,确实是诗人的大脑回路。感觉作者有好多想要表述的东西,但是写出来的效果有点“晦暗”和“混沌”,也可能是我的问题吧,翻翻看看,想看哪儿就看哪儿了

  • 5 囧存档 2020-06-28 08:12:49

    感觉掉了很多书袋但是并没说出啥,自身的感受也比较贫乏。

  • 2 夜塘纪 2020-05-09 16:02:28

    感觉作者有点词语匮乏 写下的东西不足表达内心的想法

  • 2 江海一蓑翁 2020-03-19 20:44:45

    云南诗人、作家、导演于坚先生关于欧陆文艺之都巴黎的旅行随记。在本书当中,作者将自己之于巴黎的旅行感悟,与个人在云南的成长生活记忆,以及他关于法国和西方文学名著的阅读杂感,三者有机交织融合在一起,汇成诗意隽永的文字,既有现场感,也煞是好看。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配发的作者在巴黎拍摄的大量照片,无论是拍摄视角、取景,还是照片的命名,都充满灵性与哲思。文图相配之下,构成一本关于巴黎的美妙之书,值得每一位向往巴黎和同样有意去巴黎旅行的读者参考。

  • 6 自由划行 2020-06-22 12:44:00

    呓语。诗人笔记,算是一个草稿以及一些黑白照片。里面有一句写得特别好,“国家太贫乏了,除了标语、口号、语录、社论,没什么可读的,真理沉默如铁,长者守口如瓶,没有任何人会告诉青年关于生命、爱情、人生、奋斗、生活的真理。”

  • 2 非虛構 2021-08-15 02:10:35

    #购于西西弗# 1、巴黎就像一头躺在宇宙动物园里的野兽,有着古老的胎毛和幽深的眼睛,它幽深得就像一口永不见底的进,足以让人慢慢的,长久地端详。楼下面大街的灯亮着,还没有人出现。在商店的橱窗,塑胶做的模特亭亭玉立,沾沾自喜地展示着她们光滑冰凉的大腿已经站了一整夜,冻僵了似的,令人怜惜。昏暗朦胧的街角睡着一家人,就像被清洁工遗忘的垃圾袋。几个大大小小的脑袋萝卜般蒙在被子下面,怀着一种无家可归者对世界善意的信任,没有人敢走他们。2、我像某种蛆一样爬在巴黎这本腐烂的巨书里。读这本书就像上床一样,你得自己爬进去,毫无廉耻地浸淫其中,就像与一位即将倒塌、肥胖淫荡而魅力无穷的老妇做爱,耗干的是你的心智而不是你的肉体,这位老妇曾经国色天香,如今老态龙钟,失去了肉体的鲜味,但被时间之盐腌制的风韵十足。

  • 0 2020-08-12 23:51:12

    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 1 内陆飞鱼 2020-04-10 11:14:38

    《印度记》《昆明记》《建水记》《三峡记》《火车记》……到这本最新的《巴黎记》,记系列已然是于坚写作版图上的一个重要标识,从当初纯的文字笔记,到后面大量的摄影介入,从国内到国外,从故乡到异乡,写作范围、表达方式越来越宽泛、自由并引人侧目,《巴黎记》从外来者、参观者角度,相机拍的是看得见的地理巴黎,文字写的是看不见的文化巴黎。

  • 1 晓行夜宿 2020-02-19 11:39:37

    可惜被处理多处问题,没办法没办法

  • 2 Sue_sue_chen 2020-08-12 22:37:05

    巴黎的商业化肉眼可见,不知作者为何看不到?还是刻意逃避?

  • 4 大老鼠 2020-08-09 13:01:53

    虽然成功勾起了我对巴黎的种种回忆(事实上就算不读这本书,巴黎行仍然是我此生最难忘的旅行),但从外行的角度看,作者的诗歌和摄影都一言难尽。

  • 2 爱与污秽凄苦 2020-07-03 23:13:30

    #藏书阁打卡#巴黎一如书页中渐次浮现的那样,在激昂却干瘪的口号攻陷人们的视听之时那些真正的诗,波德莱尔魏尔伦和兰波,已构筑一个有形的巴黎。巴黎是世界性的乡愁,当所有人奋力维新,巴黎依旧是守旧者的天堂,塞纳河畔的旧书摊摆了几十年,街角里间或走出一个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长棍面包夹在腋下,遍地都是的诗人们啜饮咖啡,包浆的记忆和层累的古史浮起轻快的涟漪,巴黎是收藏癖的天堂,在这里,事物失去了功利的价值。只有巴黎才会有普鲁斯特,那些关于细节和记忆的大部头,巴黎是腐烂的巨书,是过期的果酱,是已老态龙钟却悠然自得的妇人,被岁月风干腌制得别有风味。巴黎是原始的古典,是词语的故乡,是诗人的咖啡馆,是波西米亚的聚居地,是漫游者的天堂。巴黎是一片混沌,有朝一日,很想去巴黎,巴黎总在吸引人们赋诗作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