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实际上算是自己的第一本书。
小说以凝练的文字描摹出北方小镇的众生世态,记录下盘根错节的日常,以及其间不断涌现的意外。当叙事不再只是专注于破解谜案,被我们期待的真相被延宕,生活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悬疑。如此,漫长的等待无疑是一种无助而又坚固的生存姿态,在死亡和荒诞惘惘的威胁之下,故事的主角以轻取难,演绎对命运最难以释怀的宽宥。
含双量偏高
等待路远无疑是写得最好的,这篇小说里人物复杂,虽然不能将每个人物的细节安排到位,但至少将主要人物进行了烘托(其实人物也相对弱一些,倒是对那个蛮荒的乡村有了具体的想象)。故事稳定在王雨露的三段感情上,几段灵异的情节仿佛《聊斋》,但不只是还魂,也尚有聊斋中一丝温暖。四人补象,多角度叙事技巧太成熟了,层层铺垫将期待拉高,可惜结尾失之虚无,倒是可以将妹妹拿出来做做文章,因为一个牧羊老人已足够惊艳。北方狩猎镜像篇会好一些,但缺乏推动情节的合理因素。玫瑰疾病,最后是真感动了,但有点欢喜冤家,最后也主要集中在筹钱上,缺乏变化。
魏市宁的故事中总有一种生猛的调性,日常琐碎之中会逐渐孕育出人性中的夸张,形成故事的张力,非常抓人。
不愧是我的爱情!
每一个故事都超爱。
作者文笔精炼,逐字逐句都经过悉心的斟酌,白描勾勒的功夫不错。但总感觉字里行间作者太惜笔墨,字句的收放之间收的不错,可放的地方还有些小气。这样的文笔让故事与我之间有强烈的距离感。当然肯定还是支持一下的,擅写即是不易,加油。
好喜欢,拿到书两天很快就看完了,北方狩猎这篇有一点点没懂结构设计,但氛围很喜欢(脑了一下前半部分后面砍人那段,有点王牌特工长镜头的感觉)。最喜欢的是玫瑰疾病,想起之前看路内追随三部曲的感觉了,没有明写爱情,但能感受得到非常强烈但又不那么张扬的小镇青年恋爱感。四篇读起来都非常畅快。
《四人补象》:又是个披着写实外衣、顶着地域 / 工厂标签的,底子上还是类型化写法的世情故事,乍看起来挺精巧漂亮。刻薄一下:与其徒有现实之表,不如老实、坦率一点。《北方狩猎》:符号、公式化的写作,难免做作。
趁着失眠把它读完。作者文笔老道独特,创造出的气氛让人一头钻进去出不来。最喜欢的是等待路远,简单平实又怅然。北方狩猎的故事的确够疯癫猎奇,但搜集的素材不够真实,正篇故事角色背景单一,旋律上升过疾,使人非常不解。玫瑰疾病胜在描绘。四人扑象优在格局。
还是挺见作者功力的几篇短篇小说,任意一篇的几个主要情节点都可以够得上在社会新闻栏目上的一个小豆腐块。比如“以爱情为名敲诈勒索的女诈骗犯被羊倌绑架”,“禁猎区的枪声为何响起”之类的,但这又很可能是别人实实在在的人生。作者白描手法炉火纯青,怪力乱神稍稍穿插其中,看完会疑惑作者到底带没带批判的眼神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小人物的故事,看似农村雪地,又像是发生在城里,没有那么多村里的日落日出春去冬来。 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屠夫偷卖的狗肉A毒死,屠夫没钱以读高中的女儿做抵,女儿考上暨南大学,A的儿子鼻腔大出血,屠夫女儿把学费和找人借的二万给A的儿子治病,一男一女就这样由远及近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走到了一起。
四个故事风格不太一样,但各有所长,悬疑、硬汉、荒诞派,最后还有点浪漫爱情色彩。太喜欢他对人的刻画了,有点窝囊,有点自我放逐,还有那么点不服气。
四则荒诞又现实的小人物之歌。
《北方狩猎》《等待路远》在豆瓣阅读发表的时候就看过,如今印成书,感觉还挺奇妙,像在三次元重新认识一下。装帧不错,封面还挺酷的,很man。
读过作者一些文,挺有意思。封面酷~
每个故事都还蛮喜欢的
被《四人捕象》惊艳了,虽然是悬疑小说的底子,但故事如果换另一种叙述手法可能会变得平淡,结构无疑是加分项,就好比从更多的但不重复的角度观看一个物体(事件),而每一次观看都留下了更大的悬念,直至最后的闭合,这个闭合又留下了开阔的空间,在每个人(小说里的人物还有读者)的心底。语言是跳动的,对生活观察能力很强,看似不经意的笔触描述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凸显人物真实的心境改变,这种语言的跳动还使得小说几乎在被阅读的每个句子都产生了悬念。
我采访过的作者呀,此书是宝珀奖的提名作品,而作者是《开端》的其中一名编剧。采访详见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39300
> 北方狩猎
47 有用 剥蒜委员魏市宁 2020-03-20 10:18:37
实际上算是自己的第一本书。
9 有用 momo 2020-03-23 15:56:20
小说以凝练的文字描摹出北方小镇的众生世态,记录下盘根错节的日常,以及其间不断涌现的意外。当叙事不再只是专注于破解谜案,被我们期待的真相被延宕,生活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悬疑。如此,漫长的等待无疑是一种无助而又坚固的生存姿态,在死亡和荒诞惘惘的威胁之下,故事的主角以轻取难,演绎对命运最难以释怀的宽宥。
3 有用 木羊 2020-03-17 16:34:50
含双量偏高
2 有用 程灵胡 2020-08-02 21:44:23
等待路远无疑是写得最好的,这篇小说里人物复杂,虽然不能将每个人物的细节安排到位,但至少将主要人物进行了烘托(其实人物也相对弱一些,倒是对那个蛮荒的乡村有了具体的想象)。故事稳定在王雨露的三段感情上,几段灵异的情节仿佛《聊斋》,但不只是还魂,也尚有聊斋中一丝温暖。四人补象,多角度叙事技巧太成熟了,层层铺垫将期待拉高,可惜结尾失之虚无,倒是可以将妹妹拿出来做做文章,因为一个牧羊老人已足够惊艳。北方狩猎镜像篇会好一些,但缺乏推动情节的合理因素。玫瑰疾病,最后是真感动了,但有点欢喜冤家,最后也主要集中在筹钱上,缺乏变化。
2 有用 Hannah 2020-03-16 15:51:51
魏市宁的故事中总有一种生猛的调性,日常琐碎之中会逐渐孕育出人性中的夸张,形成故事的张力,非常抓人。
2 有用 特别能李姐 2020-04-01 12:29:26
不愧是我的爱情!
2 有用 樂樂 2020-04-01 10:13:02
每一个故事都超爱。
2 有用 东北洪常秀 2020-04-12 21:26:52
作者文笔精炼,逐字逐句都经过悉心的斟酌,白描勾勒的功夫不错。但总感觉字里行间作者太惜笔墨,字句的收放之间收的不错,可放的地方还有些小气。这样的文笔让故事与我之间有强烈的距离感。当然肯定还是支持一下的,擅写即是不易,加油。
2 有用 🥚 2020-03-29 23:33:52
好喜欢,拿到书两天很快就看完了,北方狩猎这篇有一点点没懂结构设计,但氛围很喜欢(脑了一下前半部分后面砍人那段,有点王牌特工长镜头的感觉)。最喜欢的是玫瑰疾病,想起之前看路内追随三部曲的感觉了,没有明写爱情,但能感受得到非常强烈但又不那么张扬的小镇青年恋爱感。四篇读起来都非常畅快。
3 有用 Nada曾 2020-06-26 00:35:54
《四人补象》:又是个披着写实外衣、顶着地域 / 工厂标签的,底子上还是类型化写法的世情故事,乍看起来挺精巧漂亮。刻薄一下:与其徒有现实之表,不如老实、坦率一点。《北方狩猎》:符号、公式化的写作,难免做作。
2 有用 东风制药厂女魔 2020-05-07 01:54:20
趁着失眠把它读完。作者文笔老道独特,创造出的气氛让人一头钻进去出不来。最喜欢的是等待路远,简单平实又怅然。北方狩猎的故事的确够疯癫猎奇,但搜集的素材不够真实,正篇故事角色背景单一,旋律上升过疾,使人非常不解。玫瑰疾病胜在描绘。四人扑象优在格局。
1 有用 隐姓埋名泰大瑞 2020-06-26 22:36:00
还是挺见作者功力的几篇短篇小说,任意一篇的几个主要情节点都可以够得上在社会新闻栏目上的一个小豆腐块。比如“以爱情为名敲诈勒索的女诈骗犯被羊倌绑架”,“禁猎区的枪声为何响起”之类的,但这又很可能是别人实实在在的人生。作者白描手法炉火纯青,怪力乱神稍稍穿插其中,看完会疑惑作者到底带没带批判的眼神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1 有用 孤寂中原 2020-09-24 13:21:56
小人物的故事,看似农村雪地,又像是发生在城里,没有那么多村里的日落日出春去冬来。 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屠夫偷卖的狗肉A毒死,屠夫没钱以读高中的女儿做抵,女儿考上暨南大学,A的儿子鼻腔大出血,屠夫女儿把学费和找人借的二万给A的儿子治病,一男一女就这样由远及近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走到了一起。
1 有用 不更改一小片海 2020-03-16 17:42:02
四个故事风格不太一样,但各有所长,悬疑、硬汉、荒诞派,最后还有点浪漫爱情色彩。太喜欢他对人的刻画了,有点窝囊,有点自我放逐,还有那么点不服气。
1 有用 Rabbit Hole 2020-03-13 15:13:05
四则荒诞又现实的小人物之歌。
1 有用 椿徊 2020-03-18 12:40:16
《北方狩猎》《等待路远》在豆瓣阅读发表的时候就看过,如今印成书,感觉还挺奇妙,像在三次元重新认识一下。装帧不错,封面还挺酷的,很man。
1 有用 灰火山的苹果核 2020-03-18 11:31:08
读过作者一些文,挺有意思。封面酷~
1 有用 豆友❤️忻儿 2020-06-10 17:40:44
每个故事都还蛮喜欢的
1 有用 乙左左 2020-04-03 10:27:16
被《四人捕象》惊艳了,虽然是悬疑小说的底子,但故事如果换另一种叙述手法可能会变得平淡,结构无疑是加分项,就好比从更多的但不重复的角度观看一个物体(事件),而每一次观看都留下了更大的悬念,直至最后的闭合,这个闭合又留下了开阔的空间,在每个人(小说里的人物还有读者)的心底。语言是跳动的,对生活观察能力很强,看似不经意的笔触描述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凸显人物真实的心境改变,这种语言的跳动还使得小说几乎在被阅读的每个句子都产生了悬念。
2 有用 阿之 2025-01-22 08:15:29 福建
我采访过的作者呀,此书是宝珀奖的提名作品,而作者是《开端》的其中一名编剧。采访详见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3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