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叁) 短评

热门
  • 10 弦masaya 2020-07-12 06:31:32

    以前冯老爷子每次卖关子都会让我心痒痒,而读下去时又有了满足感。这本虽然还是原来的风格,但读来的确略显平淡了。也许这是童年的滤镜吧,但我还是愿称冯骥才为“时代的说书人”。 十三不靠、崔家炮、白四爷、大裤裆最佳。

  • 10 陈澄海 2020-04-19 16:04:45

    凑单的书,除了《大关丁》,其他读起来都平平无奇。

  • 10 火锅气泡酒 2020-03-29 10:25:38

    《俗世奇人》系列三,沿袭前两部“奇”的风格,部分小说篇目的主题有所延伸。《大关丁》里丁伯钰由吃糖堆的公子哥变成卖糖堆的小商贩,“吃”出财路,身份转变戏剧性十足。《告县官》揭露基层官员不作为,《孟大鼻子》嘲讽忍气吞声的懦弱辨味能人。《崔家炮》惊心动魄的花炮表演揭示手艺人谋生不易,流露同情。不过三分之一的篇目平淡无奇,大概冯骥才写多了也不免江郎才尽吧。

  • 11 四更山鬼吹灯啸 2020-06-24 11:59:20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真应该是完结了,写到第三册,已经平平无奇,算不得奇人了。本册第一篇“大关丁”这个破落户卖糖堆的故事不止一次在其他纪实或虚构作品中读到过。“粒儿”这种卖小吃碰到皇上,上人见喜的故事更多如过江之鲫。“崔家炮”与“弹弓杨”算是本册中较有大冯风格的两篇,也仍不脱《神鞭》的影子。其余各篇皆故事会风格,很难品读出作者以往作品中的天津风味与精神了。

  • 6 2021-01-18 16:36:23

    腻了。 白四爷说小说,重新定义什么叫五百字;冯骥才写小说,重新定义什么叫对此类文本的小说拱手告别。

  • 3 鹤林 2021-04-09 22:10:37

    质量不如前两部,但还是希望作者能把这个系列接着写下去。

  • 1 谈雷🌈 2020-01-29 23:55:29

    奇人亦凡人,俗世非凡世

  • 1 _柒℃ 2020-06-29 16:50:27

    “看”天津人“讲”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第一篇《大关丁》,享受得最好也经历过最差,能伸能屈的励志故事。

  • 2 德尔 2021-05-02 22:31:21

    奇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故事还是保持前两本那种妙趣横生的感觉。将近半个月才读完,其实是不太舍得读完,每天1-2篇保持心情愉悦。《十三不靠》和《旗杆子》最佳最奇,两个主角都是有风骨的、大写的“人”;《大关丁》和《崔家炮》并列其后,都是可退可进的坚定之人;《白四爷说小说》其实并不算一个好故事,但确实算是奇人一位,大概是每个创作者都想拥有的那种奇。特色鲜明的天津卫,非常非常想挑个合适的季节去旅游😭

  • 2 2斯基 2021-04-20 22:46:14

    有几篇就是凑数了,故事不带点传奇色彩就变得很老套

  • 2 叫我妖而不孽 2020-08-21 22:08:57

    前两本都看过,第一本觉得不错,第二本觉得凑数。那么这一本有点回归的意思。其实这个路子,孙方友早就走过了,你要上溯到志人小说也行。《大关丁》《齐老太太》两篇最适合初中生读;《告县官》其实就是巴赫金狂欢节理论的东方应用,可以对此应该民俗学研究;《弹弓杨》则有像莫泊桑《米龙老爹》致敬的意思,《孟大鼻子》则是契诃夫《在钉子上》的中国特供版翻版,没办法,冯骥才这辈中国作家就好这一口。《毛贾二人》一篇则是典型的变态发迹小说。这书初中生看看可以,冯骥才的语言毕竟接地气。如果能觑出妙处,则小子可嘉。

  • 2 阿尔及尔夏日 2021-02-02 11:30:44

    没有前两本好看。大关丁和旗杆子写得好,“人间容不得高人,只有死后再去长了”。

  • 1 兵部侍郎千夏酱 2020-04-26 18:00:50

    最喜欢看这类的民间故事,记熟了还可以当大书讲给其他人听。天津没去过,天津的习俗却知道不少😂

  • 1 破船 2020-01-27 11:53:46

    俗世倒还是那个俗世,奇人却已非那些奇人。江郎才已尽,枉自上吟台。结语“从此,此地再无高人,亦无奇人”,大概不会再写了吧。

  • 0 久久鸭脖颈 2020-06-29 18:22:37

    太喜欢这种能人异事了,像是在听评书一样,奇人又有故事,津味儿很重。

  • 0 WHOPPERNINJA 2020-10-07 15:01:04

    比贰更惊艳,人物更丰满了,背后的道理也更现实了。

  • 0 蝶无痕 2021-01-18 10:34:53

    对比前两部,狗尾续貂啊

  • 0 徐徐回望 2022-04-01 23:24:17

    2022021.看完3时,我已经忘记了12的内容,只记得读完后的感觉。文学这个东西确实能读出地域性,像《俗世奇人》系列确实太天津风味了,这个风味恰到好处。

  • 0 木易山风 2022-03-31 13:58:32

    配上民国报刊的插画,找回了小时候看故事会的感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