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千本文学计划160-163:文笔只能算是流畅。比较失望。张居正算是历史上的一个法家人物,法家人物本来很容易出艺术感,但这个作品没写出什么文学艺术感,太平,感觉更像是报告文学。还有,就是有时太被历史本身所累了,时不时就来一段“报菜名”,实在没必要。好像作者一直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在写历史还是在写文学作品。
读完四本没想到只花了24小时,张居正的10年首辅生涯感觉自己也去明朝的官场上走了一遭;整本书看到最后金学曾的那番话我才觉得是中心主旨,首辅不是疏于防身,而是不屑于,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先想好退路,那必然做不成。
看完了第四部。 文笔方面,作者文笔欠火侯,生活气息和对话写的不够好,读起来略生硬。 好的方面,写出了张居正十年改革的不平常,为什么改,改得怎么样,交待的很清楚。 不好的方面,一条鞭法一笔带过,张居正之死写的太仓促。因为对话写的不好,所以好多都千人一面,大家都差不多。黄段子太多。 二三部写的最好,一四部略单调了。应该写个第五部。 三星半足矣。
太拖沓了,可以理解作为历史小说想丰富情节,但是有太多无关改革的内容。尤其无法忍受玉娘这一角色的安排,像被物品一样送给张居正和他的前任。总感觉隐隐感受到作者写作一些猥琐情节的某种幻想,令人不适。看到第三卷开头,张居正和玉娘调情,实在无法忍受,放弃了。
能读吧……但怎么感觉就跟网络小说似的……不像茅盾文学奖啊……整体看下来,也还是颇有感触吧。
都说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张居正并不在其列,他对权利、食色等方面都充满了欲望,流露出人的本性,但正是这样才显得他是个实实在在鲜活的人,作为一个人,哪有没有欲望没有缺点的呢?而让我们这些凡人望尘莫及的,是他面对帝王心术、官场沉浮、人情冷暖能够始终践行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国家和百姓不顾个人毀誉,值得敬佩!
明代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但不易读,这部书却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写得生动、有趣又深刻,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储备和丰厚的文学积淀,很容易流于俗套枯燥无味,这本书很好地平衡了历史的严肃性和小说的艺术性,深入浅出。
妥妥一明朝职场生存宝典。“该忍时就忍到极致,该辣时就辣到十分。”——就凭这句话,也得跟张居正学学做人处世之道。
看了第一本五分之一看不下去了,章节的衔接、故事的连续性很差,更别说大段大段乏味的信息和注水。
沉默
有声书。历史人物写的太片面,只歌功颂德,不写人性之恶,或者说恶处旁敲侧击,一笔带过。虽是茅盾文学奖作品,但没有特别动人之处,只是唏嘘张居正的一生。
看到四分之一的地方,太后居然当着太监的面对张居正暗送秋波???红了脸蛋???这是什么种马文的写法啊??
过瘾
读了一半, 真的无法继续读,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好yy,当野史看吧。
什么是理想主义?我从不埋怨世界的残忍,更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我心中只有我的理想,理想成,我成,皆为浮云。
实体书真厚
万历年间众生相。稳定不代表没有问题。有问题不代表下坠。在一个戏台上,从自己角色出发,演了一台众生相。恩威难测,人的情感便是如此。
有人说,张居正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的过于耿直,甚至对皇帝的过于严苛。如果他不这样,或许结局就不会如此悲惨。 可我认为,如果张居正不是这样耿直的性格,或许他就不是我们认识的张居正,也不会凭一己之力去挽救大明王朝了。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的话,那么,即使张居正这样有魄力的人,也躲不过命运。
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从上图借了这四本大部头本来以为会花很久看完,结果作者写的可读性超高,掩卷之后不免感慨一世功成最后也敌不过帝王的一念之间,而帝王将相又何尝不是时间长河的一念之间…
看了几十页的开头,被劝退了: 1.全篇价值体系崩溃,前面说一省赋税就只有几万两,后面就写一个将军的师爷一年贪墨几万两,太矛盾了。 2.政治人物对话以及权术斗争描写太幼稚,人物不像历史留名的政治家,反而像愣头青。有点平头百姓幻想皇帝的金锄头的意思。 3.部分人物发生交集和真实历史的时间点对不上。 可能我对它期待是一本较考究的人物传记小说,而本书为了追求可读性舍弃了严谨性。还是有点失望。
> 张居正
26 有用 慕容大米饭 2022-06-16 11:48:18
千本文学计划160-163:文笔只能算是流畅。比较失望。张居正算是历史上的一个法家人物,法家人物本来很容易出艺术感,但这个作品没写出什么文学艺术感,太平,感觉更像是报告文学。还有,就是有时太被历史本身所累了,时不时就来一段“报菜名”,实在没必要。好像作者一直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在写历史还是在写文学作品。
9 有用 paprika 2022-11-22 17:35:11 广东
读完四本没想到只花了24小时,张居正的10年首辅生涯感觉自己也去明朝的官场上走了一遭;整本书看到最后金学曾的那番话我才觉得是中心主旨,首辅不是疏于防身,而是不屑于,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先想好退路,那必然做不成。
9 有用 笛力冷八 2022-10-15 12:16:21 河南
看完了第四部。 文笔方面,作者文笔欠火侯,生活气息和对话写的不够好,读起来略生硬。 好的方面,写出了张居正十年改革的不平常,为什么改,改得怎么样,交待的很清楚。 不好的方面,一条鞭法一笔带过,张居正之死写的太仓促。因为对话写的不好,所以好多都千人一面,大家都差不多。黄段子太多。 二三部写的最好,一四部略单调了。应该写个第五部。 三星半足矣。
5 有用 碳水化合歪 2024-04-26 17:05:16 湖北
太拖沓了,可以理解作为历史小说想丰富情节,但是有太多无关改革的内容。尤其无法忍受玉娘这一角色的安排,像被物品一样送给张居正和他的前任。总感觉隐隐感受到作者写作一些猥琐情节的某种幻想,令人不适。看到第三卷开头,张居正和玉娘调情,实在无法忍受,放弃了。
4 有用 sun3960829 2024-07-25 17:22:20 天津
能读吧……但怎么感觉就跟网络小说似的……不像茅盾文学奖啊……整体看下来,也还是颇有感触吧。
1 有用 婷℃ 2024-09-13 15:01:29 山东
都说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张居正并不在其列,他对权利、食色等方面都充满了欲望,流露出人的本性,但正是这样才显得他是个实实在在鲜活的人,作为一个人,哪有没有欲望没有缺点的呢?而让我们这些凡人望尘莫及的,是他面对帝王心术、官场沉浮、人情冷暖能够始终践行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国家和百姓不顾个人毀誉,值得敬佩!
27 有用 Hannah 2022-05-11 09:25:49
明代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但不易读,这部书却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写得生动、有趣又深刻,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储备和丰厚的文学积淀,很容易流于俗套枯燥无味,这本书很好地平衡了历史的严肃性和小说的艺术性,深入浅出。
33 有用 灰火山的苹果核 2022-05-11 08:58:55
妥妥一明朝职场生存宝典。“该忍时就忍到极致,该辣时就辣到十分。”——就凭这句话,也得跟张居正学学做人处世之道。
1 有用 white1010 2024-06-13 10:05:10 广东
看了第一本五分之一看不下去了,章节的衔接、故事的连续性很差,更别说大段大段乏味的信息和注水。
1 有用 霹雳贝贝 2025-02-14 01:23:40 中国香港
沉默
2 有用 娟儿 2024-08-26 12:42:00 湖北
有声书。历史人物写的太片面,只歌功颂德,不写人性之恶,或者说恶处旁敲侧击,一笔带过。虽是茅盾文学奖作品,但没有特别动人之处,只是唏嘘张居正的一生。
0 有用 没什么想说的 2022-12-20 09:10:59 宁夏
看到四分之一的地方,太后居然当着太监的面对张居正暗送秋波???红了脸蛋???这是什么种马文的写法啊??
0 有用 亚洲铜 2022-12-21 21:40:40 美国
过瘾
1 有用 多多要多看书 2022-12-20 16:21:57 浙江
读了一半, 真的无法继续读,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好yy,当野史看吧。
0 有用 ice9 2023-01-03 20:53:38 宁夏
什么是理想主义?我从不埋怨世界的残忍,更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我心中只有我的理想,理想成,我成,皆为浮云。
0 有用 木生 2023-02-11 23:51:10 广东
实体书真厚
0 有用 khank 2023-02-11 19:15:02 北京
万历年间众生相。稳定不代表没有问题。有问题不代表下坠。在一个戏台上,从自己角色出发,演了一台众生相。恩威难测,人的情感便是如此。
0 有用 初晓 2023-03-14 21:43:35 山东
有人说,张居正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的过于耿直,甚至对皇帝的过于严苛。如果他不这样,或许结局就不会如此悲惨。 可我认为,如果张居正不是这样耿直的性格,或许他就不是我们认识的张居正,也不会凭一己之力去挽救大明王朝了。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的话,那么,即使张居正这样有魄力的人,也躲不过命运。
0 有用 等那风再起时 2023-04-17 00:37:11 上海
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从上图借了这四本大部头本来以为会花很久看完,结果作者写的可读性超高,掩卷之后不免感慨一世功成最后也敌不过帝王的一念之间,而帝王将相又何尝不是时间长河的一念之间…
0 有用 aurora 2023-05-31 08:11:44 湖北
看了几十页的开头,被劝退了: 1.全篇价值体系崩溃,前面说一省赋税就只有几万两,后面就写一个将军的师爷一年贪墨几万两,太矛盾了。 2.政治人物对话以及权术斗争描写太幼稚,人物不像历史留名的政治家,反而像愣头青。有点平头百姓幻想皇帝的金锄头的意思。 3.部分人物发生交集和真实历史的时间点对不上。 可能我对它期待是一本较考究的人物传记小说,而本书为了追求可读性舍弃了严谨性。还是有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