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是一个在饥饿和孤独中成长的人,我见多了人间的苦难和不公平,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社会的愤怒,所以我只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当然,随着我的肚子渐渐吃饱,我的文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渐渐地知道,人即便每天吃三次饺子,也还是有痛苦,而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其程度并不亚于饥饿。表现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同样是一个作家的神圣的职责。但我在描写人的精神痛苦时,也总是忘不了饥饿带给人的肉体痛苦。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优点还是我的缺点,但我知道这是我的宿命。”读完这本书真的会对莫言产生新的认识,他的真诚,幽默,清醒,自知,智慧,他对写作和人生的很多思考都在这本书里了。
莫言演讲集,一定读,可以认识莫言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可以了解他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大作家;可以借鉴莫言的不随大流的艺术观。
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得诺奖之前的演讲,看完收获蛮多也感叹:虽然得诺奖这件事压得莫言没办法出(写)新长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2012年之前的作品及观念已经足够撑起那些批评与赞美了。 他归纳自己的写作:之前是把坏人写好把好人写坏,现在要清算自己。这和我高一时懵懵懂懂写下“在寂静中与自己面面相觑”有点像。六七年过去了,我才慢慢意识到那时李韦唯老师夸赞我具有“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的意识,是多么多么可贵的品质。 我可以走得更深吧。
典藏版到手价已是三折,犹豫要不要收一套。
还是听作家本人讲自己的作品最靠谱。虽然靠谱不过作品本身。
好看。但是有点重复。不建议一口气读完。
写作的动机就是一个饿怕了的小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一天三次吃饺子而发奋写作 还有邻居石匠家的女儿 她说如果莫言写得出《封神演义》那样的书才能娶她——朴素的文字 朴素的动机 “余华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同班同学,而且是一个宿舍的。”——一流的小说可以被蹩脚的翻译家翻译成二流小说 反之亦然——文学不是为政治服务的 但文学确实应该鞭挞假恶丑 歌颂真善美——小说家 应该既有纵向的历史眼光 又有横向的现实眼光——良知 最大的特征就是要尊重事实
「对《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我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重新写一遍,会写的更好一些;但对《酒国》,即便让我把它再写一遍,也不可能写得更好了,而且我还可以狂妄地说,中国当代作家可以写出他们各自的好书,但没有一个能写出一本像《酒国》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只有我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因为我自己知道,尽管我的肉体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我的心还跟当年听我的大爷爷讲故事时一样年轻。我只有在面对着镜子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而当我面对着稿纸时,我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的心中充满了儿童的趣味,我嫉恶如仇,我胡言乱语,我梦话连篇,我狂欢,我胡闹,我醉了。我不必多说了…」摘这句纯属夹私,因为是近期读到的他的长篇,始终忘不掉阅读时的生理反应…另外如果还在通过作品里的人物动物去了解作家莫言是怎样个人?他这不告诉你了
写你最想写的。
这套书籍是莫言多年的演讲稿,很容易读,虽然里面有一些演讲稿由于主题有重复内容略显重复以外,可以从莫言的演讲稿里理解莫言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的小说家的意义和作用,他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他把东北高密发展成了一个心理概念,在这片心灵王国里播种收割。
幽默的语言和暗戳戳的讽刺,莫言是运用语言和隐喻的高手,他生在这片土地,也为这片土地说话
喜欢看名家谈话,看举手投足间的谈吐和气质,为此没少看《锵锵》。这本演讲集收录了很多12年以前的讲稿,表达了很多创作上的理念和对社会生活的看法,那些认为莫言是专门抹黑中国的汉奸的短视频用户,可以读读这本。
讲真话,难得,勇敢。
莫言教你学写作
看完立刻下单了《酒国》。
好多重复
这一本应该算是莫言出席各大颁奖晚会➕学校的演讲汇总,大部分也都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以及对自己作品的分析,大概核心要点是: 1.小说创作应该为文学服务,而不是将zhengzhi因素放在首位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要鲜活,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 3.受西方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不能靠的太近,否则“自己”就会被融化 4.作家要写自己相信的东西,“走出舒适圈”并不是必要条件,将他人之物融入自己的文学宇宙中就是最大的创新了 这套书适合看完莫言所有作品之后再来看会更好。同时,这本里面好多的演讲内容比较重复,甚至是换汤不换药,或许是莫言老师真的很希望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熟知吧,所以从演讲层面来看没问题,但是对于读演讲集的读者来说难免会觉得审美疲劳,希望后面两本会好一点
莫言谈自己作品、谈写作、以及诺奖系列发言。其中第二辑谈写作的部分有几讲因为是讲课,时间充裕,也不用讲客气话,所以扎扎实实谈了些东西(比如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两次演讲)。莫言很真诚也很狡黠,他是认认真真在谈自己的感受,但读者千千万万别认为那些原型故事就是真的发生过,那一定是已经经过莫言脑子加工过的,比如大爷爷和姑姑都讲那个给狐狸精接生的故事。
某本书里看见:了解作家作品的方式就是直接“下海”。在这样的集子里所看见的作家远比教材上要生动、深刻。这样的时刻无需背诵,却又记住了许多。
莫言在这本书里还挺实诚的,但莫言怎么样也就是个乡土作家。中国从前现代跳到后现代的速度太快了,莫言这一代跟不上速度,也没太多指导和传承可言。
> 讲故事的人
41 有用 火山 2020-08-10 19:38:24
“我是一个在饥饿和孤独中成长的人,我见多了人间的苦难和不公平,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社会的愤怒,所以我只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当然,随着我的肚子渐渐吃饱,我的文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渐渐地知道,人即便每天吃三次饺子,也还是有痛苦,而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其程度并不亚于饥饿。表现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同样是一个作家的神圣的职责。但我在描写人的精神痛苦时,也总是忘不了饥饿带给人的肉体痛苦。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优点还是我的缺点,但我知道这是我的宿命。”读完这本书真的会对莫言产生新的认识,他的真诚,幽默,清醒,自知,智慧,他对写作和人生的很多思考都在这本书里了。
12 有用 虚斋读客 2020-08-02 12:38:38
莫言演讲集,一定读,可以认识莫言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可以了解他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大作家;可以借鉴莫言的不随大流的艺术观。
13 有用 九章短长 2020-11-08 00:29:54
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得诺奖之前的演讲,看完收获蛮多也感叹:虽然得诺奖这件事压得莫言没办法出(写)新长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2012年之前的作品及观念已经足够撑起那些批评与赞美了。 他归纳自己的写作:之前是把坏人写好把好人写坏,现在要清算自己。这和我高一时懵懵懂懂写下“在寂静中与自己面面相觑”有点像。六七年过去了,我才慢慢意识到那时李韦唯老师夸赞我具有“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的意识,是多么多么可贵的品质。 我可以走得更深吧。
2 有用 paulsimondonkey 2020-08-25 08:55:45
典藏版到手价已是三折,犹豫要不要收一套。
0 有用 一女士 2022-03-29 02:24:54
还是听作家本人讲自己的作品最靠谱。虽然靠谱不过作品本身。
0 有用 唐郁 2022-02-28 17:07:12
好看。但是有点重复。不建议一口气读完。
0 有用 婉菁 2022-02-12 11:30:47
写作的动机就是一个饿怕了的小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一天三次吃饺子而发奋写作 还有邻居石匠家的女儿 她说如果莫言写得出《封神演义》那样的书才能娶她——朴素的文字 朴素的动机 “余华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同班同学,而且是一个宿舍的。”——一流的小说可以被蹩脚的翻译家翻译成二流小说 反之亦然——文学不是为政治服务的 但文学确实应该鞭挞假恶丑 歌颂真善美——小说家 应该既有纵向的历史眼光 又有横向的现实眼光——良知 最大的特征就是要尊重事实
0 有用 Glacies 2022-02-17 20:26:27
「对《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我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重新写一遍,会写的更好一些;但对《酒国》,即便让我把它再写一遍,也不可能写得更好了,而且我还可以狂妄地说,中国当代作家可以写出他们各自的好书,但没有一个能写出一本像《酒国》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只有我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因为我自己知道,尽管我的肉体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我的心还跟当年听我的大爷爷讲故事时一样年轻。我只有在面对着镜子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而当我面对着稿纸时,我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的心中充满了儿童的趣味,我嫉恶如仇,我胡言乱语,我梦话连篇,我狂欢,我胡闹,我醉了。我不必多说了…」摘这句纯属夹私,因为是近期读到的他的长篇,始终忘不掉阅读时的生理反应…另外如果还在通过作品里的人物动物去了解作家莫言是怎样个人?他这不告诉你了
0 有用 当了一年momo了 2022-02-23 23:25:51
写你最想写的。
1 有用 Sophia 2022-02-25 11:33:25
这套书籍是莫言多年的演讲稿,很容易读,虽然里面有一些演讲稿由于主题有重复内容略显重复以外,可以从莫言的演讲稿里理解莫言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的小说家的意义和作用,他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他把东北高密发展成了一个心理概念,在这片心灵王国里播种收割。
1 有用 冬眠合剂 2021-11-14 22:53:03
幽默的语言和暗戳戳的讽刺,莫言是运用语言和隐喻的高手,他生在这片土地,也为这片土地说话
0 有用 慢 2022-12-27 11:48:11 河南
喜欢看名家谈话,看举手投足间的谈吐和气质,为此没少看《锵锵》。这本演讲集收录了很多12年以前的讲稿,表达了很多创作上的理念和对社会生活的看法,那些认为莫言是专门抹黑中国的汉奸的短视频用户,可以读读这本。
0 有用 相见欢 2023-02-14 17:21:49 江苏
讲真话,难得,勇敢。
0 有用 林带鱼 2023-02-13 21:45:57 上海
莫言教你学写作
0 有用 经得起经不起 2023-05-26 09:41:26 河北
看完立刻下单了《酒国》。
0 有用 水牛 2023-05-30 08:32:50 上海
好多重复
0 有用 Feifei Sun 2023-06-09 14:38:12 山东
这一本应该算是莫言出席各大颁奖晚会➕学校的演讲汇总,大部分也都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以及对自己作品的分析,大概核心要点是: 1.小说创作应该为文学服务,而不是将zhengzhi因素放在首位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要鲜活,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 3.受西方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不能靠的太近,否则“自己”就会被融化 4.作家要写自己相信的东西,“走出舒适圈”并不是必要条件,将他人之物融入自己的文学宇宙中就是最大的创新了 这套书适合看完莫言所有作品之后再来看会更好。同时,这本里面好多的演讲内容比较重复,甚至是换汤不换药,或许是莫言老师真的很希望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熟知吧,所以从演讲层面来看没问题,但是对于读演讲集的读者来说难免会觉得审美疲劳,希望后面两本会好一点
0 有用 饮马恒河 2023-08-13 11:02:39 湖北
莫言谈自己作品、谈写作、以及诺奖系列发言。其中第二辑谈写作的部分有几讲因为是讲课,时间充裕,也不用讲客气话,所以扎扎实实谈了些东西(比如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两次演讲)。莫言很真诚也很狡黠,他是认认真真在谈自己的感受,但读者千千万万别认为那些原型故事就是真的发生过,那一定是已经经过莫言脑子加工过的,比如大爷爷和姑姑都讲那个给狐狸精接生的故事。
0 有用 一只小小熊啊 2023-08-13 00:21:39 贵州
某本书里看见:了解作家作品的方式就是直接“下海”。在这样的集子里所看见的作家远比教材上要生动、深刻。这样的时刻无需背诵,却又记住了许多。
0 有用 壹稚人 2023-08-07 13:33:52 四川
莫言在这本书里还挺实诚的,但莫言怎么样也就是个乡土作家。中国从前现代跳到后现代的速度太快了,莫言这一代跟不上速度,也没太多指导和传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