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八旗
副标题: 從萊佛士爵士到李光耀,駕馭海洋的小城大國
原作名: 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译者: 林添貴
出版年: 2020-3-11
页数: 448
定价: NTD 52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8654938
内容简介 · · · · · ·
☆最貧瘠的資源,創造最巨大的財富!
☆最邊陲的區域,孕育最現代的社會!
☆最複雜的族群,誕生最高效的政府!
小小彈丸之地,為何能躍居吞吐世界的大國?
新加坡的崛起,在於掌握了21世紀的歷史潮流。
新加坡的成功,來自於海洋與人才!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略多於香港的一半,人口五百四十多萬,不及台北加新北。然而,它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海上貿易從新加坡旁邊的麻六甲海峽通過,其港口每年經手約五億噸的貨運。作為美國重要的商業與戰略夥伴,新加坡在2012年吸引到的美國直接投資高達1160億美元,是對中國的兩倍,對印度的五至六倍。以城市而論,新加坡的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六,而人均GDP排名第二,僅次於紐約。《金融時報》稱它為「東方的蘇黎世」,《經濟學人》將其整體經商方便性評為全球第一。
同時,儘管商業發達、社會...
☆最貧瘠的資源,創造最巨大的財富!
☆最邊陲的區域,孕育最現代的社會!
☆最複雜的族群,誕生最高效的政府!
小小彈丸之地,為何能躍居吞吐世界的大國?
新加坡的崛起,在於掌握了21世紀的歷史潮流。
新加坡的成功,來自於海洋與人才!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略多於香港的一半,人口五百四十多萬,不及台北加新北。然而,它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海上貿易從新加坡旁邊的麻六甲海峽通過,其港口每年經手約五億噸的貨運。作為美國重要的商業與戰略夥伴,新加坡在2012年吸引到的美國直接投資高達1160億美元,是對中國的兩倍,對印度的五至六倍。以城市而論,新加坡的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六,而人均GDP排名第二,僅次於紐約。《金融時報》稱它為「東方的蘇黎世」,《經濟學人》將其整體經商方便性評為全球第一。
同時,儘管商業發達、社會富裕,透過多種高度管制的社會主義政策,新加坡有效避免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弊病,其失業人口低於2%,有90%的民眾擁有自己的住家。甚至它的威權主義政府與嚴厲的法治,也成為中國等許多集權國家欽羨的對象。
然而,這一切得來不易。當新加坡於1965年被馬來西亞「掃地出門」、被迫獨立時,沒有人看好它能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新加坡一無所有。沒有腹地,天然資源與勞動力不足。歷史短淺,種族、語言、信仰複雜,難以凝聚國家認同意識。資源匱乏、經濟停滯、外強進犯、內部族群衝突,隨時都有可能奪走這個新興國家的性命。但是,新加坡做到了。不僅成為赤道地帶最發達的城市,甚至躍升為世界級的小城大國。成功的條件主要有二。其一是海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從歐洲通往中國的貿易航路上的中間點,讓它成為船隻的補給、貨物的集結與分銷、水手休憩的首選地點。結合平靜無波的深水港,地理優勢使得它多年榮居全球最大貨櫃裝卸港口。
李光耀──「民族的品質決定了國家的結果。你如何挑選人才、如何訓練他們、組織他們,以及最後如何管理他們,決定了差異。」
然而,在客觀條件之上,更重要的是人的智慧與決心。從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史坦佛‧萊佛士說服大英帝國從荷蘭人手中奪下它,發展為前進中國的貿易據點,一直到李光耀帶領它走出「被獨立」的陰霾,邁向獨立自主,接著「經濟發展之父」吳慶瑞規劃裕廊工業區,推動造船、煉油等工業,並積極在港口採用超級散裝輪與貨櫃碼頭,趕上20世紀最重大的海運革命。這一切靠的都是有遠見的政治家的苦心擘畫、堅強的意志,與劍及履及的行動力。透過廢水回收與海水淡化,新加坡甚至預計在2061年達到飲用水的自給自足!
在《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一書中,全球海洋史專家約翰.培瑞教授從十四、十五世紀前開始,追尋曾經來過這裡的移民、海盜、商人與征服者的腳步,穿越大航海時代、英國統治、日本占領,直到獨立自治,描述這個擁抱多元民族與來自四面八方的貨物、資金與觀念的小島,如何在華人的經商頭腦與英國人的傑出統治下,發揮海洋優勢,締造在「第三世界的沙漠裡,創造第一世界的綠洲」的理想。本書列舉多項新加坡崛起的因素,包括戰略地理位置、歷史巧合、多元文化、彈性又務實的政治決策、為了未來而選擇寬恕過往的罪行,以及廣納人才全力打造吸引國際投資的環境。誠如作者所言,新加坡不是烏托邦,但其故事精彩動人,充滿希望。任何對東南亞、航海、全球商貿與領導力有興趣的讀者,《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是你絕對不容錯過的巨作。
名人推薦
新加坡、香港、台灣代表專文推薦: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課程主任)、林韋地(新加坡醫生、作家、草根書室董事)、劉曉鵬(政大國發所教授兼亞太研究英語學程主任)
全球專家讚譽
「培瑞是個嫻熟海洋與外交的歷史學家,他提供了一個關於新加坡的獨到觀點,這個具有指標性的港口城市,像香港和巴林一樣從一介英國殖民地轉變成商業、服務與知識的重鎮。在這本書中,他一步步追溯新加坡這個種族和文化多元的城市,如何發展出獨特的社會政策,以及新加坡領導菁英們如何傳授給全球領袖們一堂世界級的領導課。」──傅高義(Ezra Vogel,哈佛大學榮譽教授、《鄧小平改變中國》作者)
「一本出色、引人入勝、令人忍不住一睹為快的好書。這本書的主角非常渺小,但內容包羅萬象。它帶領我們了解為何新加坡在世界上如此重要,以及為何是一個非典型強權。本書也讓我們了解,新加坡的歷史演進也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要角。」──易明(Elizabeth Economy,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暨亞洲研究部主任、《習近平與新中國》作者)
「新加坡的歷史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歷史:微小但極具創意的外交政策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機會、政治穩定與多元文化的交流。獅城的發展歷史實在有太多值得學習之處,而培瑞則是最棒的嚮導。對國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這本重要著作。」──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美國退休海軍上將、塔夫茨大學佛萊契法律與外交學院前院長、《海權爭霸》作者)
「論敘事,節奏完美。論描述,生動清晰。論理論,紮實且深刻。在脈絡描繪與差異對比之間可見涉獵範圍之廣。人物描寫時有洞見。評論非常大膽。培瑞的這本《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極具啟發性。」──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英國歷史學家、《大探險家》和《文明的力量》作者)
「培瑞這本書賦予讀者一場流暢又愉快的閱讀體驗,書中將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置於一個歷史脈絡之中,並鏗鏘有力地敘述在過去兩百年來,有遠見的領導菁英們如何發揮堅強的政治決心和地理優勢,進而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強權。」──林肯.潘恩(Lincoln Paine,美國著名海洋史學家、《海洋與文明──世界航海史》作者)
「憑藉詳盡的調查與全面的論述,培瑞對於新加坡這座島嶼與地區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論述充滿洞見與智慧。任何好奇當代世界大趨勢是如何打造出一個現代商業城市國家,以及為何非此地莫屬的人,這本書你一定不能錯過。」──丹尼爾.費納莫(Daniel Finamore,美國畢巴帝艾塞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海洋藝術與歷史館長)
「令人難忘的一本關於歷史與經濟的傑出作品。」──丹尼爾.摩斯(Daniel Moss,《彭博商業周刊》亞洲經濟專欄作家)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約翰.培瑞(John Curtis Perry)
美國塔夫茨大學佛萊契法律與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海洋史教授、海事研究學程創始系主任、東亞與太平洋研究專家,同時也是全球海事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Global Maritime Studies)創始主席。
培瑞的研究範圍涵蓋亞太與美國關係、美國對日本的占領、美國在太平洋的擴張等,著書與論文甚豐,以善於用清晰、簡潔、睿智的語言向一般讀者解說複雜的歷史脈絡而備受好評。1991年曾獲日本政府頒發明治時代設立的「瑞寶勳章」以感謝他對美日關係的貢獻。
著有《鷹翅之下:美國對日本的占領》(Beneath the Eagle's Wings)、《感性的帝國主義者:美國在東亞》(Sentiment...
作者簡介
約翰.培瑞(John Curtis Perry)
美國塔夫茨大學佛萊契法律與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海洋史教授、海事研究學程創始系主任、東亞與太平洋研究專家,同時也是全球海事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Global Maritime Studies)創始主席。
培瑞的研究範圍涵蓋亞太與美國關係、美國對日本的占領、美國在太平洋的擴張等,著書與論文甚豐,以善於用清晰、簡潔、睿智的語言向一般讀者解說複雜的歷史脈絡而備受好評。1991年曾獲日本政府頒發明治時代設立的「瑞寶勳章」以感謝他對美日關係的貢獻。
著有《鷹翅之下:美國對日本的占領》(Beneath the Eagle's Wings)、《感性的帝國主義者:美國在東亞》(Sentimental Imperialists)、《西進:美國與太平洋的開啟》(Facing Wes)等書。
譯者簡介
林添貴
政大外交系、台大政治系及研究所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逾一百本,包括《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恐懼:川普入主白宮》、《中國擴張:歷史如何形塑中國的強權之路》、《基地帝國的真相:走訪60多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對其歷史、國際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再思考》、《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致命錯誤》、《美國該走的路:歐巴馬如何抗拒華盛頓的政治惡鬥,重新定義美國與世界的關係》、《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亞洲的第一步?》、《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等書。
目录 · · · · · ·
推薦序(二):新加坡觀點:小是新加坡最大的優勢,但它的心很大──林韋地
推薦序(三):台灣觀點:偉大領袖出現的前後──劉曉鵬
序言 海洋的力量
第一章 在航海時代之前
第二章 海上強權的爭奪
· · · · · · (更多)
推薦序(二):新加坡觀點:小是新加坡最大的優勢,但它的心很大──林韋地
推薦序(三):台灣觀點:偉大領袖出現的前後──劉曉鵬
序言 海洋的力量
第一章 在航海時代之前
第二章 海上強權的爭奪
第三章 遠東之后
第四章 如日中天的帝國
第五章 世界大戰:雲霧、大雷和風暴
第六章 走在剃刀刀鋒上
第七章 被掃地出門
第八章 來到現在
第九章 邁向全球樞紐
謝詞
註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09年5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与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 James B. Steinberg)的一次会谈中说,“在日本占领新加坡的三年半里,自己深刻地意识到人们会服从任何一个有能力切断他们的食物、衣服和药品供应的当局。”大多数人势必服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乌云、雷电、暴风雨(1918—1942) -
这套指定的道德体系赞扬社会纪律及克勤克俭的精神,强调处事态度要务实而具针对性:保持健康、锻炼身体、减去多余体重。精简、干净、准时和有礼貌是理想的状态。开车时要文明;出席婚宴时不要迟到。纪律与文明程度被画上等号。李光耀早前曾说过,“我们的生活里如果能有多一些优雅的仪态,将会让我们这个吃苦耐劳的社会更加精致”。或许就和李光耀本人一样,新加坡的理想是创造一个“现代”而又“具亚洲特色”的文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来到当下
> 全部原文摘录
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到达新加坡》(《新加坡:不可思议的崛起》出版后记)

《新加坡:不可思议的崛起》译后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新加坡》一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我们花了一年时间翻译此书,对其内容和语言进行反复斟酌与推敲。在翻译的过程中,为充分理解原文内容,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我们做了不少课外阅读,算是深入复习了一遍新加坡历史,也体验了新加坡历史的又一种书写模式。 正如著名... (展开)
2022年第149本,新加坡:不可思议的崛起

摘选关键词迅速了解新加坡的形态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九州出版社 (2021)7.9分 348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遗书之憾 (奥兹的铁皮人)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2 (the Wor(l)d)
- (2)宪法与与行政法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林樾同学)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ostman 2022-09-13 16:22:31 福建
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一座忧患意识弥漫的小岛。由于自身地理、历史、种族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如今的新加坡好似一个多重人格患者:有不逊于西方的市场经济运作,也有继承于东方的儒家道德统治。可令人惊奇也值得钦佩的是,我们以往认知中本该矛盾的事物却在这片方寸之地上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读完此书,我愈发坚信这个世界不存在一种百分百完美的制度:倡导自由,就不得不承担混乱的风险;... 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一座忧患意识弥漫的小岛。由于自身地理、历史、种族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如今的新加坡好似一个多重人格患者:有不逊于西方的市场经济运作,也有继承于东方的儒家道德统治。可令人惊奇也值得钦佩的是,我们以往认知中本该矛盾的事物却在这片方寸之地上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读完此书,我愈发坚信这个世界不存在一种百分百完美的制度:倡导自由,就不得不承担混乱的风险;反之若崇尚秩序,则必然会抑制艺术与感性的本能。新加坡是后者,精英阶层秉持极度理性和务实的思维去量化其发展,然而人类社会是千姿百态的,有些东西不可被量化,有些东西会湮灭于纯粹理性之下。 到底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我们都在摸索,但至少到现在谁都无法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展开)
0 有用 隐清 2022-04-10 04:03:29
新加坡史一个主要关键点就是李光耀,然而作者对李的政治行动和经济战略实施着墨不多,书写作比较松散。
1 有用 船长阿道克 2022-02-21 10:16:13
用很长篇幅写了新加坡的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有点参考价值,但最后两章写得有些乱。
0 有用 TimZhang踢木桩 2023-01-30 18:24:09 广东
近现代人类社会实验的珍贵案例
0 有用 晓木曰兮历史系 2022-08-27 02:02:18 山西
很不錯
0 有用 一时一时219 2023-03-02 20:23:26 广东
中西交汇的地点,见证了相当于中国近代史到现代史,也让人思考了香港和新加坡起的什么作用。要是两个大佬起战事,也许新加坡那个位置比较紧张。
0 有用 TimZhang踢木桩 2023-01-30 18:24:09 广东
近现代人类社会实验的珍贵案例
0 有用 李无岸 2022-10-01 03:21:25 中国香港
为了看另一本书需要刷刷新加坡历史看的,没想到提供了很有意思的海洋学视角。但翻译某些地方还是有流畅度的问题。
0 有用 Postman 2022-09-13 16:22:31 福建
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一座忧患意识弥漫的小岛。由于自身地理、历史、种族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如今的新加坡好似一个多重人格患者:有不逊于西方的市场经济运作,也有继承于东方的儒家道德统治。可令人惊奇也值得钦佩的是,我们以往认知中本该矛盾的事物却在这片方寸之地上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读完此书,我愈发坚信这个世界不存在一种百分百完美的制度:倡导自由,就不得不承担混乱的风险;... 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一座忧患意识弥漫的小岛。由于自身地理、历史、种族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如今的新加坡好似一个多重人格患者:有不逊于西方的市场经济运作,也有继承于东方的儒家道德统治。可令人惊奇也值得钦佩的是,我们以往认知中本该矛盾的事物却在这片方寸之地上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读完此书,我愈发坚信这个世界不存在一种百分百完美的制度:倡导自由,就不得不承担混乱的风险;反之若崇尚秩序,则必然会抑制艺术与感性的本能。新加坡是后者,精英阶层秉持极度理性和务实的思维去量化其发展,然而人类社会是千姿百态的,有些东西不可被量化,有些东西会湮灭于纯粹理性之下。 到底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我们都在摸索,但至少到现在谁都无法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展开)
0 有用 晓木曰兮历史系 2022-08-27 02:02:18 山西
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