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欧洲美术史 短评

热门
  • 1 莲华 2020-08-22 02:46:35

    跳着看完的,实在受不了作者的文风,表述不清不楚,视角混乱,想到哪儿扯到哪儿一样

  • 0 Appelsiinit 2022-03-08 10:11:09

    用一整天的时间乘坐时光机,弥补疫情时代脚步的缺失。

  • 0 greenleaf 2021-11-08 00:45:26

    【微信读书】

  • 0 亂春 2021-10-27 09:13:26

    我严重怀疑学校图书馆买的是不是正版,臭的要死,作者写的真的很无聊,但是每一次看画都能看到被忽略的喜欢的画,然后受到冲击,就还蛮喜欢雷诺兹的《伊丽莎白德尔美妇人和她的孩子》,美女好美好美

  • 0 离忧 2022-11-13 09:31:25 四川

    快速读过。体验美术史

  • 0 游吟野子 2022-10-23 15:00:26 广东

    很臭的书,但我实在是喜欢封面维米尔的这幅画,太美,让人无法抗拒地拿起它

  • 0 蓝窗 2024-03-10 23:24:58 广东

    大概的一些著名的画家,都在读书时期学过,有些不知作者是谁,也看过他的作品。加上平时看西方的画展,年前刚看了提香的作品,有不一样的领悟。看西方画展,还是得补习了一下西方的美术历史。

  • 0 沈越🌈 2024-03-06 23:46:17 广东

    图书馆借的

  • 0 芜菁 2023-11-23 10:21:09 上海

    匆匆翻过

  • 0 一米阳光 2022-12-27 15:21:12 天津

    值得一读的美术史佳作!

  • 0 momo 2023-07-21 09:29:35 广东

    虽然隐约看得出以时间为主线来介绍,但作者太喜欢各种强行的类比和对比,还有不明所以的比喻,喜欢使用各种空洞的形容词,左一下右一下太混乱。而且本书应该是作者个人的艺术评论大集合,主观性太强,根本谈不上是艺术史。还有,附带的画作雕塑都没有注释作品时间,另一大bug。名字改一下,再给行内人看可能合适一点。

  • 0 Daffodils 2022-12-30 22:07:36 上海

    原本就很混乱了,翻译还很差

  • 0 babapapa 2025-04-09 13:54:19 北京

    原来这本书这么小众哈哈 感觉确实不好读 但是真的很喜欢这种能让自己习得新名词的书

  • 0 嗜书病患者 2023-06-23 07:20:46 吉林

    还真是极简,但可不是什么入门的欧洲艺术史作品。入门要事无巨细的介绍而这本作者个人观点太明显了,而且不少和主流审美有偏差。当然本来审美就是很私人的事情,不落窠臼也有道理。我也挺喜欢拉斐尔前派的不明白那么美的画怎么屡遭诟病。而且我也不太喜欢伦勃朗。

  • 0 瞌睡人的眼 2021-01-20 15:05:26

    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完全没有任何欧洲美术史基础的读者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写得也挺通俗易懂,虽然并没有严格按照一个什么形式来写历史,但我对于他有点点“想到哪写到哪”的风格还挺受用的(笑) 全篇读完还是觉得有很多地方非常有意思,例如哥特风格那里,联系之前去科隆大教堂参观的景象,会有些许新发现

  • 0 w2x 2021-04-21 17:28:42

    对于门外汉感觉时间线表达的比较清楚了,浅简易懂。艺术的摆锤在新旧两种风格切换,从平面到立体到光影,以前我看画只知道视觉感受的美,现在好歹略微知道美在哪,原来有的美在于进步。

  • 0 飘飘白云 2021-08-12 22:32:06

    作者在序言里面说他不是来讲作画的原料的,而是来讲味道的,因此意图传播他对艺术大家及其作品的个人口味。内容以时间为纬线,以地域为经线,讲述欧洲绘画与建筑发展的历史之河。作者有两个形象的模型:欧洲艺术之河是支流不断汇流主干的模型,是在构图与色彩、古典与浪漫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模型。比《大话西方艺术史》干货要多,但插图布局不合理,和相关文字描述分离,图也较小。

  • 0 STP-偷偷 2024-06-20 15:21:28 广东

    看了开篇几章看不下去了。1、书的味道好臭,真的好臭!2、无法接受作者的所谓比较!(中国绘画中弥漫着一种定局的气息,而欧洲绘画却常常让人感觉这是从一套更早的概念演变而来……中国艺术中的人不再是智人的代表,而是人类美学的代表,看着中国仕女中飘然出尘的姿态,我开始怀念欧洲画中那咯咯傻笑,汗流浃背的村妇………以上此书摘抄……)3、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真看不下去了

  • 0 如丧 2024-05-28 22:29:42 黑龙江

    印刷还不错,校对存在问题,很多地方有明显错误。作为史是不合格的,作者总喜欢类比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艺术没有了解的读者来说会显得凌乱,整体的结构也有失平衡,三分之二的篇幅都留给了18世纪前的艺术,之后的艺术发展都是粗线条的勾勒。优点在于写作中没有涉及到繁杂的概念和抽象的思想,而是以轻快的评论展开,作者足够的敏锐且敢于谈论自己的态度,如对哈尔斯和伦勃朗的不喜欢,评论莫奈色彩和谐感有时很糟糕等。在作者看来欧洲艺术可以用象征主义到现实主义的钟摆进行概括,这可能是受到黑格尔的影响?这种概括可以作为一种理解的框架,但显然无法涵盖全部的艺术创造。对艺术发展做出概括是困难的,作为艺术家的创作者与作为对象的作品都是艺术的必备要素,作者试图将这二者都纳入叙述中,但是这种写作方法显然无法说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