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逊老师在课上说他曾经为了请教问题、交流学术,写了几千封的信件。在本书中也说到前人的两种著述方式值得效仿:一是日记,一是书信。前者不清楚,后者杜老师还真的有意出版。一想到杜老师曾经跟不少老先生有过交流,深受前辈学者的提携赏识。又是一路高手过招,参加各种古籍整理项目,就很期待书信集真的能够有问世的一天
杜泽逊老师在课上说他曾经为了请教问题、交流学术,写了几千封的信件。在本书中也说到前人的两种著述方式值得效仿:一是日记,一是书信。前者不清楚,后者杜老师还真的有意出版。一想到杜老师曾经跟不少老先生有过交流,深受前辈学者的提携赏识。又是一路高手过招,参加各种古籍整理项目,就很期待书信集真的能够有问世的一天 |
P42:所引“行循而名不彰,友之罪也”正确当为“行...(红朝杜少卿)
三篇书评标题相同。(???)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