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洲两百年》的原文摘录

  • 非洲的每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过着一种被迫的生活,他们的命运由许多偶然因素决定。在西方人到来之前,每一个部族都曾经是独立的,并没有想到要在个国家的框架之下生活。但欧洲人来了,将非洲带入了现代文明的纷争之中。 马依噶不认为欧洲人是坏的,他们带来了汽车、轮船和药品,让人们更容易生存。同时,他们还将国家这个超越种族的概念传授给了非洲人。现在,不同的种族必须学会在同一个国家架构之下生存。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不同的种族。他们的国界都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欧洲人在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划定好的,非洲人只有乖乖地继承下来,没有任何重新划分的机会。人 如果欧洲人仅仅带来了团结与和平共处的观念,还是有利的。但他们还同时带来了另一个观念,那就是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这个观念甚至影响着欧洲人本身,不管是苏格兰还是加泰罗尼亚都试图独立。对于非洲人来说,更难以把握到底是国家重要,还是种族重要。 (查看原文)
    假行囚 2赞 2020-05-19 15:06:06
    —— 引自章节:引子 通往世界边缘的非洲之船 / 012
  • 为了让反对派暂时闭嘴,本·阿里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建立了超过突尼斯财政承受能力的警察力量,进行维稳工作。 当数量庞大的警察队伍建立后,接下来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警察也是人,也需要吃饭养家。警察的数量一多,依靠政府财政吃饭的人数就大大增加了。 由于突尼斯的财政并不算宽裕,总统不得不采取另一个做法:让警察自己去找食养活自己。也就是说,因为付不起高工资,政府给警察的薪水是比较低的,但是警察可以通过一定的罚款来补贴自己。 如果要获得更多罚款,那么必须与许可证制相配合。这种制度的特征是许可证多,规矩多,需要交钱的项目多,一旦没有许可证,就要罚款。 这样一来,警察就可以通过罚款获得足够的“合法收入”。比如,如果警察向某个小贩直接要钱,那是腐败,可是一旦政府规定,从今往后禁止小贩在街上摆摊,除非有许可证,如果没有,就要没收或者罚款,这就让许多小贩处于“非法经营”的状态,而警察可以“合法”地运用权力来获得收入了。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8-19 22:12:39
    —— 引自章节:自由的小贩,尊严的小贩 / 311
  • 非洲的第一代领导人大都是斗争起家,他们相信人定胜天,强调国家控制。 由于第一代领导人无法率领非洲步入发展轨道,第二代领导人依靠政变上台,开始了另一次蛮横的试验,依靠强力、封闭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性。著名的非洲独裁者大都出自这一代。 当非洲人理解了独裁的危害时,第三代领导人上台了。他们以反对独裁起家,却又明白非洲的离心力太强,暂时无法过渡到西方式的民主,他们往往建立了民主架构,却又采取威权统治的方法长期执政。这种方法还算不上民主,但比起前两代领导人,这种执政方式已使国家变得更加稳定。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8-19 22:20:20
    —— 引自章节:穿越非洲两百年 / 038
  • 由于带领人民获得独立的领导人往往都很强势,他们对于人权这个概念并不特别看重,反而更加乐于操纵政权这个概念。这些人的思维不可能立刻转变,于是曾经的功臣迅速成了民主和自由的障碍。这个问题在非洲国家尤其突出。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8-19 22:20:20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第一代的梦想家
  • 第四,尼雷尔给坦桑尼亚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于一个新兴国家而言,最麻烦的是第一任领导人往往会长期在台上不肯退位,而以后的领导人又威望不够,很快出现党争,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8-19 22:20:20
    —— 引自章节:伟大导师的乌托邦 / 143
  • 阿明的尊号把这些都包括进去了,他的全称是:尊贵的终身总统,阿明博士,伊迪·阿明·大大阁下,VC,DSO,MC,全球走兽和全海洋鱼类的主宰,非洲特别是乌干达的大英帝国征服者(His Excellency, President for Life, Field Marshal Al Hadji Doctor Idi Amin Dada, VC, DSO, MC, Lord of All the Beasts of the Earth and Fishes of the Seas and Conqueror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Africa in General and Uganda in Particular)。 其中,在乌干达语里“大大”是对男人的一种尊称,VC则是阿明自创的一枚勋章“胜利十字章”(Victorious Cross),另外,他在国内大学曾经获得了博士学位。 与其他非洲第二代统治者不同,在外人眼里,阿明更像是一个蹩脚的演员,认真地演着正剧,观众却总是笑场。 但他的演技竟然被另一个人弥补,在电影《最后的苏格兰王》中,扮演阿明的是著名的黑人演员福里斯特·惠特克。依靠着对这个独裁者深刻的刻画,惠特克获得了奥斯卡影帝,也算间接地帮助阿明圆了演员梦。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8-19 22:25:00
    —— 引自章节:苏格兰国王和奥斯卡影帝 / 173
  • 在南部非洲历史上,出现了两名不屈的黑人斗土,他们共同作为反抗白人统治的象征,激励着黑人为了自由而奋斗。在南非,这个人是纳尔逊・曼德拉在南罗德西亚,这个人是罗伯特・·穆加贝。 2017年11月,穆加贝在津巴布韦(原来的南罗德西亚)的统治告终,已经93岁高龄的他在军事政变后怆然下台。他的身后则是命运未定的津巴布韦。 但年轻时的穆加贝却是南部非洲的民族斗士,他不仅激励着南罗德西亚人民寻求自由,还是种族隔离更加严峻的南非人民的一盏明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种族和解的榜样。 穆加贝的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也反映了世界思潮的变迁。二战之后,人们强调的是民族独立,那些领导民族独立的人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这些人包括了古巴的卡斯特罗、埃及的纳赛尔、利比亚的卡扎菲、越南的胡志明和朝鲜的金日成。 但随后,世界潮流转向,人们更加强调民生,那些能搞好经济的人得到了赞扬。非洲第一代领导人往往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在经济议题上普遍缺乏必要的技巧,鲜有成就。如果他们活得更久,到了老年,又会被世界过度丑化。 也许真正的原因是当初世界把他们捧得过高,后来又贬得过低。其实他们从 来没有太多改变,改变的只是世界潮流,以及人们对于人权和主权矛盾的困惑。 (查看原文)
    假行囚 2020-05-21 12:36:37
    —— 引自章节:南部非洲的僵局 / 132
  • 由于恩圭马在文盲国家不断地进行个人神化宣传,全国上下几乎都相信他是打不死的神人,国内的土兵们甚至不敢向他开枪。所以,恩圭马家族只能从遥远的摩洛哥租了一支行刑队过来执行死刑。 想要毁掉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从隔绝文化知识开始! (查看原文)
    saoyeon 2020-07-05 20:14:08
    —— 引自章节:赤道几内亚:石油成为救世主 / 186
  • 它周围的国家中,坦桑尼亚曾经陷人入过发展的泥沼,卢旺达发生过种族居杀,乌干达也发生过内战,苏丹发生了国家分裂,埃塞俄比亚有过两代领导人的独裁,索马里四分五裂,只有位于中央的它泰然处之,在一片混乱之中悠然自得。它的人民似乎永远在吵架,却从来没有大打出手。 这个国家就是肯尼亚。如今,外国资本要想前往东非地区,首选的落脚点就是肯尼亚。虽然人们都知道这里的警察和官员非常腐败,时常要靠贿赂才能通行,但这里至少还有规则存在,只要努力,事情都可以走通。 说真的,读到现在,已经快给非洲国家名字搞懵逼了…… (查看原文)
    saoyeon 2020-07-05 20:16:11
    —— 引自章节:肯尼亚:永远混乱,永远增长 / 152
  • 卢旺达:兄弟民族的冤冤相报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有一个地方,所有来卢旺达的游客都必然会去拜访。 这个地方位于首都郊区的一座小山上,远远地对着市中心的高楼群,这些高楼大都建于1994年之后。 小山上绿树成荫,种植了许多花卉,显得幽静和平。但安宁之下,墙上的文字却提醒游客,这里是大屠杀遇难者埋骨的所在。 山头上分布着许多集体墓穴,大多数墓穴都覆盖着石板或者水泥,只有少数的墓穴是用玻璃罩住的。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墓穴内部黑色的布盖。不时有游人带来整東的鲜花放在墓穴旁边。 在墓园的一面墙上,刻着几排遇难者的名字。按照设计的本意,是要把所有死难者的姓名都刻上。但这项工程并没有完成,大概死亡人数太多,搜集人名的工作不易进行 墓园中埋葬的主要是从首都附近寻找到的遇难者遗体,其数目超过了10万。同等规模的墓地在全国还有六处,至于小型的丛葬墓更是不计其数。没有人知道屠杀中死亡的具体人数,但普遍估计死亡人数在80万上下。 墓园里有个关于大屠杀的纪念馆,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不让拍照。里面搜集了许多照片、遗物,讲解着事情的来龙去脉。纪念馆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民族和解的产物,它的资料中一个核心的观点是:杀人者与被杀者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分支,是兄弟,而不是敌人。 当然,这样的说法有事后粉饰的因素,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是两个处于分化初期的族群,还没有成为两个民族,但又有一定的隔离。 08年和18年我分别去过一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外部变化很大,处处是30万这个字样,人会不自觉变得很沉重,人类历史最残酷的莫过于此了,战争的可怕表现的淋漓尽致! (查看原文)
    saoyeon 2020-07-06 21:58:45
    —— 引自章节:卢旺达:兄弟民族的冤冤相报 / 228
  • ……二战之后,人们强调的是民族独立,那些领导民族独立的人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但随后,世界潮流转向,人们更加强调民生,那些能搞好经济的人得到了赞扬。 (查看原文)
    野原新之助 2020-07-14 22:14:28
    —— 引自章节:第四章 独立了:烟花之下,问题重重
  • 根据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研究,只要允许信息、物资和人员自由流通,再大的歉收也不会造成饥荒。因为人们可以移居到别处谋生,而且只要有足够的信息,世界其他地方的粮食就可以调拨到灾区去帮助灾民。饥荒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设置了太多的障碍,让想救援的人们得不到足够的信息,也让逃荒的人们无法离开假象。 (查看原文)
    野原新之助 2020-07-14 22:14:28
    —— 引自章节:第七章 第二代领导人的实验
  • 比如,世界上有一种著名的电信诈骗手段,就叫尼日利亚骗局。互联网刚兴起不久,人们经常在邮箱里发现一种邮件,声称是尼日利亚一位倒台将军的女儿发出的。信里提到她的父亲在倒台前存了一大笔钱,需要转移出国,请收件人提供一个账号。当收件人信以为真提供了账号,对方又会以检验账号的真实性为借口,或者说是作为启动资金,让收件人给这个“将军的女儿”打一笔款。款项一般不大不小,会让人感到有点心疼,却又认为值得赌一把。受到钱后,“将军的女儿”就消失了。 (查看原文)
    野原新之助 2020-07-14 22:14:28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最残酷的兄弟战争
  • 与丹夸的合作主义倾向不同,新秘书长恩克鲁玛是个十足的斗士。 恩克鲁玛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当过小学教员,之后去美国留学。当时界正处于一个革命化的时代,恩克鲁玛在美国用黑格尔、尼采、马克思、列字的理论武装到了牙齿,并组建了非洲学生联合会,开始了政治尝试。 离开美国后,他前往英国攻读法学博士,又组织了西非学生联合会,还有一系列争取西非独立的斗争机构。社会主义和泛非主义是恩克鲁玛最强大的两张牌 丹夸和统一大会党希望同英国人合作,让政权和平过渡,恩克鲁玛却认为离开了斗争,就无法独立。他回到黄金海岸后,领导了大量的群众运动,一会儿要求增加工资,一会儿要求抵制外国货。在他的感召下,黄金海岸的社会情绪一天天向着激进化奔去。两年后,丹夸受不了这个精力无限的秘书长,两人分道扬镳。此后,恩克鲁玛组织了自己的政党人民大会。 在黄金海岸自治的过渡议程中,宪法是一个主要问题。英国人决定召集个由当地人组成的委员会,编写一部新宪法。宪法中将授予当地人更多的权利,逐渐过渡到独立。 丹夸等温和派都被邀请加人宪法委员会,恩克鲁玛却被排除在外。英国人的举动惹恼了恩克鲁玛。为了证明人民大会党的力量,他发动了一次全面的罢工,这场罢工以暴力收场。得到了口实的英国人立刻行动,将恩克鲁玛及其同伴逮捕,判刑三年,让他进监狱织渔网去了。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12:48:57
    —— 引自章节:谁是恩克鲁玛? / 107
  • 领土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是非问题。但对于欧洲人来说,却是个成本问题。 第19世纪,英国人吞并了整个印度,达到了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巅峰 ,从这时开始,他们发现维持殖民体系的成本太高昂,小小的岛国承受不起了。 付不起维持殖民体系的成本,当初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有过体会。理大发现之后,葡萄牙主导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为了保航线,它占领了一系列的战略要地,从西非到东非,再到阿拉伯世界,以及西南海岸,都有葡萄牙人的堡垒。为了保住这些战略要地,葡萄牙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养一支庞大的舰队。小小的葡萄牙根本拿不出这么多人和钱 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战略要地一个个被英国人、荷兰人夺走。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看起来很成功,但为了把殖民地黏合在一起,必须动用大量的船只。狡猾的英国人利用海盗抢劫和绑架西班牙的货船,就可以让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交通瘫痪。最后美洲殖民地独立的呼声一起,西班牙根根本没有能力来维持殖民体系。 英国旗插满全球之后,也发现面临着同样的陷阱:殖民地越来越不听话,为了镇压它们,投入的资本日益增加,超过了英国本土获得的好处。 最让英国人头疼不已的是印度。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为本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是英帝国贸易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1857年印度人发动了反英大起义,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英国人意识到,如果出现第二次起义英国动用武力也没有用了。 从这时开始,英国人开始考虑走另一条路的可能性。这条路是:让印度的精英阶层加入殖民政府,教会他们治理国家,并让印度逐渐走向自治。如果这条路足够平稳,英国就不会和印度走向对立,印度即便自治了,仍然会停留在英国的贸易体系之中。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减少英国的统治成本,同时也保证贸易往来。 英国人在印度的试验步履蹒跚,他们时而想放手,时而又舍不得放权;即度人时而配合,时而开始另一波反抗。...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12:58:12
    —— 引自章节:谁是恩克鲁玛? / 107
  • 穆加贝的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也反映了世界思潮的变迁。二战之后,人们强调的是民族独立,那些领导民族独立的人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棒。这些人包括了古巴的卡斯特罗、埃及的纳赛尔、利比亚的卡扎、越南的胡志明和朝鲜的金日成。 但随后,世界潮流转向,人们更加强调民生,那些能搞好经济的人得到了赞扬。非洲第一代领导人往往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在经济议题上普遍缺乏必要的技巧,鲜有成就。如果他们活得更久,到了老年,又会被世界过度丑化也许真正的原因是当初世界把他们捧得过高,后来又贬得过低。其实他们从来没有太多改变,改变的只是世界潮流,以及人们对于人权和主权矛盾的困惑。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20:50:25
    —— 引自章节:谁是恩克鲁玛? / 107
  • 向往人权优先,却为现实所迫,不得不首先拥抱主权,这就是“皮埃尔之惑”。 这种困惑不仅出现在俄罗斯,在所有落后、遭受过殖民与侵略的国家,都会发现这一对矛盾。在它们还没有独立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外来民族的不公平政策,于是寄希望于抱团,扩大实力,争取整个族群的独立。从逻辑上讲,当整个族群独立后,国际地位会随之提升,其中的每一个个人的地位也会更加有保障。 但是,当国家取得独立后,主权已经成了事实和基础,如何行使主权就成了大问题。如果行使不好,不仅不能保证人权,还可能对人权造成进一步的践踏。 而要合理地行使主权,保卫人权,就不是革命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它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和政治理论支撑,而这却是那些争取独立的梦想家所缺乏的能力。 由于带领人民获得独立的领导人往往都很强势,他们对于人权这个概念并不特别看重,反而更加乐于操纵政权这个概念。这些人的思维不可能立刻转变于是曾经的功臣迅速成了民主和自由的障碍。这个问题在非洲国家尤其突出。平心而论,非洲的第一代领导人并非阴谋家,他们大都带有良好的愿望和坚决的行动力。他们和当年世界其他地区领导了独立的领导人一样,希望在短时间内以显示出殖民地独立之后的优越性。就像当年卢蒙巴在独立讲话中所说:是时候团结起来大干场了,让世界知道我们不仅能够独立,也能建设好家园 但是,他们到底能否解决这个“皮埃尔之惑”呢?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20:57:36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第一代的梦想家
  • 非洲的第一代领导人往往也是最相信人定胜天的一代。他们亲手领导了独立运动眼看着一个不存在的国家从强大的对手手中挣脱而出。他们相信,只要自已愿意,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从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会放权,只会想抓取更多的权力。 当腐败出现时,他们不考虑建设制度,而认定这是自己权力不够造成的只要能够控制国家的方方面面,看清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就可以绝败了。但事实上,谁也不可能掌握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抓权的举动只会将更多的权力从宪法转移到总统的熟人小圈子,这会进一步破坏社会的正常运转。 克鲁玛上台后就总感到权力不够,他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夺反对党的权力,甚至认为反对他就是反对真理,就是犯罪。这种做法使得英国人当年制定的宪法失效了。 在经济上,一个政府如果想做更多的事情,势必要花费更多的钱财,但政府花的钱必然都来自税收。加纳作为小国,能够承受的税收是有限的、如果负加重,只会造成民间经济的敝,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的税收。 但经济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才能明白,恩克鲁玛对此完全不了解。他浪费了太多的钱在许多不必要的面子工程上,却没有考虑到民间已经不堪重负了。 加纳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在独立之前,可可农属于加纳比较富裕的阶层,于是他们成了加纳政府主要的征税对象。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21:18:0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第一代的梦想家
  • 非洲的第一代领导人往往也是最相信人定胜天的一代。他们亲手领导了独立运动眼看着一个不存在的国家从强大的对手手中挣脱而出。他们相信,只要自已愿意,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从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会放权,只会想抓取更多的权力。 当腐败出现时,他们不考虑建设制度,而认定这是自己权力不够造成的只要能够控制国家的方方面面,看清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就可以绝败了。但事实上,谁也不可能掌握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抓权的举动只会将更多的权力从宪法转移到总统的熟人小圈子,这会进一步破坏社会的正常运转。 克鲁玛上台后就总感到权力不够,他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夺反对党的权力,甚至认为反对他就是反对真理,就是犯罪。这种做法使得英国人当年制定的宪法失效了。 在经济上,一个政府如果想做更多的事情,势必要花费更多的钱财,但政府花的钱必然都来自税收。加纳作为小国,能够承受的税收是有限的、如果负加重,只会造成民间经济的敝,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的税收。 但经济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才能明白,恩克鲁玛对此完全不了解。他浪费了太多的钱在许多不必要的面子工程上,却没有考虑到民间已经不堪重负了。 加纳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在独立之前,可可农属于加纳比较富裕的阶层,于是他们成了加纳政府主要的征税对象。 (查看原文)
    一去二三里 2021-04-20 21:18:0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第一代的梦想家
  • 如果欧洲人仅仅带来了团结与和平共处的观念,还是有力的。但他们还同时带来了另一个观念,那就是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这个观念甚至影响着欧洲人本身,不管是苏格兰还是加泰罗尼亚都试图独立。对于非洲人来说,更难以把握到底是国家重要,还是种族重要。 (查看原文)
    南柯 2021-07-30 17:44:57
    —— 引自章节:来自北方的马依噶 / 023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