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洲两百年 短评

热门 最新
  • 44 杜君立 2020-04-26 22:47:35

    郭建龙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边走边看,边读边写,景行行止,让人心向往之

  • 38 撒马尔罕守门员 2020-05-22 00:58:59

    1.郭建龙写游记见闻比写历史好,2.历史部分仍有一些知识性错误,3.作者似乎是想把19世纪以来的非洲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但结构稍显散乱,4.以旁观者视角看非洲,值得一读,同时带来的就是走马观花,深度略有欠缺。

  • 12 找不到昵称 2020-04-27 09:38:52

    黑非洲、白非洲都是非洲,可惜很多人一提到非洲就只知道“黑”,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和生活,都需要被看到、被理解呀。

  • 10 snow 2021-07-26 22:52:42

    自以为是是了解非洲的大忌

  • 15 韧勉 2020-06-06 18:54:57

    作者郭建龙是近些年来嗅觉最灵敏的文史通俗读物作家,去年他的宋史入门读物《汴京之围》狂销十万册后,又开始深度探寻非洲文化,这是继印度、中东之后他的第三本文化游记。在本书中你可了解撒哈拉廷巴克图的探险家、从埃塞尔比亚到肯尼亚的偷渡者、德国和葡萄牙在非洲殖民时代影响的余波、非洲各国独立运动之后的阶层划分概述、加纳之父恩克鲁玛的世界影响。还有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中非的20世纪政治简史,卢旺达、苏丹、尼日利亚和索马里的种族分裂,十年动荡后的北非经济现状,以及津巴布韦和南非最后非洲土生白人的撤离等等,总之这是一本要点详实的非洲当代200年史最佳入门读物,想要了解非洲可以从这里开始。

  • 3 阿巴厮 2020-06-11 22:01:01

    比较有文采能够读下去的百度百科水平的非洲近现代简史。郭建龙可以哦,好能写,去年写汴京大火,写的确实也很好看。这又出来一本非洲。精力很充沛的作家。

  • 5 凑凑的味道 2021-05-08 12:52:49

    浅显,浅薄,才疏学浅,不经意间输出的观点令人作呕。

  • 5 k 2020-07-22 07:53:21

    翔实 清晰 可读性强 ps 除了北欧和瑞士 所有欧洲国家的手上都沾满了非洲人的血 尤其是比利时

  • 7 黄克思 2020-12-14 03:20:11

    说像游记,又开始写历史,说是写历史小故事,又开始“我”出场了。

  • 6 ab 2021-02-25 01:00:37

    感谢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秦始皇功劳有多大

  • 2 喜喜 2020-09-30 21:58:47

    由于篇幅限制,每个国家不能展开讲太多,但信息已经足够大了。之前对非洲了解太少,只去过摩洛哥突尼斯,看完这本书了解了许多来龙去脉,比如英法殖民强行捏合出许多国家;由于教育水平极低,独立后仍旧不能管理国家;不同民族、部落的离心力太强等等都造成了如今的问题。希望能有机会走遍非洲。

  • 3 摩公 2020-05-17 16:25:39

    穿越三部曲的第三部(但却是第二个出版的,另一本还没出版)。比第一部好了一些,重复得不多了。全书通俗,条理清晰,阅读轻松,轻松了解非洲。

  • 0 珍妮的肖像🦄 2020-05-08 14:33:56

    从部族,王朝,国家,到战乱,创伤与渴望重建,每块大陆都在各自生存繁盛历劫艰难,都曾有过黄金白银青铜与再之后的时代。此书是《汴京之围》的作者郭建龙,穿越亚非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在非洲游历冒险重重,从错综历史中尽量剥离出真实的全景全貌,那些遥想逐渐落地具象,带我们照见了熟悉的仿佛~越横强,越死局越快速崩塌的若干影子。太阳更长久的注视这里,一些在战争衰落里持续,一些在间歇的希企里耕耘,一些在虚弱缓慢里恢复。哪里也都是如此,和平与希望,比人类划定的任何边界都还要广阔。4.5

  • 3 tiiiiin 2020-05-13 19:15:47

    非洲历史abc。 各个国家的大事件都照顾到了。 将非洲独立至今的历史,分成了三代,比较有纲领性。

  • 2 freshfish 2020-06-15 00:40:53

    非洲这片人类发源的大陆,真是人类大问题的大汇总。任何一个关于人类的大命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国家与国家的。制度与制度的。民族与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文化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人与自然的。还有恐怖主义、极权,埃博拉与艾滋病。甚至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就能同时包含上述所有问题。不仅一块完整的大陆被分割成无数国家。同一个国家的人也被各种名称分割开来。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是胡图族还是图西族。而有些也仅仅是名称的区别。 前段时间肚子不舒服。去看医生,诊断出来大概是肠胃不和之类的,当时只觉得好笑,心想,都在一个肚子里,有什么好不和的。但肠和胃并不这么想。 想想人类比在同一个肚子的肠和胃还不可理喻。只被冠以不同名称,给以不同颜色,分到不同地域,便可以打的死去活来。

  • 1 Olne 2020-07-17 13:31:29

    郭建龙还是有国家主义&经验主义的方法论令人遗憾,但他确实个猛人,书也值得读。

  • 1 玉光引 2022-07-01 18:43:48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有点乱,但还是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观察了解非洲的窗口。当我们说“国外”或者“国际舆论”的时候似乎很少把眼光看向这边。非洲想要和平,也有权利发展,为什么总是陷入困境?我们都曾受到侵略和奴役,都曾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为什么我们站起来了,他们没有?这里面有很多重要的原因,原因太多以至于不免觉得我们运气实在太好了,天时地利人和都遇上了,并且也都抓住了。巴菲特说世上有种东西叫“子宫彩券”,虽然听起来很讨厌,但这是事实。 希望非洲人民早日过上繁荣富强的日子。

  • 1 冬小麦 2020-06-04 19:19:47

    【藏书阁打卡】提到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落后的。提到非洲,这种主观上的认识就显得尤为落后。“脏乱差”,“”贫穷、疾病和战乱”。 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单凭这一股勇气,就很让人素然起敬了。 开篇像是一篇游记,从探险西非马里一个小城写起。冒着被绑架,染疟疾的风险,朝自己向往已久的延巴克图出发。 实则是作者以全景的方式去考查现代非洲问题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作者两次穿越非洲,从北非出发,南下途经东非再入中非,是为线路一。从北非出发,穿越阿尔及利亚西行再到布基纳法索,是为路线二。 一连串陌生的国家和首都的名字,一帧帧充满苦难和落后的画面。作者更多的描写这些国家历经百年的政治、文化种族苦难历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一本很基础的、了解非洲基本情况的作品。

  • 1 清水郎 2020-05-06 00:18:30

    由于常识匮乏,还是觉得乱,希望多点这样的书

  • 2 吃蛋挞 2020-05-21 09:49:01

    游记与非洲近代史,几乎照顾到了非洲每个国家,把主要关注放在族群冲突和国家建设上,叙事并不混乱。作者认为非洲大部分目前已经走出了最危险的时期,保持了脆弱的平衡,几颗明星也慢慢升起,或许非洲真能找回希望。书里提到非洲第一代领导人里有不少是主动让位,这点令人很吃惊,尤其是尼雷尔、奥巴桑乔这几位,真真算是高风亮节了。作者的经历总是令人惊讶,佩服极,国内多几个这样能走、能观察、能写的作家就好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