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理解,不尊重,不包容,不喜欢
#RC之读一对伴侣的书# 与萨特高度共鸣。阅读习性上,呼吸着“纯文学稀薄的空气”,自识字起便非经典不读,书堆后围绕着数世纪前的苍老灵魂。视伟大为应尽义务,与非凡头脑自如对话,平视天才,蔑视庸人,满怀忧虑确信某日自己会发出同样强力之声。读书、写作易如反掌,浑然不觉大量持续的严肃阅读已是非凡本领。 禀性上,年幼时便带着沉沉暮气,成年后反而显露出奇异真纯。在现实世界经历的太少,在超验世界习得的太多。游走于常人的生长周期外,因早熟而显得天真。认知颠倒,异想天开,自视甚高,在小小天地自得其乐,在广阔世界原形毕露。 家庭上,受苦难又受娇纵, 没有威严的父亲时刻打压,只有无可比拟的思想自由、人格自立,是无可救药的进步主义者。惯于得到重视与付出,惯于扮演天使的角色,心地如黄金般真纯,使卑浊之物也变得庄严。
曾经有人向我推荐,我读了几位页后问,这是哪门子的自传。 现在想来,任何范式都是为平庸而存在的。我当时真是狭隘又缺乏耐性,现在的我是幸福的。
萨特这孩子,打小就想得多。
读得有点艰难。 和萨特儿时细密而繁复的内心斗争时有共鸣,萨特的文字给人的代入感极强。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作家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现实与生活的强大感知力和洞察力。 所有写作总是从模仿甚至抄袭开始,萨特也不例外,甚至对写作一再动摇。但是他在自己曲折的写作过程中告诉了我们文学的真谛:单纯的文字或许对现实无益,但是他可以让一个人审视并思考自己与时代的困境。
特别好看的自传,以普遍理性而言,萨特还蛮中二的。 《文字生涯》❌ 《天赋异禀而自知的戏精多余人少年的毒舌吐槽式童年回忆录》⭕️
思维跳跃性很强,作者没有尝试写成一个连贯的叙事,可能这和虚无性有关。文学哲学成一体。
没读萨特的著作,先读他的传记。。
前面写自己出生前的部分和接近结束时写早夭的贝纳尔的短短片段最好看,贝纳尔那段就是我现在最想要看的抚慰心灵的东西。儿童时期渴望承受不幸、痛苦以成就伟大这一点很共鸣,所以也是童年应对得最好。(萨特和尼赞是好朋友
阅读体验大概就像跟萨特相遇在巴黎的某个咖啡馆,听脱离“哲学名人”和“文学家”身份的他絮叨往事。那个形象让我抛开存在主义,也遗忘境遇剧与后现代小说,唯独留下“鲜活”的让-保罗·萨特。
误打误撞的,野性生长 原来里面也有个我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坐过山车,明明它也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但你还是会感到心情的变化,时而愉悦活泼如小夜曲,时而刺激雄壮如临大敌。至于萨特本人则像是故意藏在迷雾里一般,虽然他说的是那样情真意切,恨不能把心剖开给你,但你无论如何却还是摸不着他,甚至看也看不得他了,以至于最后身处迷雾的成了你。
“多么孤单啊!二十亿人躺着安睡,唯有我,孑然一身为他们站岗放哨。”萨特五十岁回顾生命前十年,如何被塑造(主要是单亲母亲和外祖父)、又是如何自我塑造(存在先于本质)。下一本读波伏娃《告别的仪式》,记录萨特生命最后十年。3.5
萨特的自传 “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唯一感兴趣的事是用劳动和信念拯救自己。这种纯粹的自我选择使我升华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恰恰给我最近的疑惑一个答案
脑海里会出现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同伙的小时候。
里面的意识很跳,正在跟母亲讲话 下一句就是愿意跟她结婚。
很喜欢的类型,会再看的!
我想,我们无一例外都像这个人,反正我刚九岁的时候,很像他:既是亲王,又是鞋匠。
天才就是天才。
既无逻辑又无叙事的思想意淫,观点还不断重复。阅读的时候几乎游离在文字外,不知所云
> 文字生涯
4 有用 Arina梨奈 2023-02-11 07:26:11 福建
不理解,不尊重,不包容,不喜欢
3 有用 Ingrid 2022-02-08 13:02:35
#RC之读一对伴侣的书# 与萨特高度共鸣。阅读习性上,呼吸着“纯文学稀薄的空气”,自识字起便非经典不读,书堆后围绕着数世纪前的苍老灵魂。视伟大为应尽义务,与非凡头脑自如对话,平视天才,蔑视庸人,满怀忧虑确信某日自己会发出同样强力之声。读书、写作易如反掌,浑然不觉大量持续的严肃阅读已是非凡本领。 禀性上,年幼时便带着沉沉暮气,成年后反而显露出奇异真纯。在现实世界经历的太少,在超验世界习得的太多。游走于常人的生长周期外,因早熟而显得天真。认知颠倒,异想天开,自视甚高,在小小天地自得其乐,在广阔世界原形毕露。 家庭上,受苦难又受娇纵, 没有威严的父亲时刻打压,只有无可比拟的思想自由、人格自立,是无可救药的进步主义者。惯于得到重视与付出,惯于扮演天使的角色,心地如黄金般真纯,使卑浊之物也变得庄严。
4 有用 🪄angélique 2021-05-25 06:16:29
曾经有人向我推荐,我读了几位页后问,这是哪门子的自传。 现在想来,任何范式都是为平庸而存在的。我当时真是狭隘又缺乏耐性,现在的我是幸福的。
2 有用 南河三 2022-03-15 22:16:43
萨特这孩子,打小就想得多。
1 有用 昵称 2021-06-11 13:47:32
读得有点艰难。 和萨特儿时细密而繁复的内心斗争时有共鸣,萨特的文字给人的代入感极强。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作家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现实与生活的强大感知力和洞察力。 所有写作总是从模仿甚至抄袭开始,萨特也不例外,甚至对写作一再动摇。但是他在自己曲折的写作过程中告诉了我们文学的真谛:单纯的文字或许对现实无益,但是他可以让一个人审视并思考自己与时代的困境。
1 有用 QQ 2022-07-09 17:59:59
特别好看的自传,以普遍理性而言,萨特还蛮中二的。 《文字生涯》❌ 《天赋异禀而自知的戏精多余人少年的毒舌吐槽式童年回忆录》⭕️
0 有用 FJL 2022-02-14 03:19:48
思维跳跃性很强,作者没有尝试写成一个连贯的叙事,可能这和虚无性有关。文学哲学成一体。
0 有用 fine 2022-03-07 15:16:53
没读萨特的著作,先读他的传记。。
1 有用 别列兹汪 2022-02-15 15:38:26
前面写自己出生前的部分和接近结束时写早夭的贝纳尔的短短片段最好看,贝纳尔那段就是我现在最想要看的抚慰心灵的东西。儿童时期渴望承受不幸、痛苦以成就伟大这一点很共鸣,所以也是童年应对得最好。(萨特和尼赞是好朋友
0 有用 靓仔小脏 2022-01-24 16:07:43
阅读体验大概就像跟萨特相遇在巴黎的某个咖啡馆,听脱离“哲学名人”和“文学家”身份的他絮叨往事。那个形象让我抛开存在主义,也遗忘境遇剧与后现代小说,唯独留下“鲜活”的让-保罗·萨特。
0 有用 是啊云啊 2021-12-17 20:24:45
误打误撞的,野性生长 原来里面也有个我
1 有用 999感冒不灵 2021-10-26 12:17:35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坐过山车,明明它也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但你还是会感到心情的变化,时而愉悦活泼如小夜曲,时而刺激雄壮如临大敌。至于萨特本人则像是故意藏在迷雾里一般,虽然他说的是那样情真意切,恨不能把心剖开给你,但你无论如何却还是摸不着他,甚至看也看不得他了,以至于最后身处迷雾的成了你。
1 有用 小簟轻衾 2021-12-12 16:31:59
“多么孤单啊!二十亿人躺着安睡,唯有我,孑然一身为他们站岗放哨。”萨特五十岁回顾生命前十年,如何被塑造(主要是单亲母亲和外祖父)、又是如何自我塑造(存在先于本质)。下一本读波伏娃《告别的仪式》,记录萨特生命最后十年。3.5
0 有用 582 2023-02-24 23:51:40 湖北
萨特的自传 “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唯一感兴趣的事是用劳动和信念拯救自己。这种纯粹的自我选择使我升华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恰恰给我最近的疑惑一个答案
0 有用 ˊ_>ˋ 2023-02-11 11:57:04 广东
脑海里会出现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同伙的小时候。
0 有用 晓晓杨 2023-03-14 10:55:36 广西
里面的意识很跳,正在跟母亲讲话 下一句就是愿意跟她结婚。
0 有用 记芽 2023-07-16 14:15:38 陕西
很喜欢的类型,会再看的!
0 有用 廖显霓 2023-05-16 00:37:32 四川
我想,我们无一例外都像这个人,反正我刚九岁的时候,很像他:既是亲王,又是鞋匠。
0 有用 业余织毯人 2023-05-13 22:49:08 广东
天才就是天才。
0 有用 Conversation16 2023-05-22 21:40:46 上海
既无逻辑又无叙事的思想意淫,观点还不断重复。阅读的时候几乎游离在文字外,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