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卷)的书评 (6)

【转】王俊义:从“冲击―反应论”到“中国中心观”的历史转变——《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述评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作为《剑桥中国史》丛书之第9卷,其中译本经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组织翻译近日即将问世。与之相衔接的该丛书之第10卷、第11卷——《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早在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已有中译本,两种内容直接相关之书的出版,间隔达二...
(展开)

【转】欧立德:评《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
原文地址: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5142 【编者按】 2002年《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出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资深教授裴德生先生主编,全书以导论为先驱,共分十章,后面有一个附录。导论的题目是“承旧开新”,他对清代前中期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做了精辟...
(展开)

【转】朱政惠、艾尔曼、葛兆光、王俊义:中美学者对话美国中国史学新动向——兼谈《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暨《剑桥中国史》系列出版意义
时间:2009年12月24日 地点: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会议室 对话嘉宾: 艾尔曼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东亚系教授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葛兆光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 王俊义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特聘专家、 原中国社会科学...
(展开)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的几个关注点
1.明清时期最大的系统变量是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清朝中期总人口已经在前期基础上翻了一番。关键变量影响着帝国所面临的局面和采取的策略。稳定至关重要,粮食至关重要,农业至关重要。不断扩张新领土,从内地向边疆扩张,从平原向高地迁移,目标是获得更多耕地,安置不断膨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