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中华文化:理性与热切
关于中国封建主义的问题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国情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谈继承中国传统道德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寻根——族姓之根与文化之根
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
第二辑 中国宗教:批判与继承
儒家与儒教
朱熹与宗教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迎接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儒学、儒教与宗教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佛教与东方文化
我与《中华大藏经》
道家与道教
《道藏提要》序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而奋斗
从王充到熊伯龙
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
第三辑 中国哲学:厘清与思辨
老学源流(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
论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潮的交融
中国哲学的过去与未来
哲学的永恒主题——究天人之际
试论“天人合一”
历代农民革命战争对中国哲学史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因素
论《齐物论》不代表庄周思想
先秦哲学无“六家”——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的关系——从《黄帝内经》来看中国古代医学的科学成就
任继愈论墨子
第四辑 中国社会:感叹与希望
李贽的悲剧结局
李贽改革悲剧给后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能
中国古代的宦官与君主专制
为《四库全书》正名
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
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
恢复手脑并用的好传统
经典教育:孩子们的“维生素”
为人与成佛
· · · · · · (
收起)
0 有用 书香辟雍 2022-06-08 15:46:24
有预见性,十年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