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艺文志eons 副标题: 巴赫传 原作名: Music In the Castle of Heaven: A Portrait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译者:
王隽妮 出版年: 2020-5 页数: 712 定价: 108 装帧: 平装 丛书:艺文志·人物 ISBN: 9787532171989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世界上最顶尖的指挥家之一,被认为是当今巴赫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1943年出生,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获得历史和阿拉伯语学位后,先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羽管键琴,后到巴黎学习指挥。他创建了蒙特威尔第合唱团和管弦 乐团( Monteverdi Choir and Orchestra)、里昂歌剧院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l’Opéra de Lyon)、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English Baroque Soloists)以及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作为指挥家,他的职业生涯非常辉煌,指挥过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好的乐团。2014年,他当选莱比锡巴赫档案馆主席。现居住在多塞特郡的农场。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世界上最顶尖的指挥家之一,被认为是当今巴赫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1943年出生,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获得历史和阿拉伯语学位后,先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羽管键琴,后到巴黎学习指挥。他创建了蒙特威尔第合唱团和管弦 乐团( Monteverdi Choir and Orchestra)、里昂歌剧院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l’Opéra de Lyon)、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English Baroque Soloists)以及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作为指挥家,他的职业生涯非常辉煌,指挥过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好的乐团。2014年,他当选莱比锡巴赫档案馆主席。现居住在多塞特郡的农场。
The torsional pressure – on Saul and the listener – now begins to increase as one of the tenors detaches himself from the rest (still chanting Was verfolgst du mich) and starts bawling out Saul’s name in long emphatic notes – three times and at rising pitches, hoisting the whole ensemble upwards. From this climax, with all fourteen voices baying at full volume, the music gradually subsides to a whisper, leaving the protagonist and the listener all at sea, having witnessed what seems like the authentic voice of God. What Schütz did here made it possible for future composers to make a single word stand out with sudden monumental significance, so that a hundred years later Bach could break in on Pilate’s questioning with a savage shout of ‘Barrabas!’ and a hundred years after that Verdi ‘coul... (查看原文)
4 有用 空山 2020-06-21 20:28:19
这并不是一部传记,而是关于巴赫作品的解读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探索。但是,它清楚的让我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巴赫既不是一个生活中无可描述的普通人(尽管读完此书我还是不太说得出巴赫的日常生活细节),也不是一个各方面完美的宗教圣徒。但至少我形成了一种印象:他在精神上和生活中都汲汲于求,甚至苛刻。他不会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但他的作品也并不是浮在云端。这样一本书最好伴随着听取对应的BVW编号的音乐而读下去。我们... 这并不是一部传记,而是关于巴赫作品的解读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探索。但是,它清楚的让我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巴赫既不是一个生活中无可描述的普通人(尽管读完此书我还是不太说得出巴赫的日常生活细节),也不是一个各方面完美的宗教圣徒。但至少我形成了一种印象:他在精神上和生活中都汲汲于求,甚至苛刻。他不会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但他的作品也并不是浮在云端。这样一本书最好伴随着听取对应的BVW编号的音乐而读下去。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感慨,巴赫这么多的日常作品都保留下来,真是上帝给予人类的荣耀 (展开)
2 有用 宋钊 2020-08-28 12:11:55
这本书不如改个名字,《巴赫宗教音乐赏析》。虽然关于巴赫的史料不多,不好立传,但也不用如此灌水吧?(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各种乐理动机节奏曲目分析,各占独立一章,约100页)。此外,就算作品赏析,巴赫大量独奏或室内乐几乎未被提及,好像巴老头只会给教堂写宗教康塔塔。感觉对不起108元的书价。
8 有用 eons艺文志 2020-05-17 12:52:50
“水面之上是乏味的日常喧 哗,水面以下是巴赫的奇妙世界。然而即使当演奏结束,音乐消散, 一切归于最初的寂静,我们依然处于那种令人激动的冲击下,那感受仍萦绕在记忆中。”读这本书也是如此。年复一年,终于出来了,还是有点恍惚。
2 有用 gzhh 2020-11-29 16:07:02
周末花了两个下午读完了,应该说是翻完了,读起来很吃力,主要是对文艺复兴和近代这段时间欧洲的历史、宗教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远不够,所以读起来很吃力,而且很多地方也看的很迷糊,以后有机会还是会重新再看的,希望到时候读起来能轻松些。
1 有用 紫铜大火锅儿 2020-07-10 20:43:33
20200605-0710 一版一印。个人认为此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Gardiner的跳跃性思维,由此可以明白为什么怹老的巴赫总是听起来差点意思(真心觉得怹老的版本与很多德国团根本没法比)。原本期待怹老能多写点演绎心得,可实际上遇到这种话头都是一掠而过的,干货不多。此版的校对前半部还好,后半部错误不少,期待加印时可以尽力修正,以飨读者。终归是本好书,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