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性别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8 Morgan 2020-08-13 20:46:36

    中国女权运动的现状用书里的一段话来总结再好不过:“于是,在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心理上特有的优越感被转化为一种逻辑上的优越感,而男性价值观似乎具有的超越个体的有效性。 “女性的自主性无从表达,因为它总是必须以先在的男性原则为参照来定义。要么女性被纳入所谓的一般性客观规范中,要么女性被描述成另一类人,成为与男性相反的那一极。”

  • 75 虾米 2020-10-13 10:22:42

    很学术的作品,好在作者细读的文本,不少是我所了解和听闻的。左拉的《妇女乐园》和《娜娜》分别以女性无度的物质和性欲挥霍动摇了两性关系和父权制家庭结构,也为资本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不加评判地吞噬小说,将文学作为自我陶醉和放纵的手段,否定了文学的自主性,进而威胁到福楼拜本人的个人和社会身份基础。《道雷·格林的画像》等一批唯美主义小说让男性“女性化”,重构了情色权力结构,却最终肯定了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否定了女性在理想化过程中的能动性和自我意识。一众女性作家创作的通俗小说通过召唤神秘的另类世界赋予女性探索外界的意志和智慧,摆脱了性别规范的束缚,却因其张扬女性特色而再次巩固了社会对女性原有的成见……从性别角度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加深了我对经典的认识,总之,是一本拓宽眼界的书。

  • 42 癞皮狗 2020-11-02 22:41:52

    进化与革命的那章真的很有启发……一个总的感受,女性主义的问题深陷于普遍的种族、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的结构中……所以军国主义修辞和言说方式走向种族和阶级鄙视链真的一点也不难理解了……

  • 41 十四卷 2020-11-15 20:52:18

    在读完《现代性碎片》后阅读此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开阔的批评视野+精妙的文本细读。1. 怀疑阐释学的提出之必要,作为批判“becoming woman作为西方哲学思想危机中的隐喻”的武器,该立场与其说是在否认性别差异,不如说是在等级关系上强化性别差异(真正的女人,要么被指责为庸俗的本质主义,要么被指责为与菲勒斯的同一化,不可能真正的becoming woman);2. 将文本意义锁定在特定阶级或性别立场的阅读方法是狭隘的,要在社会地位与作品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间建立联系,关注历史意识与时间性传统;3. 后殖民的相关讨论值得关注,人们应当从各种属下身份来看待现代性历史,因为正是这些属下的身份,现代性历史得以形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性历史还尚未被书写。

  • 22 宁芙😈 2021-01-05 16:45:22

    现在就说现代性的历史已经结束还为时尚早;从严格意义上说,它还尚未被书写出来。

  • 6 旧时月 2021-01-29 02:12:56

    分析的好详尽!我喜欢作者的观点,讲女性主义完全归类到带有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中,实际上忽视了女性作为多元的现代主义的一部分,也忽视了女性怎样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改变着现代和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内部也有多种分化,其光谱甚至来自于保守主义,甚至基督教 文本细读也非常好,尽管大多数著作都没读过,但是对王尔德,还有左拉的著作的解释太好

  • 6 義人青立 2020-12-12 23:22:02

    難讀但是打開我好多思路。作者一上來就批判《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看得我慚愧:在此之前我對現代性的所有理解都是被男性語境型塑的,包括革命性、自反性、碎片性,都是傳統意義上和男性氣質相結合的,而女性往往被解讀為停滯的、家庭化的(如伯曼解讀《浮士德》中的Gretchen)。同樣被和女性性質結合在一起的還有刻奇、媚俗etc,立刻看出某些先鋒派的精英主義男性視角;某些「女性氣質」男作家也只是在挪用femininity。當然這是建立在社會千百年來的男女氣質分化現實之下,要想立刻從中跳脫出來可能會陷入另一層桎梏。作者打破了我對於女性內部的很多偏見,譬如浪漫小說、消費主義、「不完美的女權主義者」等。她的具體分析很有布爾迪厄的場域風格,好想擁有這種冷靜又克制的能力。

  • 4 obsession 2021-01-04 10:05:12

    细心梳理并评价了广泛体裁的文本中女性气质的隐喻,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揭示女性气质和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现代性的模糊性复杂性,而非期望达到一种总体逻辑或现代女性主义神话。文本分析类著作真的用到太多学术理论了,对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及心理语言学有基础的话会更好读些。

  • 5 Roger 2021-01-04 00:30:13

    出乎意料。性别只是作者分析借用的一个范畴(也不纯是工具,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人自属、无所不在的),核心想要敲打的是现代性(尤其在第一章和后记)以及由现代性衍生的一系列概念(中间章节)。作者立足于多学科视角,各种学说、流派信手拈来(是否准确是另一回事),对目标文本生成的复杂性、语言表达的有限性以及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高度自明,突破广泛存在于女性研究与现代性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解释一切的理论野心、宏大规整的叙事、以今批古错置时代的价值判断,尝试回归高度复杂、流变、模糊的历史语境,是一种将文本置于价值立场和历史事实的关系网中互动的思维,重新书写永远未竟的“人如何认知现代性”的历史。时空之下,人永远应该在认识复杂的世界时抱有敬畏,以及在自身对复杂世界的认识时加以反思。

  • 2 顾骁顾 2021-02-02 15:26:49

    除了包法利夫人、道林格雷,里面提到的文本我都没读过,看了盲目。

  • 2 顾顾顾 2021-01-27 10:34:44

    作者通过不同现代性行为群体的性别来探索现代性的性别,却并没有完备的群体性化理论来定义性别

  • 3 一只大鱼 2020-09-06 22:11:47

    近期喜欢的一本,一种文学社会学的分析路径,第二章:论怀旧:史前女人 非常精彩。

  • 3 西瓜小太萌 2021-01-17 14:18:06

    【2021No.2】学术性很强,和论文无异,所以确实比较枯燥,断断续续看了三天才看完,不过真的给我的女权主义认知提供了很多新奇的角度,比如消费主义对于女权和父权的影响,我之前就没想过百货商店实际上解放了家庭妇女这件事,还有女性在自己和家的装扮上更具审美感,或者更加喜欢这些,可能是由于文化限制女性创造艺术,所以女性才以自身和家来作为宣泄审美的出口。

  • 2 嗯嗯 2021-01-15 12:51:18

    摒除性别的思考如果可以养成习惯,人生是不是要活起来豁达很多。专业的著作可读性这么强又完全不无趣。好难得。可能也到了理解世界的时间了。

  • 3 Green Light 2021-01-11 22:54:59

    第三章对于现代女性与消费之间迷思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阐释知乎的问题:“为什么女性更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真知灼见呀...

  • 5 半半 2021-02-21 22:13:00

    菲尔斯基的视野太开阔了,对来自英语、法语和德语传统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涉及社会学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颓废文学、政论文章和演讲、性学话语,以及通俗情感小说等多个领域。读的时候虽然因为对很多文本的不熟悉而只能读得很慢,但作者清晰的文笔和论证,非常给人以启发和思考。“我们如何评价现代性特殊维度的性别政治的变化,它们不是源于一种全球化的历史想象,在这种视角下女性被固定在与时间逻辑一成不变的关系中。现在就说现代性的历史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从严格意义上说,它还尚未被书写出来。”

  • 4 欧阳熊猫 2020-12-24 15:53:11

    脱离了“从女作家作品中发掘女性主义”的俗套,而是探讨性别气质在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如何能动地参与了现代性的塑造,对于19世纪末的精英现代主义、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都有很值得借鉴的阐释方法论。

  • 2 良 言 2020-11-24 15:33:26

    门槛挺高的,需要储备足够的文学阅读量。

  • 3 momo 2021-03-08 16:31:13

    还不错,但作者不太擅长处理结构,二手文献用得也有点多。不以思辨见长,但很有体会,我觉得作者悟性不错,有些地方写得让人眼前一亮。总之这个话题挺好,历史时间、历史主体与性别的问题还有待开拓,不过要说有什么太新的也没有。这本书我能读完,因为很多书都读不完,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意思了。

  • 0 小波福娃 2023-06-08 00:24:54 上海

    补m,挺有启发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