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拉罗斯·踩影游戏·屠夫俱乐部·甜菜女王
译者: 张廷佺 / 周嘉宁 / 杨世祥 / 汪章雯
出版年: 2020-7
页数: 1000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假精装
ISBN: 9787521716597
内容简介 · · · · · ·
比肩福克纳的美国传奇作家厄德里克作品珍藏集
经典之作、争议之作、口碑之作、收官之作国内首次集结
“路易丝·厄德里克为文学和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
2016年荣获美国重磅文学奖项——美国书评家协会奖小说奖
美国高校文学专业推荐书目
亚马逊2016年度好书推荐
——————
鼎力推荐
虞建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
张廷佺(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文学教授)
——————
回到写作,以激烈而不惧危险的态度对待真相
——————
内容提要
屠夫俱乐部
—————
一战后,幸存的狙击手菲德利斯,徒步跋涉了十二天后,终于回到故乡。饱受战争摧残的他,内心千疮百孔。他遵守承诺,迎娶了素未谋面已怀有身孕的战友遗孀艾娃。
婚后,他怀着憧憬,带着祖传的珍贵刀具和装有秘制香肠的箱子,前往美国,凭借出神入化的屠宰手艺...
比肩福克纳的美国传奇作家厄德里克作品珍藏集
经典之作、争议之作、口碑之作、收官之作国内首次集结
“路易丝·厄德里克为文学和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
2016年荣获美国重磅文学奖项——美国书评家协会奖小说奖
美国高校文学专业推荐书目
亚马逊2016年度好书推荐
——————
鼎力推荐
虞建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
张廷佺(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文学教授)
——————
回到写作,以激烈而不惧危险的态度对待真相
——————
内容提要
屠夫俱乐部
—————
一战后,幸存的狙击手菲德利斯,徒步跋涉了十二天后,终于回到故乡。饱受战争摧残的他,内心千疮百孔。他遵守承诺,迎娶了素未谋面已怀有身孕的战友遗孀艾娃。
婚后,他怀着憧憬,带着祖传的珍贵刀具和装有秘制香肠的箱子,前往美国,凭借出神入化的屠宰手艺和神秘复杂的香肠配方,历尽辛苦在小镇阿格斯开了一间肉铺。
小镇闭塞保守,天生木讷寡言的菲德利斯很难融入其中。可他却安之若素,在业余时间成立了一个歌唱俱乐部。动听的歌声渐渐吸引了镇上的人们,昔日的敌人甚至也不请自来。
不起眼的小镇风波迭起,战争的阴云也随之笼罩,而他们却把平凡生活里的坎坷平顺,谱成了一首歌,像天使的歌声一样动人。
踩影游戏
————
艾琳和吉尔是众人艳羡的模范夫妻,看似完美的婚姻下各自隐藏着重重心事。
吉尔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他以妻子的裸体作画,恣意渲染展出,博人眼球。隐忍的艾琳则依靠写日记宣泄自己难以启齿的心情。
当她发现丈夫偷看自己的日记之后,便默默将日记分成两本:蓝色的记录自己真实的想法,红色的则故意编造一些内容。
她将红色的日记本放在丈夫可以找到的地方,从此观察丈夫读完日记后的反应,便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吉尔开始变得喜怒无常、沉迷酒精。看似平静的家,则变成一个暴力蔓延、秘密滋生、讽刺笼罩的地方……
拉罗斯
———
朗德罗在自己家的树林里打猎时,意外地击中了邻居彼得年仅五岁的小儿子。
这个孩子的死让两个家庭都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朗德罗和妻子商定,遵循印第安人传统的赎罪方式,将小儿子,同样只有五岁的拉罗斯,过继给彼得一家……
一个寒冷的雪夜,在偏僻的乡间贸易站,全身上下只裹着一张破旧毯子的女孩被母亲卖给了粗鲁的毛皮商人以换取食物,女孩名叫拉罗斯,虽然她竭力伪装,却依然在商人家中饱受凌辱……
“拉罗斯”究竟是谁?他们具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又隐藏了何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甜菜女王
————
大萧条时期,一个寒冷的清晨,遭生母抛弃的卡尔、玛丽兄妹俩坐火车,投奔在阿格斯开肉铺的姨妈一家。
尚在襁褓中的弟弟被人抱走,玛丽怨恨哥哥保护不力,她冷眼看着哥哥中途走散,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寄人篱下的玛丽为了生存百般讨好姨妈一家,却屡屡遭到表姐斯塔的刁难。她泰然面对生命中的一切苦难,凭着坚忍的心性最终继承了姨妈一家的肉铺。
数年后,一个英俊的推销员出现在了肉铺门前,他自称是卡尔。对妹妹心怀怨恨的卡尔与玛丽唯一的朋友塞莱斯汀一见钟情,玛丽的生活再次失控……
媒体评价:
厄德里克延续了作品中普遍出现的印第安人口述故事的传统,又加以修改以适应现代世界,将零星残破的碎片编织成鲜活生动的布匹。
——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像一条清澈的、湍急的、深不见底的河流……她的小说使读者如痴如醉,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奇迹。 ——《旧金山纪事报》
你一定会为这位文学大师着迷……像托妮•莫里森、托尔斯泰、斯坦贝克一样,厄德里克无奈地爱着笔下的人物,超越而不带偏见地注视着他们……
——《旧金山纪事报》
厄德里克一直沉迷于探讨复仇与正义间的关系,但……《拉罗斯》却坚信宽恕的力量。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还会得到爱吗?会,厄德里克的回答干脆响亮。
—— 《纽约时报书评,头版评论》
《踩影游戏》讲述了一场即将分崩离析的‘偶像式’婚姻……厄德里克身上有一种不受束缚的紧迫感,她的小说也因此蕴含着惊人的原创性表达,读来眼前一亮,顿觉清醒。
——《纽约时报书评》
小说开篇便呈现了人物间的对立,但却直到敌意像万花筒中的玻璃碎片一样缓缓消融,人物开始明悟世事,达成谅解,小说才缓缓重建起他们的生活,这是厄德里克作品的精妙之处……故事的讲述克制而不乏信心。
——《洛杉矶时报》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路易丝•厄德里克
(Louise Erdrich,1954— )
这位传奇的女作家在国内也许鲜为人知,但在美国文坛已是公认的当代印第安文学的执牛耳者,甚至被一些文学批评家认为其具有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
印第安文学作品诗性的语言和别具炉锤的叙事方式,让它从美国文学中相对边缘的地位逐渐回归主流的视野。同时,学界出现将美国文学的源头追溯到印第安部落口述传统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印第安文学视为美国文学的源泉之一。玛丽·奥斯汀、伊沃·温特斯等美国主流作家率先认识到并强调印第安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的影响。而在对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厄德里克的身上。
厄德里克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奥吉布瓦部落人,外祖父曾任部落首领。厄德里克创作丰盛、成就卓著,享誉美国当代文坛。她的创作涉及小说、诗歌、儿童文学...
作者简介
路易丝•厄德里克
(Louise Erdrich,1954— )
这位传奇的女作家在国内也许鲜为人知,但在美国文坛已是公认的当代印第安文学的执牛耳者,甚至被一些文学批评家认为其具有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
印第安文学作品诗性的语言和别具炉锤的叙事方式,让它从美国文学中相对边缘的地位逐渐回归主流的视野。同时,学界出现将美国文学的源头追溯到印第安部落口述传统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印第安文学视为美国文学的源泉之一。玛丽·奥斯汀、伊沃·温特斯等美国主流作家率先认识到并强调印第安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的影响。而在对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厄德里克的身上。
厄德里克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奥吉布瓦部落人,外祖父曾任部落首领。厄德里克创作丰盛、成就卓著,享誉美国当代文坛。她的创作涉及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尤以小说见长。
她出版小说15部,其中《鸽灾》曾入围普利策奖,其他小说先后荣获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苏•考夫曼奖、欧•亨利小说奖(7次)、全国书评家协会奖(2次)、《洛杉矶时报》小说奖、美国国会图书馆小说奖和司各特•奥台尔历史小说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厄德里克的小说大多以美国北达科他州为背景,融合印第安人文化,几部小说之间有所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宏大的叙事,而一些出现于某本小说的人物还有可能在另一本小说中继续展开故事,但每部小说仍可被视为一个独立个体。 她的作品经常被列为美国高中生、大学生的必读书目。
如同托妮·莫里森写美国黑人,威廉·福克纳写美国南方,菲利普·罗斯写美国犹太人一样,厄德里克的小说同样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她虚构的文字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记录都更加真实。她的小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魔幻的特质、多角度的叙事。她擅长在文本中埋下碎片化的线索和谜题,鼓励读者开启探索式的阅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艾琳的嘴上留下了吉尔的痕迹,年龄和时间就像树枝上的雪一样一点点地向下滑落,直到整个苍白的树枝摔落下来。 他很确定她是因为他的艺术才华才嫁给他的,接着便渐渐发现跟他的艺术生活在一起并没有乐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罗马历史学家李维在《罗马建城纪年》中讲述了卢克丽霞的故事。卢克丽霞是一位品行端正、忠贞不渝的妻子,残酷好色的塞斯德·塔克文想要趁她丈夫外出时勾引她,被卢克丽霞拒绝后,就威胁她要杀死她和她的奴隶,然后将他俩一起放在婚床上,让她丈夫误会。卢克丽霞妥协了。她的丈夫和儿子一回来,卢克丽霞就告诉了他们自己被强奸的事,然后拿刀刺死了自己。关于她,伦勃朗画了三幅画,一幅丢失了,另一幅画的就是卢克丽霞将刀子刺入心脏的一幕。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博物馆中的这一幅画的是卢克丽霞对自己实施了暴行之后的场景:她手中握着带血刀,睡衣上浸满了鲜血,衣服上的薄纱萦绕在她身上,她的精神像安静燃烧的烈火,消融了她的外貌,虽然生命已经枯竭但她的精神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真相四部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真相四部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生活中的真相,或许就是我们故意选择去无视的问题。

印第安文学研究专家尼尔森教授的贺信
> 更多书评 9篇
-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
2021-12-01 15:05:38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伤感的,而她的则是悲剧性的。悲剧和伤感的结合是媚俗。艾琳觉得她每次在公众场合赞美自己的婚姻时,都是在传达媚俗。
他们在一起做饭:艾琳调制油醋汁,吉尔用橄榄油和大蒜研磨新鲜的罗勒。
“我不能再去参加派对了。”艾琳说,她的声音坚定而得意,“我感觉自己被生吞了。”
“生吞,这个说法可够媚俗的。”吉尔说。
“我要一瓣蒜,掰一瓣蒜给我吧。”艾琳说,“在派对上,他们非要我谈谈我们的婚姻,我做不到。”
“没多少大蒜了,只剩这点儿。”吉尔往她做沙拉酱的罐子里刮了点大蒜,“你为什么不能谈论我们的婚姻?”
“因为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
“一切都是媚俗的。”吉尔说。他总是先把千层面放在热水中软化,艾琳觉得这么做没有必要。
他们回到了无休止的争论中,首先是关于千层面,然后是关于媚俗。这不是吵架,而是一种会持续很多年的争论,他们每个人都一点点收集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后的下一个“回合”中亮出来。他们回到了旧日的领地。有时他们争论,只是为了获得舒适感。
吉尔说:“所有的形象都是通过言语来塑造的。”说着,他挑衅般地把面条扔进了加了盐的、油乎乎的热水里。
“再给我点儿蒜。”艾琳说。吉尔体贴地剥起了最后一瓣蒜。
这就是绘画的问题,画中的一切都有所指涉,他把剥好的蒜按进捣蒜器里。“画出不媚俗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艾琳,但如果你喜欢绘画,不管怎样你还是会画。我抓住了机会!裸体女性是媚俗的,你是媚俗的!”他举起手臂,用一只手捏碎了大蒜,同时直勾勾地瞪着艾琳。
吉尔又将捣蒜器放在沙拉酱的上方,这次是艾琳把碎蒜刮了出来。
“把印第安人当作你作品的主题就是媚俗。”艾琳说道,“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独善其身的时代。”她用手封住了罐口,摇着沙拉酱。
“好吧。”吉尔说,“那就是我们原有文化中缺乏媚俗,而我在弥补这一点。”
“谁说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媚俗?”
吉尔开始往最下层的面条上抹番茄酱,他抹得非常仔细,不漏掉一根面条。
“媚俗,”他叹息道,“只有在消费者文化、标志性的宗教、描述性的宗教中才会产生。艾琳,你应该知道这一点,只有整个文化中有了谎言,你才会得到感情。”
艾琳搅拌着斑木碗里的蔬菜,碗是她在厨具商店里买的,她为能拥有这只碗而自豪。她对吉尔的语气不满,在谈论艺术理论时他总是会带着高人一等的语气。艾琳说,他没有一丝谦虚,甚至是他在面试时装出来的那种谦卑。
“玛雅文化中有媚俗,”她继续说,“印加文化中有,阿兹特克文明中有。比如那些时髦的头饰!比如尸横遍野,从活人身上挖出心脏。那些文化中当然有媚俗——否则梅尔·吉布森也不可能拍了部电影。”
吉尔皱了皱鼻子,把滑下来的眼镜顶了上去。“只有当文化自我仇恨到了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媚俗,媚俗的文化必须以自我为参照,它们必须有镜子。”
“胡说什么镜子,反正你是在我身上制造媚俗的。”
“不,艾琳,我在描绘死亡。”
艾琳抬起眉毛,没有说话。
但后来,当他们继续把沙拉做完、把千层面从烤箱里拿出的时候,艾琳说:“啊,吉尔,死亡也是媚俗的。”
“死亡不可能是媚俗的。”
“死亡是一句一针见血的俏皮话、一个干净利落的结局,它还有主题曲呢。”
“所以你看,就像我说的,一切都是媚俗的。”
“但我不希望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我希望它是真实的,真真切切的。”
他们把食物端到了饭桌上,孩子们正在楼上聊天,准备下来吃晚饭。
吉尔说:“现实的味道很苦涩,你想来点油炸面包丁吗?”
“我喜欢玉米面的面包丁。媚俗不只是苦涩,吉尔,它很虚伪。我是认真的,它是一种破碎的统一、扭曲的可爱、病态的强壮,就像我们一样。”
吉尔快要走出房间了,听到这话又转过了身。
“像我们一样。”艾琳重复道。
“我觉得我们很美好。”吉尔把手放在门框上,他的声音伤感而威严,“我们虽不完美,但非同寻常,你不知道你拥有那么多的东西。”
回应 2021-12-01 15:05:38 -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
2021-12-01 15:00:38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女,但她从小接受的就是中产阶级的精心教育。艾琳的妈妈是位英语老师,在城里四处给人上课,赚钱养家。维尼·简在家中接受了教育,她是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积极分子、形式主义者。她写日记,思想非常深刻。维尼·简同卡尔文·艾美丽佳·豪尔斯分手后就独自抚养女儿,把她当作奥吉布瓦人来培育。
回应 2021-12-01 15:00:38 -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
2021-12-01 10:40:42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不着了,七点她进了分娩室。看到分娩室中的大电视,艾琳说:“该死,谁生孩子的时候还会看电视呢?”吉尔正想着“我也许会看电视吧”,一名护士就跑了进来说:“你们一定得看看这个。”说着,她打开了电视。他们看到了双子塔正在坍塌,艾琳的分娩被迫中止了大约一个小时。
“现在你必须关掉电视。”她对吉尔说,“如果你还想让我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把电视关了。”
“但是……”吉尔说。
艾琳充满恨意地看着他,让他吃了一惊。这就是她摘下面具的样子。她脸上的凶猛和愤怒震撼了他,接着他开始帮她调整呼吸节奏,记录宫缩时间。但他也得休息,一休息他就不自觉地跑到了休息室,打开电视看看事件的进展。每当他想从床边走开,艾琳就喘着气,央求他不要走。但他还是出去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当一名护士严厉干脆地告诉他“她需要你”后,他也仍然如故。他们不得不将他从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里拽到现实的分娩中。后来,吉尔为此事不停地道歉,深感愧疚,但很显然,无论他再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吉尔觉得,正是这件事让艾琳不再爱他了。
回应 2021-12-01 10:40:42 -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
2021-12-01 10:37:21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组成历史的时刻太多了,从来不会只是某一个。有许多清晰的点,有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一个结果。然而,当这许多的点不断出现,当这许多的时刻不断发生,我应该告诉你,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最终的时刻,最后一幕。
回应 2021-12-01 10:37:21
-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
2021-12-01 15:05:38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伤感的,而她的则是悲剧性的。悲剧和伤感的结合是媚俗。艾琳觉得她每次在公众场合赞美自己的婚姻时,都是在传达媚俗。
他们在一起做饭:艾琳调制油醋汁,吉尔用橄榄油和大蒜研磨新鲜的罗勒。
“我不能再去参加派对了。”艾琳说,她的声音坚定而得意,“我感觉自己被生吞了。”
“生吞,这个说法可够媚俗的。”吉尔说。
“我要一瓣蒜,掰一瓣蒜给我吧。”艾琳说,“在派对上,他们非要我谈谈我们的婚姻,我做不到。”
“没多少大蒜了,只剩这点儿。”吉尔往她做沙拉酱的罐子里刮了点大蒜,“你为什么不能谈论我们的婚姻?”
“因为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
“一切都是媚俗的。”吉尔说。他总是先把千层面放在热水中软化,艾琳觉得这么做没有必要。
他们回到了无休止的争论中,首先是关于千层面,然后是关于媚俗。这不是吵架,而是一种会持续很多年的争论,他们每个人都一点点收集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后的下一个“回合”中亮出来。他们回到了旧日的领地。有时他们争论,只是为了获得舒适感。
吉尔说:“所有的形象都是通过言语来塑造的。”说着,他挑衅般地把面条扔进了加了盐的、油乎乎的热水里。
“再给我点儿蒜。”艾琳说。吉尔体贴地剥起了最后一瓣蒜。
这就是绘画的问题,画中的一切都有所指涉,他把剥好的蒜按进捣蒜器里。“画出不媚俗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艾琳,但如果你喜欢绘画,不管怎样你还是会画。我抓住了机会!裸体女性是媚俗的,你是媚俗的!”他举起手臂,用一只手捏碎了大蒜,同时直勾勾地瞪着艾琳。
吉尔又将捣蒜器放在沙拉酱的上方,这次是艾琳把碎蒜刮了出来。
“把印第安人当作你作品的主题就是媚俗。”艾琳说道,“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独善其身的时代。”她用手封住了罐口,摇着沙拉酱。
“好吧。”吉尔说,“那就是我们原有文化中缺乏媚俗,而我在弥补这一点。”
“谁说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媚俗?”
吉尔开始往最下层的面条上抹番茄酱,他抹得非常仔细,不漏掉一根面条。
“媚俗,”他叹息道,“只有在消费者文化、标志性的宗教、描述性的宗教中才会产生。艾琳,你应该知道这一点,只有整个文化中有了谎言,你才会得到感情。”
艾琳搅拌着斑木碗里的蔬菜,碗是她在厨具商店里买的,她为能拥有这只碗而自豪。她对吉尔的语气不满,在谈论艺术理论时他总是会带着高人一等的语气。艾琳说,他没有一丝谦虚,甚至是他在面试时装出来的那种谦卑。
“玛雅文化中有媚俗,”她继续说,“印加文化中有,阿兹特克文明中有。比如那些时髦的头饰!比如尸横遍野,从活人身上挖出心脏。那些文化中当然有媚俗——否则梅尔·吉布森也不可能拍了部电影。”
吉尔皱了皱鼻子,把滑下来的眼镜顶了上去。“只有当文化自我仇恨到了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媚俗,媚俗的文化必须以自我为参照,它们必须有镜子。”
“胡说什么镜子,反正你是在我身上制造媚俗的。”
“不,艾琳,我在描绘死亡。”
艾琳抬起眉毛,没有说话。
但后来,当他们继续把沙拉做完、把千层面从烤箱里拿出的时候,艾琳说:“啊,吉尔,死亡也是媚俗的。”
“死亡不可能是媚俗的。”
“死亡是一句一针见血的俏皮话、一个干净利落的结局,它还有主题曲呢。”
“所以你看,就像我说的,一切都是媚俗的。”
“但我不希望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我希望它是真实的,真真切切的。”
他们把食物端到了饭桌上,孩子们正在楼上聊天,准备下来吃晚饭。
吉尔说:“现实的味道很苦涩,你想来点油炸面包丁吗?”
“我喜欢玉米面的面包丁。媚俗不只是苦涩,吉尔,它很虚伪。我是认真的,它是一种破碎的统一、扭曲的可爱、病态的强壮,就像我们一样。”
吉尔快要走出房间了,听到这话又转过了身。
“像我们一样。”艾琳重复道。
“我觉得我们很美好。”吉尔把手放在门框上,他的声音伤感而威严,“我们虽不完美,但非同寻常,你不知道你拥有那么多的东西。”
回应 2021-12-01 15:05:38 -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
2021-12-01 15:00:38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女,但她从小接受的就是中产阶级的精心教育。艾琳的妈妈是位英语老师,在城里四处给人上课,赚钱养家。维尼·简在家中接受了教育,她是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积极分子、形式主义者。她写日记,思想非常深刻。维尼·简同卡尔文·艾美丽佳·豪尔斯分手后就独自抚养女儿,把她当作奥吉布瓦人来培育。
回应 2021-12-01 15:00:38 -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
2021-12-01 10:40:42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不着了,七点她进了分娩室。看到分娩室中的大电视,艾琳说:“该死,谁生孩子的时候还会看电视呢?”吉尔正想着“我也许会看电视吧”,一名护士就跑了进来说:“你们一定得看看这个。”说着,她打开了电视。他们看到了双子塔正在坍塌,艾琳的分娩被迫中止了大约一个小时。
“现在你必须关掉电视。”她对吉尔说,“如果你还想让我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把电视关了。”
“但是……”吉尔说。
艾琳充满恨意地看着他,让他吃了一惊。这就是她摘下面具的样子。她脸上的凶猛和愤怒震撼了他,接着他开始帮她调整呼吸节奏,记录宫缩时间。但他也得休息,一休息他就不自觉地跑到了休息室,打开电视看看事件的进展。每当他想从床边走开,艾琳就喘着气,央求他不要走。但他还是出去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当一名护士严厉干脆地告诉他“她需要你”后,他也仍然如故。他们不得不将他从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里拽到现实的分娩中。后来,吉尔为此事不停地道歉,深感愧疚,但很显然,无论他再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吉尔觉得,正是这件事让艾琳不再爱他了。
回应 2021-12-01 10:40:42 -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
2021-12-01 10:37:21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组成历史的时刻太多了,从来不会只是某一个。有许多清晰的点,有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一个结果。然而,当这许多的点不断出现,当这许多的时刻不断发生,我应该告诉你,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最终的时刻,最后一幕。
回应 2021-12-01 10:37:21
-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
2021-12-01 15:05:38
维尼·简还喜欢看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录像带,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当然都不是喜剧。她们是印第安人。
吉尔是看着电视长大的,看着母亲从教堂地下室带回家的那台电视机。他能背出《脱线家族》《埃迪父亲的求爱》《玛丽·泰勒·摩尔秀》《全家福》《我爱露西》等重播剧里的情节和台词。每一集里都充斥着一针见血的俏皮话、观众的笑声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结局。她所读之书的结局则是一桩桩人间惨剧。他的世界观是伤感的,而她的则是悲剧性的。悲剧和伤感的结合是媚俗。艾琳觉得她每次在公众场合赞美自己的婚姻时,都是在传达媚俗。
他们在一起做饭:艾琳调制油醋汁,吉尔用橄榄油和大蒜研磨新鲜的罗勒。
“我不能再去参加派对了。”艾琳说,她的声音坚定而得意,“我感觉自己被生吞了。”
“生吞,这个说法可够媚俗的。”吉尔说。
“我要一瓣蒜,掰一瓣蒜给我吧。”艾琳说,“在派对上,他们非要我谈谈我们的婚姻,我做不到。”
“没多少大蒜了,只剩这点儿。”吉尔往她做沙拉酱的罐子里刮了点大蒜,“你为什么不能谈论我们的婚姻?”
“因为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
“一切都是媚俗的。”吉尔说。他总是先把千层面放在热水中软化,艾琳觉得这么做没有必要。
他们回到了无休止的争论中,首先是关于千层面,然后是关于媚俗。这不是吵架,而是一种会持续很多年的争论,他们每个人都一点点收集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后的下一个“回合”中亮出来。他们回到了旧日的领地。有时他们争论,只是为了获得舒适感。
吉尔说:“所有的形象都是通过言语来塑造的。”说着,他挑衅般地把面条扔进了加了盐的、油乎乎的热水里。
“再给我点儿蒜。”艾琳说。吉尔体贴地剥起了最后一瓣蒜。
这就是绘画的问题,画中的一切都有所指涉,他把剥好的蒜按进捣蒜器里。“画出不媚俗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艾琳,但如果你喜欢绘画,不管怎样你还是会画。我抓住了机会!裸体女性是媚俗的,你是媚俗的!”他举起手臂,用一只手捏碎了大蒜,同时直勾勾地瞪着艾琳。
吉尔又将捣蒜器放在沙拉酱的上方,这次是艾琳把碎蒜刮了出来。
“把印第安人当作你作品的主题就是媚俗。”艾琳说道,“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独善其身的时代。”她用手封住了罐口,摇着沙拉酱。
“好吧。”吉尔说,“那就是我们原有文化中缺乏媚俗,而我在弥补这一点。”
“谁说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媚俗?”
吉尔开始往最下层的面条上抹番茄酱,他抹得非常仔细,不漏掉一根面条。
“媚俗,”他叹息道,“只有在消费者文化、标志性的宗教、描述性的宗教中才会产生。艾琳,你应该知道这一点,只有整个文化中有了谎言,你才会得到感情。”
艾琳搅拌着斑木碗里的蔬菜,碗是她在厨具商店里买的,她为能拥有这只碗而自豪。她对吉尔的语气不满,在谈论艺术理论时他总是会带着高人一等的语气。艾琳说,他没有一丝谦虚,甚至是他在面试时装出来的那种谦卑。
“玛雅文化中有媚俗,”她继续说,“印加文化中有,阿兹特克文明中有。比如那些时髦的头饰!比如尸横遍野,从活人身上挖出心脏。那些文化中当然有媚俗——否则梅尔·吉布森也不可能拍了部电影。”
吉尔皱了皱鼻子,把滑下来的眼镜顶了上去。“只有当文化自我仇恨到了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媚俗,媚俗的文化必须以自我为参照,它们必须有镜子。”
“胡说什么镜子,反正你是在我身上制造媚俗的。”
“不,艾琳,我在描绘死亡。”
艾琳抬起眉毛,没有说话。
但后来,当他们继续把沙拉做完、把千层面从烤箱里拿出的时候,艾琳说:“啊,吉尔,死亡也是媚俗的。”
“死亡不可能是媚俗的。”
“死亡是一句一针见血的俏皮话、一个干净利落的结局,它还有主题曲呢。”
“所以你看,就像我说的,一切都是媚俗的。”
“但我不希望我们的婚姻是媚俗的,我希望它是真实的,真真切切的。”
他们把食物端到了饭桌上,孩子们正在楼上聊天,准备下来吃晚饭。
吉尔说:“现实的味道很苦涩,你想来点油炸面包丁吗?”
“我喜欢玉米面的面包丁。媚俗不只是苦涩,吉尔,它很虚伪。我是认真的,它是一种破碎的统一、扭曲的可爱、病态的强壮,就像我们一样。”
吉尔快要走出房间了,听到这话又转过了身。
“像我们一样。”艾琳重复道。
“我觉得我们很美好。”吉尔把手放在门框上,他的声音伤感而威严,“我们虽不完美,但非同寻常,你不知道你拥有那么多的东西。”
回应 2021-12-01 15:05:38 -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
2021-12-01 15:00:38
吉尔是看《读者文摘》长大的,他看杂志刊载的精简版小说,还有简装本的惊悚小说,他到现在还喜欢看情景喜剧。艾琳是读莎士比亚长大的。如果她介意两人之间的这一点不同,就会显得自己很势利,但有时候她确实很介意,当人们说他俩志同道合时,她会这么回答:“不,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鉴赏力。”“那当然。”说话者会面带微笑,仿佛是在鼓励艾琳继续沉浸于天真的白日梦中。不过,她与他确实不同,虽然他俩都是独生子女,但她从小接受的就是中产阶级的精心教育。艾琳的妈妈是位英语老师,在城里四处给人上课,赚钱养家。维尼·简在家中接受了教育,她是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积极分子、形式主义者。她写日记,思想非常深刻。维尼·简同卡尔文·艾美丽佳·豪尔斯分手后就独自抚养女儿,把她当作奥吉布瓦人来培育。
回应 2021-12-01 15:00:38 -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
2021-12-01 10:40:42
“9·11”事件发生当天,斯通尼降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河畔森林医院的分娩室中。分娩室里贴着淡绿色的印花墙纸,墙纸边缘画着跳跃的三文鱼。艾琳说:“三文鱼在上游产卵之后就会死亡,这样的图案适合出现在分娩室吗?我不这么认为。”艾琳在床上扭动着身子,蹬掉了腿上的床单。墙上挂着一台巨大的电视机,还有一把拉兹男孩牌子的椅子,上面盖着婴儿塑料围嘴。分娩的前一晚艾琳想睡一会儿,但到凌晨五点,宫缩就已经疼得让她睡不着了,七点她进了分娩室。看到分娩室中的大电视,艾琳说:“该死,谁生孩子的时候还会看电视呢?”吉尔正想着“我也许会看电视吧”,一名护士就跑了进来说:“你们一定得看看这个。”说着,她打开了电视。他们看到了双子塔正在坍塌,艾琳的分娩被迫中止了大约一个小时。
“现在你必须关掉电视。”她对吉尔说,“如果你还想让我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把电视关了。”
“但是……”吉尔说。
艾琳充满恨意地看着他,让他吃了一惊。这就是她摘下面具的样子。她脸上的凶猛和愤怒震撼了他,接着他开始帮她调整呼吸节奏,记录宫缩时间。但他也得休息,一休息他就不自觉地跑到了休息室,打开电视看看事件的进展。每当他想从床边走开,艾琳就喘着气,央求他不要走。但他还是出去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当一名护士严厉干脆地告诉他“她需要你”后,他也仍然如故。他们不得不将他从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里拽到现实的分娩中。后来,吉尔为此事不停地道歉,深感愧疚,但很显然,无论他再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吉尔觉得,正是这件事让艾琳不再爱他了。
回应 2021-12-01 10:40:42 -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
2021-12-01 10:37:21
你会读到我所记录的那一刻——你突然显露一切的那一刻,我停止爱你的那一刻,我认识了真正的你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某一个”时刻,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不被“历史性时刻”这一概念迷惑是多么困难。这一点我曾反反复复地告诉过你。根据这一概念,某个动作、某个瞬间的真相可以改变一切。当我讲述故事、叙述历史事件、寻找那一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事件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我也不止一次地写在了日记里。组成历史的时刻太多了,从来不会只是某一个。有许多清晰的点,有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一个结果。然而,当这许多的点不断出现,当这许多的时刻不断发生,我应该告诉你,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最终的时刻,最后一幕。
回应 2021-12-01 10:37:21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无心恋战)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购书 (jakdan)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真相四部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zhaowanqius 2021-08-25 16:03:19
屠夫俱乐部>拉罗斯>踩影游戏
0 有用 wizard 2021-07-08 15:49:28
缺乏美国人对印第安历史背景的那种感性认识,就没必要看这个了
0 有用 学渣 2021-01-28 17:45:37
见书评《<真相四部曲>简评》。
0 有用 Pangur Bán 2022-03-03 22:34:01
异质、纠结、撕裂、荒诞、吊诡的美—《踩影游戏》
0 有用 Rosemary 2021-02-09 14:17:26
2021-10
0 有用 落阡 2022-04-15 20:57:28
只看了《甜菜女王》。情节很刺激,每一个人内心的暴烈与黑暗,只是终生都不曾彼此放过真的太可怕了。
0 有用 于则于 2022-03-13 23:46:04
介乎福克纳和约翰·欧文之间,似乎和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相似,又似乎比厄普代克多了点什么。不得不感叹,美国人是真的很会写这种很长的大部头小说。
0 有用 Pangur Bán 2022-03-03 22:34:01
异质、纠结、撕裂、荒诞、吊诡的美—《踩影游戏》
0 有用 少年啦 2022-02-16 10:33:13
《踩影游戏》不喜欢归结为一对作精夫妇,某个渣男渣女,那是太粗陋浅显的评价,这部书籍非常有文学性,一天读完,因为中年婚姻的泥沼感太真实。一段婚姻相处久了,就不再能分清繁衍、责任、激情、愤怒,爱和占有。我和艾琳的愿望一样,希望能气喘,希望有空间,但并不希望对方收到伤害,仍时刻想救赎他,可惜男人的假想和危机感全然背离。无论如何,都希望埋葬不是婚姻的终点。
0 有用 一只欧姆 2022-01-14 20:14:17
在写论文,每次重读都有新体验,这可能就是文学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