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短评

热门
  • 89 jianlibao 2021-05-15 11:23:20

    看到有人写13小时能读完这本书,只觉得不可思议。你是翻完吗……

  • 49 Ursula 2021-03-06 00:36:39

    毫不夸张地说,可以重塑灵魂的一本书。建议反复看,隔段时间便拿出来看。 期待网格本尽快到手!

  • 36 穿白衣服不吃饭 2021-05-29 00:52:59

    要诚实,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骗自己。

  • 28 何丽丽 2021-04-11 10:49:09

    1,在微信读书上花了十三个小时读完。2,看的过程中第一印象是陀老师是个狠得下心的人,不仅把人性中非常恶毒的部分剖析出来,还全方位展示出来了;3,与此同时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前一分钟还在毒汁四溅或者卑鄙阴暗突然就因为阿廖沙的真诚变成了痛哭流涕的天使,阿廖沙了不起!可能陀老师就是想通过阿廖沙展示真诚和爱的力量吧;4,陀老师写这本书出发点是高蹈的,想要通过小说教化人心,所以全书宗教氛围非常强烈,可以说是搞了上帝存在与上帝不存在的大辩论,当然最后上帝存在胜了。5,从阅读感受上来比较,如果说读布尔加科夫像在飞,那读陀老师就像在被他抡起来往地上砸,总之非常累心,可能是因为有太多漫长的心灵剖析,很难不跟着反思自己,也跟这里面的人物情绪总是起伏变动很大又关系。

  • 6 一颗猫饼干 2021-12-06 10:00:13

    陀思妥耶夫斯基教会我,读不下去的书就不要硬读了,毕竟读书不应该带来痛苦的

  • 10 YogSothoth 2021-05-29 23:04:11

    神坛。 弑父案? 大儿子米卡急需三千卢布,追随格鲁申卡。被米卡抛弃的卡嘉抛弃了米卡。有不在场证明的伊凡才是弑父的主谋吗?阿廖沙是唯一的救赎?行善一生的佐西马神父,倒不如本性纯洁的孩子,死后毫无味道。拉基金和疯女之子,杀夫的刀谁更邪恶?费多尔就是贪婪,色欲,吝啬的代名词。还有两个波兰人,酒店老板……所有的人物都那么鲜活,塑造极其成功。

  • 2 十点有个讲座 2022-11-23 15:02:55 江西

    三个译本对比着看 还是这本工整(陀真的骗稿费吧有的地方真是没完没了!

  • 8 苏C 2021-03-14 16:31:05

    信仰瓦解的年代“魔鬼同上帝正进行斗争,战场就是人心”。上卷对道德:“我宁愿执着于我未经报复的痛苦和未曾消失的愤怒,即使我是不对的。和谐被估价太高了,我出不起这钱来买入场券”、信仰:“即使我不相信生活,对心爱的女人失掉信心,对世间事物的秩序失掉信心,甚至深信一切都是无秩序的,可诅咒的,也许是魔鬼般混乱不堪的,即使我遭到了一个人灰心失望的种种可怕心境的打击,我总还是愿意活下去,既然趴在了这酒杯上,在没有完全把它喝干之前,是不愿撒手的”“人借自己的意志和科学的力量,无限制地战胜自然从而感到高度愉悦,以致于这种愉悦终于完全取代了过去一切关于天国的愉快向往”人心:“他刚刚倾诉了一番真心话,就忽然为自己把整个心灵都向我袒露出来而感到羞惭,立刻恨起我来”展开精彩思辨。下卷伊凡诺夫娜这个角色堪称匪夷所思。。

  • 4 一用晦 2022-02-10 00:35:30

    可以这么说,卡拉马佐夫三兄弟代表了俄国。米卡是躯干,在爱欲和反复的忏悔中诚惶诚恐,又暴戾无常,像暗流风暴中飘摇的木船;伊凡是灵魂,准确而高傲地预见了自由的荒诞,但也正因如此,使他在面对比梅菲斯特更虚无的魔鬼时手足无措,被卷进自我意识矛盾的荒原;阿辽沙是最后的良心,诞生于抽象的上帝存在,但与经院布道者们不同的是,他勇敢地闯进生活,以一个真切的“人”的身份去爱其他人。

  • 1 天干物燥123 2023-02-22 23:08:25 浙江

    不了解俄罗斯的民族和宗教背景读起来真的没有代入感和共情

  • 2 云淡风不清 2022-06-10 23:52:09

    真希望自己读完这本书能够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因为它应该就是那样的一类书,能量大到把人整个吞进去。但我也知道,认为自己有点变得不太一样的这个想法也是幻觉、是欺骗,不那么诚实。这正是这个小说告诉我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歇斯底里的,只要ta开始思考、有了想法,那就是疯狂的开始:在怀疑和相信之间,善与恶之间,魔鬼和上帝之间,一直做选择,一直做斗争。这就是人的本质。不肯放过自己、跟自己一直过不去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人类这个物种。

  • 1 我有一个小咪 2022-10-19 11:41:44 上海

    考完试之后就一直趴在这两本书上,实在是过于复杂与真诚的灵魂对话,十分疲惫。把自己代入角色固然是读小说的大忌,却是理解的前提之一。卡拉马佐夫家族的精神气质简单来说有些像是一个复杂心灵的四层汉堡:寻欢作乐自作自贱的老卡拉马佐夫,粗暴、混乱但向往高贵行为的米卡,怀揣对人类无限同情又无法突破神义论困境的伊凡,以及平静得就像圣徒一样的阿廖沙。他们可以对应无赖、浪漫派、无神论、信徒这些标签,但是其真正的力量与来源的秘密还是统摄在“卡拉马佐夫”之下。前段时间执着于寻求阿廖沙一样平静的状态,近来始知卡拉马佐夫的无穷变奏才是我的基本处境,“到社会中去吧,在回到这里之前,你应该经历一切”。

  • 2 丷迦梨丷 2021-08-31 21:51:41

    以一种歇斯底里的絮絮叨叨,讲述了一场“无人生还”的悲剧。

  • 1 象自由 2022-04-19 17:46:38

    没有《罪与罚》的那种震撼,心理剖析一般般,欣赏不了。

  • 3 Estherhunter 2022-02-22 18:34:39

    毫无疑问的巨著!看完的第一时间是文盲式夸赞:哇噻!哇噻!!哇噻!!!接下来有点可惜:好可惜没写完……然后回忆全文:怎么能有人能把所有人(包括读者我)的内心思想都挖得这样深?!读完后背发凉但是内心温暖。二刷打算读荣的译本。啊,再一次感谢世上有这么多伟大的作家,让我们普通读者能读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感激!开心!

  • 5 树扶疏 2022-04-03 21:29:32

    “我们首先应该要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阿辽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心。

  • 1 神木友弥 2022-04-01 17:04:26

    2021/12/11-2022/4/1 终于拿下了《卡拉马佐夫》🎊💆‍♂️

  • 0 裸眼 2022-04-01 00:08:11

    天惹 我竟然看完了这部 这是看完的陀妥的第二部作品…

  • 2 咸蛋黄意大利面 2022-03-29 09:32:52

    我想要成为阿辽沙那样的人。当我想要轻蔑他人时,阿辽沙会告诉我应当怎么理解人。

  • 4 庵溪 2022-03-29 02:55:28

    我还是觉得耿译本要好一些。 五星献给老陀本人,纯论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和达到的高度,我觉得也就四星了,一点不比《白痴》更好。 之所以说五星献给老陀本人,是因为我觉得在这最后的一部里,他对他自己更加坦然和诚实了。这当然造成了很多文本的割裂、重复、不合理、啰嗦、太过抓马,可是整体力度(特别是加上我自己脑补的部分后)却感觉真是比《白痴》上了一个台阶。 老陀在这一部里更加残酷了,我觉得他是更不怕暴露自己的残酷了(但也有可能这是市场的需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