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与写作艺术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象倌 2020-07-22 19:12:03

    剩两章没读。 一个前置的疑问:“隐微”所针对的值得信赖的、有悟性的读者,还是读者身上值得信赖的、有悟性的那一部分? “基督说给民众、说给门徒和说给上帝的话是不同的”。事实上我更愿意去相信这种不同是对于听者而言的,而作者本身无异于去制造所谓的“显白”与“隐微”的区分——他并不筛选读者,而是期待读者。至于斯特劳斯反复提及的“迫害”,在文中31页也有说(尽管是借别的作家之口说另外的事、一个假定):“公开传播哲学真理或科学真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欲的,不仅暂时如此,而且永远如此”。这种永恒的迫害恰恰意味着界限(或者说“鸿沟”),我想它是属于个体身上的两种特质,而不是“智者”与“俗众”这两个人种之间的对立。 在课堂汇报里老师提醒我去警惕“隐微”的固化,或许“显白”与“隐微”的二元概念提出时就已有固化。

  • 0 tecSnor 2021-07-18 20:23:39

    按照我的理解,施派的几个经典议题“哲学与诗”“哲人与僭主(哲人王)”“哲学与律法”都可以归结在“迫害与写作艺术”的题目下。这里的迫害并不仅仅对应于激进的运动或严酷的体制,它需要被广义地理解为对彻底自由地从事哲学思考之可能条件的种种威胁。这样的威胁从未消失,即使在所谓的自由民主制下中——至少二十世纪历史是这样告诉德裔美国犹太人施特劳斯的。因此,哲学思考的起点就是种种威胁下的哲学如何可能,有何必要,对谁必要,如何言说(写作技艺、诗),故而哲学首先被理解为关于城邦、律法的,哲学首先也就是政治哲学——这是二十世纪给施特劳斯上的当头一课。因此,政治哲学毋宁无是探求哲学与城邦如何共存的微妙技艺,在哲人王(弥赛亚)到来之前,使城邦能保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能教化城邦。

  • 0 南极旅行家 2024-03-10 22:43:35 上海

    没有真正的隐微,只有一种微妙的显白,我们最终必须回归这种字里行间的具体且直接的陈述和表达,并在最尊重作者心智的前提下加以理解。

  • 0 愚公 2023-02-02 18:56:15 贵州

    《苏格拉底的申辩》大义微言新诠

  • 0 薠蘅 2021-06-22 19:51:13

    只翻完了前两章,一种古典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宣言,后面都是专论,不太读原典所以不想看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再翻完吧。

  • 0 方可平 2021-01-23 23:59:03

    隐微写作、二重洞穴理论见于此书。读完此书再看何老师对狂人日记的理解(认为狂人是见过日光初下洞穴的哲学家-初学政治家,小序作者则是成熟的哲学家-政治家)似可再生讨论,虽然隐微写作要求writing between lines,但writing between lines只是隐微写作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不能说从字缝里看出吃人就意味着吃人是隐微的,此处的吃人正是被显白说出的,隐微的反而是仁义道德与脱去负面判断的我也吃了人。何老师关注的是鲁迅从阳光下回到洞穴,我则以为应是从第二洞穴(此处倒不必落实为洞穴,不如说是虚假灵韵/现相日光)转入到第一洞穴的过程,尤其考虑到小序作者所言供医家研究的自我指涉性、早年对白心之民的论调、被动性的一面、沉默十年潜入古代与国民中、荒鸡与成一统等表述,当然传统依然是虚幻。

  • 0 朱颐钊 2021-08-12 23:28:27

    之前看了王汎森讲清代文字狱和书写中自我压抑现象的书,按图索骥找到了这本来看。其中第二章《迫害与写作艺术》,主讲谈理论,后面三章则具体做了一些文本分析。要想读懂作者的意思,需要颇费一番注意力,而且要熟悉相关的语境。不过坦言之,就中国的历史而言,这种写作习惯几乎已经刻在骨子里面了……

  • 0 Mockingbird 2021-09-15 00:16:38

    施特劳斯派重要的精神总章与方法论纲领。按照施特劳斯的界说,“显白写作”与“隐微写作”的相互成立首先依赖于“迫害性环境”作为彼时彼地的作者处境,这种迫害性往往由政治现实发端,并以律法、主流观点、大众意见等组成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压力形式。苏格拉底问题,即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构成本书最主要的问题意识;而所谓的哲学社会学,即从社会环境的外在角度对文本书写形式进行反作用佐证,构成了本书最概括性的研究向度。毫无疑问的是,施派的观点代表某种“迷人的危险”:之所以迷人,大概因为对于人文学者来说,隐微论的取向即意味着对一手文献的研究是“揭发”而非“印证”,研究人员化身为“文本侦探”,且哲人之被迫害的身份设定,也象征着在殉道的崇高与现实的天职之间采取中道的少数派尊严。至于它失衡的危险之处,似乎又是不言而喻的了。

  • 0 智术师 2021-09-29 17:34:14

    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结论:施特劳斯的思想水平绝对是被高估了。

  • 0 缺月看将落 2021-07-14 10:03:13

    施特劳斯讲的迫害不是我们直观上所理解的近代以来诸如宗教压迫、法西斯集权、出版审核这种形式,不是建立起民主就会自动消失的迫害。而是指代表着共同体的政治秩序对追求真理的自由的迫害,是意见对知识的迫害,是政治对哲学的迫害,从苏格拉底到现在从未消失。意见之间交战征伐的结果将诉诸权威或多数人一致的意见,于是哲人小心翼翼将对他们的批判所隐藏,通过矛盾反讽等形式让后人发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