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枪手 短评

热门 最新
  • 20 Folie a Deux 2020-07-12 21:12:58

    作者意识形态的傲慢令人不适(不愧是你 只要站了不同的队就会被人身攻击diss

  • 11 甲骨文图书 2020-07-07 10:33:54

    当今研究俄罗斯和冷战历史最杰出的专家浦洛基,用如椽之笔讲述了苏联间谍斯塔申斯基以及冷战时期最轰动一时的暗杀事件,简直比虚构的小说还离奇。——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古拉格:一部历史》

  • 12 小猴子曰 2020-07-05 08:52:17

    浦洛基这本书的魅力在于,这是超一流学者在梳理档案的基础之上,编织成惊心动魄的间谍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自然会带给读者不同于虚构作品的阅读体验。

  • 5 橙子脆片 2020-07-18 01:34:18

    一部惊心动魄,有趣至极的谍战故事。浦洛基以丰富的真实史料为基础,刻画了冷战时期克格勃杀手斯塔申斯基的人生画像。大背景的描写、冷战时期重要人物间的权谋对弈与斯塔申斯基本人的心路历程、人生故事相互交织,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双重观感,事件始末带来的影响也引发强烈共鸣和深思。虽然本书还存在一些西方视角下惯性观念的问题,最后普里霍得科采访的真伪性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绝对是一次扣人心弦的阅读体验。

  • 3 Die Katze 2020-11-20 13:48:24

    。一方面,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不是蘇方所「誣衊」的法西斯,另一方面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確實在德戰時期清洗了波蘭人和猶太人—要說德國人沒有默許誰信啊?作者還多此一舉申明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團體屬於「極左」和三德朝國社黨不是一路人,好吧。

  • 2 神仙的腰带 2022-03-09 19:18:06

    西方视角下的叙事 克格勃总归都是恶魔

  • 1 valian 2020-07-12 11:31:04

    绝对可以拍成一部扣人心弦、惊险刺激的间谍大片。冷战、毒枪、杀手、叛逃……惊险谍战片的元素一个不少。全书以一位叛逃西方的苏联特工为主角,前半部分用小说笔法将这名特工的成长、暗杀、为情背叛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后半部分则用纪实文学手法将庭审过程一一呈现。作者浦洛基教授利用解密的详细资料,通过实地调查等,追踪了一个杀人犯的足迹,解密了不为人知的苏联间谍的故事,考证确凿、有理有据,读来令人欲罢不能。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谍战,其广度和深度真是超出人们想象,书中也生动再现了那段时间谍战活动的秘密世界及东西方阵营复杂的博弈关系。

  • 1 德尔斐的初秋 2020-07-15 22:53:28

    近期读完的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本书,很好的冷战时期间谍故事

  • 1 Chat Noir 2020-12-10 10:38:08

    诡异的是全凭口供定罪,那支毒药枪也只有样子货而没有实物。

  • 2 校书郎公子熙 2020-07-12 20:43:44

    本书并不是一部虚构类作品,而是历史学家沙希利·浦洛基利用斯塔申斯基受审时的证词、中央情报局的最新解密文件、德国和波兰的相关档案、克格勃官员的访谈和回忆录,以及亲自考察案发地点,访谈死者家属,用学术的眼光抽丝剥茧地寻找间谍案的真相,生动还原暗杀场景,完美再现斯塔申斯基的传奇经历。 斯塔申斯基的事件,改变了世界情报部门的运营模式,也改变了西方法律的运行体制。毒枪手的传奇故事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斯塔申斯基的去处却至今成谜。他起于暗影,最终也消失于暗影。

  • 0 烟斗客甲 2020-11-04 15:46:06

    本书利用中情局最新解密文件、德国波兰的档案以及前克格勃官员的访谈组成,厘清刺杀真相;斯塔申斯基说杀了两个藏在慕尼黑的乌克兰流亡者,他们试图推翻苏联,用一种液体毒药的喷雾手枪;苏多普拉托夫亲手把巧克力炸弹交到科诺瓦里茨手中,之后班德拉抢到领导权但分裂成两派内斗不断;第二次被约谈得知要发展他为线人,如果不从坐牢25年加家人流放西伯利亚;马塔维耶科本身就是内行里手,被带去见王牌杀手苏多普拉托夫将军后同意合作;周六上午在办公楼里完成狙杀,他在外面逛了一下退房去火车总站离开,里贝特死于心脏骤停,斯塔申斯基顺利返回东柏林;意外在车库跟踪到未带保镖的班德拉,躲到楼梯拐角把在门口卡住钥匙的班德拉击杀;他有个小五岁的东德女友英格波尔想在苏联结婚;葬礼之后将没有逃亡的机会了,必须在葬礼前跑掉;南非1968年接纳

  • 2 蜗牛 2022-04-02 16:02:42

    还可以,也还算挺好看的,CIA的业务能力真是不大精湛啊话说,又,英格对莫斯科最大的印象就是厕所一塌糊涂(果然是女同志!我太懂了!),又又,搞搞情报和杀人是不一样的,灵魂要分裂的(罗琳阿姨意味深长的说到)

  • 2 杜一无二 2022-03-19 23:09:32

    随手看一本,就与俄乌有关。开始以为是作者虚构的间谍小说,后来还以为有主角的反转。结果都不是。这本书除了对两次暗杀前后的细致描写,还从侧面介绍了俄乌两国交恶的过程。值得一看

  • 1 夕颜 2022-02-24 07:31:52

    一般套路都是苏联特工受到爱情感召、良心的谴责,叛逃、追杀,审判,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余生。联想到近期乌克兰问题,苏联在历史上造成乌克兰大饥荒,对乌克兰独立人士的暗杀,也难怪演变今日水火不容局面。帝国扩张比颜色革命更可怕。

  • 1 在渊 2022-02-24 19:35:42

    读完此书,恰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乌克兰东部与俄罗斯的积怨由来已久,战争、斗争、逃亡、追杀各种情节惊心动魄。 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对土地的需求真的是永无止境,对生命却毫不在乎、冷酷无情。 对俄罗斯有清醒的认识之后,美国依然不断挤压、讹诈,就显得很弱智了,导致今天俄罗斯悍然出兵入侵乌克兰,四年一换的总统治理理念延续性当然不如二十年不换的普京。

  • 1 狄俄尼索斯 2022-02-24 14:51:14

    六十年后的今天 俄乌之间的暗斗升级成了战争

  • 1 君何能尔 2022-01-23 17:11:42

    读至最后,事实仍是模糊。此书虽是近年所写,但或许写得太早了些,因为材料远远不够丰富。好题材,然而毫不精彩。

  • 0 maclane 2021-12-31 13:53:23

    太精彩的故事,注定的经典,时光的流逝后留给我们的无尽的感叹和悲伤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