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妄想者手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 希谷 2020-07-22 10:19:37

    大言不惭地说满意自己的插画!

  • 16 2020-06-16 10:21:03

    (诚品)这书拿着是真的方便。

  • 19 子戈 2020-07-04 17:32:50

    读小说,可知一个作者的生命观;读随笔,可知他是否有趣。 从这本《妄想者手记》里,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是个极有趣的人。 印象最深是三篇。 一篇名为《女体》,讲一个男人半梦半醒之间,化作一只虱子,用显微镜般的眼睛,细看妻子的身体。 一篇是《两种希望》,讲一种不断沉沦的轮回,从人到牛到麻雀再到蚯蚓,直到一世变为细菌,在荒唐的尽头,是好奇的追问,“不知下一世,神又会如何处置我?” 最动容的是《给旧友的信》。 信中芥川详细写了自己的自杀念头。 那样机智,那样清醒。 他想了无数种死法,最后选了吞药,只因这种死法没有背叛对美的追求。 他写道:“世间之美,只会映在临终者的眼睛里。”

  • 8 刀叢中的小詩 2020-06-15 11:03:36

    芥川龙之介是我很喜欢的日本作家,其天资之高,想象之诡,笔触之深,尤不可及。《妄想者手记》谈死,谈活着之不安——“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的心情”,他对人生和社会感到幻灭,认为“周围是丑恶的,自己也是丑恶的。人凝视眼前这些东西而活是痛苦的。然而,人又强迫自己这样活着”。这种不安,如果换作“耻”又何尝不可,正如他最后所说:“爱着自然的美却又企图自杀,你应当觉得我的矛盾很可笑吧。但我还是要说,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中显现出来的。”

  • 5 珍妮的肖像🦄 2020-06-29 15:11:17

    散文杂记集,随兴所至,题材多样,还有关于中国的几篇。浮薄之美的反面,是那种,来自学识趣味的沉实入内。

  • 4 L. 2021-02-08 11:12:02

    我念大学的时候读《地狱变》觉得整个人都被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洗了一遍。研究生的电影课,教授还在带着一个班的同学集体讨论黑白的“罗生门”。我曾经认识的芥川,是一个被自己过分夺目的故事掩盖住的”已死之人”。但这本小书让他鲜活起来。它让我不断看见那个写出那样的故事的年轻人,也让我不断想起张老师。太喜欢芥川这种kind and indifferent book smart了,特别洒脱、才华横溢的自由灵魂。有时候真的觉得这世界就是不配。p.s. 我太讨厌这个书腰了...

  • 0 沈十六 2020-06-19 15:15:47

    写日记写碎片化的感想也挺有意思的

  • 1 没缸 2020-08-11 02:48:54

    芥川也算是对我有着帮助毕业之恩的老熟人了,这一本杂文集与他的读书随笔和游记相比又是另一番滋味,所写多是他亲近的人事物,少了很多那种不得不写的窘迫,更见其气度。读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夏目漱石的毒舌在芥川身上被发扬光大,也算没有辱没师门。嬉笑怒骂之间也读得出那种狷介味,真诚却又多少不那么好相处。当然这类杂文集最易见的是作者的学识细节,读的时候总觉得当初论文里少写了很多东西,例如芥川之艺术修养以及跨文化视野之类。但是想来多少也有些自大的芥川是不会承认有人能把他读透的。 这个系列也已经读完,唯独最后这一本才发现译者还是把俳句译成了死亡对偶句,实在有些尴尬。另外73页插图也有些不大不小的错误,画的是打刀拵却按太刀的方式摆放,虽然无伤大雅但还能精益求精。

  • 2 林微云 2020-06-07 23:02:23

    本书是芥川龙之介的杂文合集,他很爱读书,这在《古董羹》一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方文学中国古代典故,拉拉杂杂写了很多;他很敏感,荒野之中废钢琴的一点声响也能写出一篇文章《钢琴》;作为夏目漱石的门生,他也写了怀念先生的故事《漱石先生的故事》和《葬仪记》。1927年芥川龙之介仰毒自杀,他一生写过140多篇短篇小说,死时才仅仅35岁。

  • 3 Midori 2020-05-28 09:04:29

    “既热爱美,又一心企图自杀,你一定在嘲笑我吧?”芥川阴翳脆弱,喜欢宅在自己的书斋,从我鬼窟到澄江堂。编稿子的时候还看了异乡人:芥川在上海,嗯,一下子就联想起这本书里好几篇中国趣味的小文。还有用迷弟的角度写夏目写森先生,都是日常在流淌。

  • 1 小兔雷特 2020-06-03 14:12:03

    完美的文库本,带在身上的第三天就被好朋友拿走了。

  • 1 Mona 2020-12-21 11:17:28

    大师还挺幽默。读到羊唯独不啃他的小说,我笑了。太可爱!

  • 1 劈头士》睁木 2020-06-29 22:39:38

    已购。开本小巧怡人~相对的,字也有点小。选文风格各异,珍贵的是读到芥川服安眠药自杀,其枕畔遗稿《给旧友的信》~信的附记写道:我阅读恩培多克勒的书,深感成为神的欲望是多么迂腐。我只要想到这封信,就不会泛起成神的心愿。不,我只希望做个平凡的人。你还记得十年前在那棵菩提树下,我们互相畅谈“埃特纳的恩培多克勒”的情景吗?我就是那个时代一心巴望成神的人。 此外,《动物园》一篇格外可爱,其中两则:《河马》:举之。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佛法?”磨云:“水中河马。” 《娃娃鱼》:我呀,对着它的头问:“你究竟是什么东西?”尾巴回答我:“我是娃娃鱼啊。”

  • 0 欢乐分裂 2021-01-28 22:01:42

    3.5;收录内容较驳杂,尤其喜欢写风物的散文部分,文笔颇有沉暮意味,却又清新自然,另有陈德文老师优美译文的加持,读来很受用。内容含有羁旅寂寥、怀乡情绪、谈文论诗、心绪所得,以及后半部分写了不少其师夏目漱石的趣事与葬礼,他的清醒与自持,讽谑与愁苦,似乎都隐在简要文字之后,唯独在遗书中谈到“我们人类正因为是人兽,所以也像动物一样畏惧死亡。”——然而终究走了那条路,信末提及恩培多克勒“我就是那个时代一心巴望成神的人”大有深意。 明显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度影响——“人生还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 0 伪电气白兰工厂 2020-08-26 13:21:16

    确实是优游自在又富于情感的文风,很好看。陈老师的翻译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 0 麓夕 2020-09-29 21:19:29

    零碎了些,但有可爱的碎碎念(小姑娘吸溜鼻涕的声音像踏春泥,嘤)和最后清醒得让人难过的遗言,即便到最后一刻也要避免对美的背叛。

  • 0 渡边 2021-02-01 14:18:47

    芥川的“笔记小说”,志人志怪,描物抒情,多是不用力的闲笔,跟他小说比起来,可能连材料都算不上,但随手翻翻也颇能亲近芥川的心性才情。如能早生个九百年落在唐宋,也会是一方诗家吧。

  • 2 胡驴驴 2020-08-04 11:15:50

    人是否都想过自杀的方式和地点 阻止我自杀的就是怕疼和怕我妈伤心

  • 0 把噗 2021-02-09 15:32:58

    小书真精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