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工人与新工人 (猫不许)
- 工人阶级及相关研究(3) (🦉的瓦涅密)
-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skeeter)
- 中國勞工研究 (郭坏)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再造与自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2020-11-10 15:37:17
1 有用 lingyun129 2020-04-30 04:14:15
标准的博士论文。20200427-30读时的感觉是写作的节奏有点问题,也可能是自己不了解相关历史。因前四章写的侧影,如与相近著作一起读较好,档案材料引用较多,结论写得最好。
0 有用 智术师 2022-01-11 20:39:43
水准一般。
0 有用 上古的埙 2021-01-07 10:32:11
关于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工人有比较生动的“深描”,开拓眼界,可以丰富对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理解。56年对“升学难”的宣传,一度扭转了学生中崇尚读书的风气,但紧跟着学生资源过剩,又转变宣传基调。让人联想到现在热衷宣传升高中难。教育一向过于政策导向。而且各种宣传后并没有具体措施跟进,带来很多问题。“工人作家”的培养困境说明涉及到文化问题,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破体脑分工,塑造既能劳动又有知识的“工人知识分... 关于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工人有比较生动的“深描”,开拓眼界,可以丰富对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理解。56年对“升学难”的宣传,一度扭转了学生中崇尚读书的风气,但紧跟着学生资源过剩,又转变宣传基调。让人联想到现在热衷宣传升高中难。教育一向过于政策导向。而且各种宣传后并没有具体措施跟进,带来很多问题。“工人作家”的培养困境说明涉及到文化问题,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破体脑分工,塑造既能劳动又有知识的“工人知识分子”,是一种可敬的努力方向。尤其与近来外卖员弹钢琴一事所引发的讨论对比。摩登的女劳模黄宝妹很有趣,她作为特例,展现了很多没有发展为普遍事实的可能性。工厂阿飞的始终在场,让人想起金宇澄和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分析的部分稍浅,意犹未尽。 (展开)
7 有用 LEI 2020-04-18 17:54:47
很好看,资料详实,但叙事细密生动,因而读着很吸引人。上篇讨论的是普遍性的问题,1949年横亘至今的脉络中,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和劳动工人的知识化。虽然二者的路径随着历次运动复杂交错,但像是同一件事:塑造新人的努力,以及定义新人的权力;下篇更加专注上海的地方性,黄宝妹的故事特别好看,写出了基层工厂和地方政府、国家意志之间的张力,但也正在新中国和旧上海互动的缝隙中呈现了人颇具主体性的“自塑”空间。作者说“... 很好看,资料详实,但叙事细密生动,因而读着很吸引人。上篇讨论的是普遍性的问题,1949年横亘至今的脉络中,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和劳动工人的知识化。虽然二者的路径随着历次运动复杂交错,但像是同一件事:塑造新人的努力,以及定义新人的权力;下篇更加专注上海的地方性,黄宝妹的故事特别好看,写出了基层工厂和地方政府、国家意志之间的张力,但也正在新中国和旧上海互动的缝隙中呈现了人颇具主体性的“自塑”空间。作者说“如今工人早已经告别了光鲜体面的时代,但如果可以选择,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体面,对于那些努力了却生活不光鲜的人,我们也应该有起码的尊重。” 深以为然。这也是历史研究于我的意义。 (展开)
0 有用 袖中 2024-09-15 21:03:52 北京
能看出作者的能量要远远超出这本书现今天呈现的效果。四个个案做得精彩,作者对自己要处理的问题在学术史上也有相当清晰的把握。不过从绪论结语的篇幅与论述策略中也能看到,作者用了机巧,滑过了不少问题。不过即使如此,每个个案都有极大的推进,后三个案都与文学有关,开辟出极大的空间供后续研究深入,也是文学研究者的发力点。// 读完本书,回想作者成名作张顺有,模糊感到一种思路在延续。作者看似成就在挑选到了“独到”... 能看出作者的能量要远远超出这本书现今天呈现的效果。四个个案做得精彩,作者对自己要处理的问题在学术史上也有相当清晰的把握。不过从绪论结语的篇幅与论述策略中也能看到,作者用了机巧,滑过了不少问题。不过即使如此,每个个案都有极大的推进,后三个案都与文学有关,开辟出极大的空间供后续研究深入,也是文学研究者的发力点。// 读完本书,回想作者成名作张顺有,模糊感到一种思路在延续。作者看似成就在挑选到了“独到”的劳模,但归根结底,作者考虑的视角是范畴与现实的互动关系。阿飞、典型模范、青工,都是后设范畴,又在政治-运动的组织与管理逻辑下,在现实中获得了具体填充。或许设置何种范畴,往往就意味了在现实中会收获到何种结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学术或也如是。 (展开)
0 有用 Teenie 2024-08-20 11:41:09 上海
中规中矩
0 有用 赖怀普 2024-07-07 23:51:24 河南
由作者博论《摇摆的新生代: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2017)修改而来。作者专门改名为“再造与自塑”,但纵观全书,写得更多的还是“摇摆”:知识青年因政策变动摇摆于教育系统和工业系统之间;工人因出身得以跻身作家之列,时过境迁却因身份的变化成为亟待改造的对象;黄宝妹在个人、工厂、上海、国家的交汇中寻找缝隙,得以塑造出自身“摩登劳模”的形象;“小阿飞”伴随形势的变化逐渐成为“流氓阿飞”—... 由作者博论《摇摆的新生代: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2017)修改而来。作者专门改名为“再造与自塑”,但纵观全书,写得更多的还是“摇摆”:知识青年因政策变动摇摆于教育系统和工业系统之间;工人因出身得以跻身作家之列,时过境迁却因身份的变化成为亟待改造的对象;黄宝妹在个人、工厂、上海、国家的交汇中寻找缝隙,得以塑造出自身“摩登劳模”的形象;“小阿飞”伴随形势的变化逐渐成为“流氓阿飞”——一个政治概念。 (展开)
0 有用 黄舍得 2024-06-05 12:17:56 上海
从个体故事切入时代叙事,史、论结合,值得一读。
0 有用 Careuself 2024-05-01 00:33:59 湖北
无论是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还是摩登劳模、工人作家、工厂阿飞在不同形势下的摇摆与回弹,抑或旧上海与新中国的相爱相杀,都是塑造新人过程的变戏法。「与其说作为阻力的“旧成分”是天然存在的,不如说它们因“再造”而浮出水面。⋯⋯从本质上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