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天际线之七,做了个新版。封面是请张恩权老师创作的绝版套色版画,田旋花、车前草和蓟都是书中出现过的植物。内文插图全部替换成英文原版线描插图,有乡野怀旧气息。
很喜欢的书,从文化、历史、医药、生产、生态、文学和入侵种角度讲述被人类社会定义为杂草的那些植物,它们的生活史、地理趋势和人间遭遇。
几乎比写人还要引人入胜。
三色堇:它的花看起来像一张脸,有两道高高的眉毛,两颊和一个下巴,上面还有看起来很像眼睛或笑纹的细线条。有些花可能会戴深色眼罩,有些花眉毛或下巴可能长着紫色的美人痣。
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对他的观点表示万分赞同,非常理解为什么他(英国人)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来。人们对于“杂草”的定义和态度,并不单纯取决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征属性,而是始终需要回归到人类文化社会中来,看它们在不同的时空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数植物从众星捧月的稀罕观赏物种,沦落为过街喊打的入侵物种,它们带着取悦或是服务人类的使命而来,却因各种机缘巧合在顽强立足后遭到唾弃。作为wilderness的爱好者,我也愿意为“杂草”正名,它们在许多有悠久人类活动历史的地区可以如作者所述参与本地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演替,但同时我们还是需要警惕人类活动给一些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剧烈干扰,那些地方泛滥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将一些本地物种逼上绝路。【强迫症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每章的标题植物并不是每章的核心植物啊喂!
哪里有文明哪里就有杂草;有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什么样的杂草.让野性与潮湿留下,愿杂草与野性长存。
跨页的插图一下就充满了英式复古感,封面上充满版画味道的车前、蓟花一下就和书里的内容呼应起来,摸起来手感一级棒!
寫法極妙
“一旦农耕开始,有别于作物的“杂草”概念就产生了,而我们亦坚定了决心要摆脱它们,于是双方就这样无可避免地迎来了无休止的智谋交锋。”
杂草的定义来自人类文化,宗教,价值观,人类对其矛盾的态度也体现在草药书,艺术文学影视,园艺的甄选,战后废墟的情境中。杂草史就是冰山一角的人类文明史,作者对杂草强大生命力的偏爱也格外鲜明
超级超级有趣!最最有趣的当然是这些性格各异的杂草们,看看这些自由散漫、桀骜不驯、顽固坚韧、野性十足的家伙们如何勇闯天涯,以及气急败坏的人类又是如何定义、命名、区分、理解、应对“杂草〞,如何“与杂草一起并通过杂草理解自身”(挪用下鲍曼的话),『说来也怪,我们竟花了这么久才意识到,它们最像的是我们』
杂草的故事
读的津津有味。书中提到了很多不知道的杂草,它们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人们对它的偏见和态度以及它如何装点空白和跟随人类脚步。它们的生存手段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它们与我们共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会无视和忽略它,当它肆掠时,又让我们生畏。但其实从它们的角度,只是想在这个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罢了。嗯嗯,打算也陆续把译林天际线系列的另外几本也好好读一下。
介绍的好多杂草在东方基本不常见。书里要是能配彩色图示就好了。不然看起来根本就一头雾水,还得自己去找图看这杂草长啥样子。
四星半,读起来非常有乐趣 一本书📚“杂草是我们硬要把自然世界拆成野生与驯养两部分所造成的结果。它们是边界的打破者,无归属的少数派,它们提醒我们,生活不可能那样整洁光鲜、一尘不染。它们让我们再次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作者五星,翻译也很流畅了,特别喜欢裸书的书皮,肥肠有质感的纸质、苔藓绿的颜色,还有一棵小小的,仿佛飘荡而下的,野草~
要是有对应杂草的配图就好啦
看到第四章看不下去了,英国散文有点太发散了,也许看插图本会好些。
有植物学有历史有哲学有莎士比亚有诗歌,就是没配图,减一星
人类总是幻想自己是上帝一样的所在,所以才会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套用本书最后一段话:杂草是我们硬要把自然界拆成野生与驯养两部分所造成的结果。杂草是边界的打破者,无归属的少数派。它们能让我们再次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一直以为尼龙挂钩的发明者是受了苍耳的启发,其实并不是而是刺果,但是那又是什么植物?如果把插图变成图片是不是更加直观?什么时候能出版一本关于中国杂草的故事亦或名为中国植物志,那才令人期待。
> 杂草的故事
12 有用 麦田沙 2020-07-30 09:50:45
天际线之七,做了个新版。封面是请张恩权老师创作的绝版套色版画,田旋花、车前草和蓟都是书中出现过的植物。内文插图全部替换成英文原版线描插图,有乡野怀旧气息。
8 有用 绿音儿&外星兔 2020-08-18 23:02:44
很喜欢的书,从文化、历史、医药、生产、生态、文学和入侵种角度讲述被人类社会定义为杂草的那些植物,它们的生活史、地理趋势和人间遭遇。
8 有用 方悄悄 2020-08-12 10:11:34
几乎比写人还要引人入胜。
1 有用 咸芭盐 2022-10-07 19:38:54
三色堇:它的花看起来像一张脸,有两道高高的眉毛,两颊和一个下巴,上面还有看起来很像眼睛或笑纹的细线条。有些花可能会戴深色眼罩,有些花眉毛或下巴可能长着紫色的美人痣。
1 有用 mint 2022-10-19 22:43:22 广东
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对他的观点表示万分赞同,非常理解为什么他(英国人)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来。人们对于“杂草”的定义和态度,并不单纯取决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征属性,而是始终需要回归到人类文化社会中来,看它们在不同的时空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数植物从众星捧月的稀罕观赏物种,沦落为过街喊打的入侵物种,它们带着取悦或是服务人类的使命而来,却因各种机缘巧合在顽强立足后遭到唾弃。作为wilderness的爱好者,我也愿意为“杂草”正名,它们在许多有悠久人类活动历史的地区可以如作者所述参与本地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演替,但同时我们还是需要警惕人类活动给一些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剧烈干扰,那些地方泛滥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将一些本地物种逼上绝路。【强迫症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每章的标题植物并不是每章的核心植物啊喂!
1 有用 涵哥吉祥🌈 2022-08-26 18:06:02 法国
哪里有文明哪里就有杂草;有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什么样的杂草.让野性与潮湿留下,愿杂草与野性长存。
4 有用 一棵树 2020-07-28 15:48:43
跨页的插图一下就充满了英式复古感,封面上充满版画味道的车前、蓟花一下就和书里的内容呼应起来,摸起来手感一级棒!
0 有用 松如 2023-03-29 10:17:46 日本
寫法極妙
1 有用 简发 2021-04-06 13:17:07
“一旦农耕开始,有别于作物的“杂草”概念就产生了,而我们亦坚定了决心要摆脱它们,于是双方就这样无可避免地迎来了无休止的智谋交锋。”
0 有用 __Odyssey 2021-04-08 13:43:49
杂草的定义来自人类文化,宗教,价值观,人类对其矛盾的态度也体现在草药书,艺术文学影视,园艺的甄选,战后废墟的情境中。杂草史就是冰山一角的人类文明史,作者对杂草强大生命力的偏爱也格外鲜明
4 有用 路灯🍊 2022-03-09 23:14:25
超级超级有趣!最最有趣的当然是这些性格各异的杂草们,看看这些自由散漫、桀骜不驯、顽固坚韧、野性十足的家伙们如何勇闯天涯,以及气急败坏的人类又是如何定义、命名、区分、理解、应对“杂草〞,如何“与杂草一起并通过杂草理解自身”(挪用下鲍曼的话),『说来也怪,我们竟花了这么久才意识到,它们最像的是我们』
0 有用 momo 2021-11-09 10:14:49
杂草的故事
0 有用 > Alsa < 2021-12-11 23:35:43
读的津津有味。书中提到了很多不知道的杂草,它们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人们对它的偏见和态度以及它如何装点空白和跟随人类脚步。它们的生存手段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它们与我们共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会无视和忽略它,当它肆掠时,又让我们生畏。但其实从它们的角度,只是想在这个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罢了。嗯嗯,打算也陆续把译林天际线系列的另外几本也好好读一下。
0 有用 壶中仙 2021-12-26 19:13:46
介绍的好多杂草在东方基本不常见。书里要是能配彩色图示就好了。不然看起来根本就一头雾水,还得自己去找图看这杂草长啥样子。
1 有用 cbsbc 2021-12-25 18:28:50
四星半,读起来非常有乐趣 一本书📚“杂草是我们硬要把自然世界拆成野生与驯养两部分所造成的结果。它们是边界的打破者,无归属的少数派,它们提醒我们,生活不可能那样整洁光鲜、一尘不染。它们让我们再次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作者五星,翻译也很流畅了,特别喜欢裸书的书皮,肥肠有质感的纸质、苔藓绿的颜色,还有一棵小小的,仿佛飘荡而下的,野草~
0 有用 没事老想学猫叫 2021-04-21 17:42:25
要是有对应杂草的配图就好啦
1 有用 耳朵 2022-11-11 11:04:03 浙江
看到第四章看不下去了,英国散文有点太发散了,也许看插图本会好些。
0 有用 等待小薄荷 2022-11-25 19:24:47 河南
有植物学有历史有哲学有莎士比亚有诗歌,就是没配图,减一星
0 有用 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2-09-28 07:18:00 江苏
人类总是幻想自己是上帝一样的所在,所以才会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0 有用 memory 2022-09-29 23:10:50 陕西
套用本书最后一段话:杂草是我们硬要把自然界拆成野生与驯养两部分所造成的结果。杂草是边界的打破者,无归属的少数派。它们能让我们再次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一直以为尼龙挂钩的发明者是受了苍耳的启发,其实并不是而是刺果,但是那又是什么植物?如果把插图变成图片是不是更加直观?什么时候能出版一本关于中国杂草的故事亦或名为中国植物志,那才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