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
原作名: The Human Predicament
译者: 张晓川
出版年: 2020-4
页数: 296
定价: 49.00元
ISBN: 9787547735046
内容简介 · · · · · ·
★理想国“现代人生”系列新作
★廓清你我的隐秘心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艰难苦恨、百无聊赖、拼命挣钱、花钱保命、日复一日、子子孙孙……这一切所为何来?今天许多人的心底都各自隐藏着某种若隐若现的答案,但不知如何或不敢明确表达出来。就让这本书来帮你表达。
★“你不是一个人”的慰藉——你分明感到是世界太过盲目甚至自大,希望如此稀缺,让你难有承诺,却又被周围的人纷纷指责太悲观、太丧?你不是一个人,错的也不是你。
★真正帮助人的辩论——没有进攻和煽动,没有话术和巧言令色,却考虑周详,滴水不漏,致力于讲清道理而非赢得面子,这样的辩论真正帮人理清思绪,启迪心灵。
★神秘作者,为自己代言——公众了解作者的信息很少,甚至不知他和“家人”的确切关系。他行走江湖,全凭著作:主题刚硬,论证严密,立场一贯,如处女作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The ...
★理想国“现代人生”系列新作
★廓清你我的隐秘心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艰难苦恨、百无聊赖、拼命挣钱、花钱保命、日复一日、子子孙孙……这一切所为何来?今天许多人的心底都各自隐藏着某种若隐若现的答案,但不知如何或不敢明确表达出来。就让这本书来帮你表达。
★“你不是一个人”的慰藉——你分明感到是世界太过盲目甚至自大,希望如此稀缺,让你难有承诺,却又被周围的人纷纷指责太悲观、太丧?你不是一个人,错的也不是你。
★真正帮助人的辩论——没有进攻和煽动,没有话术和巧言令色,却考虑周详,滴水不漏,致力于讲清道理而非赢得面子,这样的辩论真正帮人理清思绪,启迪心灵。
★神秘作者,为自己代言——公众了解作者的信息很少,甚至不知他和“家人”的确切关系。他行走江湖,全凭著作:主题刚硬,论证严密,立场一贯,如处女作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本书继续延续了这样的风格。
(作者的话)
我们出世,我们生活,我们一路上受苦,然后我们死去,此后永远地被抹除。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宇宙时空中的一次小小波动。难怪很多人要问:“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在本书中主张,对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是:“说到底,不为什么。”尽管有不多的慰藉,人的境况实际上仍是一种悲剧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无人可逃,因为困境不仅在于生,也在于死。
……
书店里有整片的“自助”书籍区及其他鸡汤读物,却没有“无力自助”区和“悲观主义”区,因为这类思想的市场规模微乎其微。
我不是在认真主张我们无力自助。我是认为存在一些事情,我们的确对之无能为力,但即使依据一种现实的悲观看法,我们仍然可以做些事来减轻我们的困境。
一本悲观的书最有可能慰藉到的对象,是已经有同样看法却因此感到孤独或觉得自己有病的人。若能发觉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这些人或许能因此得到安慰。
……
无可否认,找到正确的道路很难,因为既要避免大而无当的宣言和过度修辞造成的故弄玄虚,也要避免深奥、乏味、细而又细的条分缕析。换言之,对复杂问题做出易懂、有趣而严格的探讨,并非易事。……不过,本书的写作确实有个目标,那就是既让有悟性的非专业读者能读、能懂,又足够严格,能满足构成本书期望读者群的另一部分人,即专业哲学家(及有志于哲学专业的读者)。但愿我取得了恰切的平衡。
生存还是毁灭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大卫·贝纳塔,南非开普敦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生物伦理学中心主任,纯素食者。因刻意低调,公开的个人信息很少。
目录 · · · · · ·
阅读指南
i
v
第1 章 引论1
第2 章 意义15
第3 章 无意义41
第4 章 质量75
第5 章 死105
第6 章 永生159
第7 章 自杀183
第8 章 结论223
注释239
参考文献269
· · · · · · (收起)
喜欢读"生存还是毁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生存还是毁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人们太想相信乐观者了”

乐观者的致郁剂,悲观者的治愈剂
> 更多书评 2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OUP USA (2017)8.1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最新出版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9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评论:
feed: rss 2.0
26 有用 卡林卡 2020-04-30 22:15:20
看了层层递进的论述之后,可以很客观理性的看待生命还有自杀,现在完全不考虑自杀了。。。。
3 有用 lyla 2020-05-17 10:29:24
生命没有宇宙性意义,可能并不是坏事。一旦有,万一是人类不能接受的,那还不如没有。既然如果有了宇宙性意义,还需有一系列前提限定,没有也挺好。只有这一点,不明白作者为何那么执着。
3 有用 詅痴符 2020-05-11 20:52:39
去他*的人生,这作者很懂啊
5 有用 ⍨ 2020-07-30 14:01:49
学术自恋
38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20-04-30 22:17:22
已购。残酷直白且致郁,可如作者所言,这本书能安慰同类,因为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 无论生还是死,在一些关键方面都很糟糕。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把存在之钳,把困境钳在了我们身上。从宇宙角度看,生命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可以对彼此有意义,但并没有更广阔的本旨和目的。在这个对我们完全漠然的茫茫宇宙中,我们是渺无意味的微尘。我们的生命能够具备的有限意义是短暂而不持久的。而我们的生命... 已购。残酷直白且致郁,可如作者所言,这本书能安慰同类,因为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 无论生还是死,在一些关键方面都很糟糕。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把存在之钳,把困境钳在了我们身上。从宇宙角度看,生命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可以对彼此有意义,但并没有更广阔的本旨和目的。在这个对我们完全漠然的茫茫宇宙中,我们是渺无意味的微尘。我们的生命能够具备的有限意义是短暂而不持久的。而我们的生命质量又如此低劣,由于波丽安娜效应和习惯化,人们没有普遍认识到这种境况的不幸。死不是对生命之困苦的解决方案,而是我们存在之钳的另一条钳口。死无助于抵御我们的宇宙性意义阙如,也通常会减损我们能获得的有限的意义。自杀不是摆脱人的困境的出路。不过,死有时不如活下去那么坏,故而自杀可以纳入对我们困境的可行回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