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其实保留第三部分就行了。“先生”这个人物有何魅力没写出来,“我”被吸引完全莫名其妙,差点以为是同性恋了
矛盾的日本文艺青年
人心的灰色和金色。
「已经无可挽回的黑光贯穿了我的未来,瞬间可怕地照亮了横亘于我面前的一生」
对于“我”来说,先生像是我偶然在山间发现的一块石头,半透明包裹着不知名的黑色物质。“我”没有理由得被这块石头吸引,还总是来它所在的地方,我沉迷这细腻冰凉的触感,而那黑色对我越来越神秘,我想一探究竟。不知是我的敲打还是这石头本身就有了裂缝,有一天它在我面前裂开,里面的黑色化成水渗进土里再也捡不回来,而我看着剩下的碎片,才发觉先生彻底不在了。
他人之困境和我之困境,具体环节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为某事所困的心境总有相通之处。大概就是——我想不通他在那件事情上有什么可想不通的,但能体会那种想不通的感受。另,译者不是什么大牌,但全书读来自然流畅,有夏目漱石细腻清新的调调。
先生自杀了。
引发人对人性的思考
恐怕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活动都不是无用的吧 能这样写出来就更厉害了
世间不利,往往变人无能,变己无勇,求变于心。先生日益受困于心,终用毁己之式变己。这部《心》是夏目漱石“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的巅峰之作。
霓虹太纠结了
2022年第4本:应该是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描写确实很是细腻,也很优美动人。适合静静的读完的一本书。看完心情不算轻松,但能够被打动。
简单的故事,无比细腻的心理描写,读起来真是享受
“我”憎恨背叛与欺骗的人,最终也成为了“我”最讨厌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满足私欲是利己者的宿命,自怨永远化解不了心底的悔恨。
K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心困于男女之情而自杀 先生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又背负自责懦弱自杀 先生从开始的犹犹豫豫 疑心重 精神敏感 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到后面跟夫人提了亲后的沾沾自喜又心生愧疚 对自己做的又不确定又后悔 这一出像极了现在你我的嘴脸 描写真的入肤 细致的可怕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我”与“先生”相遇,得以窥探先生的生活,乃至自杀,往复书信透露出人心的复杂性。先生从小受到叔父算计,父母去世后仅获得部分家产便草草离去,他憎恨以叔父为代表的人类。后与“K”“夫人”“小姐”相遇,自私利己性与自我剖析相互纠缠,最终导致K自杀,先生也一辈子活在悔恨与自责当中,认为也已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这也奠定了他保持寂寞、不与他人交际的习性。“本该早就死去,为何苟活至今?”道德感过强的人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此后每一次凝视过去都是利刃,死亡对先生来说变成了目标。杂司谷的墓应再无人每月前去祭扫与忏悔,世间好人与坏人其实也并不绝对,人性是一个复杂多变且充满可探究性的话题,要学会与自己的阴暗面和谐共处。
前面的缓慢,犹疑好像就是为了最后五秒的惨烈做铺垫,太拧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
夏目漱石细腻的文字尤其适合雨天阅读,《心》中的我与先生的心境在很多时候是难以理解的,如译者在后记中提到的加缪的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人活在世上也不必思考太多。 本作的译者陆沉翻译相当高明,流畅而又温润。
文艺、多愁善感,但受伤的难道不是先生的妻子吗……先横刀夺爱,然后没有承受结果的觉悟,把抢来的妻子晾在一边自杀了?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啊?
阅后久久不能平静。人之心啊,果然深不可测。看的是陆沉译的版本,后续译者序写:汉文功底深厚的夏目漱石在他自己设计的书稿封面上引用了《荀子·解蔽篇》篇中的一句话:“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看完整部小说后再回头重读此句,难免心有戚戚,当初的疑问也释然了,是故唯愿阅读此书者皆能不役 yi于物,不蔽于欲,则幸甚焉。 这段话,应是《心》最好的诠释。
> 心
7 有用 blowdy 2022-04-03 10:50:38
其实保留第三部分就行了。“先生”这个人物有何魅力没写出来,“我”被吸引完全莫名其妙,差点以为是同性恋了
2 有用 海盐汽水 2020-12-28 16:02:34
矛盾的日本文艺青年
1 有用 Sylvia&Rosie 2021-10-29 12:08:14
人心的灰色和金色。
4 有用 bysn 2021-07-01 18:13:02
「已经无可挽回的黑光贯穿了我的未来,瞬间可怕地照亮了横亘于我面前的一生」
4 有用 巴特罗之家猫 2021-11-10 23:57:47
对于“我”来说,先生像是我偶然在山间发现的一块石头,半透明包裹着不知名的黑色物质。“我”没有理由得被这块石头吸引,还总是来它所在的地方,我沉迷这细腻冰凉的触感,而那黑色对我越来越神秘,我想一探究竟。不知是我的敲打还是这石头本身就有了裂缝,有一天它在我面前裂开,里面的黑色化成水渗进土里再也捡不回来,而我看着剩下的碎片,才发觉先生彻底不在了。
1 有用 解歪 2020-09-22 10:29:15
他人之困境和我之困境,具体环节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为某事所困的心境总有相通之处。大概就是——我想不通他在那件事情上有什么可想不通的,但能体会那种想不通的感受。另,译者不是什么大牌,但全书读来自然流畅,有夏目漱石细腻清新的调调。
0 有用 等等 2021-06-21 16:36:32
先生自杀了。
0 有用 柚子的橘猫 2022-03-05 07:34:59
引发人对人性的思考
0 有用 打入敌人内部 2021-12-17 15:03:34
恐怕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活动都不是无用的吧 能这样写出来就更厉害了
0 有用 WeAreOne 2021-12-03 08:22:11
世间不利,往往变人无能,变己无勇,求变于心。先生日益受困于心,终用毁己之式变己。这部《心》是夏目漱石“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的巅峰之作。
0 有用 一起修仙 2022-01-03 17:07:41
霓虹太纠结了
0 有用 AEIOU 2022-01-08 20:37:52
2022年第4本:应该是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描写确实很是细腻,也很优美动人。适合静静的读完的一本书。看完心情不算轻松,但能够被打动。
0 有用 西山 2022-01-22 18:02:57
简单的故事,无比细腻的心理描写,读起来真是享受
0 有用 风平 2021-08-25 14:36:38
“我”憎恨背叛与欺骗的人,最终也成为了“我”最讨厌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满足私欲是利己者的宿命,自怨永远化解不了心底的悔恨。
2 有用 夏维克 Vic. 2021-07-13 00:29:45
K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心困于男女之情而自杀 先生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又背负自责懦弱自杀 先生从开始的犹犹豫豫 疑心重 精神敏感 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到后面跟夫人提了亲后的沾沾自喜又心生愧疚 对自己做的又不确定又后悔 这一出像极了现在你我的嘴脸 描写真的入肤 细致的可怕
0 有用 雪时 2022-11-13 19:27:06 吉林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我”与“先生”相遇,得以窥探先生的生活,乃至自杀,往复书信透露出人心的复杂性。先生从小受到叔父算计,父母去世后仅获得部分家产便草草离去,他憎恨以叔父为代表的人类。后与“K”“夫人”“小姐”相遇,自私利己性与自我剖析相互纠缠,最终导致K自杀,先生也一辈子活在悔恨与自责当中,认为也已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这也奠定了他保持寂寞、不与他人交际的习性。“本该早就死去,为何苟活至今?”道德感过强的人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此后每一次凝视过去都是利刃,死亡对先生来说变成了目标。杂司谷的墓应再无人每月前去祭扫与忏悔,世间好人与坏人其实也并不绝对,人性是一个复杂多变且充满可探究性的话题,要学会与自己的阴暗面和谐共处。
1 有用 飞天 2022-11-20 17:34:35 四川
前面的缓慢,犹疑好像就是为了最后五秒的惨烈做铺垫,太拧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
0 有用 すみません 2022-11-17 12:44:28 上海
夏目漱石细腻的文字尤其适合雨天阅读,《心》中的我与先生的心境在很多时候是难以理解的,如译者在后记中提到的加缪的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人活在世上也不必思考太多。 本作的译者陆沉翻译相当高明,流畅而又温润。
2 有用 紫薯 2022-11-24 04:06:17 上海
文艺、多愁善感,但受伤的难道不是先生的妻子吗……先横刀夺爱,然后没有承受结果的觉悟,把抢来的妻子晾在一边自杀了?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啊?
1 有用 初夏荷花时期。 2022-11-25 10:03:32 浙江
阅后久久不能平静。人之心啊,果然深不可测。看的是陆沉译的版本,后续译者序写:汉文功底深厚的夏目漱石在他自己设计的书稿封面上引用了《荀子·解蔽篇》篇中的一句话:“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看完整部小说后再回头重读此句,难免心有戚戚,当初的疑问也释然了,是故唯愿阅读此书者皆能不役 yi于物,不蔽于欲,则幸甚焉。 这段话,应是《心》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