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
★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作者因本書獲頒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
▌不僅是科技發明的紀錄,更是一則偉大的人類寓言──
我們如何從拚命抵禦黑暗,發展到得要在耀眼奪目的世界裡尋找夜晚最後的蹤跡?
Brilliant提供了審視人類歷史的全新角度。作者講述歷史上人類與燈光交會的片刻。從石器時代拉斯科洞窟壁畫旁的石燈說起,先談及蠟燭與其燈具的緩慢演進,以及周邊產業如捕鯨業的興衰;接著將聚光燈轉向煤氣燈的發明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作息,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生態體系;而電力的發明/發現,更把人類的文明舞台打得更為光亮。
照明科技搭配著電力網,讓人類社會益發蓬勃興盛,更多人因而享受到文明的璀璨。然而,這讓人類更加依賴科技與彼此,也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衝擊。除了爬梳歷史上「燈」的發展進...
★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
★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作者因本書獲頒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
▌不僅是科技發明的紀錄,更是一則偉大的人類寓言──
我們如何從拚命抵禦黑暗,發展到得要在耀眼奪目的世界裡尋找夜晚最後的蹤跡?
Brilliant提供了審視人類歷史的全新角度。作者講述歷史上人類與燈光交會的片刻。從石器時代拉斯科洞窟壁畫旁的石燈說起,先談及蠟燭與其燈具的緩慢演進,以及周邊產業如捕鯨業的興衰;接著將聚光燈轉向煤氣燈的發明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作息,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生態體系;而電力的發明/發現,更把人類的文明舞台打得更為光亮。
照明科技搭配著電力網,讓人類社會益發蓬勃興盛,更多人因而享受到文明的璀璨。然而,這讓人類更加依賴科技與彼此,也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衝擊。除了爬梳歷史上「燈」的發展進程,作者還會帶領讀者省思:光亮在人類社會並不是越多越好;而些許黑暗,反能讓我們的社會保留更多的可能。
人類的「輝煌」歷史,有著漫長的軌跡……
◆冰河期人類使用石燈,而後原始人在拉斯科洞窟仰賴極微弱的光,完成人類史上的著名壁畫。黑暗曾如何限制人活動的時間、範圍?人類卻也因而展開了追逐光的歷程……
◆燈具未廣泛使用時,城市的光極為稀罕;也因此17世紀前,城市多會實施宵禁。即使照明設備日漸普及,也只有少數貴族可能享有,與此同時鄉村居民仍生活在黑暗中。
◆18世紀,海上的燈也有所發展。捕鯨業因爲鯨油成為蠟燭的重要原料而日漸繁榮,鯨業如何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光明,而指引船隻方向的燈塔又如何演進?
◆煤氣燈的發明讓人類擺脫蠟燭的限制,但同時造成了新的問題。煤氣燈的演進甚至為社會大眾帶來對這項新科技的隱憂,包含擔心爆炸以及健康問題等。
◆戰時的萬家燈火會讓戰機將城市看得太過清楚,進而發動空襲;那麼戰爭期間,政府與人民又是如何協力減少夜間產生光亮?
◆愛迪生團隊一步步打造出更實用的電燈:可點亮超過14小時的電燈一被發明出來,全美上下為之轟動。隨著電力逐漸普及,也揭開愛迪生與特斯拉兩人之間、直流與交流兩種電力傳輸的論戰。
◆隨著再生能源興起,現有電網應怎樣變得更加智慧、靈活,甚至擺脫過往的集中式電網?LED以及OLED 這兩種新式照明科技,或許能為我們帶來不同的照明想像。
本書充滿驚奇與亮點,是親切易讀的歷史普及作品,會帶領讀者重新認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造光背後的發展軌跡。同時,讀者會對數百年前的科學家與企業家肅然起敬,正因為他們的「發現」與「發明」,才造就了現代人的便利生活。而在便利的生活科技之外,我們亦能透過本書發現更多值得關注與叩問的其他議題。
作者简介 · · · · · ·
珍.布羅克斯Jane Brox
曾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決選,也獲得新英格蘭筆會(L.L. Winship/ PEN New England Award)的獎項肯定。作者因本書獲得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目前居住在美國緬因州。其他前作包括《清空土地》(Clearing Land,暫譯)、《五千個這樣的日子》(Five Thousand Days Like This One,暫譯)、《別無他處》(Here and Nowhere Else,暫譯)。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第一章:拉斯科壁畫:第一盞燈
第二章:暗巷時代
第三章:海上燈籠
第四章:煤氣燈
第五章:臻至完美之焰
第二部分
第六章:電力生活
第七章:白熾
第八章:難以承受之光:白城的故事
第九章:尼加拉大瀑布:長距離之光
第三部分
第十章:新世紀,最後的火焰
第十一章:閃閃發光的東西
第十二章:獨自在黑暗之中
第十三章:農村電氣化
第十四章:冷光
第十五章:戰爭時期:昔日黑夜的回歸
第十六章:拉斯科洞窟的發現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1965年大停電
第十八章:想像下一個網路
第十九章:任光擺布
第二十章:少即是多
第二十一章:一瞬之光,未來之光
後記:重訪拉斯科
致謝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光明的追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光明的追求"的人也喜欢 · · · · · ·
光明的追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在阳光下进行一场忏悔——从普鲁米修斯的怒吼到塞勒涅的哭泣

光和热,不仅照亮了宇宙、温暖了世界,更指引着人类前进的路

《追光者》光的进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光明

追光者:光似乎总会带来更多光

关于人造光的发展和演进历程

相信光 追寻光 看见光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8.3分 97人读过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
未知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口袋里的闹钟__趣味历史&专题史&图解历史 (睡眠兄弟)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希望尽快能见简体 (森森)
- 【新書過眼錄·台灣】2020 (普照)
- 书单|台 翻译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光明的追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icus 2022-04-17 11:46:33
翻翻吧,意思不大,无论如何现代生活是一个体系,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活的形态
0 有用 Brian 2025-03-21 19:57:28 上海
光明的进化史 背后是人类社会的演化和权力的博弈
1 有用 时间的玫瑰 2021-03-09 12:56:03
一晃也是十年前出版的书了,我看到书末作者回顾历次停电历史的时候,想着要是现在出版,德州这次怕是也要占些篇幅了。想来翻开这本书的契机也有趣,停电第一天刚天黑的时候,我又冷又茫然,坐在床上不知所措,不能看书,手机的电还要节约着用,就在黑暗中(窗外倒是月光照进来,加上雪地反射感觉更为清朗)静静坐了好一阵子,体会没有灯光带来的弱小无助感。书很有意思,从上古时期到几百年前到现今,人们是如何追求“光”的,以及... 一晃也是十年前出版的书了,我看到书末作者回顾历次停电历史的时候,想着要是现在出版,德州这次怕是也要占些篇幅了。想来翻开这本书的契机也有趣,停电第一天刚天黑的时候,我又冷又茫然,坐在床上不知所措,不能看书,手机的电还要节约着用,就在黑暗中(窗外倒是月光照进来,加上雪地反射感觉更为清朗)静静坐了好一阵子,体会没有灯光带来的弱小无助感。书很有意思,从上古时期到几百年前到现今,人们是如何追求“光”的,以及这追求的过程中从鲸鱼到鸟类到龟是如何因着人对“要有光”的执念悉数被坑的。我对夜晚灯光的美好观感很大部分来源于夜晚从高远处看车流不息的繁华街道,光就像河一样,在纵横的街道上流淌,真是太美了。孜孜不倦对光明的追求,和宇宙最终所有的活动停止只剩冰冷漆黑,这样一想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啊。 (展开)
0 有用 evanse 2022-08-04 08:34:33
很优美的文笔,一部人类探索光源的史诗
0 有用 兔豹宝 2021-03-25 15:42:07
好看!是很适合像我这样的小学生的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