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莉絲・卡普蘭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副标题: 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原作名: Looking for THE STRANGER: Albert Camus and the Life of a Literary Classic 译者:
江先聲 出版年: 2020-4 页数: 424 定价: NT4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5406738
「讀來非常愉快,充滿了至為有趣的想法和洞見。一個極其漂亮的探索旅程,從最初閃起的創作火花把我們的目光一直帶引到卡繆這部小說的後續生命。」——Sarah Bakewell,《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作者
「《尋找異鄉人》揭示了一個引人入勝地巧手塑造的故事,故事情節的每個細節都從現實生活或先前的文學作品衍生而來。像大部分的小說,《異鄉人》建立在它所敘述的現實真相之上,莫梭所射殺的人首次身分大白,不再是命中註定的無名阿拉伯人。在優美而嚴謹的筆調下,《尋找異鄉人》顯示卡繆如何徹底地從自己的人生創造藝術。」——Laura Claridge,《帶著獵犬的女子:布蘭琪.克諾夫》(The Lady with the Borzoi: Blanche Knopf)作者
「艾莉絲.卡普蘭為二十世紀其中一本必讀而具恆久價值的書寫了它生命歷程的故事,向我們呈現了學術研究引人入勝的一面,展現了敘事的力量並帶來了直至當前一刻的歷史迴響。它是《異鄉人》的最佳良伴。」——Patricia Hampl,《我可以給你說故事》(I Could Tell You Stories)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艾莉絲・卡普蘭(Alice Kaplan)
艾莉絲・卡普蘭是耶魯大學法文系主任,是該校最高學術等級的斯特林教授(Sterling Professor),至目前為止已發表七本著作。她以創新方式使用檔案資料來挖掘文學史而受到讀者、學者和評論家的好評,巧妙改寫了羅勃.布哈斯雅克、卡繆、塞利納、安吉拉.戴維斯、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等人的複雜多樣經歷,也無畏地研究法國的法西斯知識份子歷史。她屢獲殊榮的作品包括:回憶錄《法文課》(French Lessons,一九九三年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提名)、法國法西斯主義與文學史《通敵協作者》(The Collaborator,獲得二〇〇〇年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 for History〕,入圍美國國家...
艾莉絲・卡普蘭是耶魯大學法文系主任,是該校最高學術等級的斯特林教授(Sterling Professor),至目前為止已發表七本著作。她以創新方式使用檔案資料來挖掘文學史而受到讀者、學者和評論家的好評,巧妙改寫了羅勃.布哈斯雅克、卡繆、塞利納、安吉拉.戴維斯、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等人的複雜多樣經歷,也無畏地研究法國的法西斯知識份子歷史。她屢獲殊榮的作品包括:回憶錄《法文課》(French Lessons,一九九三年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提名)、法國法西斯主義與文學史《通敵協作者》(The Collaborator,獲得二〇〇〇年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 for History〕,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和美國國家書評獎決選);最新作品是關於卡繆的生平與作品的調查《尋找異鄉人》(《紐約時報》推薦書,入圍美國國家書評獎和法國麥迪西論說文獎〔Prix Medicis Essai〕決選)。
2 有用 筆誤作牛 2020-12-30 18:26:39
《異鄉人》不是卡繆的自傳。倒不妨說卡繆所寫的是他人生故事的反面:卡繆對失聰母親的孺慕之情變成了莫梭的冷漠。他在其中長大的靜默世界變成了莫梭無法逃避任何一種聲音的嘈雜地方。卡繆對殖民地暴力的憎惡透過莫梭殺死一個阿拉伯人的行動表現出來。在巴黎的昏暗中,這位作者喚起了他曾經歷的每一種提升人格的高尚感情,卻凈化了它隱藏著的粗糙冷酷一面。卡爾·榮格對這方面的探索有一個名稱和一套理論:卡繆是在尋索自己的陰暗面... 《異鄉人》不是卡繆的自傳。倒不妨說卡繆所寫的是他人生故事的反面:卡繆對失聰母親的孺慕之情變成了莫梭的冷漠。他在其中長大的靜默世界變成了莫梭無法逃避任何一種聲音的嘈雜地方。卡繆對殖民地暴力的憎惡透過莫梭殺死一個阿拉伯人的行動表現出來。在巴黎的昏暗中,這位作者喚起了他曾經歷的每一種提升人格的高尚感情,卻凈化了它隱藏著的粗糙冷酷一面。卡爾·榮格對這方面的探索有一個名稱和一套理論:卡繆是在尋索自己的陰暗面從而讓自己獲得自由——但是從什麽獲得自由?從巴黎的昏暗、阿爾及利亞刺眼的陽光,還是從輕率的暴力和冷漠的愛?這是一位人文主義者怪異的文學起步點。 (展开)
1 有用 P.T. 2023-05-01 12:17:36 北京
卡缪在他的《异乡人》中有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开头——得知母亲死讯的主人公显得无动于衷,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也表现得异常冷漠,这为人物随后的遭遇埋下重要伏笔,成为其随后境遇中重要的原罪论据来源。多年后,一个美国人根据卡缪所处的时代背景,详细挖掘他写出这本「违反人伦常识」的诺贝尔文学著作的处境和心理状态。书中的主角可部分视作为作者本人的投射,亦可看到他作为殖民者对阿尔及尔当地人的态度:欧洲移民过去的白人对... 卡缪在他的《异乡人》中有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开头——得知母亲死讯的主人公显得无动于衷,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也表现得异常冷漠,这为人物随后的遭遇埋下重要伏笔,成为其随后境遇中重要的原罪论据来源。多年后,一个美国人根据卡缪所处的时代背景,详细挖掘他写出这本「违反人伦常识」的诺贝尔文学著作的处境和心理状态。书中的主角可部分视作为作者本人的投射,亦可看到他作为殖民者对阿尔及尔当地人的态度:欧洲移民过去的白人对当地民众和种族冲突的普遍漠视。这种微妙而敏感的视角,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均被他巧妙植入到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和被其杀害的无名受害人之中。就像《异乡人》中那个简单又灰色的世界,在一切都无法理解却又真实发生之后,人成为书写自我荒诞和无意义的最佳注脚。卡缪的成长经历和他所处的年代决定他注定要写下这样的文字。 (展开)
1 有用 🦕 2021-06-14 01:37:52
異鄉人再精彩也只有三萬餘字,只能構成一個平面意象。讀這本書才算是把異鄉人從裡到外,上下左右前後,真假虛實,主觀客觀,敵視友視...... 看個透。如此這般極致的求真精神,才是人對待文學作品乃至文學個最大尊崇。
0 有用 张马略 2024-07-11 16:09:06 北京
皮亚真是好朋友~
0 有用 探野 2021-11-24 00:58:50
关于异乡人的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