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区块就像连在一起的乐高积木?
输入指纹解锁手机是在参与哈希算法?
挖矿是一种规则特殊的投骰子?
投币电话的作弊把戏和双重支付差不多?
重放攻击相当于重复使用一张二维码优惠券?
以上绝不是瞎扯,阅读此书,你会发现区块链的世界轻巧又性感!
------------------------------
⚯编辑推荐
■互联网学者刘兴亮作序,科幻作家陈楸帆推荐,融科技深度和人文轻盈于一体,带您自由跃入区块链大门。
■区块链真的那么难吗?多数人都止步于深奥的术语和枯燥的阐述,其实硬科技也可以被诠释得很柔软。本书用99个词条重新构建区块链认知序列,财经新闻人妙语解读,硅谷技术顾问严谨把关,复杂的概念被投射到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字里行间闪现微小哲思。
■灵魂画师调动所有理性思维,绘制出99幅高匹配度精美插画。每个画面都值得反复琢磨,帮助你更好地进入概念和加...
⚯内容简介
区块就像连在一起的乐高积木?
输入指纹解锁手机是在参与哈希算法?
挖矿是一种规则特殊的投骰子?
投币电话的作弊把戏和双重支付差不多?
重放攻击相当于重复使用一张二维码优惠券?
以上绝不是瞎扯,阅读此书,你会发现区块链的世界轻巧又性感!
------------------------------
⚯编辑推荐
■互联网学者刘兴亮作序,科幻作家陈楸帆推荐,融科技深度和人文轻盈于一体,带您自由跃入区块链大门。
■区块链真的那么难吗?多数人都止步于深奥的术语和枯燥的阐述,其实硬科技也可以被诠释得很柔软。本书用99个词条重新构建区块链认知序列,财经新闻人妙语解读,硅谷技术顾问严谨把关,复杂的概念被投射到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字里行间闪现微小哲思。
■灵魂画师调动所有理性思维,绘制出99幅高匹配度精美插画。每个画面都值得反复琢磨,帮助你更好地进入概念和加深记忆。
■区块链早已渗透到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技术日臻成熟,国家积极推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大趋势,知其所以然方可以不变应万变。
------------------------------
《你好啊,区块链!》书如其名,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地介绍区块链的诸多概念,形象生动的文风,加上友好的视觉设计,使得这本书成为打开新技术时代大门的一把钥匙,它为每一个期盼未来的人所准备。
—— 陈楸帆(科幻作家)
当前阻碍区块链创新和发展的一大障碍是广泛存在的不解甚至误解。本书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突出了普及性、趣味性,在广泛传播正确的区块链知识和观念方面,可以说是极有企图心的一次尝试。
—— 孟岩(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
本书软化了许多艰涩的概念,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让公众可以轻松地领略这场“新浪潮”的面貌,可以说是让区块链走出小众技术圈、直面大众的一次成功探索。
—— 李国权(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金融技术与区块链研究学者)
本书不仅为区块链入门者展示了非常全面并且前沿的技术图景,也为区块链技术的从业者提供了深度创新和落地应用的思维框架,推荐!
——曹寅(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
这是非常棒的科普作品,将硬核的严肃技术掰开揉碎在轻快幽默的叙事中,有极客味的浪漫诗意,更有独具匠心的严谨洞察。在都市青年普遍为知识焦虑所困扰的当下,若担心被砖头般难嚼的工具书劝退,不妨从翻开这本书开始,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秦川(腾讯集团公关总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约科技分析师)
《你好啊,区块链!》的价值不止在于普及区块链技术,更重要的是推动对未来的思考。你需要了解这场基于分散对等的原则重建互联网的运动。向每个人推荐本书!
—— 李思宇(前沿科技投资人,弘桥资本、FutureMoney创始合伙人)
作者简介 · · · · · ·
劳佳迪,资深财经、科技记者,十年主流媒体报道经历,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新闻奖。国内最早深度报道区块链新闻的记者之一,区块链自媒体“45区”创始人。科技美学的信徒,笃信科技也可以解释得很有温度,创立深具人文气息的科普品牌“渡渡鸟知道”。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优秀奖得主,小说散见于《作品》等文学期刊。
目录 · · · · · ·
1. 区块链
2. 去中心化
3. 私有链
4. 联盟链
5. 公有链
6. 比特币
7. 中本聪
8. 创世区块
9. 区块
10. P2P网络
11. 分布式系统
12. 哈希算法
13. 挖矿
14. 共识机制
15. 以太坊
16. 智能合约
17. 通证(Token)
18. 去中心化应用(DApp)
19. 法币
20. 加密货币和数字货币
PART 2/区块链的运作机制
21. 矿机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23. 记账
24. 矿工
25. 矿场
26. 算力
27. 矿池
28. 云挖矿
29. 难度动态调整
30. 孤块
31. 空块
32. 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33. 权益证明机制(PoS)
34.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
35. 拜占庭将军问题
36. 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
37. Coinbase交易
38. 交易
PART 3/区块内部微观世界
39. 时间戳
40. 区块高度
41. SHA-256
42. 梅克尔树
43. 简单支付验证(SPV)
44. 加密
45. 对称加密
46. 非对称加密
47. 数字签名
48. 盲签名
49. 环签名
50. 多重签名
51. 数字证书
52. 钱包
53. 热钱包
54. 冷钱包
55. 助记词
56. 节点
57. 未完成的交易输出(UTXO)
PART 4/外部利益
58. 51%攻击
59. 双重支付
60. 重放攻击
61. 重放攻击保护
62. 女巫攻击
63. 粉尘攻击
64. DDoS攻击
65. 勒索
66. 分叉
67. 软分叉
68. 硬分叉
69. 隔离见证(SegWit)
70. SegWit2x
71. 闪电网络
72. 状态通道
73. 比特币核心开发组
74. 零确认交易
75. 同态哈希
76. 零知识证明
77. 可互换性
PART 5/过去事件和现在时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79. 白皮书
80. 沙盒监管
81.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82. The DAO
83. 去中心化自治社会(DAS)
84. 密码朋克
85. “亿元比萨”
86. “门头沟”事件
87. 郁金香危机
88. 主链和侧链
89. 跨链技术
90. 协议层和应用层
91. 分片
92. 超级账本
93. 区块链即服务(BaaS)
94. 泰达币(USDT)
95. 稳定币
96. Libra
97. 中央数字货币
98. 通证化
99. 价值互联网
· · · · · · (收起)
喜欢读"你好啊,区块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你好啊,区块链!"的人也喜欢 · · · · · ·
你好啊,区块链!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你好啊,区块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
2020-06-28 09:19:01 1人喜欢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引自 1. 区块链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引自 1. 区块链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来掌控话语权。 引自 2. 去中心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一场唱歌选秀大赛,有三种评审方法: 1. 一家主办方组成一个内部评审团; 2. 利益相关的主办方、赞助商等合作机构组成联合评审团; 3. 决赛开启短信投票,评审人变成了无从得知身份来历的大众参与者。 这三种评审方法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简单地类比成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之间的关系。 引自 5. 公有链 首先,世界上不存在一台比特币印钞机,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已被创造者设定为2100万个恒定的总量,你可以简单类比成游戏规则一开始就被写人了程序代码。 比特币的产生速度也是预先设定的,大约到2140年数量会达到设定的2100万个。就像地球上的黄金和石油储量都是恒定的,只能慢慢被挖掘,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超发。 引自 6. 比特币 北京时间2009年1月4日2时15分5秒,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诞生了。 第一个区块就被人们尊称为创世区块。 引自 8. 创世区块 每块乐高积木表面都有小凸点,专门用来连接相邻的积木,每个区块也有这样的设计。它被写在每个区块信息最上方,成为“头部信息”,称为区块头。 虽然区块头中储存的信息仅仅只占很小一部分空间,以比特币为例,每个区块固定大小是1兆(MB),区块头只占80字节(Byte),但这个“小凸点”记录着上ー个区块头的种种信息概要,以及本区块的信息概要,所以区块与区块之间像链条那样的连接其实就是通过区块头。 引自 9. 区块 你平常听到“挖出比特币”的说法,准确来说,就是指矿工挖出新区块后领走比特币奖励。 中本聪不愧是一位技术大神,他为矿工们准备了一道复杂透顶的数学题。 这道数学题是这样的:矿工们已经选好了自己想塞入新区块的交易,新区块区块头的绝大部分信息是可以计算获知的,现在,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数字,使得这个数字与区块头其他信息哈希之后得出的数值,小于软件给出的数值。 引自 13. 挖矿 常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 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机制( Proof of Stake,PoS)和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等。 引自 14.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本质上就是预先编写好的计算机代码,代码拟定了一份合同,写明了合同参与方应该履行的承诺。而这份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就是由代码自动执行的。 引自 16. 智能合约 你肯定知道,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可以处理多种任务。但很快,人们发现挖矿这种计算数学题的玩法,其实只是在做目的单一、单纯机械的重复劳动,CPU并不是最优选择——这就好比,能够在“铁人三项”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单看长跑一项的成绩未必是最好的。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对比计算能力,就能看出为挖矿定制的ASIC的优越性。一个CPU的算力约为10MH/s(每秒计算10× 10⁶次哈希),一个GPU的算力约为500MHI/s(每秒计算500× 10⁶次哈希),截至2019年底,一个专用于计算比特币的ASIC的算力可以达到70TH/s(每秒计算70× 10¹²次哈希)。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矿工往新区块里面塞入交易数据并连接到区块链上的做法,就称为记账。 引自 23. 记账 矿工的第一个经济回报来自每挖出一个新区块,就能获得一笔比特币奖励。 因为他们每一次记账也会获得奖励,这种奖励被称为“矿工费”,当比特币奖励消失后,矿工费依然存在。这是矿工获得的第二个经济回报。 引自 24. 矿工 每产生21万个区块,挖矿奖励就会衰减一半,因为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所以约等于每4年奖励会减半一次。 引自 24. 矿工 矿场最大的成本并不是矿机或者人力,而是矿机在处理大量计算时所消耗的电力。 引自 25. 矿场 和矿场不同,矿池在物理空间中并不存在。 引自 27. 矿池 每隔2016个区块调整一次目标值,由于2016个区块都是按照10分钟的间隔产生,所以耗时20160分钟,即小于两周。 难度调整的标准就是比较最新的2016个区块实际产生所花费的时间和期望的时间。 引自 29. 难度动态调整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其他加密货币的区块链网络中,都有这样一条法则:有多个矿工同时挖出两个或更多新区块时,只有一个区块会被认可并保留,而被认可的对象永远是后面连接了最多区块的那个区块。 引自 30. 孤块 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却存在一些区块,只包含记录矿工领走比特币奖励的那笔交易,而没有记账信息。这种区块就被称为空块。 引自 31. 空块 所以DPoS本质上还是对PoS机制的改良。就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说,它的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却平衡了效率的要求。 这是因为当代表团选定后,实际添加新区块时,无需再通过竞争,所以新区块的添加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一笔交易得到处理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引自 34.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 如果套用PBFT的运作原理,只要将军总人数大于其中“坏将军”的3倍,就能确保共识的产生不受干扰。 引自 36. 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 比特币每个区块里都记录着一笔笔交易的数据,第一笔交易就被称为 Coinbase交易。 引自 37. Coinbase交易 区块高度是某一个区块到第一个区块之间的距离。通过区块高度,可以精确地描述出某一区块在链上的位置,相当于给了区块一个“坐标”。 引自 40. 区块高度 在密码学应用中,很少直接将一个数据哈希一次,通过得出单一哈希值来传输。因为一旦传输过程中数据损坏,很难定位检索究竟具体是哪个小部分出现了问题。 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先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小的数据块,每个小数据块分别哈希一次,再将相邻的两个小数据块得出的哈希值放在一起哈希一次。如果数据块为奇数,则自动复制一笔交易,使数据块变成偶数后,再进行两两哈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产生最后一个哈希值。 引自 42. 梅克尔树 每一个区块头都储存着该区块中所有交易层层哈希后得到的梅克尔树根。 引自 43. 简单支付验证(SPV) 盲签名的作用即是如此。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它可以用密码学的技术手段来还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最朴素的无记名投票的现场。当一个投票系统运用了盲签名技术,便涉及两个角色:一是投票者,一是公证人。投票者首先将自己的投票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打包生成一个信息,对信息进行“盲化”处理之后交给公证人进行盲签名。这样一来,公证人可以对投票者身份的真实性进行公证,同时无法得知他具体投了谁。 引自 48. 盲签名 环签名的特点则是确保了收件者不知道签名者具体是谁,换言之,整个签名本身是以匿名形式完成的。 引自 49. 环签名 某种意义上,数字证书就是你在区块链世界的“护照”。 引自 51. 数字证书 加密货币钱包保存的并不是数字资产,而是一个密钥。 引自 52. 钱包 “热钱包”也就是指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交互的钱包。 引自 53. 热钱包 钱包的两大功能是生产并储存代表你身份的私钥,以及发起交易。 所以严格来说,并不应该将它称作冷钱包,由于是离线的状态,它已经不具备发起加密货币交易的功能,因此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钱包,它的功能仅仅是数字资产私钥的生产和储存。 引自 54. 冷钱包 冷钱包本身会降低交易的便捷性,所以更适用于数字资产庞大、安全性要求较高、交易并不频繁的状况。 一些交易所会选择将大部分的数字资产的私钥进行冷储存,而保留少部分的资产供用户提币。 引自 54. 冷钱包 只有那些至少将加密货币提到了第三方的钱包里,钱包为他保管私钥的人,才能被称为节点。 引自 56. 节点 下载了全部区块链数据,并能不断同步最新状态的节点就称为“全节点”。 只下载了全部区块头数据的节点被称为轻节点。 许多能够为你发起转账交易的钱包就是轻节点,所以将加密货币托管在钱包里的你,也可以自称轻节点。 轻节点相比全节点“阉割”了许多功能。由于手里并没有完整账本,所以轻节点并不能验证一笔交易,而是需要借助全节点提供的信息,才能查询某个交易是否已经被添加在区块链之中。 引自 56. 节点 每次花费都会作废原来的UTXO、产生全新的UTXO,作废和新产生的记录都被保存在区块中。 引自 57. 未完成的交易输出(UTXO) 根据概率学计算,当有人拥有全网51%算力并维持一定时长时,他发起的攻击肯定能够成功,而当有人拥有全网30%算力时,他发起的攻击也有一定概率成功。 引自 58. 51%攻击 一条交易记录被塞人区块,添加到链尾,我们就称这条交易记录得到了一个确认。如果这个区块之后又添加了一个新区块,就称得到了两个确认,以此类推。 双重支付的发生是因为收款人在交易零确认的情况下,将货物给了付款人。而安全交易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获得较多的确认数。 引自 59. 双重支付 在区块链世界里,重放攻击就是指代一种利用重复广播相同交易消息的手段实现网络欺诈的行为。 引自 60. 重放攻击 重放攻击一般出现在两种场景中。第一种发生在硬分叉造成的新链和原来的那条链之间。另一种重放攻击发生在一条区块链内部。 引自 60. 重放攻击 如果旧协议判定新协议下产生的一笔交易同样是合法的交易,这种分叉就可以称为软分叉。 引自 67. 软分叉 区块链社区的智慧在于,每个参与者都能贡献自己的算力来表达对某种决策的支持或反对。 引自 68. 硬分叉 2009年,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客户端——比特币核心( Bitcoin Core)的第一个版本。比特币的交易、共识、总量等设定一开始就被中本聪写入了客户端之中。 通过客户端,你可以连接到比特币网络、创建自己的地址、进行比特币交易、査看自己的比特币余额等,这背后其实都是通过一段段代码,也就是比特币协议来实现的。 引自 73. 比特币核心开发组 一个人想对另一个人证明某个论点,他使用的证明方法是确保另一个人无法获取已知信息以外更多额外的信息。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零知识证明。 引自 76. 零知识证明 ICO是“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的缩写,指一家区块链公司第一次将自己的Token公开出售给大众。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ICO的追随者们相信,通过积聚持有 Token的种子用户的力量,汇集小微资金,可以协助项目方在“愿景”和“行动”间验证创新的可行性,但真实的人性更像是一面黑镜子,非但没有照亮去中心化的疆界,反而让这场狂欢变成了反常和野蛮的投机行为。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一个又ー个ICO奇迹般地掀起资本的血雨腥风。自2014年初至2018年7月底,通过ICO完成的融资金额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然而,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发起ICO后的4个月内宣布倒闭,不止一位批评者指出,99.9%的ICO都是骗局或者垃圾。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The DAO和DAO听起来很相似,经常被人混淆。其实它只是诸多DAO中的一个,取名为“ The DAO”更有一种自命为DAO典范的野心。和许多DAO一样, The DAO也是搭建在以太坊网络上的DApp。 引自 82. The DAO “郁金香热”被用来比喻成任何资产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的巨型经济泡洙。 引自 87. 郁金香危机 存储和运算的庞大数据就是这些侧链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 引自 88. 主链和侧链 跨链本身并不是一条链,而是一种为两条或者多条区块链之间提供价值转移的技术。 引自 89. 跨链技术 超级账本( Hyperledger)是由Linux基金会主导的开源项目,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提供了一整套可以即时插拔的模块,帮助你快速创建一个联盟链的系统。 引自 92. 超级账本 有一种加密货币却号称价格稳定,在理想的设计模型中,“稳定币”相对于它锚定的货币而言,价格总是恒定的。 引自 95. 稳定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的直译,通常被缩写成“CBDC”。 CBDC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国家法币的数字形式,是由官方金融管理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主权货币的“数字版”。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中国的CBDC项目被称为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和属性与纸钞完全相同,形态则是数字化的。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通证化就是将这些不可分割的资产以 Token的形式切割成一个个小单位——可能小到小数点之后的许多位。 引自 98. 通证化 回应 2020-06-28 09:19:01
-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
2020-06-28 09:19:01 1人喜欢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引自 1. 区块链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引自 1. 区块链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来掌控话语权。 引自 2. 去中心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一场唱歌选秀大赛,有三种评审方法: 1. 一家主办方组成一个内部评审团; 2. 利益相关的主办方、赞助商等合作机构组成联合评审团; 3. 决赛开启短信投票,评审人变成了无从得知身份来历的大众参与者。 这三种评审方法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简单地类比成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之间的关系。 引自 5. 公有链 首先,世界上不存在一台比特币印钞机,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已被创造者设定为2100万个恒定的总量,你可以简单类比成游戏规则一开始就被写人了程序代码。 比特币的产生速度也是预先设定的,大约到2140年数量会达到设定的2100万个。就像地球上的黄金和石油储量都是恒定的,只能慢慢被挖掘,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超发。 引自 6. 比特币 北京时间2009年1月4日2时15分5秒,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诞生了。 第一个区块就被人们尊称为创世区块。 引自 8. 创世区块 每块乐高积木表面都有小凸点,专门用来连接相邻的积木,每个区块也有这样的设计。它被写在每个区块信息最上方,成为“头部信息”,称为区块头。 虽然区块头中储存的信息仅仅只占很小一部分空间,以比特币为例,每个区块固定大小是1兆(MB),区块头只占80字节(Byte),但这个“小凸点”记录着上ー个区块头的种种信息概要,以及本区块的信息概要,所以区块与区块之间像链条那样的连接其实就是通过区块头。 引自 9. 区块 你平常听到“挖出比特币”的说法,准确来说,就是指矿工挖出新区块后领走比特币奖励。 中本聪不愧是一位技术大神,他为矿工们准备了一道复杂透顶的数学题。 这道数学题是这样的:矿工们已经选好了自己想塞入新区块的交易,新区块区块头的绝大部分信息是可以计算获知的,现在,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数字,使得这个数字与区块头其他信息哈希之后得出的数值,小于软件给出的数值。 引自 13. 挖矿 常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 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机制( Proof of Stake,PoS)和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等。 引自 14.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本质上就是预先编写好的计算机代码,代码拟定了一份合同,写明了合同参与方应该履行的承诺。而这份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就是由代码自动执行的。 引自 16. 智能合约 你肯定知道,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可以处理多种任务。但很快,人们发现挖矿这种计算数学题的玩法,其实只是在做目的单一、单纯机械的重复劳动,CPU并不是最优选择——这就好比,能够在“铁人三项”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单看长跑一项的成绩未必是最好的。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对比计算能力,就能看出为挖矿定制的ASIC的优越性。一个CPU的算力约为10MH/s(每秒计算10× 10⁶次哈希),一个GPU的算力约为500MHI/s(每秒计算500× 10⁶次哈希),截至2019年底,一个专用于计算比特币的ASIC的算力可以达到70TH/s(每秒计算70× 10¹²次哈希)。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矿工往新区块里面塞入交易数据并连接到区块链上的做法,就称为记账。 引自 23. 记账 矿工的第一个经济回报来自每挖出一个新区块,就能获得一笔比特币奖励。 因为他们每一次记账也会获得奖励,这种奖励被称为“矿工费”,当比特币奖励消失后,矿工费依然存在。这是矿工获得的第二个经济回报。 引自 24. 矿工 每产生21万个区块,挖矿奖励就会衰减一半,因为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所以约等于每4年奖励会减半一次。 引自 24. 矿工 矿场最大的成本并不是矿机或者人力,而是矿机在处理大量计算时所消耗的电力。 引自 25. 矿场 和矿场不同,矿池在物理空间中并不存在。 引自 27. 矿池 每隔2016个区块调整一次目标值,由于2016个区块都是按照10分钟的间隔产生,所以耗时20160分钟,即小于两周。 难度调整的标准就是比较最新的2016个区块实际产生所花费的时间和期望的时间。 引自 29. 难度动态调整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其他加密货币的区块链网络中,都有这样一条法则:有多个矿工同时挖出两个或更多新区块时,只有一个区块会被认可并保留,而被认可的对象永远是后面连接了最多区块的那个区块。 引自 30. 孤块 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却存在一些区块,只包含记录矿工领走比特币奖励的那笔交易,而没有记账信息。这种区块就被称为空块。 引自 31. 空块 所以DPoS本质上还是对PoS机制的改良。就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说,它的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却平衡了效率的要求。 这是因为当代表团选定后,实际添加新区块时,无需再通过竞争,所以新区块的添加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一笔交易得到处理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引自 34.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 如果套用PBFT的运作原理,只要将军总人数大于其中“坏将军”的3倍,就能确保共识的产生不受干扰。 引自 36. 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 比特币每个区块里都记录着一笔笔交易的数据,第一笔交易就被称为 Coinbase交易。 引自 37. Coinbase交易 区块高度是某一个区块到第一个区块之间的距离。通过区块高度,可以精确地描述出某一区块在链上的位置,相当于给了区块一个“坐标”。 引自 40. 区块高度 在密码学应用中,很少直接将一个数据哈希一次,通过得出单一哈希值来传输。因为一旦传输过程中数据损坏,很难定位检索究竟具体是哪个小部分出现了问题。 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先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小的数据块,每个小数据块分别哈希一次,再将相邻的两个小数据块得出的哈希值放在一起哈希一次。如果数据块为奇数,则自动复制一笔交易,使数据块变成偶数后,再进行两两哈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产生最后一个哈希值。 引自 42. 梅克尔树 每一个区块头都储存着该区块中所有交易层层哈希后得到的梅克尔树根。 引自 43. 简单支付验证(SPV) 盲签名的作用即是如此。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它可以用密码学的技术手段来还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最朴素的无记名投票的现场。当一个投票系统运用了盲签名技术,便涉及两个角色:一是投票者,一是公证人。投票者首先将自己的投票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打包生成一个信息,对信息进行“盲化”处理之后交给公证人进行盲签名。这样一来,公证人可以对投票者身份的真实性进行公证,同时无法得知他具体投了谁。 引自 48. 盲签名 环签名的特点则是确保了收件者不知道签名者具体是谁,换言之,整个签名本身是以匿名形式完成的。 引自 49. 环签名 某种意义上,数字证书就是你在区块链世界的“护照”。 引自 51. 数字证书 加密货币钱包保存的并不是数字资产,而是一个密钥。 引自 52. 钱包 “热钱包”也就是指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交互的钱包。 引自 53. 热钱包 钱包的两大功能是生产并储存代表你身份的私钥,以及发起交易。 所以严格来说,并不应该将它称作冷钱包,由于是离线的状态,它已经不具备发起加密货币交易的功能,因此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钱包,它的功能仅仅是数字资产私钥的生产和储存。 引自 54. 冷钱包 冷钱包本身会降低交易的便捷性,所以更适用于数字资产庞大、安全性要求较高、交易并不频繁的状况。 一些交易所会选择将大部分的数字资产的私钥进行冷储存,而保留少部分的资产供用户提币。 引自 54. 冷钱包 只有那些至少将加密货币提到了第三方的钱包里,钱包为他保管私钥的人,才能被称为节点。 引自 56. 节点 下载了全部区块链数据,并能不断同步最新状态的节点就称为“全节点”。 只下载了全部区块头数据的节点被称为轻节点。 许多能够为你发起转账交易的钱包就是轻节点,所以将加密货币托管在钱包里的你,也可以自称轻节点。 轻节点相比全节点“阉割”了许多功能。由于手里并没有完整账本,所以轻节点并不能验证一笔交易,而是需要借助全节点提供的信息,才能查询某个交易是否已经被添加在区块链之中。 引自 56. 节点 每次花费都会作废原来的UTXO、产生全新的UTXO,作废和新产生的记录都被保存在区块中。 引自 57. 未完成的交易输出(UTXO) 根据概率学计算,当有人拥有全网51%算力并维持一定时长时,他发起的攻击肯定能够成功,而当有人拥有全网30%算力时,他发起的攻击也有一定概率成功。 引自 58. 51%攻击 一条交易记录被塞人区块,添加到链尾,我们就称这条交易记录得到了一个确认。如果这个区块之后又添加了一个新区块,就称得到了两个确认,以此类推。 双重支付的发生是因为收款人在交易零确认的情况下,将货物给了付款人。而安全交易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获得较多的确认数。 引自 59. 双重支付 在区块链世界里,重放攻击就是指代一种利用重复广播相同交易消息的手段实现网络欺诈的行为。 引自 60. 重放攻击 重放攻击一般出现在两种场景中。第一种发生在硬分叉造成的新链和原来的那条链之间。另一种重放攻击发生在一条区块链内部。 引自 60. 重放攻击 如果旧协议判定新协议下产生的一笔交易同样是合法的交易,这种分叉就可以称为软分叉。 引自 67. 软分叉 区块链社区的智慧在于,每个参与者都能贡献自己的算力来表达对某种决策的支持或反对。 引自 68. 硬分叉 2009年,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客户端——比特币核心( Bitcoin Core)的第一个版本。比特币的交易、共识、总量等设定一开始就被中本聪写入了客户端之中。 通过客户端,你可以连接到比特币网络、创建自己的地址、进行比特币交易、査看自己的比特币余额等,这背后其实都是通过一段段代码,也就是比特币协议来实现的。 引自 73. 比特币核心开发组 一个人想对另一个人证明某个论点,他使用的证明方法是确保另一个人无法获取已知信息以外更多额外的信息。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零知识证明。 引自 76. 零知识证明 ICO是“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的缩写,指一家区块链公司第一次将自己的Token公开出售给大众。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ICO的追随者们相信,通过积聚持有 Token的种子用户的力量,汇集小微资金,可以协助项目方在“愿景”和“行动”间验证创新的可行性,但真实的人性更像是一面黑镜子,非但没有照亮去中心化的疆界,反而让这场狂欢变成了反常和野蛮的投机行为。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一个又ー个ICO奇迹般地掀起资本的血雨腥风。自2014年初至2018年7月底,通过ICO完成的融资金额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然而,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发起ICO后的4个月内宣布倒闭,不止一位批评者指出,99.9%的ICO都是骗局或者垃圾。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The DAO和DAO听起来很相似,经常被人混淆。其实它只是诸多DAO中的一个,取名为“ The DAO”更有一种自命为DAO典范的野心。和许多DAO一样, The DAO也是搭建在以太坊网络上的DApp。 引自 82. The DAO “郁金香热”被用来比喻成任何资产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的巨型经济泡洙。 引自 87. 郁金香危机 存储和运算的庞大数据就是这些侧链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 引自 88. 主链和侧链 跨链本身并不是一条链,而是一种为两条或者多条区块链之间提供价值转移的技术。 引自 89. 跨链技术 超级账本( Hyperledger)是由Linux基金会主导的开源项目,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提供了一整套可以即时插拔的模块,帮助你快速创建一个联盟链的系统。 引自 92. 超级账本 有一种加密货币却号称价格稳定,在理想的设计模型中,“稳定币”相对于它锚定的货币而言,价格总是恒定的。 引自 95. 稳定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的直译,通常被缩写成“CBDC”。 CBDC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国家法币的数字形式,是由官方金融管理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主权货币的“数字版”。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中国的CBDC项目被称为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和属性与纸钞完全相同,形态则是数字化的。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通证化就是将这些不可分割的资产以 Token的形式切割成一个个小单位——可能小到小数点之后的许多位。 引自 98. 通证化 回应 2020-06-28 09:19:01
-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
2020-06-28 09:19:01 1人喜欢
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保存着交易凭证的完美账本。 引自 1. 区块链 区块链账本并不是由某国政府或者某个大财阀来保管的,而是拥有无限份“拷贝”,分发给区块链网络里的所有人共同保管。 有些乐于贡献存储硬盘的人保管的是庞大的完整版账本——大多是一些坚决拥护网络稳定的GEEK(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狂热爱好者),以及可以从区块链网络获益的大亨;另一些人则保管着账本的小部分残页。 引自 1. 区块链 如果说中心化是集权的,那么去中心化可以对应理解为分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来掌控话语权。 引自 2. 去中心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一场唱歌选秀大赛,有三种评审方法: 1. 一家主办方组成一个内部评审团; 2. 利益相关的主办方、赞助商等合作机构组成联合评审团; 3. 决赛开启短信投票,评审人变成了无从得知身份来历的大众参与者。 这三种评审方法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简单地类比成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之间的关系。 引自 5. 公有链 首先,世界上不存在一台比特币印钞机,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已被创造者设定为2100万个恒定的总量,你可以简单类比成游戏规则一开始就被写人了程序代码。 比特币的产生速度也是预先设定的,大约到2140年数量会达到设定的2100万个。就像地球上的黄金和石油储量都是恒定的,只能慢慢被挖掘,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超发。 引自 6. 比特币 北京时间2009年1月4日2时15分5秒,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诞生了。 第一个区块就被人们尊称为创世区块。 引自 8. 创世区块 每块乐高积木表面都有小凸点,专门用来连接相邻的积木,每个区块也有这样的设计。它被写在每个区块信息最上方,成为“头部信息”,称为区块头。 虽然区块头中储存的信息仅仅只占很小一部分空间,以比特币为例,每个区块固定大小是1兆(MB),区块头只占80字节(Byte),但这个“小凸点”记录着上ー个区块头的种种信息概要,以及本区块的信息概要,所以区块与区块之间像链条那样的连接其实就是通过区块头。 引自 9. 区块 你平常听到“挖出比特币”的说法,准确来说,就是指矿工挖出新区块后领走比特币奖励。 中本聪不愧是一位技术大神,他为矿工们准备了一道复杂透顶的数学题。 这道数学题是这样的:矿工们已经选好了自己想塞入新区块的交易,新区块区块头的绝大部分信息是可以计算获知的,现在,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数字,使得这个数字与区块头其他信息哈希之后得出的数值,小于软件给出的数值。 引自 13. 挖矿 常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 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机制( Proof of Stake,PoS)和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等。 引自 14.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本质上就是预先编写好的计算机代码,代码拟定了一份合同,写明了合同参与方应该履行的承诺。而这份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就是由代码自动执行的。 引自 16. 智能合约 你肯定知道,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可以处理多种任务。但很快,人们发现挖矿这种计算数学题的玩法,其实只是在做目的单一、单纯机械的重复劳动,CPU并不是最优选择——这就好比,能够在“铁人三项”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单看长跑一项的成绩未必是最好的。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对比计算能力,就能看出为挖矿定制的ASIC的优越性。一个CPU的算力约为10MH/s(每秒计算10× 10⁶次哈希),一个GPU的算力约为500MHI/s(每秒计算500× 10⁶次哈希),截至2019年底,一个专用于计算比特币的ASIC的算力可以达到70TH/s(每秒计算70× 10¹²次哈希)。 引自 22. 专用集成电路(ASIC) 矿工往新区块里面塞入交易数据并连接到区块链上的做法,就称为记账。 引自 23. 记账 矿工的第一个经济回报来自每挖出一个新区块,就能获得一笔比特币奖励。 因为他们每一次记账也会获得奖励,这种奖励被称为“矿工费”,当比特币奖励消失后,矿工费依然存在。这是矿工获得的第二个经济回报。 引自 24. 矿工 每产生21万个区块,挖矿奖励就会衰减一半,因为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所以约等于每4年奖励会减半一次。 引自 24. 矿工 矿场最大的成本并不是矿机或者人力,而是矿机在处理大量计算时所消耗的电力。 引自 25. 矿场 和矿场不同,矿池在物理空间中并不存在。 引自 27. 矿池 每隔2016个区块调整一次目标值,由于2016个区块都是按照10分钟的间隔产生,所以耗时20160分钟,即小于两周。 难度调整的标准就是比较最新的2016个区块实际产生所花费的时间和期望的时间。 引自 29. 难度动态调整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其他加密货币的区块链网络中,都有这样一条法则:有多个矿工同时挖出两个或更多新区块时,只有一个区块会被认可并保留,而被认可的对象永远是后面连接了最多区块的那个区块。 引自 30. 孤块 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却存在一些区块,只包含记录矿工领走比特币奖励的那笔交易,而没有记账信息。这种区块就被称为空块。 引自 31. 空块 所以DPoS本质上还是对PoS机制的改良。就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说,它的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却平衡了效率的要求。 这是因为当代表团选定后,实际添加新区块时,无需再通过竞争,所以新区块的添加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一笔交易得到处理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引自 34.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 如果套用PBFT的运作原理,只要将军总人数大于其中“坏将军”的3倍,就能确保共识的产生不受干扰。 引自 36. 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 比特币每个区块里都记录着一笔笔交易的数据,第一笔交易就被称为 Coinbase交易。 引自 37. Coinbase交易 区块高度是某一个区块到第一个区块之间的距离。通过区块高度,可以精确地描述出某一区块在链上的位置,相当于给了区块一个“坐标”。 引自 40. 区块高度 在密码学应用中,很少直接将一个数据哈希一次,通过得出单一哈希值来传输。因为一旦传输过程中数据损坏,很难定位检索究竟具体是哪个小部分出现了问题。 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先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小的数据块,每个小数据块分别哈希一次,再将相邻的两个小数据块得出的哈希值放在一起哈希一次。如果数据块为奇数,则自动复制一笔交易,使数据块变成偶数后,再进行两两哈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产生最后一个哈希值。 引自 42. 梅克尔树 每一个区块头都储存着该区块中所有交易层层哈希后得到的梅克尔树根。 引自 43. 简单支付验证(SPV) 盲签名的作用即是如此。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它可以用密码学的技术手段来还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最朴素的无记名投票的现场。当一个投票系统运用了盲签名技术,便涉及两个角色:一是投票者,一是公证人。投票者首先将自己的投票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打包生成一个信息,对信息进行“盲化”处理之后交给公证人进行盲签名。这样一来,公证人可以对投票者身份的真实性进行公证,同时无法得知他具体投了谁。 引自 48. 盲签名 环签名的特点则是确保了收件者不知道签名者具体是谁,换言之,整个签名本身是以匿名形式完成的。 引自 49. 环签名 某种意义上,数字证书就是你在区块链世界的“护照”。 引自 51. 数字证书 加密货币钱包保存的并不是数字资产,而是一个密钥。 引自 52. 钱包 “热钱包”也就是指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交互的钱包。 引自 53. 热钱包 钱包的两大功能是生产并储存代表你身份的私钥,以及发起交易。 所以严格来说,并不应该将它称作冷钱包,由于是离线的状态,它已经不具备发起加密货币交易的功能,因此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钱包,它的功能仅仅是数字资产私钥的生产和储存。 引自 54. 冷钱包 冷钱包本身会降低交易的便捷性,所以更适用于数字资产庞大、安全性要求较高、交易并不频繁的状况。 一些交易所会选择将大部分的数字资产的私钥进行冷储存,而保留少部分的资产供用户提币。 引自 54. 冷钱包 只有那些至少将加密货币提到了第三方的钱包里,钱包为他保管私钥的人,才能被称为节点。 引自 56. 节点 下载了全部区块链数据,并能不断同步最新状态的节点就称为“全节点”。 只下载了全部区块头数据的节点被称为轻节点。 许多能够为你发起转账交易的钱包就是轻节点,所以将加密货币托管在钱包里的你,也可以自称轻节点。 轻节点相比全节点“阉割”了许多功能。由于手里并没有完整账本,所以轻节点并不能验证一笔交易,而是需要借助全节点提供的信息,才能查询某个交易是否已经被添加在区块链之中。 引自 56. 节点 每次花费都会作废原来的UTXO、产生全新的UTXO,作废和新产生的记录都被保存在区块中。 引自 57. 未完成的交易输出(UTXO) 根据概率学计算,当有人拥有全网51%算力并维持一定时长时,他发起的攻击肯定能够成功,而当有人拥有全网30%算力时,他发起的攻击也有一定概率成功。 引自 58. 51%攻击 一条交易记录被塞人区块,添加到链尾,我们就称这条交易记录得到了一个确认。如果这个区块之后又添加了一个新区块,就称得到了两个确认,以此类推。 双重支付的发生是因为收款人在交易零确认的情况下,将货物给了付款人。而安全交易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获得较多的确认数。 引自 59. 双重支付 在区块链世界里,重放攻击就是指代一种利用重复广播相同交易消息的手段实现网络欺诈的行为。 引自 60. 重放攻击 重放攻击一般出现在两种场景中。第一种发生在硬分叉造成的新链和原来的那条链之间。另一种重放攻击发生在一条区块链内部。 引自 60. 重放攻击 如果旧协议判定新协议下产生的一笔交易同样是合法的交易,这种分叉就可以称为软分叉。 引自 67. 软分叉 区块链社区的智慧在于,每个参与者都能贡献自己的算力来表达对某种决策的支持或反对。 引自 68. 硬分叉 2009年,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客户端——比特币核心( Bitcoin Core)的第一个版本。比特币的交易、共识、总量等设定一开始就被中本聪写入了客户端之中。 通过客户端,你可以连接到比特币网络、创建自己的地址、进行比特币交易、査看自己的比特币余额等,这背后其实都是通过一段段代码,也就是比特币协议来实现的。 引自 73. 比特币核心开发组 一个人想对另一个人证明某个论点,他使用的证明方法是确保另一个人无法获取已知信息以外更多额外的信息。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零知识证明。 引自 76. 零知识证明 ICO是“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的缩写,指一家区块链公司第一次将自己的Token公开出售给大众。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ICO的追随者们相信,通过积聚持有 Token的种子用户的力量,汇集小微资金,可以协助项目方在“愿景”和“行动”间验证创新的可行性,但真实的人性更像是一面黑镜子,非但没有照亮去中心化的疆界,反而让这场狂欢变成了反常和野蛮的投机行为。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一个又ー个ICO奇迹般地掀起资本的血雨腥风。自2014年初至2018年7月底,通过ICO完成的融资金额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然而,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发起ICO后的4个月内宣布倒闭,不止一位批评者指出,99.9%的ICO都是骗局或者垃圾。 引自 78. 初始加密货币发行(ICO) The DAO和DAO听起来很相似,经常被人混淆。其实它只是诸多DAO中的一个,取名为“ The DAO”更有一种自命为DAO典范的野心。和许多DAO一样, The DAO也是搭建在以太坊网络上的DApp。 引自 82. The DAO “郁金香热”被用来比喻成任何资产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的巨型经济泡洙。 引自 87. 郁金香危机 存储和运算的庞大数据就是这些侧链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 引自 88. 主链和侧链 跨链本身并不是一条链,而是一种为两条或者多条区块链之间提供价值转移的技术。 引自 89. 跨链技术 超级账本( Hyperledger)是由Linux基金会主导的开源项目,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提供了一整套可以即时插拔的模块,帮助你快速创建一个联盟链的系统。 引自 92. 超级账本 有一种加密货币却号称价格稳定,在理想的设计模型中,“稳定币”相对于它锚定的货币而言,价格总是恒定的。 引自 95. 稳定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的直译,通常被缩写成“CBDC”。 CBDC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国家法币的数字形式,是由官方金融管理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主权货币的“数字版”。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中国的CBDC项目被称为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和属性与纸钞完全相同,形态则是数字化的。 引自 97. 中央数字货币 通证化就是将这些不可分割的资产以 Token的形式切割成一个个小单位——可能小到小数点之后的许多位。 引自 98. 通证化 回应 2020-06-28 09:19:01
4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20-05-30 22:48:28
已购。四星半。讲得好清楚,关于区块链从基础的概念到稍深入一些的都囊括了~入门这本足矣~插图就是美观,其实不必要。。。 拜占庭将军问题及容错机制。梅克尔树。
0 有用 元英国金律 2021-04-04 21:36:11
写的还不错,基础知识
0 有用 咕唧咕唧的声音 2022-02-17 18:34:37
很好很清晰!
1 有用 老C 2021-03-14 17:36:26
不错的区块链科普书籍
1 有用 拍脑袋叫灰灰 2020-08-01 23:53:32
终于肤浅地了解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书本还算通俗易懂,于今年写成信息即时性比较强,不过讲到某些地方还是有些隔靴搔痒讲得不清晰。包装很漂亮,插图没必要,徒增额外成本,排版也有一些很明显的错误。看完后不禁感叹,中本聪牛逼,以太坊牛逼!
0 有用 meantobe 2022-05-02 16:23:38
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0 有用 歌特 2022-05-01 20:06:38
初级普及知识的好书
0 有用 大裤衩小甜心 2022-04-09 23:27:23
菜鸟友好入门工具书,很多举例说明便于理解,之后碰到记忆模糊的概念可以回来翻开refresh。
0 有用 我们都太矫情 2022-02-22 19:29:17
通俗易懂,入门好帮手。朋友在图书馆借给我的,看完之后自己买了一本。
0 有用 咕唧咕唧的声音 2022-02-17 18:34:37
很好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