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维姆·文德斯作为杰出的电影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摄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毫不逊色,曾在巴黎、汉堡、柏林、悉尼、上海、罗马、纽约等城市举办展览。本书是维姆•文德斯宝丽来摄影精粹集结,作者分享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十年间的403张宝丽来照片,并配有36段富有韵律感的文字,记录了这位电影人在日常生活、旅途和工作中与朋友、演员、自己的崇拜对象之间的故事,以及他在各地和各种情境中的相遇与感悟,让我们得以感受他的心灵风景并私会他的旧时光。
作者简介 · · · · · ·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著名电影导演,“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曾多次荣获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大奖,2015年被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其著名电影作品包括《得克萨斯的巴黎》《柏林苍穹下》《美国朋友》《在云端上的情与欲》《里斯本的故事》,纪录片《地球之盐》《皮娜》等。
文德斯的电影深受影评人及观众的喜爱,德国著名的新闻周刊《明镜》曾这样评价他:“文德斯是一位超然的魔术师。” 除了电影,文德斯的兴趣和工作还涉及摄影、绘画、音乐、写作、出版等多个领域。
译者:刘思宇,先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博士生。译有《致敬不完美的电影》等。
目录 · · · · · ·
写在前面 “二重身” / VIII
1)自助照相亭、点唱机和打字机 / 2
2)奥顿 / 6
3)守门员 / 8
4)法斯宾德 / 14
· · · · · · (更多)
写在前面 “二重身” / VIII
1)自助照相亭、点唱机和打字机 / 2
2)奥顿 / 6
3)守门员 / 8
4)法斯宾德 / 14
5)纽约,最初的印象 / 16
6)寻找美国 / 26
7)游戏规则 / 36
8)西班牙人和清教徒 / 50
9)间歇泉和瀑布 / 54
10)重访纽约 / 62
11)向西飞行 / 78
12)金色大门 / 84
13)加州之梦 / 92
14)瞬间仙境之中的爱丽丝 / 108
15)一段约翰·福特的梦境 / 134
16)正确或错误的举动 / 136
17)没有人烟,也没有电影的土地 / 150
18)翅膀与祈祷词 / 160
19)致敬 / 188
20)甜饼怪 / 190
21)反抗! / 196
22)美国朋友 / 198
23)“摇滚不死” / 218
24)窗 / 222
25)曝光过度 / 224
26)小津安二郎的国度 / 232
27)一位叫作达希尔的先生 / 240
28)水上回光 / 248
29)要死才吸烟 / 256
30)1980 年12 月8 日 / 260
31)湿鞋子 / 264
32)即时的云朵 / 272
33)穷街陋巷 / 278
34)抽象绘画 / 284
35)向亨利·朗格卢瓦致敬 / 286
36)操控光与影的人 / 292
后记:在旧的时光里 / 295
致谢 / 307
译后记 / 30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宝丽来是一件多么独特的事情啊! 它曾经像科幻小说中的事物一样的新奇, 如今却已是明日黄花。 它以特别的方式, 影响了我们对摄影与想象的理解, 对此我始终深信不疑。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光中,它都是我最爱的影像媒介, 那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 当时的我正在学习拍电影, 宝丽来是绝佳的工具, 它就像一本视觉笔记, 为世界取景的“画框”, 帮助我去检验自己对于拍摄对象的兴趣, 人、地点和物体都包括在内。 有的时候,我只是用它做记录。 后来,有一段时间, 我突然停止用宝丽来拍照, 重新开始使用胶片。 这是因为,我再次发现了冲洗照片的乐趣。 我从来没尝试过手工洗印, 因为成本太高, 洗印店里制作照片又很难看。 但如果用是用宝丽来拍照, 就不用操心这些了。 按下快门,照片就可以自动印好。 似乎它们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照片, 而变成了某种独一无二、神秘莫测、充满魅力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写在前面 “二重身” / VIII -
1971年8月,我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 叫作《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关于这个电影,我拍摄的宝丽来照片很少, 一定是因为我太忙了,来不及拍,或者是都送人了。 用宝丽来拍照的人都会对此感到难以抗拒: 总会瞬间感觉需要把照片送给拍摄对象, 甚至不这么做就会有种罪恶感, 仿佛你“偷了”他的照片一样。 我很好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拍照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相隔太近? 或者是觉得被拍的人有权得到自己的图像, 而且这种权利和摄影师是同等的? 我在拍这些照片时,完全没考虑“著作权”“肖像权”之类的问题, 那种概念都是之后才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守门员 / 8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维姆·文德斯宝丽来电影笔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维姆·文德斯宝丽来电影笔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 8.3
-
- 我的无限痴迷 8.0
-
- 乔纳斯·梅卡斯对话电影人 8.4
-
- 特吕弗: 我生命中的电影 8.4
-
- 绿眼睛 8.5
-
- 影像的记忆巡回 7.1
-
- 剩下的世界:瓦伊达谈电影 8.2
-
- 陆上行舟 9.6
维姆·文德斯宝丽来电影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风景和即刻就是公路电影本身

宝丽来——维姆·文德斯的“时光胶囊”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题献中是the kinks的哪首歌 | 来自leali | 2024-02-26 22:54:21 | |
请问与《一次》有重复之处吗?有的话大概多少? | 来自CK | 1 回应 | 2020-08-08 19:13:31 |
啥时候出呢? | 来自admiral | 3 回应 | 2020-07-01 22:37:5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影事杂陈 (疯行)
- 【维城乱马照相馆&胶片俱乐部】摄影藏书 (维城乱马)
- Tick Tock (the Wor(l)d)
- 2020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 【维城乱马照相馆&胶片俱乐部】电影藏书 (维城乱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维姆·文德斯宝丽来电影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房NN 2020-11-12 00:12:38
文德斯电影生涯最初几年的见证,“实物”的形态,“自带暗房”的冲洗,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之间“缺失的一环”,需要等待的“即时影像”与“瞬间故事”。一本用宝丽来写日记的集子,书名叫电影笔记实在牵强。阅读过程中,入手了一台宝丽来相机,也想过一段“宝丽来纯粹主义”生活。
1 有用 科幻鱼与猫仙儿 2024-04-25 17:58:34 山西
的确没有太多「审美意图」,更像是一本随身记录的旅行笔记,当然也少不了文字的说明,尽管如此依然能看出一些电影风格,旅行的神奇际遇以及影像的色彩,德州巴黎像是加了宝丽来的滤镜。
11 有用 木卫二 2020-07-19 23:31:30
不同于《一次》,真有点“第一次”遇见维姆·文德斯的意思,尤其是从他第一次到纽约,第一次去冰岛开始。宝丽来照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更接近于电影导演的工作时间标记,加上文德斯并不经常拿来拍人,如果没有辅以文字,确实会累人。文德斯表示了对自拍以及被暴力合影的反感,至于如何对抗指数级爆炸的照片时代,他提供的方法就是哪怕手机照片,也要打印下来,作为实物存在。
2 有用 頭髮 2021-01-30 23:18:29
1.宝丽来之所以成为我最爱的相机,就是因为它的镜头是定焦镜头。要想改变取景和透视的关系,就得完全依靠摄影师自身的移动。向前,或向后。 2.以敏感和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图像,保持对于现实世界的好奇和关切。 3.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都需要确保自己喜爱的事物真正“存在”,也许这可以使我们再次变得“自主”。 4.电影保存事物、地点和建筑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纪录片如此,故事片更是。 5.摄影这件事同时... 1.宝丽来之所以成为我最爱的相机,就是因为它的镜头是定焦镜头。要想改变取景和透视的关系,就得完全依靠摄影师自身的移动。向前,或向后。 2.以敏感和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图像,保持对于现实世界的好奇和关切。 3.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都需要确保自己喜爱的事物真正“存在”,也许这可以使我们再次变得“自主”。 4.电影保存事物、地点和建筑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纪录片如此,故事片更是。 5.摄影这件事同时具有两种倾向:一方面让我们与拍摄的地点和人拉开距离,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走近它们。 (展开)
2 有用 给我老爷买鱼竿 2020-12-30 19:29:04
这本书要让人失望了,宝丽来恐怕是最不适合扫描印刷的影像介质了。有条件的还是看看原件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