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Patrimony: A True Story
译者: 彭伦
出版年: 2020-6
页数: 277
定价: 65
装帧: 精装
丛书: 菲利普·罗斯全集
ISBN: 9787532782253
内容简介 · · · · · ·
《纽约时报》评选50年来50本最佳回忆录。
“一部坚忍、洞彻的回忆录……每一页都是真实人生的体悟。”——《旧金山纪事报》
“一幅关于父亲与儿子的画卷,引发最深处的共鸣……罗斯带给读者的并非安慰与哀悼,而是死亡和对它的恐惧;父子之爱的脆弱与沉重,是我们所有人无法摆脱的桎梏。”——《芝加哥论坛报》
“《遗产》讲述了时下诸多美国人共有的经历……令人惊叹的写作,彰显了文学作为艺术的胜利。”——《纽约时报书评》
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
《纽约时报》评选50年来50本最佳回忆录。
“一部坚忍、洞彻的回忆录……每一页都是真实人生的体悟。”——《旧金山纪事报》
“一幅关于父亲与儿子的画卷,引发最深处的共鸣……罗斯带给读者的并非安慰与哀悼,而是死亡和对它的恐惧;父子之爱的脆弱与沉重,是我们所有人无法摆脱的桎梏。”——《芝加哥论坛报》
“《遗产》讲述了时下诸多美国人共有的经历……令人惊叹的写作,彰显了文学作为艺术的胜利。”——《纽约时报书评》
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
本书是罗斯少有的非虚构作品,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1992年,《遗产》问鼎“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
遗产的创作者
· · · · · ·
-
菲利普·罗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于1960年、1996年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的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于1960年、1996年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的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娄奖(2007)。2011年,他在白宫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同年,他又成为第四位布克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2012年,罗斯赢得西班牙最高荣誉——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3年,他又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法国荣誉高等骑士勋章。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遗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遗产"的人也喜欢 · · · · · ·
- 人性的污秽 8.9
- 美国牧歌 8.2
- 事实 8.0
- 行话 8.1
- 波特诺伊的怨诉 7.9
- 低入尘埃 7.4
- 伊恩·麦克尤恩访谈录 8.1
-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 8.7
- 反美阴谋 8.1
- 阅读自我及他人 8.3
遗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死亡是生存意义的转移
人最后的勇气是用来面对生命最无法克服的病
人一生会认识父母两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斯的遗产是一本只有不到两百页的薄薄的小书。我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小图书馆里。书的封面吸引了我,是一张陈旧的照片,照片泛黄。我一直痴迷一切家族旧照,大概是因为早年受到张爱玲的影响。那些被时间摩擦到模糊的照片,似乎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一段复... (展开)我还没准备好,所以请你晚些再来
父子之间(上海壹周)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5分 1010人读过
-
Vintage (1996)8.6分 3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6分 409人读过
-
集英社 (199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林奕含书柜 (过河卒子)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遗产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幽灵公主 2020-07-05 21:18:29
我们替死者细数,那些他们被剥夺的东西。
1 有用 xusparrow 2020-06-17 10:55:32
泪目,“爸爸,我只好让你走了。”
0 有用 小谢耳朵。 2022-04-05 23:16:31
惊讶于菲利普·罗斯能以如此稀松平常的内容写出父与子血浓于水的联结,每一位儿子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爸爸,我只好让你走了。”
0 有用 Lee *N 2020-09-02 16:27:14
他曾经把我负在背上一千次。隐忍的克制,结尾处又叫人崩溃,作者对父亲爱的好深
1 有用 半块生日蛋糕 2020-06-16 22:07:52
我总是通过这样的作品来预演几十年后一定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父母的身体渐渐干瘪下去,对这个家庭的掌控权渐渐转移到我的手里…读再多也没办法接受,没办法游刃有余。老罗斯跟菲利普打电话告知球赛结果时,第一句话是“我是爸爸”,不知道哪一点突然就戳到我了。还有菲利普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康复后,老罗斯看到他就哭了起来,“我为什么不在那儿”,即使自己都走不动了,不管作为一个父亲他有多么固执和糟糕,他从来没有一秒钟不想... 我总是通过这样的作品来预演几十年后一定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父母的身体渐渐干瘪下去,对这个家庭的掌控权渐渐转移到我的手里…读再多也没办法接受,没办法游刃有余。老罗斯跟菲利普打电话告知球赛结果时,第一句话是“我是爸爸”,不知道哪一点突然就戳到我了。还有菲利普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康复后,老罗斯看到他就哭了起来,“我为什么不在那儿”,即使自己都走不动了,不管作为一个父亲他有多么固执和糟糕,他从来没有一秒钟不想陪在孩子身边。老罗斯很像我爸,很能吃苦,对工作充满热情,自命不凡,爱担责任,总在回忆过去。小时候他是我心里的父神,后来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一点点使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那天他叫住我,从他的书房找出来三本蒙曼的讲解古诗词递给我时,我就知道了。可我还是爱他。 (展开)
0 有用 废柴白 2025-01-03 21:21:28 江苏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看似轻盈的文字却深深地勾勒出画面,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间有影像流动。父与子,生与死,共情与所思,世上终是大同的。
0 有用 小龙卷风 2024-12-21 09:14:00 湖北
24.12.18~20,用微信读书APP听完。老而要死,真的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幸好还有亲人(作者等)能悉心照料。“父亲”大便失禁,满地都是,真的很无助,幸好作者能仔细清理,清理父亲身上的,清理地上的,无怨无悔。
0 有用 ユイ 2024-12-16 11:37:26 上海
真实,但很难打动我。里面关于作者家族和一些民族相关的东西太啰嗦了,这是他们生命里不能缺少不能绕过的部分,但在我这个读者眼里只是一团解不开的毛线球。
0 有用 叶枫枫 2024-10-27 21:46:29 山东
时隔几个月,终于读到一本真正喜欢的书了,写的太好了。“我的理性让我拒绝悲伤的隐喻和诗意的类比”,没有那些,仍然让我感动不已。一个温情脉脉的罗斯。
0 有用 はるん~ 2024-10-13 18:28:37 上海
以绝非普通的笔触记录了父亲将死的故事。把那段每个人都将经历的故事写的如此真实深刻,令人触动绝不是随便谁能做到的。 脱去了年轻二字的我,越来越能在现在的年纪里更多的去体会父母变得矮小脆弱,和自己角色互换的瞬间。曾经那么强大的他们站在我面前,我好像除了听任摆布别无他法。不想却在时间的编排下,他们一下子变成了那个指望我给出意见和帮助,苦苦盼望我归家的无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