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政治·历史·文明 (鄭堂)
- 哲学 (真空-无人地带)
- 书单|柏格森——德勒兹诗学 王君 (江湖夜雨十年灯)
- 日本哲学 (Philosofaker)
- 日本文化,历史,政治,美学,哲学 (plut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节奏之哲学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戏梦人 2022-11-10 21:59:12 江苏
稀缺的节奏哲学,柏格森用量不少,鉴于是第一本的,打个四星
1 有用 运茶船 2023-01-29 17:06:59 浙江
多引柏格森(批判继承)与Michael Polanyi,力图以「节奏」击穿铁壁般的“一元论二元对立”哲学传统。山崎正和与柏格森这一近代思想界唯一持有无意识哲学观的哲学论坛孤绝者产生同感,说今后还将进一步追求哲学整体与常识的二元并存。可惜他于2020年8月溘然长逝,次年日本中央公论新社出版遗著《哲学漫想》,除了那篇在日颇生共鸣的传染病与无常的文章外,亦有对节奏哲学的再考,希望国内能早日译介。虽然单论... 多引柏格森(批判继承)与Michael Polanyi,力图以「节奏」击穿铁壁般的“一元论二元对立”哲学传统。山崎正和与柏格森这一近代思想界唯一持有无意识哲学观的哲学论坛孤绝者产生同感,说今后还将进一步追求哲学整体与常识的二元并存。可惜他于2020年8月溘然长逝,次年日本中央公论新社出版遗著《哲学漫想》,除了那篇在日颇生共鸣的传染病与无常的文章外,亦有对节奏哲学的再考,希望国内能早日译介。虽然单论本书信息密度不算多大,论述也难说详尽周延,但脑中依然挥之不去里面的这句:「在这些微小的知识流动下,时代的惊鹿的戽斗正在积满,不久当最后一滴水滴落下来的瞬间,会发生谁也想不到的智慧和思想的革命。」这本身已太动人! (展开)
0 有用 南极旅行家 2024-09-08 19:03:04 上海
作者试图以“节奏”之一元的二元论替换既有的二元的一元论,以规避某种自相矛盾,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至少他意识到,需要有什么东西把差异性的力量分置于事件中。文章特别提到“惊鹿”装置作为修正绵延本体论的间歇式的诸节点以及“序迫急”的满溢/突破结构去描摹一种突进论图景,从而实质性地将某种线性(时间)图式改制成网状图式,从而也落脚到对逻各斯中心叙事(人类中心)的超越和自发秩序的思索。
0 有用 今天吃香香鸡腿 2024-07-09 00:23:37 北京
始终有点动容的是,这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留下的思考。节奏在自然中是本质、普遍性的存在,风吹过使树叶摇动、水面的涟漪、动物昆虫的叫声、人的心跳无不含有节奏。对节奏的感知不是理性思辨的结果,而是内在于人的身体当中,是身心同一的感受,此时身体处于一个被动觉知、主动发出节奏的汇聚点上。节奏的发生不是柏格森纯粹的“绵延”,而是存在着停顿和休止。进一步,作者认为日本的“惊鹿”装置和阿弥元清《风姿花传》的“序... 始终有点动容的是,这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留下的思考。节奏在自然中是本质、普遍性的存在,风吹过使树叶摇动、水面的涟漪、动物昆虫的叫声、人的心跳无不含有节奏。对节奏的感知不是理性思辨的结果,而是内在于人的身体当中,是身心同一的感受,此时身体处于一个被动觉知、主动发出节奏的汇聚点上。节奏的发生不是柏格森纯粹的“绵延”,而是存在着停顿和休止。进一步,作者认为日本的“惊鹿”装置和阿弥元清《风姿花传》的“序破急”意味着节奏由蓄力和满溢/冲破构成,昭示了理解节奏乃至理解世界更为本质的步骤。很喜欢像这样亲切的写法,和从切实可感的对象中抽出的哲学思考,但还是觉得作者将世间万物的本质全都归于节奏(和无人称主语es的一“闪”)有点牵强。 (展开)
0 有用 —— 2025-02-27 19:40:31 湖北
“序破急”贯穿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