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遗迹的调查 短评

热门
  • 7 Tradition 2021-05-14 14:07:55

    赤裸裸的拿着公款在旅游,周游全国,开心得很,而且这不过是第一本,以后估计还有。书中很多地方我也去过。1911年,荆州旗人谈判放下武器,说好发放遣散银出城到乡下,谁知到乡下了一分钱没有,而且不允许回荆州,谁回来就枪毙,故一路冻死饿死不少。这种口碑调查也是寻访的乐趣吧

  • 5 启风 2020-11-15 22:59:48

    大概翻了一遍,记住的都是一些无关宏旨的细节,比如尚可喜有后人发财后,出资整理先人遗物、遗迹;有个村庄的人长期靠雨水生活,后来有个德国游客看村民生活太艰难了,拿出40万把泉水引到了村里;还有作者和日本学者吃同样的路边摊,作者没事,日本学者在酒店躺了一天……再有就是作者的一些吐槽很有意思,比如对真文物周围乱建假文物,赫图阿拉的城墙修得比沈阳故宫还高……

  • 0 Ralf 2023-02-24 10:48:50 广东

    太恶心了这本书。借着这书,各地旅游,完全就像一本旅游日记。这种书都能出版,浪费资源。完全没有学术价值。

  • 0 masquerade 2022-04-23 23:27:32

    一半收获,一半无聊。

  • 0 潇湘烟雨客 2023-01-26 12:48:28 河南

    简直是旅游流水账,浮于表面,没能很好的挖掘古建筑的历史与现代的关联,思考较少,没有历史与人文、现代与古代的深入探索。相比《从大都到上都》,有不小差距。这种田野调查,其实非常考验学者的功底与学术视野。

  • 0 啊这 2024-12-15 21:46:24 湖北

    北方的比较好,有些访谈,南方的太像游记。

  • 0 冢虎 2025-02-10 14:07:18 广东

    乏善可陈,因为观察的时间段距离现在太近,而且划定的观察范围不具体,游历考察变成了旅游观光。

  • 0 赛雅颂 2020-12-27 15:52:24

    关于东北边疆和新疆的行记还是值得阅读的,中原地区等旅行热门地点的遗迹亲身体验似乎会更好一些。关于锋晖老师在祖籍地怀念民族史迹地的描写很真实,能够体会到小民族的人们在维系民族认同时的心酸与不易。

  • 0 橐驼 2020-10-25 17:37:59

    逊清的残迹,当代的风土记录,也可当作一种人文旅行指南来读。

  • 1 Yorker 2021-12-15 21:00:38

    流水账游记而不是调查,文笔也比较差...

  • 0 您老朋友王狗熊 2024-06-25 18:59:03 广东

    不忘去抱大熊猫,谁能拒绝大熊猫宝宝!

  • 0 橘玄雅 2021-01-06 16:43:27

    全书近600页,是一本很厚的书。一言以蔽之,本书是作者广泛进行田野调查时所留下的笔记。由于作者主要专注于清史、满学,所以田野调查的关注点也在于此。近几年田野调查越来越被学界运用起来,确能够补充文献上的一些缺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说法的确有道理,值得久坐书斋的学人思考。不过初读的时候,还是觉得田野调查的笔记有点过于松散,毕竟跟阅读史料的感观根本有异。据说这只是第一辑,后面还会有后续。翘首以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