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Testaments
译者: 于是
出版年: 2020-7
页数: 451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
ISBN: 9787532785056
内容简介 · · · · · ·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
——《卫报》
-----------------------------------------------------------------------------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简介 · · · · · ·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2019年,阿特伍德凭借《证言》再度问鼎布克奖。
于是,著名青年文学翻译家、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至今已出版多部个人著作,包括小说《一只黑猫的自闭症》、《事后》、《六翼天使》,书影评选集《慌城孤读》,以及数部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同时致力于文学翻译。至今已有数十部译作面世,包括赫赫有名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所著《黑暗塔》之第...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2019年,阿特伍德凭借《证言》再度问鼎布克奖。
于是,著名青年文学翻译家、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至今已出版多部个人著作,包括小说《一只黑猫的自闭症》、《事后》、《六翼天使》,书影评选集《慌城孤读》,以及数部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同时致力于文学翻译。至今已有数十部译作面世,包括赫赫有名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所著《黑暗塔》之第七卷、《杜马岛》,新晋诺贝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长篇力作《云游》、丹•布朗的《失落的秘符》,英国女作家温特森的《时间之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英国作家亨利•S•斯托克所著《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等。
目录 · · · · · ·
第二章•珍稀的花朵…… 007
第三章•圣歌…… 029
第四章•寻衣猎犬…… 039
第五章•货车…… 061
第六章•六死掉…… 073
· · · · · · (更多)
第二章•珍稀的花朵…… 007
第三章•圣歌…… 029
第四章•寻衣猎犬…… 039
第五章•货车…… 061
第六章•六死掉…… 073
第七章•体育馆…… 111
第八章•卡纳芬…… 123
第九章•感恩牢…… 139
第十章•春绿色…… 157
第十一章•粗布衣…… 173
第十二章•舒毯…… 189
第十三章•修枝剪…… 213
第十四章•阿杜瓦堂…… 225
第十五章•狐狸和猫…… 257
第十六章•珍珠女孩…… 265
第十七章•完美的牙齿…… 285
第十八章•阅览室…… 295
第十九章•书房…… 323
第二十章•血缘…… 331
第二十一章•狂跳…… 357
第二十二章•当胸一拳…… 367
第二十三章•高墙…… 387
第二十四章•内莉•J.班克斯…… 393
第二十五章•醒来…… 405
第二十六章•登陆…… 415
第二十七章•辞别…… 423
第十三届研讨会…… 427
鸣谢…… 438
译后记……442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证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证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I picture you as a young woman, bright, ambitious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到关于Garth的那一段时,我曾经以为这又是一本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难道Nicole的故事不cliche吗——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份,父母突然双亡,贴身保镖爱上我。还有别人的也是,好比Gileadean Cinderella和莉迪亚传。 但这些都是minor faults, 我们要关注的是最终摧毁Gilead的... (展开)> 更多书评 63篇
-
B.JEE (人森得意须尽欢。)
-
lady oracle (成为黑暗中的光,而不是诅咒黑暗)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信仰,也就无法理解那种感受。你会觉得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快死了;能够定义你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你将被孤零零地留下来。你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好像迷失在黑暗的森林里。有点像塔比莎去世时我的感受:整个世界失去了意义。万事万物都是空洞的。万事万物都萎靡了。2022-07-26 16:33:40
-
Jettatore6 (Vinimos a soñar)
-
Jettatore6 (Vinimos a soñar)
我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这些句子。贝卡说,通过比较前后所写的同一个句子,我就能看出来自己的进步。 我写下的句子也让我产生疑问。爱,真的比信更重要吗?我有爱,或有信吗?爱和死一样强大吗?小鸟要传扬的声音是谁的? 学会读写并不能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发出新的问题,然后是更多的问题。2022-07-23 22:33:01
-
lady oracle (成为黑暗中的光,而不是诅咒黑暗)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信仰,也就无法理解那种感受。你会觉得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快死了;能够定义你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你将被孤零零地留下来。你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好像迷失在黑暗的森林里。有点像塔比莎去世时我的感受:整个世界失去了意义。万事万物都是空洞的。万事万物都萎靡了。2022-07-26 16:33:40
-
Jettatore6 (Vinimos a soñar)
-
Jettatore6 (Vinimos a soñar)
我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这些句子。贝卡说,通过比较前后所写的同一个句子,我就能看出来自己的进步。 我写下的句子也让我产生疑问。爱,真的比信更重要吗?我有爱,或有信吗?爱和死一样强大吗?小鸟要传扬的声音是谁的? 学会读写并不能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发出新的问题,然后是更多的问题。2022-07-23 22:33:01
论坛 · · · · · ·
提问 读书建议 | 来自crybaby | 2 回应 | 2022-01-26 23:56:23 |
为什么附赠了一个小册子?? | 来自真理报总编辑 | 3 回应 | 2022-01-03 18:24:07 |
求电子版,mobi最好 | 来自尽管岁月无声 | 1 回应 | 2021-08-11 12:27:26 |
所以舒蜜拉和宝拉翻译过来英文叫什么哇 | 来自711在逃合味道 | 2 回应 | 2021-06-14 09:05:30 |
艾格尼丝和妮可的亲生妈妈是谁? | 来自陈鹏 | 1 回应 | 2021-06-06 16:17:57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Chatto & Windus (2019)8.3分 427人读过
-
Nan A. Talese (2019)7.7分 16人读过
-
Random House Audio Publishing Group (2019)7.8分 11人读过
-
McClelland & Stewart (201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 (爱玛·包法利)
- 【奖】英国布克奖(Booker Prize) (小米=qdmimi)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历届获奖作品 (阿西巴甜)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证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24 有用 丛林宜歌 2020-08-03 05:17:18
阿特伍德太知道如何写女权主义爽文,姐妹情谊如何推翻暴政,让正义得到伸张,读起来非常过瘾,但过瘾之后也略有缺憾,过于政治正确和脸谱化,少了一点前一本《使女的故事》里人物的复杂性。快结尾处,阿特伍德借笔下人物之笔揣想读者的模样,愉快地对号入座了:坐在书桌旁,头发束在耳后,有一点指甲油蹭掉了,微微蹙眉。老太太宣布,这个习惯(蹙起眉头)会随着我们年纪增长而加剧,而她自己则化身看不见的缪斯,永远盘桓于我们肩... 阿特伍德太知道如何写女权主义爽文,姐妹情谊如何推翻暴政,让正义得到伸张,读起来非常过瘾,但过瘾之后也略有缺憾,过于政治正确和脸谱化,少了一点前一本《使女的故事》里人物的复杂性。快结尾处,阿特伍德借笔下人物之笔揣想读者的模样,愉快地对号入座了:坐在书桌旁,头发束在耳后,有一点指甲油蹭掉了,微微蹙眉。老太太宣布,这个习惯(蹙起眉头)会随着我们年纪增长而加剧,而她自己则化身看不见的缪斯,永远盘桓于我们肩上,催促我们奋进(情不自禁想起尼尔·盖曼在《好兆头》得2020雨果奖之后献给特里·普拉切特的那段感人至深的话) (展开)
11 有用 蔓藤 2020-11-08 16:07:15
比前作差多了。斗争设计实在拉跨。在一个信息封锁的国家里,把国家的腐败证据送到国外去,国内也很难知道啊,民愤怎么起来的???一直都有强烈的民愤的话,为什么这个国家还能存在那么久? 嬷嬷逻辑也诡异,像是设计一套压迫体制,然后自己推翻它。而且她的毅力比江姐的差那么多,我觉得她不能胜任长期的地下工作。其它少女的部分就是青少年小说风。
82 有用 别的羊 2020-08-04 00:45:50
伟大的文学的模样。阿特伍德在2019年出版的《使女的故事》续集,前作只是揭开了基列神秘的面纱的一角,《证言》则是以三个立场的人物串起了一个密谋的故事,也将基列国更大的面貌揭示了出来。阿特伍德不喜欢人们把基列的故事当做科幻来看,是因为这里上演的一切全是历史的某种程度的演化: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生育自主权的控制、女性间的敌意与友谊、争取权利的困难……正如她所言:“人类历史中没有先例的事情不准写进小说。”小... 伟大的文学的模样。阿特伍德在2019年出版的《使女的故事》续集,前作只是揭开了基列神秘的面纱的一角,《证言》则是以三个立场的人物串起了一个密谋的故事,也将基列国更大的面貌揭示了出来。阿特伍德不喜欢人们把基列的故事当做科幻来看,是因为这里上演的一切全是历史的某种程度的演化: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生育自主权的控制、女性间的敌意与友谊、争取权利的困难……正如她所言:“人类历史中没有先例的事情不准写进小说。”小说信息密度极大,有着太多的女性主义议题的映射。最丰富的角色是丽迪亚嬷嬷:既是基列的创建者,也是它的毁灭者,是男权社会的帮凶,亦是女性复仇路上的胜利女神。阿特伍德对她的书写,从立场到动机再到言行,都如故事里的珍珠项链般自然串联在了一起,而她也成了这个前基列—基列—后基列时代史诗里最重要的一个观察者。 (展开)
7 有用 红泥小火炉 2020-10-14 21:53:14
整本书最吸引我也是最厚重的段落是莉迪亚嬷嬷如何成为嬷嬷的部分。从《使女的故事》小说和电视剧开始,我就一直好奇上位者是如何成为“恶人”的,也想象如果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会活下去吗?会如何活下去?想不出答案。即使理论知识再完备、再理性,在基本的生存需要面前,它们也容易不堪一击,太可怕了。身边的女性朋友一边担忧自己的职场空间,一边因为实在的利益做出不利于女性群体的选择,但同为受害者的她们也无力承担“正确”... 整本书最吸引我也是最厚重的段落是莉迪亚嬷嬷如何成为嬷嬷的部分。从《使女的故事》小说和电视剧开始,我就一直好奇上位者是如何成为“恶人”的,也想象如果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会活下去吗?会如何活下去?想不出答案。即使理论知识再完备、再理性,在基本的生存需要面前,它们也容易不堪一击,太可怕了。身边的女性朋友一边担忧自己的职场空间,一边因为实在的利益做出不利于女性群体的选择,但同为受害者的她们也无力承担“正确”的代价,如此形成绝望的死循环,不是站在道德高位上轻飘飘用一句“结构性不平等”就可以解释和解决的。最后一章嬷嬷手记里对读者形象的设想,所流露出的希望竟然让我差点哭出来。两部书里许多对基列的描写,明明是在写一个极度恐怖的虚构世界,单拎出来却句句与现实吻合,这才是最惊悚的,也是阿特伍德最让人喜欢的部分。 (展开)
7 有用 灰葱叶 2020-09-03 13:29:21
手握成拳头多么容易呀!
0 有用 untamedheart 2022-08-08 14:00:00
还是好看的,细微心理描写和政治思考也依旧老练。但气氛和前一部比起来多了很多可预测,正能量,像看一部你知道好人一定会赢的好莱坞电影。
0 有用 Mika🐱 2022-08-08 10:14:22
看到最后的章节有点想哭,基列必亡是从一开始了解这个国家后就期盼的,通过莉迪亚嬷嬷和很多女性的经历了解了更完整的全貌后,看到了女性所能经历的最坏的事情,或许没有最坏只有更坏,长路漫漫
0 有用 Momo(毒瘤版 2022-08-08 00:33:17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坚韧、聪慧、勇敢而正直的法官作出了她人生中最伟大的审判。以及姐妹——无论有无血缘关系,她们将信任交付彼此,哪怕自己将在黎明前死去。
0 有用 美味 2022-08-07 23:59:24
理想照进现实~
1 有用 水中倒影 2022-08-07 19:59:41
还行,对比它的前作《使女》来说这本多了一些“热血”不像之前那么压抑,这本书发出的警醒还是很需要大家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