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的书评 (59)

读《包法利夫人》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读《包法利夫人》不仅被其故事剧情所震惊,更是被福楼拜的文笔所折服,文中对于景色的描绘和对人心里状态和动作的描写,让我第一次感到文字是可以这么优美。同样对于景物由远及近的艺术手法,也是福楼拜首创,他不愧被称为“自然主义之父”、“新小说”的鼻祖。同时,由于身... (展开)
一个可爱又可怜的女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部经典名著,由于距离现在时间挺遥远的了,因此一直没动什么读他的心思,直到最近选了李健吾老师的这个版本。 读的时候真是惊叹,福楼拜的文字在李健吾老师的翻译之下实在精彩。写爱玛与查理之间初见的暧昧,写爱玛与情人相见时的景物,写爱玛的芬芳、妩媚,顾盼生姿,借... (展开)
爱玛——破裂理想与欲望横生
介于她不喜欢包法利这个姓,我取下此标题。 夫人在通奸里获取她的所求。这题材既常写,又少见。一个女人在她的虚荣纵欲中债台高筑,走投无路,路是艳俗的,也是悲剧的。 粗浅看,是温柔低俗的爱情诗歌唤醒了她,她虚荣;深远些,是一个人无法接受幻想认知与当下平庸的不符,她...
(展开)

爱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生活
故事充满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色彩,对于风景的描写细腻而又浪漫,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市井街巷的场景,巴恩镇的一眼望到头的乏味,枯燥狭小的风景,如钟摆般固定和苍白的街区人文;到荣镇更为活跃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为包法利夫人的际遇提供了温床和场...
(展开)

做梦没有错 错的是你不知道那只是梦
我从小就被人说心思敏感,偏爱做梦,又感性至极,需要多观察世界,多经历实际生活来加以引导。还好,加上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品性,就是我善于自我总结,或许应该说善于对照。因此我喜欢看书,通过经历书里面的人生,来对照自己,找到共通点。 我已婚,小孩6岁。看这本书之前...
(展开)

我读|《包法利夫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序言 《包法利夫人》又名《省外风俗》,是福楼拜的成名之作,这本书的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称得上是一场“文坛革命”。福楼拜有意识的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在《包法利夫人》一书中,你会发现他所描绘的画面不再只有主要参与者的特写镜头,他们身处熙攘的人群,身边... (展开)
难以治愈的“公主病”
有人天生就是公主,有人没有公主的命却生了公主的病。公主病不断滋生蔓延,有的重、有的轻,有的甚至于无药可治,最终走向自我灭亡,比如我们的包法利夫人。两百多年前伟大的福楼拜为我们塑造了包法利夫人,两百多年后我们仍为其叹息,尤其女人们。《包法利夫人》真实反映了法...
(展开)

这本书的灵魂,无中生有
是这么一台炉火纯青的手术! 爱玛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而福楼拜从她身体里摘下一件件器官并向读者作出了最精细的展示。明明放进五斗柜的是一双被磨黄了鞋底的缎鞋,但一经打开,惊起的却是椋鸟群飞,像极了在渥毕萨尔侯爵府招展的舞裙,飘开了,又蹭过去。 这每一只小小的椋...
(展开)

“天黑了,乌鸦在飞。”
人对于自身现状不满是常见的情况。或跳出当下追逐梦想,或降低期望安于现状,但都明确自身需求。在我看来,爱玛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憧憬爱情,但却仅仅凭借这种憧憬就迈入婚姻,婚后的生活不如她想象中美好,却恰好见识了更美好的生活。这种落差使她越发觉得丈夫不顺眼,...
(展开)

因为短评字数超了所以出现在这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很很很喜欢的译本,有点想象不到还能怎么好的感觉。 我不认同那些写到什么“每个人都可能是包法利夫人”的这种陈词滥调,貌似深刻,但实则说了和没说一样的毫无意义的话。揭露人类的隐藏共性是作家的天职,其它作家也不是吃闲饭的,在这个视角上,我不觉得包法利夫人特殊。当... (展开)
理想呢?破灭了,爱情呢?已留昨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拍脑袋想出来的矫情标题) 上译不愧是上译,翻译水准非常之高,措辞讲究,文雅风趣。 感觉名著进展都不是很快,这部还是挺快。句子美得我想哭,乡村田园也是被写得美丽又雅致。偶尔蹦出来的俏皮话忍俊不禁。 然后就是很浪漫,非常之浪漫,无论是田园牧歌的生活,还是人与人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