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已步入新全球危机时代。
作为亚洲金融的监管者,沈联涛曾亲身参与有关监管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设计的重要讨论。在书中,他结合自身经历,力求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以及解决危机的主要参与者的视角,来还原历史情景和事件,并从制度及其演进的角度,在历史、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导致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种种原因。作者认为,每次危机都是对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长期可持续的稳定要靠在公司、金融和社会层面上的良好治理。本书还披露了相当多的重要文献,并涉及国际金融界的许多重要人物,他们在历史重要时刻的言行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精装典藏版收录作者新版自序《百年变局》,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佳作。
作者简介 · · · · · ·
沈联涛(Andrew Sheng),现任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顾问,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杰出研究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布里斯托大学荣誉副校监。
曾任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师、助理行长,世界银行高级经理,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1998年10月—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1993—1998年间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自2003年以来担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2013年3月,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
目录 · · · · · ·
第三版自序
第二版自序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分崩离析
第二章 日本和亚洲危机
第三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第四章 银行业:最薄弱的环节
第五章 华盛顿共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六章 泰国:全球化的业报
第七章 韩国:外强中干
第八章 马来西亚:特立独行
第九章 印度尼西亚: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危机
第十章 中国香港: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策
第十一章 中国:龙的腾飞
第十二章 从危机到一体化
第十三章 金融工程的新世界
第十四章 金融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第十五章 全球金融崩溃
第十六章 治理危机
附录一 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大事记
附录二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十年轮回"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十年轮回"的人也喜欢 · · · · · ·
十年轮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日本经济兴衰的原因及其对亚洲诸国的影响

一位亚洲金融高官眼里的两次金融危机

本书出版11年之后,再看对未来的借鉴意义

要观察世界,仅从西方的视角出发远远不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一周的时间,拜读了沈教授的十年轮回一书。因为时间有限,重点看了前十六章,跟随作者一起从亚洲人的视角出发,重新感受了一遭亚洲金融危机。 以下是我觉得给我带来启发的一些观点,部分语句结合了自己的理解。 1.关于经济学的反思 目前主流的经济学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其... (展开)
窥探宏观经济和危机分析的框架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马哈蒂尔和金大中的差别 | 来自Johnsonsz78 | 2022-10-02 14:49:41 | |
你们是怎么看得下去这样的语句的 | 来自小咕囡🎰🦦 | 1 回应 | 2022-10-02 14:42:3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9.0分 12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8.8分 536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5)8.7分 253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3)8.7分 7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多读书,多思考 (鸟川芥)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IPE书单 (玄智)
- 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数字化1----数字化目标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十年轮回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新月 2022-02-02 13:08:36
参考文献足以看出作者的认真诚恳,但没有读完
2 有用 厚道的海龟 2023-04-19 19:12:23 广东
作者沈联涛是马来西亚和香港央行,金管局的高层,亲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细节。才过去20多年,很多人已经忘记的欧美金融秃鹫怎么收割亚洲人的了。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四个国家破产,俄罗斯国债违约。就是信了华盛顿共识完全自由市场那一套。 楼继伟部长对华盛顿共识的评价非常精辟: 华盛顿共识混淆了理想的结果和实现的过程。 难忘记危机处理过程中充满争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屈辱的金融救助不平... 作者沈联涛是马来西亚和香港央行,金管局的高层,亲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细节。才过去20多年,很多人已经忘记的欧美金融秃鹫怎么收割亚洲人的了。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四个国家破产,俄罗斯国债违约。就是信了华盛顿共识完全自由市场那一套。 楼继伟部长对华盛顿共识的评价非常精辟: 华盛顿共识混淆了理想的结果和实现的过程。 难忘记危机处理过程中充满争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屈辱的金融救助不平等条约。 (展开)
3 有用 Brad 2022-02-20 23:49:56
如果以10分计的话我给8.5。系统的梳理了 97 亚洲金融危机的始末,各国危机前后都介绍的很清楚。回头看,中日韩东亚三国真是有太多太多的相似性。从目前的结果看日本最优秀韩国虽然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也走了出来,可他们都没有发生结构性改革,抚平伤口砥砺前行罢了。至于我们,借用某人的话来说早晚有一日会撞墙。总的来说想了解97金融危机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0 有用 freesia 2023-07-14 17:41:19 上海
各章前的饮用作为概括和精彩。“我们在了解整个局势时,会发现存在着称之为贪婪、恐惧和狂妄之类的东西。正是它们导致了将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16 有用 Keroro侵略蓝星 2022-04-05 16:26:55
五星推荐!作为金融小白,强行在隔离的几天啃完了。开头很痛苦,很多名词都不理解。但越往后看越有意思,竟然可以开始思考逻辑关联了。连带着看了08年金融危机的纪录片《监守自盗》。看这本书相当于上了14节金融课程,还是亲历危机的监管者做讲师,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