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电光老猫 2024-04-18 16:46:04 四川

    老师推荐// 我这书读了感觉有两年,vx读书上面显示阅读时长不过短短六小时十四分钟,谈话像我未来学术论文或思考的伏笔// 脑子空空,什么时候有问题发送到talkingtoxiangbiao@163.com呢

  • 0 Bebedor 2024-04-18 13:04:48 广东

    哎呦我都居然没标记这本,明明笔记都做完了。高二时在住校时间读的。

  • 0 Firefly 2024-04-18 10:17:11 北京

    欣赏作者的务实态度。

  • 0 Two22 2024-04-17 17:58:47 中国台湾

    作为社科研究者,项老师养成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长期的洞察、思考到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保持自反和沉淀对我启发很大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学者保持生活感,把自己当作乡绅,用脚掌感受土地,是将理论灌溉到实践再从实践推进研究的最好范例。他对牛津、北大和新加坡的感情不尽相同,但对学术这门志业的思考没有停,如何做一个好的研究者、大学教育提供者、公共知识分子,侧重都不同,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区分和剔除干扰,把各个角色尽量扮演好。我也勉励自己 另一方面,因为是按照三次采访顺序来整理,所以很多议题的讨论破碎又模糊,许多问题也没有给出明确观点,总是点到即止,采访是在2018之前,里面提到的许多问题这几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实我期待在矛盾尖锐化前的采访更深入明确,可能我还需要多去读一些他的书

  • 0 x_ 2024-04-16 22:38:58 云南

    感觉是很难读的 从中受益 但还是有非常多目前无法理解的 以后再来回看吧

  • 0 火锅烧烤拉条子 2024-04-16 22:01:22 陕西

    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观察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去实践出来创造出普通人的自我价值。但如何思考,我还没思考清楚…(社畜已经做不到沉浸式阅读社科类书籍了) 有些东西容我再想想

  • 0 西坨🌈 2024-04-16 21:21:38 江苏

    真是本好书啊

  • 0 葡萄雾霾 2024-04-16 18:14:38 内蒙古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我觉得有了很多新间接,也有一种割裂感。

  • 0 清旻 2024-04-16 14:31:45 甘肃

    教授强调最好的社会科学表达方式就是用最简洁易懂的话来讲清道理,可书里的表述风格似乎部分有些颇为“学术”。关于一些观点,譬如在如今的世界中青年人应该向内寻求意义,建构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才可以看清大世界等令人醒悟。但也有些独特的概念,譬如“乡绅”气质,恕我无才,理解有限,总觉得故作深奥且牵强。以及,全书谈到了很多问题,很多现象,甚至教授自己的求学经历,但在事务具体的表达上总是处在宏大抽象的概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许具有一定理解力要求。但总体也还算瑕不掩瑜。

  • 0 禾一 2024-04-15 22:52:13 山西

    非常好! 理论之于自身经验,后者更加重要! 作为一种实践理论(理论,就非真理性,而是保持反思自身的批判性!), 项飙的求学、实践、研究经历,让我更加明白“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获得这种环境或维护这种环境、生态必要性的深思! 与大众在一起,保持反思与观察,不断发生,不但书斋能坐且社会性参与、接触也保持活力,这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必须——虽然,看数据、坐庙堂、凿空而脱离现实是现在的严峻问题,但“知识分子”的消失和因互联网而形成的大众话语,更加珍贵——只不过,这种话语需要一定“自反性”,会越来越成为“主体性”言语! 保持对话、保持交流,是保持对时代的直接观察同时又与时代相颉颃的“在场”,是具身性的、主体间性的,更是多元且全息的!

  • 0 HiCathy 2024-04-15 22:21:25 内蒙古

    豆友们批判褒奖都有,我是后者。我没什么文化,所以看到一个人类学家很多新鲜的说法都很好奇,很多话语都很有针对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反思,就是不要线性地前进。能引起我思考的都是好书。引起思考的往往费脑子,有时候确实读起来有些吃力,感觉字都认识,读不懂。但坚持下来也是有成就的,明天一整理,但愿也有新的火花。

  • 0 肆零肆 2024-04-15 00:18:58 北京

    价值观上见仁见智,方法论方面很有启发。另外莫名感到在被“温和地纾解和劝诫”。

  • 0 陈绮罗 2024-04-14 21:15:46 上海

    断断续续地读了三年多

  • 0 黛青 2024-04-14 13:48:43 广东

    三星半,前面的两篇访谈比较精彩,总体不如预期那么优秀。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不是为了给社会的现象找到一个一贯而论的解释通则,而是要逐一拆分背后所有的因素。如果主观上是为了寻求认同、印证答案来看这本书,那可能会失望。项飙的每个观点,都显示了作为学者的中立、严谨、理性:拒绝任何标签、没有共同体与圈子的认同感、不认为自己发扬认同学术传统。所以,每个问题他都没有给出黑白分明的答案,更多地等着读者自己去思考分析。也不太能认同他对于“乡绅”式样的处世风格的推崇,但是说不上来哪儿有微妙的不舒服。

  • 0 带我去远方 2024-04-13 21:07:45 湖北

    很喜欢看一些项飙觉得日常的例子的小感悟。 不过也让我了解到一些科研的真相。 其他一些东西有些无聊对我这种大一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 想出国,想学人类学,但是觉得好像还是会写成那些模板的论文而且会为此苦恼。 我也觉得乡绅一直强调的有些让人不太舒服

  • 0 糯米小圆 2024-04-13 18:36:01 北京

    越具体,越能逐渐清晰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发生在我身上的问题,从个体经经历出发,发现问题,可能是减少生存焦虑的一个缓解方式。本来是启发思考,没想到被狠狠治愈了

  • 0 ShesNotThere 2024-04-13 11:46:05 四川

    被书名吸引来的,可读性比较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项老师说做学术和艺术本质一样,“好玩”特重要。没聚焦研究的具体内容,需要自己补充理论背景。

  • 0 边走边唱 2024-04-13 00:34:17 湖南

    我也是一样的感觉 简直像聊天一样 谈的太浅了 几乎没什么营养可言 不知道是不想谈 不敢谈 还是不能谈

  • 0 大河 2024-04-12 17:22:07 北京

    项飙讲,要警惕中心性,国人要学会接受边缘性,这个提法特别好,但对追求中心性的批判和打压也是一种对现有层级制度的维护。项自己也讲了红二代比较不容易腐败,认为自古贪官出草民,可是社会怎么可能让人人变成红二代,红一代也是削尖了脑袋造反进的京,于是项在强调物质条件的约束的同时,又荒谬地否定了下层阶级对物质条件的争取。温州人靠全国大市场吃饭,在艰难年代走南闯北,把商品卖到全国,谈话中项老师反复表达对自己温州人身份的认同,可他从北大到新加坡再到牛津,自己作为全球人口流动宽松年代的受益者,在他口中,人口流动反倒被称作人才流失。对谈的形式很好,项飙我很喜欢,但这是相对低质的对谈。

  • 0 小静儿 2024-04-12 16:21:31 北京

    今年的第一本五星推荐。从自我认知、社会性思考到问题意识与思辨性审视都获得了非常大的启发,做了很多“切记切记 警示警示”的阅读批注。越来越着迷于思考性阅读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