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2002 短评

热门 最新
  • 59 卫析 2020-06-12 17:45:48

    我参与编辑的第一本读库mook。

  • 26 仁波切·偉 2020-06-14 21:42:48

    本期的选题还可以,但作者的功力都不太够,第一篇残留孤儿选题很好,写的太过于表面,写相信未来的,我都不知道这篇的主题到底是谁?张朗朗还是食指,怎么最后又来了个北岛?而写巫先生那篇,就通过几封email就能写那么多,简直……矫情的要死啊

  • 12 马伯庸 2020-06-14 22:40:53

    2002有几篇文章的终点都是一段集体记忆,当集体记忆和个人叙事交织的时候,日本遗孤我们因文化的差异而对其情感感到疏离,落榜和纪念巫先生的文章小心的避过了一些东西,相信未来里写了 “迎向死亡的感觉真美,青春真美” 后来我们知道,他又写了“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写成都吃相的那篇因为亲历的人都已不在,所以觉得细节缺失,抵达不到集体记忆。说了这么多,其实最近在思考,作为一个有个人叙事意义的大众传播媒介,表达的直切了会不会直接被抹去,表达的隐晦会不会有犬儒的倾向,当表达母题本身就受到限制的时候是不是形式上也会受到影响,尺度该如何把握。我相信作者是真诚的,私人化叙事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也有无形的限制。也许作者就是想写一段个人叙事,但作者和读者都该思考两者的边界在哪里

  • 16 原应叹息 2020-07-19 10:47:19

    《相信未來》裡的那些詩人們如果看到現在這個“未來”,大概是不會繼續相信了吧。

  • 7 李果汁 2020-06-26 14:56:37

    这期读库仅凭首篇吉井忍的《“中国残留邦人”采访录》,便可打六颗星。 抗日战争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来不及撤出东北“开拓团”的平民百姓,他们因战争,被迫残留在了异国。生还下来的孤儿很多被中国家庭收养,成为“残留孤儿”,年纪大些的日本妇女则因为生存进入东北的中国家庭,或嫁给中国人,扎根在东北的土地上。 旅中的日本作家吉井忍,对中日文化熟悉,有长期的中国的生活经历,发起访谈很合适,她和采访对象是有情感共鸣的。遗孤二代汪楠的故事,可拍成电影,他本人潇洒的,真诚的叙述,在轻描淡写的细节里屡屡戳人泪点。中岛千鹤的故事很大程度上由旁人补白,不经让人想到受战争创伤的女性的沉默,太苦,难以说出,难以表达,揭开的一点点现实照见非人的残忍处境。摄影师江成常夫的讲述则充满力道和良知。

  • 4 长日将尽 2020-06-18 22:01:33

    中国残留邦人是头一次知道,可以专门出本书

  • 3 苏摩 2020-06-22 00:11:18

    这一期的选题都不太合胃口,匆匆翻过。

  • 2 学富五车莫小贝 2020-06-16 19:15:24

    说来惭愧,买完这个之后前两本我只是草率的翻了翻,今天下午认真看了这本。 关于残留孤儿,本来我是抱着挺大期望看的,但总感觉文章写的差了东西,好多结论貌似都有些普通。 而且看来看去,感觉大家就是普通人,混口饭吃勉强活着罢了,哈哈。

  • 3 R 2020-09-29 16:50:58

    每次读库都能让我知道好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 3 finalstraw 2020-06-20 11:05:07

    这本对我来说2星情怀加1星。选题重复,时代浪潮小人物类型的三篇,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文笔有限显得只有小人物没有时代,腻了。相信未来那篇最崩溃,像某公众号春秋笔法但是最后还没圆回来,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无语了,可能我年龄大了跟读库口味不合了,明年需要找其它的杂志读物了。

  • 2 月明子华 2020-06-16 07:36:42

    《小本生意人》:如果没有最后一段的“升华”,这篇文章整体上是失败的。《落榜》:可以改编成悬疑小说(那个时代是不是与悬疑二字不搭边?)《相信未来》:文不对题,作者自己都承认了,写不出来就不要写嘛!《月上东山》:对的,正如有个读者的评论,矫情得要死。作者是大大咧咧的人,第一封邮件找不到咯,什么材料找不到咯,想见巫先生又是各种借口没有见到咯。也许很多感情是故人已逝后而炮制出来的吧。无非是想告诉读者:瞧,这样的牛人,我认得,我交往过。《电流之战》:选题重复,之前读库有一期介绍过特斯拉,而且比这篇更完整更好。重复选题,这是很致命的。打三星不忍。四星,不能再高了。也许,三星半。

  • 1 中野独人 2020-06-18 11:43:59

    除了二三篇的个人回忆其他选题都很喜欢。特别是《月上东山》。“哪一个人的青春,不是容易感伤且思虑太多的呢?谁不是根据世俗的安排,一步步地走向真实生活,并一天天地变成行走的躯体,对精神世界的渴求变得毫无热望呢?”这一问,真是欲哭无泪。作者幸运的是与巫先生忘年之交,但世间几人有知己之幸呢?

  • 0 此情做梦呢 2020-07-05 21:31:11

    第一篇汪楠的故事可以拍电影了,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其他人除了江成常夫,看完了都没什么印象。第二篇我很喜欢。生活过完了就完了,它的样子记下来就很珍贵。第三篇不知道想写的到底是谁。第四、第六篇是知识篇。第五篇有人说作者炫耀,其实我倒觉得好——文字也好,文人也好,在其中亲历其联结,好像绳子上打了个结,绳子交叉起来,就成了网,因文而生的网,越细密,所获越多,羡慕得很。最后一篇报菜名,非馋人不办。

  • 1 #以猩 2020-07-13 23:13:54

    《读库》的选题竟然会让我觉得阅读有意义,了解一段只有极少数人在意的历史,比如《中国残留邦人》。这两期《落榜》刚好对照了最近很火的高考顶替事件,以及口罩的进化,内容多样化,本期诗歌内容稍多,对诗歌不是特别感冒,觉得《相信未来》和《月上东山》只选一篇即可。

  • 2 韦达柯 2020-08-18 10:54:39

    相信未来。回家路上,在地铁里读,坐过了站。心里激动。到站了也没读完,就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读。过了这么多年,食指的诗在我的心里还是那么有力量。

  • 1 与影牵手 2020-06-15 19:52:16

    ★★★☆ 近期的选题让人些许失望。

  • 1 郑捕头 2020-06-15 17:48:37

    对个人而言,近期读库耐看文章最多的一期。 除第一篇,每一篇都很喜欢,尤其喜欢《月上东山》、《相信未来》、《落榜》、《小本生意人》。 《月上东山》让人感动,《小本生意人》让人感叹,手艺人手艺好不一定会写,幸好有个会写的家人用心记录下来。

  • 1 不语 2020-06-13 20:41:52

    第101期选题确实不合我胃口。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节省时间下来去读别的。

  • 2 lyanna 2020-06-19 16:49:04

    本期选题可能是更加偏重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兴衰。第一篇残留邦人的汪楠,跌宕起伏传奇又可惜的一生真的很精彩,然而后面两位得叙述则有点混乱,没有太多唤起我的悲悯。落榜和相信未来这两篇非常好,点到为止的不能说,但是相信未来的确让我有点混乱,不知道这是在说食指还是郎郎。月上东山这篇……晒了一下她个人的交际圈和工作背景……然而很可惜我没有很羡慕,也不爱看。电流和口罩的写法更像知识堆砌的流水账,不如上期高能物理那篇那么精彩。卖凉皮那篇看不下去了,普通小摊贩自述然而没有那么具有代表性。包括成都吃相,数字和资料的堆砌,读不下去。

  • 1 止戈 2020-06-20 21:27:14

    这一本历史的气味比较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