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译者: 邓铸
出版年: 2020-4
页数: 228
定价: 89.00元
ISBN: 9787544495264
内容简介 · · · · · ·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版)》对第三版所有章节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增加了部分内容,更新了相关规范,缩减或删除了冗余的讨论,使内容更简明,论述更清晰。《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版)》以心理学研究过程为主线,采用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富有热情又细致周到,娓娓道来,使本来难学和枯燥的内容变得轻松易懂了。通读全书,只感觉像是一次惬意的旅行,从研究的起点到论文的发表,中途偶有小憩,却是一气呵成! 本书拥有专业的翻译团队,译文流畅、专业,语言表达清楚易懂。本书的出版可以为诸多领域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提供很好的方法类课程教材或自学读本。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J.格拉维特 (Frederick J. Gravetter)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波特学院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在布罗克波特学院任教时,专门教授统计学、研究设计和认知心理学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在杜克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除发表一些研究论文之外,格拉维特博士还与其他学者合作出版了《行为科学的统计学》(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和《行为科学的统计学精要》(Essentials of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罗妮安·B.佛泽诺
(Lori-Ann B. Forzano)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波特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2年在该校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在条件...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J.格拉维特 (Frederick J. Gravetter)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波特学院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在布罗克波特学院任教时,专门教授统计学、研究设计和认知心理学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在杜克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除发表一些研究论文之外,格拉维特博士还与其他学者合作出版了《行为科学的统计学》(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和《行为科学的统计学精要》(Essentials of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罗妮安·B.佛泽诺
(Lori-Ann B. Forzano)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波特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2年在该校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在条件作用与学习领域,特别是,成人与儿童的学习行为、自我控制与冲动等问题。研究成果发表在《行为实验分析杂志》(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学习与动机》(Learning and Motivation)和《心理学通报》(The Psychological Record)上。
主译简介
邓铸,心理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江苏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等期刊编委和审稿人。主要从事思维基本理论、问题解决、儿童思维发展等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思维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编撰出版《应用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等高校教材8部。
目录 · · · · · ·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课程?
二、 学习研究方法课程的其他理由
第二节 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
一、 惯常法
二、 直觉法
三、 权威法
四、 推理法
五、 经验法
六、 小结
第三节 科学方法
一、 科学方法的步骤
二、 科学方法的其他要素
三、 科学和伪科学
第四节 研究过程
第一步:寻找研究设想:选主题,查文献,发现待解答的问题
第二步:将研究设想转化为假设和预测
第三步:变量的界定与测量
第四步:确定参与者或被试
第五步:选择研究方法
第六步:选择研究设计
第七步:实施研究
第八步:分析资料
第九步:报告研究结果
第十步:提炼或重构研究设想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二章 寻找研究设想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二、 准备工作
三、 保持开放的头脑
四、 聚焦,聚焦,再聚焦
五、 一次只完成一步
第二节 选择主题领域
一、 研究设想的常见来源
二、 选择研究主题时的常见错误
第三节搜索和使用背景文献
一、 原始文献和二次文献
二、 文献检索的目标
第四节 实施文献检索
一、 文献检索的起点
二、 使用在线数据库
三、 使用PsycINFO41
四、 启动一项文献检索
五、 实施文献检索的过程
六、 向前搜索
七、 做好笔记
第五节 寻找研究设想并将其转化为假设
一、 就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二、 修正或拓展已有的研究
三、 综合或对比已有研究结果
四、 将研究设想转化为假设
第六节 阅读和理解研究报告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三章 研究中的伦理学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伦理考量贯穿研究过程
二、 伦理责任的基本类别
第二节 人类被试与研究伦理
一、 历史上对人类被试的高度关注
二、 美国心理学会伦理指南
三、 机构审核委员会
第三节 非人类被试与研究伦理
一、 历史上对非人类被试的高度关注
二、 美国心理学会伦理指南
三、 动物关怀与使用委员会
第四节 科学诚实与伦理问题
一、 欺诈
二、 抄袭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四章 变量的界定与测量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构念及操作定义
一、 理论和构念
二、 操作定义
三、 操作定义的局限性
四、 操作定义的使用
第三节 测量的效度和信度
一、 测量的效度
二、 测量的信度
三、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第四节 测量量表
一、 称名量表
二、 顺序量表
三、 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四、 测量量表的选择
第五节 测量的形式
一、 自陈式测量
二、 生理学测量
三、 行为测量
第六节 测量的其他问题
一、 多重测量
二、 灵敏度和全距效应
三、 人为因素:实验者偏差和被试能动性
四、 选择测量程序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五章 抽样方法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总体和样本
二、 代表性样本
三、 样本容量
四、 抽样基础
第二节 概率抽样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二、 系统抽样
三、 分层随机抽样
四、 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五、 整群抽样
六、 联合策略抽样
七、 概率抽样法小结
第三节非概率抽样法
一、 便利抽样
二、 定额抽样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六章 研究方法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量化研究
一、 描述法
二、 变量的关系
三、 相关法
四、 两个以上数据集的比较
五、 实验法
六、 准实验法
七、 非实验法
八、 研究方法小结
九、 数据结构和统计分析
十、 小结
第三节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一、 外部效度
二、 内部效度
三、 效度和研究质量
第四节 对外部效度的损害
一、 跨被试的推广性
二、 跨程序的推广性
三、 跨测量的推广性
第五节 对内部效度的损害
一、 额外变量
二、 混淆变量
三、 额外变量、混淆变量和内部效度
四、 环境变量
五、 个体差异变量
六、 时间关联变量
第六节 对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的进一步讨论
一、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间的权衡
二、 人为因素
三、 虚夸变量
四、 效度与不同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研究程序
一、 选定研究方法
二、 进行研究设计
三、 编制研究程序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七章 描述性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观察性研究设计
一、 行为观察
二、 内容分析与档案研究
三、 观察类型与示例
四、 观察性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第三节 调查性研究设计
一、 问题类型
二、 问卷编制
三、 样本选择
四、 实施调查
五、 调查性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第四节 个案研究设计
一、 个案研究设计的应用
二、 个案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八章 相关性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相关性研究设计的数据
一、 关系测量
二、 非数值型分数相关的评估
三、 相关性研究设计、实验研究设计和区分性研究设计的比较
第三节 相关性研究设计的应用
一、 预测
二、 信度和效度
三、 理论评估
四、 相关的解释
第四节 相关性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第五节 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九章 实验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实验法的术语
二、 因果关系与第三变量问题
三、 因果关系与方向性问题
四、 控制自然变量
第二节 实验的构成要素
一、 操纵
二、 控制
第三节 额外变量的控制
一、 保持恒定或匹配
二、 随机化
三、 对照组
四、 控制法的优缺点
第四节 控制组
一、 无处理控制组
二、 安慰剂控制组
第五节 操纵检查
第六节 提高外部效度:模拟研究和田野研究
一、 模拟研究
二、 田野研究
三、 模拟研究和田野研究的优缺点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章 被试间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引论
一、 实验研究设计回顾
二、 被试间研究设计的特征
三、 被试间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第二节 作为混淆变量的个体差异
一、 其他混淆变量
二、 相等组
第三节 减少个体差异造成的变量混淆
一、 随机分配(随机化)
二、 匹配分组
三、 保持变量恒定或限定变化范围
四、 总结与建议
第四节 个体差异和变异
一、 处理间差异和处理内变异
二、 降低处理内变异
三、 总结和建议
第五节 其他影响被试间研究设计内部效度的因素
一、 被试流失
二、 组间扩散
第六节 被试间研究设计的应用和统计分析
一、 两组平均数的比较
二、 两组以上平均数的比较
三、 两组或两组以上比例的比较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一章 被试内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被试内研究设计的特征
二、 被试内研究设计的优点
三、 被试内研究设计的缺点
第二节 被试内研究设计对内部效度的损害
一、 区分时间关联因素和顺序效应
二、 作为混淆变量的顺序效应
第三节 时间关联因素和顺序效应的控制
一、 时间控制
二、 变为被试间研究设计
三、 抵消平衡:进行时间匹配
四、 抵消平衡的局限性
第四节 被试内研究设计的应用和统计分析
一、 两处理设计
二、 多处理设计
第五节 被试内研究设计与被试间研究设计的比较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二章 非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被试间非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设计:不等组设计
一、 不等组设计对内部效度的损害
二、 区分性研究设计
三、 不等控制组后测设计
四、 不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第三节 被试内非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设计:前测—后测设计
一、 前测—后测设计对内部效度的损害
二、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三、 时间序列设计
四、 时间序列设计在个案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发展性研究设计
一、 横断发展性研究设计
二、 纵向发展性研究设计
第五节 非实验、准实验和发展性研究设计中的术语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三章 析因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第三节 对交互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一、 对交互效应的不同定义
二、 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解释
三、 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独立性
第四节 析因设计的类型
一、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二、 实验法和非实验法或准实验法
三、 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四、 高阶析因设计
第五节 析因设计的应用
一、 重复并扩展已有研究
二、 降低被试间设计中的变异量
三、 评估被试内设计中的顺序效应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四章 统计分析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一、 先期准备
二、 统计学术语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一、 频数分布
二、 集中量
三、 差异量
四、 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数值型资料的描述
五、 称名量表和顺序量表非数值型资料的描述
六、 用图示概括资料
七、 相关分析
八、 回归分析
九、 多元回归
第三节 推断性统计
一、 假设检验
二、 报告假设检验的结果
三、 假设检验中的错误
四、 影响假设检验结果的因素
五、 以效应量弥补假设检验
第四节 假设检验实例
一、 各组分数的比较
二、 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三、 比例的比较
四、 关系评估:相关研究的统计检验
第五节 研究中的特殊统计量
一、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二、 库德—理查森公式20
三、 克龙巴赫α系数
四、 科恩kappa系数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五章 单被试研究设计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单元和单元转换
一、 水平、趋势和稳定性
二、 单元转换
三、 视图审读技术
第三节 ABAB设计
一、 ABAB设计的局限性
二、 ABAB设计的变式
第四节 多基线设计
一、 多基线设计的合理性
二、 多基线设计的优缺点
第五节 其他单被试研究设计
一、 析取设计或成分分析设计
二、 标准变换设计
三、 交替处理设计
第六节 单被试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一、 单被试研究设计的优点
二、 单被试研究设计的缺点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第十六章 撰写研究报告的APA格式
本章概览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APA通用指南:写作风格与样式
一、 写作风格涉及的主要问题
二、 打印及排版规则
三、 稿件的页面
第三节 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一、 标题页
二、 摘要
三、 引言
四、 方法
五、 结果
六、 讨论
七、 参考文献
八、 表和图
九、 附录
十、 会议展示:论文与张贴
第四节 准备发表的稿件
第五节 撰写一份研究草案
一、 为什么要撰写研究草案?
二、 怎样撰写研究草案?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练习题
训练活动
网络资源
附录A 随机数表及其用法说明
实例A
实例B
附表A1
附录B 统计分析实例和统计表
描述性统计
推断性统计
统计表
附录C 用于发表的研究报告APA格式示例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论坛 · · · · · ·
我想知道这是原著第六版还是第四版啊? | 来自土土 | 1 回应 | 2021-10-05 12:57: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Cengage Learning (201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2分 60人读过
-
Wadsworth Publishing (201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心理学各领域最佳入门书 (私享史)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皇甫杰)
- 书槽叁 (彭土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1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嘉应 2021-01-21 22:36:30
太棒的书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朋友们,实在是宝藏啊,读了统考的书后,读这本书,并加上看文献,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强烈推荐 另外配合这本书作者Gravetter写的另一本,叫行为科学统计的书看,真的很多概念都清晰啦。 不过《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没有再版了,可以买影印版的,淘宝20多,最新版的有《行为科学统计精要第八版》,内容方面就少了一些非参数检验,用来考研够用啦~ 并且在这本书中也有专门讲统计... 太棒的书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朋友们,实在是宝藏啊,读了统考的书后,读这本书,并加上看文献,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强烈推荐 另外配合这本书作者Gravetter写的另一本,叫行为科学统计的书看,真的很多概念都清晰啦。 不过《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没有再版了,可以买影印版的,淘宝20多,最新版的有《行为科学统计精要第八版》,内容方面就少了一些非参数检验,用来考研够用啦~ 并且在这本书中也有专门讲统计的一章和《行为科学统计》梦幻联动~哈哈 自己还关注到了奇怪的一点,可能是心理学和哲学英语比较相似吧,这本书里介绍作者Gravetter在杜克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另外一本《行为科学统计》则成了心理学博士,哈哈哈~还有哦~Gravetter在麻省理工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哦~怪不得如此的深入浅出的讲解👍🏻 (展开)
6 有用 NADPH 2020-11-30 10:45:11
感觉相当于把行为科学从查文献找课题开始到最后研究报告撰写的全过程理了一遍。实验的伦理,如何对变量进行测量,如何确定合适取样,做出来的实验效度如何,如何使用恰当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有哪些方法和量,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注意点。虽然很多东西和社会科学、数据科学是交叉的,不过还是很值得基本没有太多科学严谨处理的人文学科借鉴学习,抛开材料处理上的各种问题,毕竟很多人文研究对研究成果的效度都没什么定位和说明... 感觉相当于把行为科学从查文献找课题开始到最后研究报告撰写的全过程理了一遍。实验的伦理,如何对变量进行测量,如何确定合适取样,做出来的实验效度如何,如何使用恰当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有哪些方法和量,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注意点。虽然很多东西和社会科学、数据科学是交叉的,不过还是很值得基本没有太多科学严谨处理的人文学科借鉴学习,抛开材料处理上的各种问题,毕竟很多人文研究对研究成果的效度都没什么定位和说明。 (展开)
1 有用 私享史 2020-11-02 13:38:50
心理学研究方法最佳入门教材,面面俱到。中文版排版装帧方面虽然比较老气,倒是看着舒服。
2 有用 左思 2021-09-01 17:14:01
2021年9月1日读毕,此书展示了行为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发现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抽样、收集研究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介绍,对我指导研究生很有用,对我自己从事研究也很有用。对于行为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是了解被试间研究设计、被试内研究设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优势和劣势,这主要是受桑斯坦进行行为经济学试验的影响,希望自己可以实践桑斯坦关于助推偏好的实证思路,加深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解。
2 有用 框框去匡匡 2020-12-26 22:31:55
良心教材(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