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坡公以“五百缗置之”的细节描述着实令人费解。一缗,即一串铜钱,一千枚,五百缗在北宋时亦是可观数字。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苏轼《答秦太虚书》中记有“初到黄(黄州,今湖北黄冈),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真实反映了苏轼当时的生活状况。如此重金购买,只为其子日常之用是不合常理的。 另有记载,苏轼随父出川后一生两次归蜀,均非元祐六年,铭文所述得砚经过也就子虚乌有了。
> 赏砚说铭
0 有用 卷阿黁 2024-08-31 13:57:00 云南
坡公以“五百缗置之”的细节描述着实令人费解。一缗,即一串铜钱,一千枚,五百缗在北宋时亦是可观数字。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苏轼《答秦太虚书》中记有“初到黄(黄州,今湖北黄冈),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真实反映了苏轼当时的生活状况。如此重金购买,只为其子日常之用是不合常理的。 另有记载,苏轼随父出川后一生两次归蜀,均非元祐六年,铭文所述得砚经过也就子虚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