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L'ipotesi del male
译者: 顾力冰
出版年: 2020-8
页数: 434
定价: 69.00远
装帧: 平装
丛书: 多纳托·卡瑞西作品
ISBN: 9787532783595
内容简介 · · · · · ·
突然之间,那些失踪人口回来了,穿着失踪时的衣服,怀着满腔仇恨大开杀戒。这些失踪的人去了哪里?为什么又回来杀人?随着线索层层递进,女探员米拉发现这次的连环杀人案和10多年前的安眠药失踪案有关,而那些服用安眠药的人最终都消失在了一家旅馆的317号房间内。米拉追踪到旅馆,电话响起,传来一首乐曲……
也许要走到地狱深处才能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 · · · · ·
多纳托·卡瑞西(1973年— ),生于意大利,法学专业,主修犯罪学和行为学。1999年,放弃法律事业,开始担任影视编剧。处女作《魔鬼在呢喃》一举成功,风靡全球,仅在意大利就售出20多万册,被译成20多种语言。之后又创作了《消失者》、《迷雾中的女孩》、《迷宫中的男人》等。同时开始尝试导演工作,陆续将《迷雾中的女孩》、《迷宫中的男人》等作品搬上大银幕。小说《魔鬼在呢喃》获得2011年SNCF欧洲侦探小说奖,2011年口袋本读者大奖,2009年意大利最高奖项之一巴卡瑞拉奖。
目录 · · · · · ·
贝里什
爱丽丝
凯鲁斯
安布鲁斯宾馆317号房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米拉知道其实他是对的。 早在失踪行为实际发生很久之前,一个人就开始消失了。 对于绑架案,当将要掳走你的人第一次注意到你,然后开始像一个看不见的鬼魂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在远处观察你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至于那些主动逃离人世的人,当他们第一次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莫名不安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在你的身体里滋长着,即使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它就像是一个瘙痒得要命,想要被抓个痛快的地方,你明知这么做只会雪上加霜,但就是忍不住。唯一让它消停的方法就是听从它的召唤,跟着它到黑暗中去。(p71)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米拉 -
“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也许大家会反驳说许多人都是这样。但他们的孤独有所不同。独像一株攀缘植物一样在他们身上生长着,一点一点把他们包裹起来,占据所有空间,把里面那个人完全掩盖起来。这些人在和他们相似的人群中徘徊游荡,身上的寄生虫蚕食的不是他们的鲜血,而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不是隐形人,你可以和他们互动,在等咖啡、埋单或找你钱的时候闲聊几句或相视一笑。你经常遇到他们,但下一秒就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些人只会在下一次重新出现,然后再次消失。他们微不足道,这比隐形更可怕。他们注定无法在别人的生活中留下任何印迹。” 他们存在的时候无法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兴趣。但他们消失以后,大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甚至还会就上为时已院的敬意。 “我怎么会忘了那个送货上门的小伙子,或是那个收角兽的女学生?那个自然课的退体老师或者有三个子女但从不来探望的寡妇?那个腿有残疾的床上用品商店女板,或那个每周晚上坐在酒吧的同一张桌予、期盼有人注意到她的大型百公司女售货员?”(p152)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贝里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消失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消失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消失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长隆哥2021年度推荐的最佳通勤读物!

活着的人不知道自己依然存活人间,已死的人却无法入土为安。

消失者:我不了解我自己!

消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泄底档案070】消失者为何归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米拉系列的第二部,故事在低语者事件《魔鬼在呢喃》发生之后七年。 米拉为了不再接触相关犯罪事件,加入被称为“灵薄狱”的失踪人口办公室,却因为一起失踪者多年后出现犯下的血案而被迫再次面对犯罪事件。 一连串的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消失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失踪者出现,...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不知所谓 (wannabe)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2021-12-18 21:27:00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米拉知道其实他是对的。 早在失踪行为实际发生很久之前,一个人就开始消失了。 对于绑架案,当将要掳走你的人第一次注意到你,然后开始像一个看不见的鬼魂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在远处观察你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至于那些主动逃离人世的人,当他们第一次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莫名不安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在你的身体里滋长着,即使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它就像是一个瘙痒得要命,想要被抓个痛快的地方,你明知这么做只会雪上加霜,但就是忍不住。唯一让它消停的方法就是听从它的召唤,跟着它到黑暗中去。(p71) 引自 米拉 “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也许大家会反驳说许多人都是这样。但他们的孤独有所不同。独像一株攀缘植物一样在他们身上生长着,一点一点把他们包裹起来,占据所有空间,把里面那个人完全掩盖起来。这些人在和他们相似的人群中徘徊游荡,身上的寄生虫蚕食的不是他们的鲜血,而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不是隐形人,你可以和他们互动,在等咖啡、埋单或找你钱的时候闲聊几句或相视一笑。你经常遇到他们,但下一秒就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些人只会在下一次重新出现,然后再次消失。他们微不足道,这比隐形更可怕。他们注定无法在别人的生活中留下任何印迹。” 他们存在的时候无法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兴趣。但他们消失以后,大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甚至还会就上为时已院的敬意。 “我怎么会忘了那个送货上门的小伙子,或是那个收角兽的女学生?那个自然课的退体老师或者有三个子女但从不来探望的寡妇?那个腿有残疾的床上用品商店女板,或那个每周晚上坐在酒吧的同一张桌予、期盼有人注意到她的大型百公司女售货员?”(p152) 引自 贝里什 他有两个选择:告诉他们菜单上没有他们点的东西,错失两个顾客,或者是去厨房打鸡蛋。他选择了后者,自那以后,他每天会有三小时供应和传统广东菜毫不相干的食物,但他因此发了大财。这都是因为他学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顾客远是对的?”“不是。让千年文化作出一些改变要比让一个想在中餐馆吃鸡蛋和培根的警察改变主意容易得多。”(p155) 引自 贝里什 “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不知道。”米拉说,“惊愕,也觉得有点不公平。” “好。”贝里什简单回应了她一句,然后把书翻到下一页。 第二张图上,同一头母狮在用斑马肉哺喂自己的幼崽 “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米拉想了想。“我觉得母狮的行为至少是情有可原的吧。 这就是重点。母狮为了哺喂自己的孩子杀死斑马幼,这是善还是恶?当然,斑马会因为自己孩子的死伤心欲绝,但为了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这是母唯一的选择。世上没有吃素的狮子,对吧?善与恶的界限变得模难辨。在动物世界里,当一个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时,我们无法给出确定的价值浮判。那对人类而言呢?” “我们的进化程度更高。应该更容易区分善恶。” 答案其实藏在另外一个题里。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好也不坏…也许兼而有之吧 完全正确。”贝里什说,“这两种力量根本不能一分为,它们不必全然对立,所以没有恶就不会有善,反之亦然。有时候,善和恶是习惯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对的形式。事实上,邪恶论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善行恰恰是另一部分人的恶行,反之亦然。” 这有点像是在说作恶可能就是在行善、而为了行着有时候也必须作恶。” (p232) 引自 爱丽丝 跟一个入土为安的传道者相比,一个活得好好的罪犯更有新闻价值。 队长说得没错。没人在乎受害者,所有人都只关心恶魔。 (p391) 引自 凯鲁斯 回应 2021-12-18 21:27:00
-
不知所谓 (wannabe)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2021-12-18 21:27:00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米拉知道其实他是对的。 早在失踪行为实际发生很久之前,一个人就开始消失了。 对于绑架案,当将要掳走你的人第一次注意到你,然后开始像一个看不见的鬼魂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在远处观察你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至于那些主动逃离人世的人,当他们第一次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莫名不安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在你的身体里滋长着,即使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它就像是一个瘙痒得要命,想要被抓个痛快的地方,你明知这么做只会雪上加霜,但就是忍不住。唯一让它消停的方法就是听从它的召唤,跟着它到黑暗中去。(p71) 引自 米拉 “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也许大家会反驳说许多人都是这样。但他们的孤独有所不同。独像一株攀缘植物一样在他们身上生长着,一点一点把他们包裹起来,占据所有空间,把里面那个人完全掩盖起来。这些人在和他们相似的人群中徘徊游荡,身上的寄生虫蚕食的不是他们的鲜血,而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不是隐形人,你可以和他们互动,在等咖啡、埋单或找你钱的时候闲聊几句或相视一笑。你经常遇到他们,但下一秒就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些人只会在下一次重新出现,然后再次消失。他们微不足道,这比隐形更可怕。他们注定无法在别人的生活中留下任何印迹。” 他们存在的时候无法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兴趣。但他们消失以后,大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甚至还会就上为时已院的敬意。 “我怎么会忘了那个送货上门的小伙子,或是那个收角兽的女学生?那个自然课的退体老师或者有三个子女但从不来探望的寡妇?那个腿有残疾的床上用品商店女板,或那个每周晚上坐在酒吧的同一张桌予、期盼有人注意到她的大型百公司女售货员?”(p152) 引自 贝里什 他有两个选择:告诉他们菜单上没有他们点的东西,错失两个顾客,或者是去厨房打鸡蛋。他选择了后者,自那以后,他每天会有三小时供应和传统广东菜毫不相干的食物,但他因此发了大财。这都是因为他学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顾客远是对的?”“不是。让千年文化作出一些改变要比让一个想在中餐馆吃鸡蛋和培根的警察改变主意容易得多。”(p155) 引自 贝里什 “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不知道。”米拉说,“惊愕,也觉得有点不公平。” “好。”贝里什简单回应了她一句,然后把书翻到下一页。 第二张图上,同一头母狮在用斑马肉哺喂自己的幼崽 “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米拉想了想。“我觉得母狮的行为至少是情有可原的吧。 这就是重点。母狮为了哺喂自己的孩子杀死斑马幼,这是善还是恶?当然,斑马会因为自己孩子的死伤心欲绝,但为了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这是母唯一的选择。世上没有吃素的狮子,对吧?善与恶的界限变得模难辨。在动物世界里,当一个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时,我们无法给出确定的价值浮判。那对人类而言呢?” “我们的进化程度更高。应该更容易区分善恶。” 答案其实藏在另外一个题里。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好也不坏…也许兼而有之吧 完全正确。”贝里什说,“这两种力量根本不能一分为,它们不必全然对立,所以没有恶就不会有善,反之亦然。有时候,善和恶是习惯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对的形式。事实上,邪恶论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善行恰恰是另一部分人的恶行,反之亦然。” 这有点像是在说作恶可能就是在行善、而为了行着有时候也必须作恶。” (p232) 引自 爱丽丝 跟一个入土为安的传道者相比,一个活得好好的罪犯更有新闻价值。 队长说得没错。没人在乎受害者,所有人都只关心恶魔。 (p391) 引自 凯鲁斯 回应 2021-12-18 21:27:00
-
不知所谓 (wannabe)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2021-12-18 21:27:00
“凶杀案发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文森迪说,“而至于“失踪案,仅仅消失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法律规定失踪三十六小时后才能开始搜寻工作,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个人消失后,留下的一切开始支离破碎,这才是失踪案显形的开端:电力公司因为其欠费而暂停供电,阳台上的植物因为没人浇水而枯萎,衣橱里的衣服变得过时。如此分崩离析的动机必须追溯到多年前去寻找。”埃瑞克・文森迪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米拉知道其实他是对的。 早在失踪行为实际发生很久之前,一个人就开始消失了。 对于绑架案,当将要掳走你的人第一次注意到你,然后开始像一个看不见的鬼魂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在远处观察你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至于那些主动逃离人世的人,当他们第一次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莫名不安时,它就已经发生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在你的身体里滋长着,即使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它就像是一个瘙痒得要命,想要被抓个痛快的地方,你明知这么做只会雪上加霜,但就是忍不住。唯一让它消停的方法就是听从它的召唤,跟着它到黑暗中去。(p71) 引自 米拉 “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也许大家会反驳说许多人都是这样。但他们的孤独有所不同。独像一株攀缘植物一样在他们身上生长着,一点一点把他们包裹起来,占据所有空间,把里面那个人完全掩盖起来。这些人在和他们相似的人群中徘徊游荡,身上的寄生虫蚕食的不是他们的鲜血,而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不是隐形人,你可以和他们互动,在等咖啡、埋单或找你钱的时候闲聊几句或相视一笑。你经常遇到他们,但下一秒就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些人只会在下一次重新出现,然后再次消失。他们微不足道,这比隐形更可怕。他们注定无法在别人的生活中留下任何印迹。” 他们存在的时候无法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兴趣。但他们消失以后,大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甚至还会就上为时已院的敬意。 “我怎么会忘了那个送货上门的小伙子,或是那个收角兽的女学生?那个自然课的退体老师或者有三个子女但从不来探望的寡妇?那个腿有残疾的床上用品商店女板,或那个每周晚上坐在酒吧的同一张桌予、期盼有人注意到她的大型百公司女售货员?”(p152) 引自 贝里什 他有两个选择:告诉他们菜单上没有他们点的东西,错失两个顾客,或者是去厨房打鸡蛋。他选择了后者,自那以后,他每天会有三小时供应和传统广东菜毫不相干的食物,但他因此发了大财。这都是因为他学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顾客远是对的?”“不是。让千年文化作出一些改变要比让一个想在中餐馆吃鸡蛋和培根的警察改变主意容易得多。”(p155) 引自 贝里什 “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不知道。”米拉说,“惊愕,也觉得有点不公平。” “好。”贝里什简单回应了她一句,然后把书翻到下一页。 第二张图上,同一头母狮在用斑马肉哺喂自己的幼崽 “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米拉想了想。“我觉得母狮的行为至少是情有可原的吧。 这就是重点。母狮为了哺喂自己的孩子杀死斑马幼,这是善还是恶?当然,斑马会因为自己孩子的死伤心欲绝,但为了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这是母唯一的选择。世上没有吃素的狮子,对吧?善与恶的界限变得模难辨。在动物世界里,当一个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时,我们无法给出确定的价值浮判。那对人类而言呢?” “我们的进化程度更高。应该更容易区分善恶。” 答案其实藏在另外一个题里。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好也不坏…也许兼而有之吧 完全正确。”贝里什说,“这两种力量根本不能一分为,它们不必全然对立,所以没有恶就不会有善,反之亦然。有时候,善和恶是习惯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对的形式。事实上,邪恶论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善行恰恰是另一部分人的恶行,反之亦然。” 这有点像是在说作恶可能就是在行善、而为了行着有时候也必须作恶。” (p232) 引自 爱丽丝 跟一个入土为安的传道者相比,一个活得好好的罪犯更有新闻价值。 队长说得没错。没人在乎受害者,所有人都只关心恶魔。 (p391) 引自 凯鲁斯 回应 2021-12-18 21:27:0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限时抢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검은숲 (2014)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选择性待购—2(non 日系) (大雨中的狼)
- 上海译文文学室2020年新书 (上海译文文学室)
- 我的电子图书馆(十七) (看不懂推理⊙﹏⊙熊出来没注意)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消失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llery 2021-12-26 15:06:14
有点味道,偏向于悬念构造的犯罪小说,画面感很强。不过tm顺序看错了,应该先看《恶魔在呢喃》的。
0 有用 圆山中庸 2022-01-10 20:44:06
意外还不错,悬念和案情的推进都比DB大部分7、8分的推理小说有趣。失踪这个概念常写常新,最好的角度就是普通人的痛苦和困境。
0 有用 金牛牛 2022-02-17 21:31:17
三星半。@北大湖。故事开头非常吸引人,但看到后来有种【嗯?】的感觉,坏人都太牛逼了,简直像神话异教徒。而且是故事的第二部,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和V去雪场,很上头的四天,是那种缓缓慢慢的酒劲,一点点被浸润掉。
0 有用 zhongshanbo 2022-05-14 01:41:58
黑暗的恐惧,文字鞭策内心深处。
2 有用 Mary Ann 2020-11-01 20:09:52
卡瑞西的书是要按照顺序读的,很不幸,我看的这第一本,其实是系列的第二部,真是前面不明低语者的来龙去脉,后面不知道流浪汉到底何许人也。。。故事很吸引人,只是看到最后也没有解密,看了个寂寞,警察一方写的淋漓尽致,而影子军团除了表象,内里的剖析。。。因果。。。基本空白。。。有隔靴搔痒之感
0 有用 zhongshanbo 2022-05-14 01:41:58
黑暗的恐惧,文字鞭策内心深处。
0 有用 斜给给 2022-05-09 19:55:43
米拉真的好无趣啊
0 有用 KEEPMOVING 2022-05-03 17:14:17
挺喜欢这个叙事手法的,每个伏笔和细节都有意义,就是没看过第一本总觉得这个结局过于仓促,甚至有种是给第一本打广告的感觉……感觉作者后记比整本书写得都好🤣希望我也有勇气抛下一切消失几天的那一天
0 有用 一只喵星人 2022-04-06 16:19:42
看了魔鬼在呢喃打了4.5分,接着看这本本来以为会继续炸裂,没想到全是套路。对,全部是美剧的套路。本来以为是犯罪小说,结果发现是神魔小说,反派是超自然角色,那搞个毛线呢。由于这个设定,所有的故弄玄虚都不需要提供合理解释了。极度失望!还不如去看saw的电影。因为如果你对抗的是全知全能又喜欢随性瞎搞的魔鬼,那故事就完全缺乏张力了。
0 有用 何厚非 2022-04-03 21:01:35
很久没看过行文这么流畅的悬疑小说了 读着很舒服 既保持神秘感又不拖沓 虽然对于幕后黑手的真正目的我依然不大能理解 但还是狠狠地期待下一部的汉化版 已经打算把这个作者列为要读完全部作品的作家之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