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原作名: Ghost Work: How to Stop Silicon Valley from Building a New Global Underclass
译者: 左安浦
出版年: 2020-10-31
页数: 312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景·日心说
ISBN: 9787208164499
内容简介 · · · · · ·
好消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自动化永远存在最后一英里悖论。
坏消息!所有人都将被隐藏起来,成为信息机器上默默运转 的齿轮。
高度警觉视为“灵活”,孤立无援称为“自主”,克扣工资只是“技术错误”……
朝九晚五的全职就业逐步瓦解,在家工作得到的却不是自由。
——————————————————————————————————
5年跨界研究,200余次实地访谈,10000余份问卷调查,
揭开即将波及全球数亿人,却鲜少见诸报端的新世界。
荣获——
★《金融时报》2019年评论家精选图书奖
★福特汉姆大学麦格农中心图书奖
——————————————————————————————————
系统出现的一个小故障导致琼的MTurk账户突然被冻结——这是按需工人最可怕的噩梦。“没有一封电子邮件通知我软件出了问题;我只知道自己不能再登陆了,”她说,“我给客服打电话...
好消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自动化永远存在最后一英里悖论。
坏消息!所有人都将被隐藏起来,成为信息机器上默默运转 的齿轮。
高度警觉视为“灵活”,孤立无援称为“自主”,克扣工资只是“技术错误”……
朝九晚五的全职就业逐步瓦解,在家工作得到的却不是自由。
——————————————————————————————————
5年跨界研究,200余次实地访谈,10000余份问卷调查,
揭开即将波及全球数亿人,却鲜少见诸报端的新世界。
荣获——
★《金融时报》2019年评论家精选图书奖
★福特汉姆大学麦格农中心图书奖
——————————————————————————————————
系统出现的一个小故障导致琼的MTurk账户突然被冻结——这是按需工人最可怕的噩梦。“没有一封电子邮件通知我软件出了问题;我只知道自己不能再登陆了,”她说,“我给客服打电话,他们告诉我必须等网站修复这个问题。账户冻结让我损失了近200美元。我失去了高薪工作,原因是平台自己出了问题,而不是我的工作质量有问题。”当事情出错的时候,琼这样的幽灵劳工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别提追索补偿了。“我等了40个小时,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工作,能不能维持收入,也完全不知道原因。”
人类学家玛丽和计算机科学家西达尔特联手,揭露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背后隐藏的人类劳动力。这支看不见的线上就业大军正不断扩张,它既不存在于现有的法律中,也未得到固有文化的承认,而算法无意识的残酷又带来了诸多未知。
——————————————————————————————————
《销声匿迹》是一部即时的经典之作。它与那些阐明了制造业车间的伟大民族志形成共鸣。然而过去的产业依赖于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其中人们一起工作、玩乐、生活。新的数字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彼此并不相识,对我们而言也是陌生的。他们的不可见性使他们成了幽灵。格雷和苏里让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与他们共情,并认识到我们对于其处境的共谋。通过强调人工智能如何依赖于人类劳动,以及对于提供这些劳动的生命的丰富描述,作者们提出一个有着牢靠基础的面向改善和行动的策略工具包,从而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玛格丽特·莱维(Margaret Levi,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L. 格雷(Mary L. Gray)
人类学家、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任教,并从属于传媒学院、人类学系和性别研究系,2020年度麦克阿瑟奖获得者。玛丽的研究着眼于技术获取、物质条件和技术的日常 使用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
西达尔特·苏里(Siddharth Suri)
计算机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博士、微软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微软纽约研究中心创始成员。苏里的兴趣主要为计算机科学、行为经济学和众包经济的跨学科研究。
目录 · · · · · ·
幽灵工作如何运行?
远未成熟的人工智能
就业真正的未来
————————————————
PART 1 [ 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 ]
· · · · · · (更多)
幽灵工作如何运行?
远未成熟的人工智能
就业真正的未来
————————————————
PART 1 [ 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 ]
第一章 /// 环路中的人类 ///
幽灵工作的序曲
解构雇主的 API
机器智能的崛起
从微任务到宏任务
去人性化的工作
第二章 /// 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简史 ///
早期的消耗性劳动力
流水线和计件工作
发明周末
把我们送上月球的临时计算员
外包和长期临时工
长期临时工的兴起
含糊不清的就业分类
——————————————
PART 2 [ 有挑战性的工作 ]
第三章 /// 算法的残酷与幽灵工作的隐藏成本 ///
冷漠的设计与意外后果
企业的经营成本
隐藏的疼痛量表
没有完美的老板,代码也一样
第四章 /// 努力工作(不只)为钱 ///
选择或别无选择
职业晋升前景模糊
工作将更像读书俱乐部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并非只有阳光和玫瑰
————————————————
PART 3 [ 对抗机器人 ]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仍然存在的社交需求
协作减少交易成本
协作完成工作
重建工作中的社交
协作的成效
茶水间 2.0
第六章 /// 双重底线 ///
软件,为您效劳!
经过设计的双重底线
运营双重底线的案例
良好意图和向善设计还不够
公地悲剧
结论 /// 接下来的任务 ///
建设中的幽灵工作
幽灵工作的历史教训
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
社会变革的技术解决方案
需要专业技术的社会解决方案
————————————————
致谢
参考文献
方法附录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数十亿人每天都在查看网站内容,使用搜索引擎,发布推文 和帖子,享受移动应用程序的服务。他们认为自己获得的服务仅仅是依靠技术的魔力。但实际上,有一名国际工人在背后默默劳动,他们主要是自由职业者和临时工,而不是全职的或按小时计酬的工人,其法律地位不被认可。有时,这些工作被拔高成“第二次机器时代”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驱,或者被认为是更 庞大的数字经济或平台经济的一部分。而其他时候,我们不假思 索 地 称 之 为 “ 零 工 ”(gigs)。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幽灵工作如何运行? -
没有一部劳工法可以完全适用于按需零工经济,它是一种奇特的组合,独立于任何一位雇主,却又依赖在线平台。按需平台是零工经济的监工,它的盈利模式是,在线上把购买人力和提供人力的双方匹配起来,形成一个由大量企业和匿名工人构成的双边市场。重要的是,正如传媒学者、社会学家塔尔顿 · 吉莱斯皮(Tarleton Gillespie)指出,平台本身可能不生产内容,“但它对内容做出的筛选至关重要”。按需工作平台很容易成为隐名合伙 人,它更可能向付费的一方倾斜,而不是找工作的人。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销声匿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销声匿迹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销声匿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看不见的(外包)工作
> 更多书评 5篇
-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
2021-01-07 17:57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平台上常见的任务流转历史表明,人工智能的未来离不开人类。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劳动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象人工智和人类相互增强和补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不是人类是否是要的。真正的问题将是:什么时候需要人类?用于什么目的?全就业的历史曾假定,我们需要能够轮班的人,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按需信息服务经济的运转原则完全不同。这种经济假定你最需要的是足够好的帮助,而且马上就需要。为了实现这,点,我们需要拥有和维持一群愿意随时待命的按需工人。他们不再是某一家公司的资产,也不再由该公司单独投资和持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就需要他们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如今,全民基本收的支持者将其当成治疗自动化创伤的良药,他们经常这样说:“那些在技能阶梯最下面的可怜虫!让我们发发慈悲,帮帮他们。”这忽略了工作的未来将如何依赖于按需合同工。关于对全民基本收入的呼吁,我们的回应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和消费者有责任共同向那些为按需经济做出贡献的人提供预付费用。就像支付给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预付费用一样这些费用表达了一种认可,即我们集体需要一支健康的、可用的不断更新的劳动力队伍,从而实现按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新的可转移的福利将来自所有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目前用于管理公共福利的政府资金以及征收的企业税,所有资金将重新注入个公共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再培训、带薪休假和每位工人的医疗成本等社会保障福利。这些劳动力需要也值得一套不同的福利和安全保障。 引自 需要专业技术的社会解决方案 回应 2021-01-07 17:57 -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
2021-01-05 12:28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务严格定为软件匹配服务。从法律上看,他的公司的确是为需要帮助的企业匹配工人。西尔斯本可以推卸对工人的任何责任,但他决定把 Cloudfactory的工人视为其业务的关键特性,这些工人的价值与他的软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因此,2015年,当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尼泊尔的东部、距加德满都50英里的廓尔喀(Gorkha)发生7.8级地震时,西尔斯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西尔斯、他的全职雇员,以及他在尼泊尔的按需工人,把 Cloud Factory的总部变成一个危机救中心,为他的工人及其家人以及加德满都周边的社区提供帮助。 Cloud factory还发起了“请帮帮我”(Gofundme)活动,为当地的救和外联工作筹集了近11万美元。他和团队在公司网站上记录了他们的救灾工作,这样即使媒体对地震的报道结束,他们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可以继续关注受灾者。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其是和按需企业一样, Cloudfactory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它的工人。尤对西尔斯来说Cloudfactory的按需工人社群是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在他看来,这些工人是企业吸引而来的可以使其业务运转的“平民”天才,不是公司利用和抛弃的可替代原料。从安全住房到医疗保健,通过注意和优先考虑工人的需求,西尔斯正在投资的是所谓的、“双重底线”一一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现盈利。 引自 第六章 /// 双重底线 /// 回应 2021-01-05 12:28 -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
2021-01-05 10:43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是数字经济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幽灵工作平台似乎决心要消灭它。 无论是否有意为之,按需劳动平台的创造者都将目标对准了工人的社交世界,他们认为工人之间的连接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作节奏,因此毫无价值。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虽然工人可以重建协作系统,从而找到和完成任务,并建立使工作容易管理的社会关系,但按需劳动的下一次迭代最好可以共担明确评估的责任,并为工人提供相互支持的手段。毕竟工作既是一种技术体系,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工作需要我们既重视高效工作的工具,也重视劳动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如果我们学会激励按需工人的各种动机,同时帮助他们在完成高要求任务时互相帮助,那我们都将受益。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回应 2021-01-05 10:43 -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
2021-01-05 00:00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的请求者负责给劳动定价,如此,愿意接受最低价格的工人“胜出”,这意味着请求者可以建立一个按需工人库,吸纳那些愿低格成任的工人,从面进些低了平合上人的工资。”人们接受幽灵工作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因为幽灵工作的好处,而是因为计划B就业的缺点。这也提醒我们,人们总是会找到方法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我们发现,像世界各地的工人一样,从事按需幽灵工作的工人在接受一项任务时,心里想的不只是获得报酬。在这个世界里,经济压力彻底剥夺了我们不计后果追逐梦想的野心,而考虑薪水之外的事情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力量感、掌控感和自主性。而通过社会连接和同志情谊这种最常见的方法人们使工作中的经济需要变得有意义。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回应 2021-01-05 00:00
-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
2021-01-07 17:57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平台上常见的任务流转历史表明,人工智能的未来离不开人类。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劳动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象人工智和人类相互增强和补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不是人类是否是要的。真正的问题将是:什么时候需要人类?用于什么目的?全就业的历史曾假定,我们需要能够轮班的人,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按需信息服务经济的运转原则完全不同。这种经济假定你最需要的是足够好的帮助,而且马上就需要。为了实现这,点,我们需要拥有和维持一群愿意随时待命的按需工人。他们不再是某一家公司的资产,也不再由该公司单独投资和持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就需要他们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如今,全民基本收的支持者将其当成治疗自动化创伤的良药,他们经常这样说:“那些在技能阶梯最下面的可怜虫!让我们发发慈悲,帮帮他们。”这忽略了工作的未来将如何依赖于按需合同工。关于对全民基本收入的呼吁,我们的回应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和消费者有责任共同向那些为按需经济做出贡献的人提供预付费用。就像支付给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预付费用一样这些费用表达了一种认可,即我们集体需要一支健康的、可用的不断更新的劳动力队伍,从而实现按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新的可转移的福利将来自所有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目前用于管理公共福利的政府资金以及征收的企业税,所有资金将重新注入个公共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再培训、带薪休假和每位工人的医疗成本等社会保障福利。这些劳动力需要也值得一套不同的福利和安全保障。 引自 需要专业技术的社会解决方案 回应 2021-01-07 17:57 -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
2021-01-05 12:28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务严格定为软件匹配服务。从法律上看,他的公司的确是为需要帮助的企业匹配工人。西尔斯本可以推卸对工人的任何责任,但他决定把 Cloudfactory的工人视为其业务的关键特性,这些工人的价值与他的软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因此,2015年,当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尼泊尔的东部、距加德满都50英里的廓尔喀(Gorkha)发生7.8级地震时,西尔斯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西尔斯、他的全职雇员,以及他在尼泊尔的按需工人,把 Cloud Factory的总部变成一个危机救中心,为他的工人及其家人以及加德满都周边的社区提供帮助。 Cloud factory还发起了“请帮帮我”(Gofundme)活动,为当地的救和外联工作筹集了近11万美元。他和团队在公司网站上记录了他们的救灾工作,这样即使媒体对地震的报道结束,他们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可以继续关注受灾者。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其是和按需企业一样, Cloudfactory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它的工人。尤对西尔斯来说Cloudfactory的按需工人社群是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在他看来,这些工人是企业吸引而来的可以使其业务运转的“平民”天才,不是公司利用和抛弃的可替代原料。从安全住房到医疗保健,通过注意和优先考虑工人的需求,西尔斯正在投资的是所谓的、“双重底线”一一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现盈利。 引自 第六章 /// 双重底线 /// 回应 2021-01-05 12:28 -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
2021-01-05 10:43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是数字经济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幽灵工作平台似乎决心要消灭它。 无论是否有意为之,按需劳动平台的创造者都将目标对准了工人的社交世界,他们认为工人之间的连接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作节奏,因此毫无价值。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虽然工人可以重建协作系统,从而找到和完成任务,并建立使工作容易管理的社会关系,但按需劳动的下一次迭代最好可以共担明确评估的责任,并为工人提供相互支持的手段。毕竟工作既是一种技术体系,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工作需要我们既重视高效工作的工具,也重视劳动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如果我们学会激励按需工人的各种动机,同时帮助他们在完成高要求任务时互相帮助,那我们都将受益。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回应 2021-01-05 10:43 -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
2021-01-05 00:00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的请求者负责给劳动定价,如此,愿意接受最低价格的工人“胜出”,这意味着请求者可以建立一个按需工人库,吸纳那些愿低格成任的工人,从面进些低了平合上人的工资。”人们接受幽灵工作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因为幽灵工作的好处,而是因为计划B就业的缺点。这也提醒我们,人们总是会找到方法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我们发现,像世界各地的工人一样,从事按需幽灵工作的工人在接受一项任务时,心里想的不只是获得报酬。在这个世界里,经济压力彻底剥夺了我们不计后果追逐梦想的野心,而考虑薪水之外的事情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力量感、掌控感和自主性。而通过社会连接和同志情谊这种最常见的方法人们使工作中的经济需要变得有意义。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回应 2021-01-05 00:00
-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
2021-01-07 17:57
托马斯・潘恩(Thom Paine)认为,全民基本收人可以保证公民有能力抵制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经济窘境的暴君。全民基本收入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技能有限的工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抛弃。 全民基本收人假定,“低技能”工人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最低保障,因为一旦机器把他们淘汰出局,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逻辑的问题所在。这一观点假定人工智能最终将征服所有人,而人类将与它的进步无关,也无法影响它所提供的服务。但是,平台上常见的任务流转历史表明,人工智能的未来离不开人类。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劳动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象人工智和人类相互增强和补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不是人类是否是要的。真正的问题将是:什么时候需要人类?用于什么目的?全就业的历史曾假定,我们需要能够轮班的人,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按需信息服务经济的运转原则完全不同。这种经济假定你最需要的是足够好的帮助,而且马上就需要。为了实现这,点,我们需要拥有和维持一群愿意随时待命的按需工人。他们不再是某一家公司的资产,也不再由该公司单独投资和持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就需要他们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如今,全民基本收的支持者将其当成治疗自动化创伤的良药,他们经常这样说:“那些在技能阶梯最下面的可怜虫!让我们发发慈悲,帮帮他们。”这忽略了工作的未来将如何依赖于按需合同工。关于对全民基本收入的呼吁,我们的回应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和消费者有责任共同向那些为按需经济做出贡献的人提供预付费用。就像支付给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预付费用一样这些费用表达了一种认可,即我们集体需要一支健康的、可用的不断更新的劳动力队伍,从而实现按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新的可转移的福利将来自所有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目前用于管理公共福利的政府资金以及征收的企业税,所有资金将重新注入个公共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再培训、带薪休假和每位工人的医疗成本等社会保障福利。这些劳动力需要也值得一套不同的福利和安全保障。 引自 需要专业技术的社会解决方案 回应 2021-01-07 17:57 -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
2021-01-05 12:28
Cloudfactory是ー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先为人需求的营利性按需企业,成立于201年,总部设在尼油尔加德满都,拥有125名全职雇员和3000多名当地按需工 Cloudfactory为其他技术公司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例如、通让 Cloudfactory的工人完成扫描收据和管理数据库等任务,术公司可以把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销售和设计新产品与新服务上从而增加收人。 Cloud E Actor创始人兼CEO马克西尔(Mark Sears)本可以像优步等公司一样,把自己的业务严格定为软件匹配服务。从法律上看,他的公司的确是为需要帮助的企业匹配工人。西尔斯本可以推卸对工人的任何责任,但他决定把 Cloudfactory的工人视为其业务的关键特性,这些工人的价值与他的软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因此,2015年,当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尼泊尔的东部、距加德满都50英里的廓尔喀(Gorkha)发生7.8级地震时,西尔斯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西尔斯、他的全职雇员,以及他在尼泊尔的按需工人,把 Cloud Factory的总部变成一个危机救中心,为他的工人及其家人以及加德满都周边的社区提供帮助。 Cloud factory还发起了“请帮帮我”(Gofundme)活动,为当地的救和外联工作筹集了近11万美元。他和团队在公司网站上记录了他们的救灾工作,这样即使媒体对地震的报道结束,他们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可以继续关注受灾者。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其是和按需企业一样, Cloudfactory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它的工人。尤对西尔斯来说Cloudfactory的按需工人社群是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在他看来,这些工人是企业吸引而来的可以使其业务运转的“平民”天才,不是公司利用和抛弃的可替代原料。从安全住房到医疗保健,通过注意和优先考虑工人的需求,西尔斯正在投资的是所谓的、“双重底线”一一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现盈利。 引自 第六章 /// 双重底线 /// 回应 2021-01-05 12:28 -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
2021-01-05 10:43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当别人通过分享失落情绪而缓解认知负荷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宽慰,这就像讨论工作中的挫败感,实际上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技术统的缺陷而进行的直接务实的尝试。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们多么看重工作环境中的社会连接,以及多么愿意坚持把社会关系融人工作,哪怕这会降低潜在收。可以说,工人之间互相的善意和协作是数字经济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幽灵工作平台似乎决心要消灭它。 无论是否有意为之,按需劳动平台的创造者都将目标对准了工人的社交世界,他们认为工人之间的连接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作节奏,因此毫无价值。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虽然工人可以重建协作系统,从而找到和完成任务,并建立使工作容易管理的社会关系,但按需劳动的下一次迭代最好可以共担明确评估的责任,并为工人提供相互支持的手段。毕竟工作既是一种技术体系,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工作需要我们既重视高效工作的工具,也重视劳动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如果我们学会激励按需工人的各种动机,同时帮助他们在完成高要求任务时互相帮助,那我们都将受益。 引自 第五章 ///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 回应 2021-01-05 10:43 -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
2021-01-05 00:00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人利用按需幽灵工作为自己开辟通往新职业的道路。”幽灵工作可以成为跳板,也可以成为易于获得的在职培训。它就像一个“沙盒”,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习平面设计、打字、转录、计算机操作和语言翻译。在那些更传统的环境中,人们更难获得这些经验,因为那里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压力。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的请求者负责给劳动定价,如此,愿意接受最低价格的工人“胜出”,这意味着请求者可以建立一个按需工人库,吸纳那些愿低格成任的工人,从面进些低了平合上人的工资。”人们接受幽灵工作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因为幽灵工作的好处,而是因为计划B就业的缺点。这也提醒我们,人们总是会找到方法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我们发现,像世界各地的工人一样,从事按需幽灵工作的工人在接受一项任务时,心里想的不只是获得报酬。在这个世界里,经济压力彻底剥夺了我们不计后果追逐梦想的野心,而考虑薪水之外的事情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力量感、掌控感和自主性。而通过社会连接和同志情谊这种最常见的方法人们使工作中的经济需要变得有意义。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回应 2021-01-05 00:00
论坛 · · · · · ·
看不见的“幽灵工作”:困在算法里的不止有外卖员 | 来自希庇亚 | 2021-01-16 | |
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AI时代的幽灵富士康 | 来自Conan Xin | 2021-01-03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Eamon Dolan/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9)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臉譜 (2020)暂无评分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经管:定位/产品/组织/运营等2 (alenwg_cn)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黄书 (丝绒陨)
- 网络批判 (HuMan)
- 2020年出品 (文景)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销声匿迹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immy47e 2020-11-30
得到听书: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很多工作消失了,不过因为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所以也带来很多标记数据的工作。MTurk这样的平台,就是通过分发这样的工作来提供服务的。MTurk这样的平台将更多的人连接到了全世界的协作网络中,但是同时它API的属性也把从事标记数据工作的人隐藏在了API之下。所以这些工人们其实正在以一种幽灵的方式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为这些工人们带来了许多痛苦和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得到听书: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很多工作消失了,不过因为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所以也带来很多标记数据的工作。MTurk这样的平台,就是通过分发这样的工作来提供服务的。MTurk这样的平台将更多的人连接到了全世界的协作网络中,但是同时它API的属性也把从事标记数据工作的人隐藏在了API之下。所以这些工人们其实正在以一种幽灵的方式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为这些工人们带来了许多痛苦和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将这些工人看做是代码的替代品,而是把他们也当做是用户,让他们互相之间能够有更多的沟通和协作。 (展开)
0 有用 青蓝 2020-11-19
讲数字化用这个题目确实没想到,但又情理中
2 有用 王豆腐 2020-11-21
我应该是第一个读到译本的读者吧!我是很希望中国早日出现书里写到的这类平台,虽然说中介平台必然偏向雇佣者,但还是很大程度减少受雇者的职业风险。平台的出现至少说明自雇打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被看到被承认价值,被利用也被服务,至于政治经济权利的争取都是后话了。
1 有用 Stoicism 2020-11-18
一个劳动力平台的天地,在想是不是在给贫富差异做出了贡献,外包工作的世界让人想到全球“猎身”。而现今的环境更加自动化、隐匿化,随之人性也在淡化,人工智能和工人都在高速运转的世界洪流中做一个隐藏的贡献者。资本残酷,但人要沟通协作。
1 有用 盐少女 2020-11-27
以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速度与趋势,基本可以说gig economy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仔细分析目前主流的零工经济(或者说按需服务)提供商,会发现其模式看似为不便参与传统就业市场的人提供了收入渠道,但实际上却使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所谓的独立合约人,承担几乎与全职员工同样多的工作责任,不能享受医疗、带薪假等相关福利,收入波动大,无法组织工会,没有相关法律保护,随时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甚至... 以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速度与趋势,基本可以说gig economy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仔细分析目前主流的零工经济(或者说按需服务)提供商,会发现其模式看似为不便参与传统就业市场的人提供了收入渠道,但实际上却使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所谓的独立合约人,承担几乎与全职员工同样多的工作责任,不能享受医疗、带薪假等相关福利,收入波动大,无法组织工会,没有相关法律保护,随时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甚至所谓的灵活工时也只是一个“神话”。Uber,或者本书中的MTurk,实际上都在通过政策套利和劳动套利推动自身利润最大化。本书的研究团队构成很有趣,人类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联合写作,民族志调查和数据相结合,一定程度提高了分析质量。观点偏左,虽然从道德层面赞同,但认为经济市场中短期内难以实现。翻译一般。 (展开)
0 有用 侪 2021-01-14
按需工作的人们,摆脱了固定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自由地安排时间。但其中所包含的不公和灰暗地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工作,也是协作。
0 有用 阿星JoJo 2021-01-12
我评分的标准是是否想推荐给身边的人阅读。 我想这本书提出的观点确实十分新颖,让我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需要依赖人类为机器学习等环节上帮助人工智能标记。由此引申出的外包工作的在线“幽灵”,从他们的工作性质、福利待遇、社交需求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现状,最后还提出了改善他们境遇的措施。 总的来说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很有借鉴的价值,但是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阅读,核心思想用不多的篇幅就可以概括... 我评分的标准是是否想推荐给身边的人阅读。 我想这本书提出的观点确实十分新颖,让我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需要依赖人类为机器学习等环节上帮助人工智能标记。由此引申出的外包工作的在线“幽灵”,从他们的工作性质、福利待遇、社交需求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现状,最后还提出了改善他们境遇的措施。 总的来说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很有借鉴的价值,但是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阅读,核心思想用不多的篇幅就可以概括。 以上是我粗浅的认知。 (展开)
0 有用 立睡不饱 2021-01-11
还行,但是讲的东西都是差不多可以想象到的。考虑到做的是按需工人,本来可以反向利用这个按需工作的机制把民族志做的更精细一点。事实证明还是挺粗糙的,看上去好像访谈跟观察都蛮浅的还,跟文化(比如印度)之间的勾连好像还没开讲就已经结束(但感觉这个方向还蛮值得做下去的)。前部分梳理临时工历史也有点迷,把性别串进去的结果是没有更丰富,而是更混乱(。)
0 有用 比远方更远 2021-01-05
在AI大潮中,与机器智能反向的“幽灵”(被遮蔽的人的机器化)广泛存在,且不断使职场时空(现场&全职)、劳动分工、职业体系、劳保立法、HR供应链及组织架构与商业模式、甚或家庭关系等均面临重构的挑战!当“劳动”这一核心的社会化行为渐趋“逆转”的临界线,固有的一切都开始加速松动:社会关系重组、自我重新定位、边界重新划分,但恰恰在这一极为重要的关键领域,却充斥着实践与学术的集体性“失明”和“失语”……
0 有用 噪声源™ 2021-01-03
像看了一部很受启发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