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言論自由的保障
原作名: 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 a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mendment
译者: 林凱雄
出版年: 2020-8
页数: 320
定价: NT$4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5524180
内容简介 · · · · · ·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府合法性的泉源。
也是約束政府惡行最有效的機制!
有「美國第十位大法官」之美譽的兩屆普立茲獎得主,
從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詮釋與應用,
探索言論自由的保障從何而來?言論自由的範圍以何處為界?
★除非導致「明顯且立即的危險」,任何言論不應受限制。
★除非存心「蓄意撒謊或輕率疏忽」,任何對政府的批評不該被懲處。
「人民有言論、出版與新聞的自由,政府不得任意限制或剝奪。」這樣的概念,在今天世界的民主國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想當然耳、不容挑戰的傳統。而美國國會於1791年通過的「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對當代言論自由的思想與實踐發揮了巨大的啟迪效果,且讓美國超越了西歐等其他民主國家,成為對言論自由的保障最堅定、最寬廣的國家。譬如,任何尋常百姓的一句話、作家的一則評論、新聞媒體的一篇報導,除非能引發「明顯且立即的危險」,都不該受到任何事前審查...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府合法性的泉源。
也是約束政府惡行最有效的機制!
有「美國第十位大法官」之美譽的兩屆普立茲獎得主,
從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詮釋與應用,
探索言論自由的保障從何而來?言論自由的範圍以何處為界?
★除非導致「明顯且立即的危險」,任何言論不應受限制。
★除非存心「蓄意撒謊或輕率疏忽」,任何對政府的批評不該被懲處。
「人民有言論、出版與新聞的自由,政府不得任意限制或剝奪。」這樣的概念,在今天世界的民主國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想當然耳、不容挑戰的傳統。而美國國會於1791年通過的「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對當代言論自由的思想與實踐發揮了巨大的啟迪效果,且讓美國超越了西歐等其他民主國家,成為對言論自由的保障最堅定、最寬廣的國家。譬如,任何尋常百姓的一句話、作家的一則評論、新聞媒體的一篇報導,除非能引發「明顯且立即的危險」,都不該受到任何事前審查或事後懲處。政府或公眾人物除非能證明被告蓄意撒謊、或是輕率疏忽,否則無法以誹謗陷人於罪。這是1919年的霍姆斯大法官與1964年的蘇利文案留下的兩項重大典範。
然而,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就會發現當代言論自由的保障其實經過漫長的發展,並非一蹴可幾。「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通過之初並未受到重視。1798年,第二任總統亞當斯簽署通過《反煽動叛亂法》,禁止詆毀政府、侮辱元首的批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威爾遜總統通過的《間諜法》限制任何反戰或「對國家不忠」的言論。之後,美國政府仍然常以事涉國家機密、威脅國家安全等理由,對新聞報導、採訪與評論進行打壓……
■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該無限上綱。
■面對仇恨、歧視、猥褻、侵犯隱私的評論與報導,在捍衛言論與保障其他價值之間,我們該如何抉擇?
《異見的自由》作者安東尼‧路易斯是聲譽斐然的資深司法記者。在本書中,他首先帶領讀者走進「增修條文第一條」誕生的歷史現場,闡揚美國憲法起草人麥迪遜等建國先賢極力爭取、捍衛言論自由的理由,進而從過去兩百多年來的司法爭議、雙方辯辭,以及一樁又一樁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判決當中,探索「增修條文第一條」之立法宗旨,並如何在無數的作家、記者、出版商、異議分子的努力抗爭下,擴大其對人民「思其所欲、言其所思」之權利的保障。
然而,享有「美國第十位大法官」之美譽的安東尼‧路易斯亦強調,言論自由不該無限上綱,而必須與民主社會中的其他重要價值與利益相互調和。譬如,當新聞採訪報導的權利與個人保障其隱私不被侵犯的利益相衝突時,孰輕孰重?法院為了公正的審判,難道沒有權利要求媒體記者公布其消息來源嗎?此外,為了保護弱勢族群而限制仇恨、歧視言論的規範,不該獲得比言論自由更多的尊重嗎?在諸多重大爭議上,路易斯亦表達了他個人不苟同大法官判決的立場。
透過對思想脈絡的分析與法庭攻防的爬梳,《異見的自由》不僅是對美國憲法精神與言論自由之真諦極為精彩的發揚,幫助我們瞭解到為何「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亦是對當代社會諸多重大多元、矛盾價值的深刻探討。任何一位關心民主社會能如何透過理性的法律來解決社會衝突、保障基本人權與多元價值的現代公民,皆應詳讀本書。
★★本書中關於「增修條文第一條」之重要立法與判決★★
◎1735年,曾格案:首起保障新聞自由的案件,逐步確立媒體有對政府官員進行批評的自由。
◎1791年,增修條文第一條通過,禁止國會立法剝奪言論與出版自由。
◎1798年,美國憲法之父詹姆斯‧麥迪遜在《維吉尼亞決議案》中指出:「自由檢驗公共人物與公共事務」是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
◎1919年,申克訴合眾國案:霍姆斯大法官指出,言論若有造成明顯且立即的危險之虞,才應受懲處的判決準則。
◎1929,合眾國訴施維默案:霍姆斯大法官在意見書中寫道:「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
◎1930年,尼爾訴明尼蘇達州案:保障新聞媒體有權利對政府作為、失職和犯行進行批評。在此案之後,確立了新聞報導有免於事前限制的自由。
◎1931年,史通伯格訴加州案:除了言語之外,象徵性言論也受增修條文第一條保護。
◎1941年,布里奇斯訴加州案:大法官布萊克倡議,增修條文第一條的立意在於賦予美國人民比英國在言論自由上更為堅實的保障。
◎1964年,紐約時報訴蘇利文案:終止誹謗政府會受罰的歷史。
◎1967年,時代雜誌訴希爾案:高舉「知的權利」的地位凌駕隱私權之上。在文明社會中生活的人,必定得有向大眾揭露隱私的必要。
◎1969年,布蘭登堡訴俄亥俄州案:最高法院對鼓吹暴力或犯罪的行為提出新的檢驗標準。除非言論有煽動他人立即犯罪,且有可能促成立即犯罪,否則不得懲罰。
◎1990年,合眾國訴艾希曼案:最高法院裁定《國旗保護法》違憲,因為表達政治立場之自由正是美國憲法意欲保障的自由。
◎2002年,明尼蘇達州共和黨訴懷特案:法官候選人得以公開表達對敏感議題的個人意見。法院政治化即使日趨嚴重,也是我們維護言論自由的體制必須付出的代價。
異見的自由的创作者
· · · · · ·
-
安东尼·刘易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美國資深司法記者,「法律新聞學」的開拓者,分別於1955年與1963年獲得普立茲獎。曾擔任《紐約時報》華盛頓分局主任,專責司法部與最高法院的報導,並長期為之撰寫專欄。1970年代中期開始之後二十多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最高法院」。也曾任教於哈佛法學院。
當他於2013年8月以86歲之高齡去世時,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萊曼 (Nicholas Lemann)頌讚他為「在美國歷史上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他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之聲」。《紐約客》雜誌在為他而寫的追悼中將他譽為美國的「第十位大法官」。
1964年時他出版的《基甸的號角》(Gideon's Trumpet)記錄了改變美國司法體制的基甸訴溫賴特案(Gideon v. Wainwright)。另著有《十年人物:第二次美國革命》(Portrait of a Dec...
美國資深司法記者,「法律新聞學」的開拓者,分別於1955年與1963年獲得普立茲獎。曾擔任《紐約時報》華盛頓分局主任,專責司法部與最高法院的報導,並長期為之撰寫專欄。1970年代中期開始之後二十多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最高法院」。也曾任教於哈佛法學院。
當他於2013年8月以86歲之高齡去世時,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萊曼 (Nicholas Lemann)頌讚他為「在美國歷史上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他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之聲」。《紐約客》雜誌在為他而寫的追悼中將他譽為美國的「第十位大法官」。
1964年時他出版的《基甸的號角》(Gideon's Trumpet)記錄了改變美國司法體制的基甸訴溫賴特案(Gideon v. Wainwright)。另著有《十年人物:第二次美國革命》(Portrait of a Decade: 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不得立法侵犯:蘇利文案與言論自由》(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譯者簡介
林凱雄
台北三腳渡人,英、法文譯者,自由撰稿人。譯有《改變世界的100本書》、《文學大數據》、《下流世代》、《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等書。譯稿賜教與工作聯絡信箱:linsulaire.ft@gmail.com
目录 · · · · · ·
推薦序:尤美女、陳思穎
推薦序:杭之
推薦序:林子儀
附錄: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全文
附錄:歷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序言
第一章:故事的起點
◎英國的兩種言論審查
◎美國言論自由的發軔
◎人權條款的制訂
第二章:「可憎或可鄙」
◎政治鬥爭與《反煽動叛亂法》
◎支持理由:保護政府的必要
◎反對理由:自由檢驗公共人物與公共事務的權利
第三章:人生就是一場實驗
◎百年沉默
◎霍姆斯的三項判決
◎戰亂時刻的言論自由
◎誰改變了霍姆斯?
◎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
第四章:定義自由
◎釐清條文的真義
◎尼爾案:新聞不再受事先審查
◎蘇利文案:新聞掙脫誹謗罪的枷鎖
第五章:自由與隱私
◎希德斯案:隱私曝光的悲劇
◎希爾案:隱私與自由孰輕孰重?
◎四種對隱私權的侵犯
第六章:媒體特權?
◎新聞自由並非絕對
◎布蘭茲堡案:記者有出庭作證的義務
◎保密的利益與知情的需求
◎李文和案:媒體濫權的危險
◎保護新聞並非保護新聞機構
第七章:恐懼本身
◎恐懼與仇恨之為惡
◎司法的力量
◎愛國的試煉
◎紅色恐怖中的政治操弄
◎激情與恐懼
◎假反恐之名的濫權
第八章:「另一人的抒情詩」
◎猥褻形同誹謗的年代
◎羅斯案:是否訴諸色慾?
◎反對色情受憲法保護的理由
◎最好的審查是讓人民自己來
第九章:「流民與法外之徒」
◎體制外的媒體
◎面對政府巨獸
◎九一一後的媒體
◎布里奇斯案:美國脫離英國司法傳統的獨立宣言
第十章:我們憎惡的思想
◎仇恨言論的自由
◎美國大學仇恨言論的審查
◎恐怖主義言論
第十一章:利益的權衡
◎新聞媒體報導的自由
◎政治獻金與表意自由
◎法官選舉
第十二章:思想的自由
◎言論自由為什麼重要?
謝辭
註釋
索引
· · · · · · (收起)
喜欢读"異見的自由"的人也喜欢 · · · · · ·
異見的自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言论的边界》 :第一修正案背后的博弈与变迁
不是评论,记录一些词条。
Freedom is not free
> 更多书评 5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法律出版社 (2010)8.7分 2631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08)9.7分 48人读过
-
法律出版社 (2016)8.7分 533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1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2 (the Wor(l)d)
- 【新書過眼錄·台灣】2020 (普照)
- 港台 (真空-无人地带)
- wj (Romantic奶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異見的自由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anaER 2024-07-31 15:49:12 新疆
二刷。 用大法官Brandeis的话以代评论:They believed that freedom to think as you will and to speak as you think are means indispensable to the discovery and spread of political truth……that the greatest menace to fre... 二刷。 用大法官Brandeis的话以代评论:They believed that freedom to think as you will and to speak as you think are means indispensable to the discovery and spread of political truth……that the greatest menace to freedom is an inert people; that public discussion is a political duty; and that this should be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展开)
1 有用 •Milkyway• 2021-03-14 20:40:57
经由本书能了解到美国的言论自由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奠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时代改变与社会变迁,法律也会顺应时势而有调整与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也予以废除 ,例如早期使人民噤声的反煽动叛乱法很明显地不适用于现在这个畅所欲言,价值观多元的社会。 而言论自由的定义及地位逐渐明朗则归功于法官在因应各种不同案件时能互相提出意见並思辩,方能权衡且做出有意义的裁决。 ... 经由本书能了解到美国的言论自由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奠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时代改变与社会变迁,法律也会顺应时势而有调整与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也予以废除 ,例如早期使人民噤声的反煽动叛乱法很明显地不适用于现在这个畅所欲言,价值观多元的社会。 而言论自由的定义及地位逐渐明朗则归功于法官在因应各种不同案件时能互相提出意见並思辩,方能权衡且做出有意义的裁决。 当言论自由与其他重要的利益相牴触时,在两者之中存在灰色地带,要判定孰轻孰重是一个值得我們深思的重要课题。 (展开)
0 有用 letdouman 2021-01-12 23:24:33
三星半
24 有用 [已注销] 2020-11-21 21:40:40
美国司法制度在保障言论自由方面贡献巨大。而在这边是绝对容不下持不同意见者的。周姓院长在2016年表示要向司法独立亮剑,这一言论给刚上大一的我当头一棒,至今历历在目。
0 有用 脱离了高级趣味 2021-11-10 09:15:33
美国土壤长出的作物必打上独立战争理念与原母国英国的法理。
0 有用 LanaER 2024-07-31 15:49:12 新疆
二刷。 用大法官Brandeis的话以代评论:They believed that freedom to think as you will and to speak as you think are means indispensable to the discovery and spread of political truth……that the greatest menace to fre... 二刷。 用大法官Brandeis的话以代评论:They believed that freedom to think as you will and to speak as you think are means indispensable to the discovery and spread of political truth……that the greatest menace to freedom is an inert people; that public discussion is a political duty; and that this should be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展开)
0 有用 evanse 2024-03-22 21:29:07 北京
李文和案和关于极端主义言论传播的思辨非常精彩,媒体对抗政府是一件理所应当被大加赞赏的事情,但媒体“污蔑”普通人、媒体传播极端言论该如何去定性,恐怕永远是值得争论的问题
1 有用 LEOLEE100100 2023-05-29 16:25:11 四川
因为一本旧书《美国宪政历程》,转而读到了这本。期间恰逢HOUSE脱口秀「翻车」事件,也算是一个现实演绎了。 本书专注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成书,对于墙内人来说,如果是第一次读,那么肯定会有所震撼。另外台湾中文翻译流畅,读起来丝滑柔顺。 追求自由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美国也是一路坎坷。只是与我们而言,现代文明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1 有用 耿一文 2023-03-26 02:20:53 辽宁
别太敏感,这本书不是谁的赞歌,而是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另,这个版本的书做得非常用心,除了译文和注释,还提供了辅助理解的资料和便于查阅的索引。
0 有用 若雨惜斜阳 2023-03-13 00:25:06 甘肃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