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隐忧 短评

热门 最新
  • 72 朱鸰 2020-11-30 22:07:34

    惊喜地发现这本书之前被指出的翻译错误全都修订了(至少是目录和前面)感谢已注销的若望吧

  • 30 三辉君 2020-11-19 12:24:12

    本书是泰勒这本著作简体中文第三版,之前版本的译名为《本真性的伦理》。内容源自泰勒在加拿大梅西讲座上关于“本真性”的演讲。在祛魅后的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代世界,泰勒呼吁我们克服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对本真性的误解和滥用,重新发现“本真性”这一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通过恢复我们对内心真实的道德接触,重建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

  • 34 雲雀舌🪺 2020-12-07 16:25:01

    “自我”首先处在整体的关系结构之中,个人“嵌入”一个宇宙秩序整体中,并根据在其中占据的恰当位置,来获得自我的认同、行为规范、价值感和生活意义。由此,现代个人主义无疑是浅薄的;但仅仅将其理解为自私放纵,则忽略了“自我实现”背后关于本真性的严肃理想。“忠实于自己”的观念,不应被与“肆无忌惮的非道德性的欲望”混同。 Anyway 任何一个试图为开放关系、不婚不育等等“个人主义”生活方式辩护的人 都应该认真吸纳一下“本真性是一种严肃的、与内在道德感保持接触(attachment)的理想”这个论点😴

  • 25 薛定谔的鸽 2020-11-21 18:02:46

    我们对人的平等的真正理解,绝不能仅仅基于对差异性的包容,而一定会有一个差异性的合理性之外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一个共同的视域。

  • 13 易知 2021-01-17 18:44:46

    “世界的祛魅”之后,人们如何获取“更高的目标感”,如何“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

  • 7 …… 2021-01-10 00:35:33

    1、意义的丧失,道德视野的褪色。 2、欣欣向荣的工具理性化,目的的晦暗。 3、自由的丧失。 人类生活的样子及其与宇宙的关系,人类与更伟大的事物连接的感觉,被现代的工具理性化(数字化:考试分数、政绩GDP、工资的多少,让除金钱之外的东西都很难存活)和个人主义的常识化,它们限制了我们对“宇宙中的人类”的理解,人们不再能够与超越自我的伟大事物相连接,感受不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随的东西,人类中心论通过摧毁“宇宙信仰”让人丢失了意义。 丢失的意义让人们陷入了碎片化、平庸化、同质化,而基于这些形成的“外群体”“内群体”又加强了部落效应,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的人们把“外群体”看作愚昧无知的。 本真性就是“存在之感受”。 超然理性的理性是不存在的。 人是“对话式的”不是“独白式的”。

  • 2 分成两半的籽蕨 2020-11-27 21:47:34

    作者试图用建构“本真”的道德理想来对冲现代性困境。它一点也不抽象,只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多一点知行合一。

  • 2 羊小熊 2020-12-04 19:14:48

    坚持做自己,就是对体制的抵抗。

  • 5 雷蒙在鼓里 2021-02-24 12:40:27

    相信“authenticity”(类似“存在之感受”)是一种确凿的道德理想。沉湎于此理想的低级形式(自恋、过度的自我关注、强调选择即价值的相对主义、感官的享乐主义)和一棒子打死本真性(类似文化悲观主义,eg. Alan Bloom;以及科学主义认识论对“本真性”本身的反对)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可以逃避自身之外的、需要被共享和承认的“重要性视野”,也不能忽视“本真性”、“审美”与“道德”之间的三角复杂关系。在历史上对艺术和诗的理解从“模仿”转变到强调“创造”后,优秀的现代艺术在本真性的意义上应该是从个人共鸣的感性表现出发,探索自我之外的超越性秩序,“存在之感受”在这里是与更宽广的整体相连接的。“辨別出有些低级的实践背后更高的理想,然后从其自身的动因性的理想的观点批评这些实践。”不错的视角ww

  • 6 dydy 2021-02-14 17:57:01

    当满世界都是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是如此慌张。我们需要沟通,需要彼此确认,走出原子化,连接碎片,寻找共同视域,这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斗争。

  • 3 RebeccaQin 2021-01-20 20:09:11

    导言是刘擎教授写的。

  • 13 霍大人 2021-03-24 08:36:10

    内容给4星,翻译太烂减1星。烂到有的语段我尝试翻译成英文再理解都比中文的译文好理解…

  • 7 许12乱翻书 2021-01-20 08:44:06

    只能基本看懂第一章,没有哲学社会学基本功去读查尔斯泰勒的这本小册子是无比痛苦的。我只能说自己完全能理解的就是三个隐忧。

  • 5 灵船 2020-12-31 00:40:17

    Authenticity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吗……刘擎的序tql,基本概括完了……

  • 6 子文东🤪👻 2021-09-04 11:01:43

    刘擎的导言很值得读,也感谢编辑,书内容本身很值得了解,只是还是忍不住想说:这翻译真的可以被接受吗???

  • 1 水州 2021-03-11 16:57:16

    初读泰勒,非常非常喜欢。在结束了长达五个世纪前现代的long march,“个人”完成了anthropocentric shift&individualistic shift的同时,却不再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目标。在“小我的一代”,意义的丧失,自由的丧失,以及理性工具面前智识反思的丧失,我们很难去追求更高,更充分的本真性。为此,作者认为“自我”应该镶嵌在更广阔的整体性之中,在关系中实现一种“严肃的、与内在道德感保持接触(attachment)的本真理想”。

  • 1 Derridager 2021-02-10 18:20:17

    53页,disengaged rationality译成“抽离式理性”不太好理解,不妨参考把disengagement译成“不处身”,强调身心二分可与该部分后面谈论的inwardness呼应。70页的Poutine其实就可以翻译成肉汁干酪薯条,与其前面的“牛排与薯条”岂不般配?horizon和last man的译法,正文与导读的译法不一样,我更倾向后者。

  • 2 江海一蓑翁 2020-12-18 19:09:10

    知名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学者查尔斯·泰勒的一篇重要演讲实录集的最新中文修订版。在这篇演讲当中,泰勒 以“本真性”作为核心概念,探讨现代性带来的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盛行的种种隐忧。在作者看来,沉溺于悲观情绪的文化悲观论与虚无主义,跟一昧追求世俗享乐的个人放任主义,都是对“本真性”理念的误解;真正的“本真性”,是跟对社会整体秩序的维护和个人内在道德感的坚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只是一部源自口头表达的小书,但作者的表达可谓言简意赅,清晰道出现代性带来的核心问题症结;刘擎老师撰写的导言更是逻辑分明、通俗易懂。无论是这本小书,还是本书所从属的由三辉图书策划的“现代人”小丛书,都非常值得推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