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2版)的笔记(16)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EVE

    由于父亲望子成龙,希望他成为律航1926年在父母的要求下,马斯洛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法律。但是仅仅学了两个星期,他就认定自己对法律没有兴趣,于是就退学了。马斯洛先到了康奈尔大学,两年后又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心理学,并于1930年获学士学位,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4年获博士学位。 最初使马斯洛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是华生,他到威斯康星大学就是因为仰慕华生生的大名,并相信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助于社会改造,在威斯康星大...

    2025-02-07 19:10:03

  • EVE

    (一)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种人生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影响非常广泛。存在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罗洛·梅是最具存在主义取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存在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自由、选择、价值,关注人们的思想,强调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研究,强调真实的、内在的自我。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罗洛·梅重视研究人的存在感,重视发现人的存在价值。 存在主义反对用客观的方法去研究...

    2025-02-07 18:40:28

  • EVE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做事,但是这可能会违背父母的规定与管教。因而他们可能产生挫折感。另外,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和争吵也会使儿童因受挫而生气,然后儿童就会产生一些攻击性的观念和行为,但是由于害怕遭到父母的反对和惩罚,因而儿童会产生焦虑。这时如果父母的管教宽严适度,就能引导儿童学会控制自已的愤忽和降低焦虑。如果父母的管教过分严格,当儿童表现愤怒和攻击性行为时就给以责备或惩...

    2025-02-07 12:54:56

  • EVE

    线素是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反应,以及做出何种反应的刺激。内驱力驱使行为,线索则指导行为采取适当的方向。线索可以是外界的事件或刺激,也可以是有机体内在的情况或刺激。由此可见,线索不仅是引起人格变化的内外部刺激,而且也是人格变化发展的指南针。事实上,内驱力不仅能激发有机体的表现活动,而且也能成为某种性质的线索。例如,饥饿的内驱力促使个体去吃饭,同时他内在的感觉也决定他准备饱餐一顿。任何一个刺激...

    2025-02-06 19:02:47

  • EVE

    前面讲到过的惩罚也可以使原来习得的行为消失,但斯金纳主张,处理不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消退而不是怎罚。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惩罚不能指引正确的行为,也就是说,惩罚只能中止当前的不期望行为,降低不期望行为出现的频率,而到底哪些行为是社会赞许或期望的却没有给个体任何提示和指导。这样,个体可能以另一种更不合适的行为取代之前的不期望行为,或采取各种形式的攻击行为。例如,惩罚某一欺负同学的学生,不如教给这...

    2025-02-05 20:02:36

  • EVE

    当有机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如果紧随其后出现的某一事件或刺激能使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那么该事件或刺激就具有强化(或增强)作用,这一事件或刺激被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例如,小学生因为打扫卫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以后会更多地表现出爱护卫生的行为,即他的行为受到了强化,老师的表扬就是强化物。由于强化能够提高特定行为反应的发生频率,所以斯金纳认为强化是人格形成和改变的关键。某个行为受到多次强化就会...

    2025-02-05 07:04:43

  • EVE

    巴甫洛夫的理论与方法对华生创立行为主义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巴甫洛夫在实验中,用生理学术语描述高级神经活动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的做法给了华生以启迪。后者在阐释行为主义理论时,宣称以肌肉运动、腺体分泌和肢体反应等生理学名词代替传统心理学中的感觉、思维、情绪等概念。 第二,条件反射的概念描述了行为具有操作性的单元,是有关行为最简单的模式。华生正是据此提出了刺激 一 反应的行为主义公式。 第三,华生将...

    2025-02-02 09:38:32

  • EVE

    (一) 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一方面,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们只有学会新的生活方式和掌握新的生活技能,才能适应社会,为此国家需要加强对他们的训练;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社会生产在工业技术和机械方面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的效率点,如果要再增加产量,就必须更透彻地了解工人。心理学家要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只着眼于人的内部世界,而必须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助于控制人的行...

    2025-02-02 08:06:24

  • EVE

    关系自我(the relational self)是自我在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发展中确立起来的,它是在早期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关系自我包括人我相互作用的模式、人际知识、自我认知等。自我认知包括所有自我发展的认知与情感,这些有关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就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这种知识表征与人生中“重要他人”的知识表征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个体的重要他人的表征启动时,如思念母亲时,个体的自我表征也会在头脑中活跃起来。“重要他人”的表...

    2025-01-28 18:09:04

  • EVE

    弗洛姆强调,创造性生活取向是个体美好生活所需的人格品质。个体在发展自己和扩展生活领域时,会获得新的人格特质。当个体达到趋近理想的人格状态时,各种人格特质应该以均衡和谐的方式存在,相辅相成。一个具备良好人格品质的人,应该表现出下列人格特征。 1. 接受他人,对他人真诚、仁慈、谦虚、宽容。 2. 面对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事件时,不会出现不当的挫折与怨恨。 3. 积极主动地处理自己的环境,富有自信,敢于自我肯定(sel...

    2025-01-25 11:18:01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人格心理学(第2版)

>人格心理学(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