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凱瑟琳.麥考利夫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原作名: 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How Tiny Creatures Manipulate Our Behavior and Shape Society
出版年: 2020-6-10
页数: 288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3597872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原作名: 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How Tiny Creatures Manipulate Our Behavior and Shape Society
出版年: 2020-6-10
页数: 288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3597872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
而你不知道的感染,正在寄生全世界!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人類肉眼看不到的隱形居民
他們入侵地球大多數物種的大腦,
把被寄生的宿主們當成司機、工廠、保母,甚至喪屍……
最終,被牠們入侵的大腦,
將受到怎樣的制約、甚至走向全面失控?!
作者简介 · · · · · ·
凱瑟琳.麥考利夫 Kathleen McAuliffe
凱瑟琳.麥考利夫是一位獲獎無數的科學作家,文章曾榮獲「最佳美國科學和自然寫作獎」(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並登上十多本國家雜誌,包含《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發現》(Discover)雜誌與《史密森尼》(Smithsonian)雜誌。她在二○一二年於《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發表的「愛貓如何讓你抓狂」(How Your Cat Is Making You Crazy)專欄,成為該雜誌史上閱讀次數第二高的文章。麥考利夫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邁阿密。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了不起的寄生蟲
第二章 搭便車
第三章 喪屍路
第四章 寄生催眠術
第五章 危險關係
第六章 是跟著感覺走、還是微生物走?
第七章 微生物讓我胖
第八章 修復的本能
第九章 被遺忘的情緒
第十章 寄生與偏見
第十一章 寄生與道德
第十二章 思維的疆域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了不起的寄生蟲
第二章 搭便車
第三章 喪屍路
第四章 寄生催眠術
第五章 危險關係
第六章 是跟著感覺走、還是微生物走?
第七章 微生物讓我胖
第八章 修復的本能
第九章 被遺忘的情緒
第十章 寄生與偏見
第十一章 寄生與道德
第十二章 思維的疆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这种背景下,疾病的爆发常常被归因于外来者的传染。尤其是在早期的几个世纪,当时流行病的真正原因不明,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也要高得多。曾有传言说犹太人在基督徒的水井里下毒,从而将黑死病带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一这个指控毫无依据,但却让被告者在多次大屠杀中遭到杀害。近代以来,我们不会将我们怀疑带来了疾病的外来人烧死,但我们仍然会把他们污名化。全世界都曾将1918年的毁灭性流感归咎于西班牙人,而西班牙人又反过来怪在了意大利人头上((按照记录,流感很可能起源于堪萨斯州)。1在艾滋病刚开始流行的那几年,海地被妖魔化了一这种看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损害了海地本已脆弱的经济。2014年,反移民的网站甚至还有一些美国国会代表警告说,涌入美国南部边境的拉美难民潮可能会让美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2一尽管在得克萨斯州南部未曾发生过一例这种疾病。 不管你身在何处,在选举时毫无疑问移民都是热门话题,个中原因现在已经很明显了一这向来都是能够赢得选票的论题。当然,反对移民也可以有正当的理由,但如果人们已经有将外来者视作细菌威胁的倾向,再加上政治家们的推波助澜,这种理由的分量就被加重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寄生与道德 -
人们认为,某些种类的猴子通过在群体内传递刚出生尉物藏的方法来达到给幼崽接种疫苗的目的。5哈特说,动刚出生,这么快就让它们接触群体内的细菌似乎是个主意,但是它们必须要在早期就能够保护自己,“因此它们的免疫系统需要和它们一样快速成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疗愈本能
> 全部原文摘录
寄生大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营销编辑的一封信:给《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各位好! 继续为大家介绍新书,补上我们科普系列新书的第三本新书:《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这本书套用一个标题党就是:你以为的以为是你以为的吗?我们的大脑真的是有自己来作主的吗?如果你有着坚定的主人翁意识,那推荐你来读一读这本有关寄生生物的科普著作,看看读完后会...
(展开)

比恐怖小说还好看~稍微有点正经的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可别被可爱的封面蒙蔽了,这本书其实讲了一个有一点可怕的故事……《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是一本超有趣的生物科普书,讲述了微小的寄生生物是怎样施展“魔法”来操控动物、人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这么说其实有一点危言耸听,但我们确实长久地忽视了寄生生物对我们生活的影... (展开)
寄生虫是如何操纵你我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寄生虫是如何操纵你我的? 就像作者说的“虽然我努力做到不偏不倚,但我承认自己对寄生生物充满了敬佩,所以我可能有时夸大了它们的作用。”这本《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向我们阐述寄生生物的时候,有些过于夸张美化了寄生生物的好处了。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早在看《饮食的迷... (展开)
我们都是一堆行走的细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它打开了一个微观世界的大门,从微观的角度来把握宏观世界,能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作者认为,我们与寄生生物的互动,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框架,也塑造了整个社会的特征。这些寄生生物瞒骗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我们体内搞恶作剧,... (展开)
道德洁癖是为了保护我们
前半部分在讲寄生虫,后半部分主要在讲近来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作为科普书还可以的。引用文献丰富,叙事上基本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之处。虽然没有《基因传》那么生动有趣,但也不算枯燥无味。 对我个人而言,本书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上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帮助我从一个新的角...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7.9分 411人读过
-
-
Indicios (2017)暂无评分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微生物学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寄生大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无善无恶 2020-08-23 16:10:35
寄生虫效应左右的群体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