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闪耀时的笔记(2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四邻”,就和这套制度有关。秦朝时,五个家庭是一“伍”,也就是说,自己家和周围的四家邻居是一“伍”的,周围这四家人就是我的“四邻”。四邻之间虽然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但更多的是一起连坐的恐惧和互相监督的警惕。所以,“四邻”在当时的含义,要比今天黑暗很多。 原来如此! 但我到处找辞典查了一下,并没有找到相关出处,所以暂且存疑。

    2024-02-12 16:58:08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的确有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不少人把《老子》当成了成功学,觉得学习之后可以领悟大智慧,以后办事就能无往不利。 可是,这种想法也有个逻辑上的问题:《老子》的主张是做事没有目的性,不设定目标,而认为《老子》的观点可以用来实现某个目标的这些人,他们的出发点本身就和《老子》背道而驰。 有些人觉得,《老子》里记载的一些方法能让自己成功、发财、学业有成。可是,《老子》认为人压根儿就不应该成功、发财、学业有成,...

    2024-02-12 16:55:33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所以,《老子》的作者就总结出一个规律:生产力越发展,这世界的战乱就越多,给百姓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君王们越强国,最后就越容易走向灭亡。那么,拯救世界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发展生产,让大家倒退回低生产力的和平年代,并且永远保持这个状态。 以《老子》那个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这么想有它的道理。但是,按照后来的历史经验,这些主张就大有问题了。 因为我们知道,在《老子》之后,古代中国找到了建立稳定大帝国的方式,...

    2024-02-12 16:48:57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好像有那么一点儿意思,但是真要按照这样的原则生活呢,似乎难度很大。不过,我们先不着急讨论怎么生活的问题,因为《老子》这本书的重点不是指导人们怎么生活。这本书最想讲的,其实是政治学。前面讲的“道”啊什么的,是为了它的政治观点做铺垫。因为当年《老子》的作者和先秦的其他思想家一样,最关心的是怎么拯救眼前的这个乱世,最关注的是怎么能恢复当时世界的秩序。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老子》拯救世界的方案是什么,...

    2024-02-12 00:24:46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对于认同孟子学说的人而言,这种体验就是我们拥有的“浩然之气”超越了平凡人生的证明。 总之,这种崇高感是可以亲身体验到的,而且因为它是依托在“某个崇高目标”之上,所以它又是有道德意义的。因此,在现实世界里,当人们为了一件自以为正义的事情挺身而出的时候,也可以体验到这种感觉。这样一来,这个体验就正好和孟子的本体论不谋而合,印证了孟子的理论是可...

    2024-02-12 00:19:22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就比如孟子用“孩子长大了都会敬重兄长”来证明“心”是与生俱来的,是因为他以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在生活中没有例外。但是,如果他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就会发现,在世界上很多其他民族里,都没有长幼尊卑的习俗。比如古代的一些游牧民族部落,他们认为“力量”胜于“辈分”。所以,少壮者的地位最高,他们的吃穿也是部落里最好的,甚至可以杀掉自己虚弱的父兄。这种习俗从自然竞争的角度讲,其实比尊老爱幼更有优势,更...

    2024-02-12 00:17:00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这里,先澄清一个误会。有些人可能认为,孟子的意思是说,人性好像是一朵白莲花,人刚出生的时候很洁白,长大以后就有可能被污染了。也就是说,这里的“性善”有年龄的限制:人小的时候善良,长大了可就不一定了。 但孟子不是这个意思。孟子说的是,善念就好像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坚不可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有那一点儿善念。 减轻了一些对孟子的误解。但是对一般所说的荀子的“性恶论”更不理解了。

    2024-02-12 00:14:21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这个世界,处处都在变化,今天想出的道理,明天可能就是错的,那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先找找这个世界上有哪些道理是永远不变的。把这些“永远不变的道理”当作基础,去推理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这样,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化,再出现什么新情况,这套方案都可以适用。 要注意的是,在哲学上,“永远不变”是个非常苛刻的要求,它必须抛开一切外在的条件。你不能说“我这个道理只有宗法制下才有用,换个时代就不灵了”或者“这个...

    2024-02-10 21:06:18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那就是把孔子当成一个普通的老师。你可以想象,在你家隔壁住着一位退休的老教授。老爷子一辈子不得志,吃过苦、挨过饿,一直熬到退休了,还保持一副读书人的做派。这位老爷子喜欢看书,喜欢听古典音乐,还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夏天的时候,别的老大爷都穿得很随意,背心裤衩的穿搭很常见,可这老爷子哪怕是下楼取个快递,也得正正经经地穿着衬衫之类的夏装。老爷子待人接物也很周到,在小区里碰见了,打老远就和你打招呼。...

    2024-02-10 21:04:29

  •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如果我们真把孔子本人当成“圣人”了,那就意味着孔子说过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理,每一句话都只能去学习而不能被质疑。可别忘了,正是孔子让我们能“平等”地面对权威。就因为他说得对,我们就“扑通”一下又跪下去了?这显然没有践行孔子的主张。 作者在本书里对孔子的态度挺有意思。

    2024-02-10 21:02:19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诸子百家闪耀时

>诸子百家闪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