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在我们当今这个地球村里,无尽的资讯娱乐由居少数的政府与企业把持,而我们则被驯化成了村子里的白痴——对文化一无所知,对政治无能为力。”——哈尔·福斯特
★“精湛且观点独到……福斯特是那种罕见的艺术理论家,其在摒弃掉盛行于艺术批评家之间的高档流言的同时,也避免了为此而付出过度哲学化的代价,其谨严的文章足以吸引更多读者。”——《卫报》
★“在充斥着内斗、惑乱、敌对与连续溃败的这半个艰难世纪过后,《来日非善》试图复原一种与政治现实密切相关的先锋派理念。”——《哈泼斯杂志》
★“福斯特巨大的影响力已远远跨过现当代艺术的学科边界而延伸进建筑学、文学与批判理论中,他本人也成了这些领域里的权威。他那惊人的分析阐释能力通常被用于瓦解与破坏,其著作的极端性与启示性相得益彰。”——《白色评论》
★“在论及从‘贱弃物’到‘垂危物’这一系列新近的艺术范式时,福斯特利用他直白而鞭辟入里的行文风格帮助人们从当代艺术的颓败中看到更多崭新且富有批判力之艺术作品脱颖而出的些许可能。”——《艺术观点》
★“福斯特擅长运用其渊博的学识来聚焦那些在特定时期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布卢安艺术资讯网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著名艺术批评家哈尔·福斯特至为重要的当代艺术研究之作。
在本书开头,福斯特讨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艺术批评家在此中扮演的角色等议题,以此交待了此书的缘起。
在第1章中,福斯特追溯了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有关真实这一概念的转变,它从被很多后现代主义艺术所理解的那种再现的结果转变为被绝大多数贱弃艺术所视作的那类创伤性的事件。
第2章则讲述了过去二十年里艺术作品的归档冲动,其表现为对已被遗忘了的、过时了的抑或陷入困境了的人物、地点和活动历史层面的探索。
在第3章中,福斯特着重讨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艺术作品对我们周遭资本主义乐色空间(junkspace)和恐怖主义政局过度而又突兀的模拟。
第4章则思考了那种通过凸显其自身不稳妥性来展示新自由主义社会垂危状态的艺术作品。
在第5章中,福斯特回击了近来艺术领域内外对批判性的厌弃。
最后,本书结尾反思了当下操演模式和参与模式之艺术备受瞩目所可能酿成的后果。
福斯特说:“如果说我这五个词[贱弃物、归档物、模拟物、垂危物和后批判]预示了哪种普遍意义上的转变的话,那便是——无论此转变是好是坏——对上一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及批评家所痴迷的那种对再现之批判的离弃。”
5 有用 baiya 2020-12-04
哈尔·福斯特:“在我们当今这个地球村里,无尽的资讯娱乐由居少数的政府与企业把持,而我们则被驯化成了村子里的白痴——对文化一无所知,对政治无能为力。”
1 有用 齐垚海豹蛙🍑 2020-12-21
四年前和网上的几个朋友一起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开启了我的当代艺术问题视角。现在又把中文版看了一遍,深觉Folster真是常看常新。
0 有用 傻 2021-01-06
相对于福斯特的分析,他作为探针式的(让我们从这里出发,看看能得到什么)这几个概念反而更有意思。
0 有用 穸苑花深无地 2020-12-24
Hal Foster这本写得有趣,之前看过他的Compulsive Beauty 一直遗憾没有他的中文译本。这本15年的新作,对贱弃物的归纳(克里斯蒂娃和拉康镜像的探讨)归档物中反身回到超现实主义的僭越再到模拟物中对苏黎世达达的再提起都读来有趣,属于我理解中的顶尖艺术评论文章,所以最后看到《后批判》的总结特别感同身受。最后说下这个译本,还是觉得很多艺术家名称和理论名称应该直接附上英文,翻看后面的注... Hal Foster这本写得有趣,之前看过他的Compulsive Beauty 一直遗憾没有他的中文译本。这本15年的新作,对贱弃物的归纳(克里斯蒂娃和拉康镜像的探讨)归档物中反身回到超现实主义的僭越再到模拟物中对苏黎世达达的再提起都读来有趣,属于我理解中的顶尖艺术评论文章,所以最后看到《后批判》的总结特别感同身受。最后说下这个译本,还是觉得很多艺术家名称和理论名称应该直接附上英文,翻看后面的注释些许不便利。Bad New Days 译成《来日非善》真好。Hal Foster2020年出了What Comes after Farce?实在各大平台都买不到,不晓得哪儿有售。 (展开)
0 有用 大宇宙遊異 2021-02-02
#礼物(过几年再一遍现在看不懂)
2 有用 章鱼哥 2021-02-14
在本书中,福斯特着重选取了四种“物”(贱弃物、归档物、模拟物、垂危物),先通过一系列的二元提纯,如虚拟/真实、高雅/低俗、碎片/整体、美学/社会、过去/未来等,再将其互相汇集的方式,探讨了新自由主义社会下的批判如何可能。有力的批判不是达达与波谱的“犬儒理性”,也不是自以为是的左派将艺术与社会混为一谈,而是应该进入时空的真实(real)中,令“无形物”(informal)与“垂危物”(precari... 在本书中,福斯特着重选取了四种“物”(贱弃物、归档物、模拟物、垂危物),先通过一系列的二元提纯,如虚拟/真实、高雅/低俗、碎片/整体、美学/社会、过去/未来等,再将其互相汇集的方式,探讨了新自由主义社会下的批判如何可能。有力的批判不是达达与波谱的“犬儒理性”,也不是自以为是的左派将艺术与社会混为一谈,而是应该进入时空的真实(real)中,令“无形物”(informal)与“垂危物”(precarious)并置杂糅,并通过情境主义国际式的“异轨”(detournement)异化出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最终举起批判性的砍刀。 (展开)
0 有用 [已注销] 2021-02-07
「在搞與不搞之間泛起淡淡的哀傷,他的來頭已經腐朽。」
0 有用 大宇宙遊異 2021-02-02
#礼物(过几年再一遍现在看不懂)
0 有用 傻 2021-01-06
相对于福斯特的分析,他作为探针式的(让我们从这里出发,看看能得到什么)这几个概念反而更有意思。
0 有用 穸苑花深无地 2020-12-24
Hal Foster这本写得有趣,之前看过他的Compulsive Beauty 一直遗憾没有他的中文译本。这本15年的新作,对贱弃物的归纳(克里斯蒂娃和拉康镜像的探讨)归档物中反身回到超现实主义的僭越再到模拟物中对苏黎世达达的再提起都读来有趣,属于我理解中的顶尖艺术评论文章,所以最后看到《后批判》的总结特别感同身受。最后说下这个译本,还是觉得很多艺术家名称和理论名称应该直接附上英文,翻看后面的注... Hal Foster这本写得有趣,之前看过他的Compulsive Beauty 一直遗憾没有他的中文译本。这本15年的新作,对贱弃物的归纳(克里斯蒂娃和拉康镜像的探讨)归档物中反身回到超现实主义的僭越再到模拟物中对苏黎世达达的再提起都读来有趣,属于我理解中的顶尖艺术评论文章,所以最后看到《后批判》的总结特别感同身受。最后说下这个译本,还是觉得很多艺术家名称和理论名称应该直接附上英文,翻看后面的注释些许不便利。Bad New Days 译成《来日非善》真好。Hal Foster2020年出了What Comes after Farce?实在各大平台都买不到,不晓得哪儿有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