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开导别人的人往往开导不了自己,细腻之人唯独看不到自己的珍贵。我总觉得是自己太喜欢胡思乱想了,所以常常不爱说话。因为内心的独白过于多,所以宣之于口的话就会变少。我常常盯着窗外的云发呆,在想如果云层能承受重量,那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走在热闹的街市上,我会想那些站在摊位上的老板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很辛苦吧?电影院里我会想,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有这么勇敢吗?咖啡厅里我会想如果有能个彼此交心的朋友坐在这聊聊天就好了。我试图去找关于泪失禁的原因,百度百科上说这种现象通常与个体的情感调节能力有关,可能在面对压力、感动与悲伤时更容易流泪。 小时候看默剧里的卓别林时,总觉得他滑稽可笑,现在想来,卓别林的人生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再看我一定笑不出来… 父母觉得我自暴自弃,同学觉得我没了斗志。我也觉得自己病了,我现在变得越来越脆弱。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渐渐靠近懦弱和贪婪,勇敢这个词是给不放弃人的奖赏,而我不需要奖赏。 我想要花钱去和谁聊聊我的人生问题,问题?我的人生出了问题?从哪一刻出现了问题呢?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会有下个问题?瞧,我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这是我第一次想去看心理医生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你们真的能共情蛤蟆先生??!!?(且陶陶)
是轻型纸哦,慎买(烂柯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续集”7-人生坐标补全(吴庆沟通分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虞小鱼儿要读书)
关于《蛤蟆》中的心理学有什么疑问,我都可以回答(吴庆沟通分析)
> 我来回应